第944章 944 看來是趕不上首映了
1944年12月14號,阿爾及利亞東部沙漠。
如果從空中俯瞰,會看見地麵上有兩團塵雲在相向前進,一側是古德裏安的裝甲部隊,打先鋒的是全部換裝四號戰車的白色傷痕師,而另一側則是巴頓的美軍第三軍,打頭陣的是第三軍第二裝甲師。
相比德軍大名鼎鼎的字頭師,美軍的裝甲師名氣上要小很多,但這主要是因為美軍裝甲師實在太多了。
就算是這個時空,林有德一上來就讓德國戰時生產,三班倒不斷生產戰車,但晚了德國那麽久進入戰時生產的美國還是立刻就生產出了數量遠超德國的戰車,不但武裝了俄國,還武裝了英國和他們自己。
巴頓手中的裝甲師超過二十個,而隆美爾手中的裝甲師才七個,當然德軍的裝甲師編製比較大,最近他們越來越多的以旅級戰鬥群來活動,但在古德裏安的堅持下,大編製的裝甲師還是被保留了下來,隻是作戰的時候會拆分成多個旅級戰鬥群。
回到14號的對決上,雙方的地麵部隊都已經發現了對方揚起的煙塵,對這個情況,雙方的指揮官下達了一模一樣的命令:戰鬥隊形一路向前。
此時雙方的空軍已經打起來,VF-1噴氣式飛機趕到了戰場,迎麵碰上了美軍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F80。
這VF-1雖然是個樣子貨的鬼怪,但性能好歹是米格15比斯那個等級的,打一下F80還是遊刃有餘,隻是不像打螺旋槳飛機那樣碾壓而已。
這個時空的第一場噴氣式飛機與噴氣式飛機的空戰,就這樣在北非上空打響了,從地麵看上去,整個天空都布滿了白色的條狀煙霧,看起來怪異得很,不管德軍還是美軍的車長,都伸長脖子看著天空,全神貫注的看著這“次世代的首次空戰”。
就在雙方噴氣機爭奪製空權的同時,雙方的“舔地”部隊進場了。美軍方麵主要由攜帶火箭彈和炸彈的P51組成,德軍則主要是魔改版的BF109和閃電式俯衝轟炸機的混合編隊。最近德軍越來越少使用雙發戰術轟炸機進行近地支援任務,主要就是因為在低空遇到同樣也是進行近地支援的P51編隊戰術轟炸機的生存能力有點問題。
很快,低空也打作一團,匆忙發射火箭之後轉入空戰的P51和BF109扭打在一起,而閃電式俯衝轟炸機則直撲美軍地麵部隊,和另一半繼續執行近地支援的P51擦肩而過,雙方交錯前就像西部牛仔一樣進行了對頭攻擊,互相交換了一下戰損,幸存下來的飛機則分別撲向各自的目標。
美軍和德軍的地麵部隊都開始對空射擊——這美軍的裝備配置都吸收了德軍現成的經驗,所以美軍也是混成了步戰在裝甲集群中,也有對空射擊的機關炮。
緊接著,雙方的戰車目視接敵。
接近到兩公裏左右的時候,德軍首先開火,美軍隨即還擊。
但雙方都是移動射擊,擁有新型戰車的德軍命中率顯然比美軍更高,美軍的隊列裏當即有十幾輛戰車停擺,但具體是被擊毀了還是隻是成員被震暈了不得而知。
緊接著雙方都在持續開火,德軍新式戰車的火控和炮穩在這種射擊中展現出了相當大的優勢,美軍的戰鬥力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蒸發,不得已美軍指揮官隻能下達停車射擊的命令,以增加自己這邊的命中率。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不到八百米,這個距離雙方主炮基本能做到互相擊穿——這意思是雙方主炮理論穿甲數值已經超過雙方裝甲最大厚度,但實際能否打穿要看入射角等因素。
此時明顯能感覺得出來交換比上德軍占優,在美軍停止前進數分鍾後,美軍戰車已經損失過半。
德軍戰車集群衝進原地射擊的美軍戰陣,看起來就像一群衝鋒的騎兵衝進了步兵方陣那樣。
這種雙方幾乎臉貼臉的狀態下,討論雙方的防護水平已經沒有意義,隻要被命中,生存還是死亡,純粹看運氣,運氣好敵人命中的地方不是關鍵位置,那就能活下來,運氣不好那就認命。
另外,這個距離對炮手射術的要求也大幅度降低,就算是移動目標也不用算什麽提前量,隻要十字準星對準了敵人,開炮就基本能命中。
所以這時候考驗的反而是車長的能力,車長必須讓自己戰車的炮塔轉動最小的角度就鎖定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還要是對自己的戰車威脅最大的。所以車長選擇目標並且製定攻擊順序的能力一定要強,而炮手隻要執行車長下達的指令就可以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喜歡露腦袋出來觀察戰場的德軍車長就比較有優勢了。
