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785 這章可以不訂閱

林有德剛回到座位,坐在旁邊的莉娜就說:“您的土耳其語好流利啊。”

“我的希伯來語也同樣流利。”林有德立刻用口音純正的希伯來語說道,“我可是語言學的大師。”

隻不過這是外掛的效果呢。

莉娜笑了笑,隨後換了個話題:“這次您親自擔任東地中海戰區司令,就是考慮到會出現現在這種需要協調的狀況吧。具體的軍事指揮其實另有人負責對嗎?”

“不,我會親自指揮部隊。”林有德非常肯定的回答道,因為用的還是希伯來語,所以他放心大膽的繼續說道,“實際上,現在德軍係統內沒有又聽我調遣,又有足夠的本事來擔任這個戰區司令的人才了,有本事的人都是老容克貴族出身,對我幹預軍事多少有些不滿。然後那些出身市民階層,聽從我的領導的人又不適合來擔任司令官的職務。”

這後一句,說的就是莫德爾。

莫德爾在某些人口中是防禦戰大師,一旦說起這個,這些人必然會拿“莫德爾挫敗了朱可夫的火星行動”來說事,在他們眼中,蘇聯投入了數量遠大於德軍的部隊進攻,付出了遠大於德軍的傷亡,而且指揮蘇軍的還是蘇聯將領中聲望最高的朱可夫,這足以證明莫德爾是多麽的**爆。

但實際上呢,德國整個中央集團軍群都參與了對火星行動的防禦,中央集團軍群的戰略預備隊幾乎全部被砸進了莫德爾的防區。

而在戰術麵上,莫德爾雖然在勒熱夫突出部貫徹了他提出的防禦戰思想,建立了多層防禦線,而且將主要兵力配置在了第二防禦線附近,但是,莫德爾沒能實現他的防禦戰思想的最後一步:在多層防禦線遲滯和消耗敵人之後反突擊拿下已經丟失的陣地。他曾經在戰役最初階段,就命令39裝甲軍投入他們的預備隊進行反擊,但是收效甚微。同樣的,第四十一裝甲軍的反擊行動也沒有什麽成效。

到火星行動的最後階段,蘇軍已經差不多要成功了,他們切斷了勒熱夫城和德軍主力的大部分聯係,但是他們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而這時候德軍得到了整個中央集團軍群的增援,於是莫德爾的反擊才開始初見成效

實際上,從火星行動就能很明顯的看出莫德爾的短板:他不會組織進攻戰。他的軍事生涯中幾乎沒有哪次進攻戰是勝利的。

所以某些人在狂吹莫德爾是防禦大師的同時,往往會用調侃的語調說莫德爾糟糕的進攻戰履曆。可是,二戰中,所有成功的防禦作戰都是以成功的反擊戰收尾的,而且二戰和一戰已經完全不同了,大部分戰鬥都是運動戰,經常會發生進攻方和防禦方同時在進攻的事情。

曼施坦因在43年臨危受命,執掌南方集團軍群,抵擋贏得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的蘇軍那凶猛的攻勢,最終他打出來的不是什麽勞什子烏克蘭防禦戰,而是哈爾科夫反擊戰。

這就是二戰和一戰最大的不同,一戰中隻會防禦的將軍是存在的,二戰中不會進攻的將軍是不可能成為防禦戰大師的。

當然了,某些人看到這裏可能不服氣,指著火星行動中蘇德兩軍的交換比嚷嚷。但實際上,火星行動中蘇軍傷亡三十多萬,德軍傷亡四萬多,這個傷亡比在42年並不是特別出格——真的。

這個30多萬是西方戰史學家研究得出的數字,德軍在當時則宣稱給蘇軍造成了五十萬的傷亡,蘇聯人自己統計的數字則和西方人的估計差不多:約十萬人陣亡和失蹤,23萬人受傷。

再仔細考察火星行動的戰報,就會發現蘇軍的傷亡其實和他們在戰爭最初遭受到的巨大傷亡有著相似之處。舉個例子,在火星行動中,蘇軍投入了大量騎兵——你沒看錯,騎兵。

當時德軍78步兵師215擲彈兵團的一名軍官在日記中記錄了一架ju88對哥薩克騎兵連的屠殺,這架ju88幾次掠過前進中的哥薩克騎兵頭頂,用機槍殺傷了超過三百名騎兵和他們的坐騎。

而在很多地方,蘇軍強行向著德軍在有利地形上設置的堅固防線進攻,他們仍然使用著一戰時期的散兵線戰術,坦克被分散在散兵線當中作為火力支援。

此外,火星行動中,蘇軍嚐試使用一種新的戰法,強調推進,遇到抵抗激烈的支撐點就繞過去,全力以赴保證對關鍵目標的推進速度。但這個戰術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了致命的打擊:蘇軍低估了德軍部隊的作戰意誌,這些被孤立的支撐點沒有崩潰,而是繼續作戰,給後續的蘇軍部隊造成了巨大的麻煩,使得蘇軍無法在前線取得進展之後繼續投入部隊以頂替那些被消耗得很嚴重的部隊。