但美軍也有應對,美軍車長雖然腦袋縮回去了,但人家車體機槍向上的射界很大,機槍手都在用車體機槍掃射德軍戰車炮塔上方,子彈劈裏啪啦的打在迎麵開來的德軍戰車的炮盾和炮塔上邊緣上,讓德軍的車長不敢把腦袋往外探太多。
當然,美軍車長也有勇氣十足的,不但腦袋露在外麵觀察情況,還用炮塔頂上的機槍掃射德軍車長。
德軍的車長也當仁不讓的用炮塔頂部機槍還擊。
所以這個年代,當一名精英戰車車長其實是最需要勇氣的,因為戰鬥的時候其他人都在戰車的裝甲保護下,隻有車長腦袋要露出來觀察情況。
雖然德軍和美軍的戰車都在指揮塔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以求車長不需要探頭出來就能充分掌控戰場狀況,但這個年代的光學設備實在太簡陋,怎麽設計都沒辦法滿足需求,要獲得最好的視野,車長還是必須要探頭。
十分鍾後,德軍裝甲部隊完全穿過了美軍陣線,將一百多台癱瘓在地的戰車留在原地。伴隨進攻的裝甲步兵立刻分出一部分部隊,逐個檢查那些鐵罐頭是否已經被擊毀。
於是,裝甲步兵和下車作戰的幸存美軍裝甲兵的交火又開始了。
和德軍不一樣,美軍裝甲兵下車作戰是傳統,兩個時空都是這樣。德軍裝甲兵也有自衛用的短衝鋒槍,但不會刻意去使用。但美軍不同,美軍裝甲兵專門有個口令叫“fight-on-foot”,這個指令有很多用處,比如戰鬥結束了,下車參與打掃戰場(其實就是搜刮戰利品),再比如戰車故障了,下車步戰。
美軍的裝甲兵經常會有湯姆森在車上,在另一個時空,有些美軍裝甲兵還會帶著BAR之類其實不適合放在戰車裏麵的長槍。
當然美軍的步戰和蘇軍不同,蘇軍那是一腳踩油門撞你臉上大家動不了,然後下車用莫洛托夫和波波沙解決戰鬥,是一種裝甲戰術。蘇軍在麵對德軍的重型坦克比如虎式的時候,經常就這麽幹。虎式的懸掛係統比較精密,這大家都知道,T34一下撞上去,虎式的懸掛多半要趴窩,然後虎式的八八炮又比較長,T34撞上去之後虎式就基本沒辦法用主炮攻擊到它了。這個時候蘇聯人就跳出來,手提波波沙,七十多發的大彈鼓先壓製你不讓你露頭,然後莫洛托夫扔發動機散熱蓋。
所以蘇軍的下車步戰是作為裝甲對戰的一個部分存在的,而美軍的下車步戰更像是過去騎兵部隊的下馬作戰,多數時候是在無奈的情況下應對敵人步兵攻擊用的。
所以《英雄連2》這遊戲裏隻給美軍裝甲部隊安排下車作戰這個特性是有道理的,隻是這個設定讓美軍在PVP對戰的中前期太強了,被人中前期出了輕甲單位被打壞了,要工兵來修,美軍隨便找個旮旯停下來自己成員下車就刷刷修好了。更扯的是輕甲飆車的時候被斷腿,換了德軍或者蘇軍那就白白捐掉了,美軍刷拉一下下車,出來一隊三星老練的步兵,手上可能還有個巴祖卡或者一個湯姆森,把沒老練的德軍列兵打得不要不要的……
扯遠了。
總之,美軍裝甲兵下車作戰那是有傳統的,和美軍過招了一年多的非洲軍部隊都知道這點,所以白色傷痕也不敢怠慢,留下步兵挨個檢查罐頭,防止那幫美軍裝甲兵下車之後給後麵的部隊造成麻煩——要知道後麵的部隊可能都是行進隊形開進的,被突襲肯定很傷,哪怕隻是步兵突襲。
不過總體而言,作戰進行得非常順利,巴頓的進攻矛頭在第一輪對衝中被蒸發,而白色傷痕的先頭部隊還保持了相當的戰鬥力。
這種裝甲會戰,其實就是雙方打交換比,沒有什麽花哨的東西,就是正麵對肛,肛到最後誰還有兵剩下誰就贏。
尤其是在阿爾及利亞的沙漠上,根本沒有什麽“要地”可以防守——高地什麽的是有一些,但都是戰車能直接壓上去的地形,唯一能用來防守的就是各種反裝甲火力,其實也是一種交換,換到最後敵人死光了,就贏了,自己先死光,就輸了。
反正古德裏安是認定了自己部隊訓練度高作戰技術強,裝備也更好,我交換比高,所以不跟你玩花樣,我就正麵肛你搶時間——因為我的補給支持不了太久。
巴頓則認定了我人多,戰車多,我就跟你換,讓你交換比高,我一樣換死你。
(到電影院要十分鍾路程,趕不上巨幕廳的首映了,看看能不能看個小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