說白了,蘇軍這個時候還沒適應二戰的戰爭形勢,到了43年,蘇軍自己的防禦係統也變成這種大量分散的支撐點組成的縱深防禦線了,他們就再沒有犯這樣的錯誤了。

總而言之,火星行動的失敗,百分之七十的責任在蘇軍自己。

莫德爾在這次防禦作戰中的表現,隻能說中規中矩,軍事上沒有什麽特別大的亮點,反而是德軍一線部隊基層軍官和士官的戰術素養和作戰意誌大放異彩。

當然莫德爾在這次作戰中還有有可圈可點的部分,他在蘇軍進攻開始之前就迅速審視整個戰場,然後從承受較小壓力的部隊那裏抽調部隊送進被圍攻的勒熱夫突出部,他親自幹預這些調動,使得德軍可以比較迅速的進入戰區。而對於中央集團軍群派來的援軍,他也全力以赴保證這些軍隊迅速抵達戰場。

相比之下,蘇軍那邊由於參謀人員沒有經驗,表現得十分的糟糕,很多部隊被堵在前往第一線的道路上,然後被德軍炮火往死裏轟炸。

所以不要小看莫德爾讓援軍迅速抵達戰場這件事,蘇聯的道路狀況實在太糟糕了,部隊在運動中遇到“堵車”太正常了,德軍堵蘇軍也堵。後來莫德爾到北方集團軍群去當司令官,上任就指揮撤退到黑豹防線的撤退戰。當時德軍能用的路隻有兩條——一條是狀況相當糟糕的公路,另一條連公路都稱不上。但莫德爾親自動手組織調動,成功的把大部分德軍都撤退了下來,沒有讓德軍在路上堵到死。

卡裏烏斯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就記錄了這場撤退戰,特別提到道路的糟糕和擁堵。但最後他們全都順利撤退到了納爾瓦。

總之,莫德爾是很厲害的參謀長,但給他一個防禦大師的頭銜明顯過譽了。這位“防禦大師”後來在西線的表現根本配不上這個頭銜,他在安恒指揮的針對市場花園的防禦作戰中曾經犯下大錯誤,他誤判了了盟軍的力量,下令禁止炸毀奈梅亨大橋,結果盟軍奪取了大橋,在瓦爾河上建立了橋頭堡,這使得莫德爾失去了把盟軍擋在瓦爾河上的機會。

之後莫德爾組織了許跟特森林-亞琛防禦戰,自己傷亡1。5萬人,給美軍造成了2。7萬人左右的傷亡,並且丟掉了亞琛。

美軍總是將許跟特森林的作戰視作一次嚴重的失敗,但實際上,德軍的損失更加致命,這時候的德軍已經承受不起一次過失去一點五萬名正規軍士兵的可怕損失了——不論這些士兵來自一線還是二線部隊。

但某些人這時候可能會說,在那種美軍已經摧枯拉朽的時候,還能有一比二的交換比很厲害了。隻可惜,這些人不知道亞琛是齊格菲防線上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有著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永固工事。

靠著齊格菲防線,還能打出這個傷亡比,無論如何這個“防禦大師”都水得可以。

說白了,莫德爾提出的區域防禦理論隻是一戰的戰術理論的變化版本,他的理論裏麵可以看到很多一戰殘留下來的東西,像是所謂的多層靜態防禦線,其實一戰後期德軍就已經在用了,當時德軍的防禦線都是這樣多層部署的,而且兩層戰壕之間也分布了堅固的全向防禦支撐點。

在二戰的時候,莫德爾的理論其實就已經不太適應戰爭現實了,他的理論在消耗敵人的同時,也會大量消耗自己的兵力,把防禦戰變成絞肉戰。

二戰結束後,大家就都認為莫德爾的這套理論過時了,華約和北約長期在歐洲對峙,北約方麵采用的是更接近於曼斯坦因的彈性防禦理論的防禦戰法。

林有德可不想打絞肉戰,而且東地中海戰區的地形也根本不適合區域防禦——麻痹到處都是大沙漠,居民點之間隔得鬼那麽遠,裝甲部隊可以隨意的在沙漠裏移動,還區域防禦個鬼啊,調曼施坦因來也不能掉莫德爾來啊。而曼施坦因現在還在俄國負責防禦長條形的德軍占領區最關鍵的“蜂腰”部位呢,林有德可不敢把他調走,俄國人雖然高掛免戰牌,但畢竟還是在蓄積力量,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打出來了。

所以林有德在東線準備了相當充沛的力量來等著俄國人。

(這一段是實在被書評區一個傻逼煩得受不了了,我不想再談這個問題了。)r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