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自由的翅膀豈能被重力束縛

1932年四月初,林有德親自在漢堡把林國開送上了前往西澳大利亞的船。

從漢堡返回的火車上,林有德接到容克斯博士的邀請,說是代號EF20的運輸機原型機完成了最後的地麵測試,準備試飛,希望顧問閣下能親臨現場視察。

在林有德原來的世界,1932年的時候JU52都正式定型開始量產了,原型機試飛時間麽如果林有德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930年底。而在這個時空,JU52的原型機才剛剛被製造出來。

還好在之前設計圖階段,林有德就人為進行了幹涉,讓容克斯博士把單發設計給改成了三發設計——在原來的世界這是小批量試生產生產到第七架的時候才進行的改進。

原來時空的JU52采用的是授權生產的美國發動機。這個時空也是如此,而且林有德買回來的發動機功能更強,這大概是因為這個時空的美國人把空軍視作壓倒神姬和戰姬戰鬥力的關鍵所在。

這個時空美利堅的航空工業比上個時空還要強,這讓林有德非常的頭疼,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當然有統一世界當球長的宏願,而美利堅的空中優勢會成為實現這個宏願的道路上最凶猛的攔路虎。

難不成真的要靠德國的火箭技術優勢來打美國了麽?

不過現在考慮那個還太早,林有德決定放到今後再想,先專注眼前的事情。

由於得到的動力更強,EF20原型機的設計也和林有德記憶中的那架不太一樣,各方麵的性能都提升了那麽一點。另外,林有德先知先覺的指示“貨機不會好賣的還是造客機吧”、“等客機賣出去之後再開發貨機版本”——總而言之,顧問閣下把自己的手伸到了這架運輸機開發的方方麵麵。

因此容克斯博士來邀請林有德參加試飛也就理所當然了。

林有德立刻批複,試飛就安排在自己回到波茨坦那天——林有德這一路要順便去看下沿途各地的工會,做下演講什麽的,要走三四天。

回到波茨坦後,林有德一下火車就直奔建設在無憂宮北方的“先進大氣圈內固定翼飛行器工廠”廠區。為了飛機研發上的方便,林有德規劃的這個新廠區旁邊就是機場,專門用作新機型的試飛,等將來客機成熟了也會作為波茨坦的要人運送機場。

林有德抵達機場的時候,整個飛行工廠的研發團隊都已經齊集機場停機坪。

這個時空除了缺乏戰姬和神姬的美帝之外,列強仍然把空軍看作擔任偵查和運輸的輔助軍種,加上新魔導裝甲的開發和製造消耗大量的資源,所以飛行器的研究投入普遍不足。林有德的先進大氣圈內固定翼飛行器工廠雲集了整個德國最出色的飛機工程師,原來時空的四巨頭容克斯、亨克爾、梅塞施密特和道尼爾都雲集於此,不但如此,法國人達索在聽到林有德斥資數千萬紙馬克建立飛機研究機構的時候,也丟下自己那半死不活的公司跑了過來。

林有德一下車,就受到這幫子飛機狂的熱烈歡迎。

林有德隻是簡單的揮手致意,然後就把目光投向這一大群工程師身後那架飛機。

上個時空的JU52,林有德覺得它醜爆了,印象中就連德棍都很少給這醜鴨子洗地的,可是現在停在林有德麵前的EF20原型機,有著令人驚歎的外形——雖然那個三發布局依然讓人覺得醜爆了。

林有德一邊聽著擔任主設計的容克斯博士講解飛機的設計,一邊走向這戰機。其實他根本聽不懂容克斯博士扯的那些高深的東西,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眼前這架飛機上。

突然,林有德的目光落到飛機登機舷梯旁邊昂首挺胸立正的飛行員身上。

“我認識你。”林有德在仔細確認過後說,“內戰結束的時候,授勳儀式上我見過你。”

“是的顧問閣下。”飛行員高聲回答,“當時還是您給我戴上的鐵十字勳章。”

“那你現在怎麽跑到這裏來開民用機的原型機了?”

“我退役了,”飛行員臉上洋溢著自豪,“自由的翅膀不應該被守舊勢力束縛!”

林有德哈哈大笑。

笑完他拍了拍飛行員的肩膀:“沒錯,那些人的靈魂,被重力束縛住了。他們永遠也不可能觸摸到天空。”

“是的,我就是這麽想的!”飛行員朗聲回答,“而且,我的同僚們全都是這樣想的。”

“哦?”林有德挑了挑眉毛,“退役跑來的不止你一個人?”

“我們整個飛行隊都借故退役了。可是這裏沒有足夠的飛機可以飛,所以現在他們都在機場的地勤組修舊飛機呢。”

“哈哈哈,還有這事兒啊,行,我知道了,我會給你們弄活兒幹的。”

說完林有德轉身,對容克斯博士說:“好了,開始試飛吧。”

十五分鍾後,EF20飛上天空。林有德當場決定將這型飛機定名為容克1型,並且批準開始試生產。

當晚舉行了林有德在無憂宮舉行了慶功宴,邀請全部參與了容克1型設計和製造的工程師和技師參加,順便還帶上了機場地勤組的德國空軍退役飛行員。

第二天,眾人還沒從新機型順利試飛的喜悅中緩過神,林有德就把他們全都召集到了飛機工廠的廠房中。

“諸位,”林有德站在臨時搭起來的台子上,一手拿著粉筆,另一手拿著一架容克1型的木頭模型,“之前我一直忙於穩定德國國內和周邊形勢,外加整個科研基地還在建設中,設備和人員都不完善,所以一直都讓你們自己研究喜歡的項目。現在,我們的基地快要建設完成了,這個工廠配套的風洞實驗室落成在即——我聽說容克1型的外形改進就借助了風洞實驗室已經完成的部分設備。因此,我現在打算和你們討論一下,未來大氣圈內航空器的發展方向。”

林有德的話引起一片議論,工程師們固然尊重最高顧問,但麵對林有德公然介入他們自己擅長的領域,在自尊心上多少有些轉不過彎兒來。

林有德耐心的等待議論聲消失,然後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當中不少人不太喜歡戰爭。”

說這話的時候,林有德刻意看了眼容克斯博士,這位博士在原來的時空非常激烈的反對納粹,是個著名的反戰分子——不過這個時空他倒是很痛快的幫助林有德完成了雲爆彈大殺器。

“但是,”林有德咬了個重音,“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我們必定會經曆一係列的戰爭。世界正處在世代交替的關頭,科技之光將會取代神的恩澤,但那些依靠神的恩澤騎在人們頭上的家夥們不會坐以待斃,在未來二十年內,正義與進步的力量必將遭到他們瘋狂的反撲!

“我們不喜歡戰爭,但是我們必須為戰爭做準備。在未來的這場戰爭中,我們也許會得到一部分進步神姬和戰姬姑娘們的幫助,但我們必須著眼於‘以純粹的科技力量贏得戰爭’,隻有這樣在未來這場殘酷的大戰中我們才有勝利的希望!”

林有德停下來,喘了口氣,趁著這個空檔他挨個觀察工程師們的表情,發現並沒有人露出反對之色,法國人達索還在連連點頭。

“而在這場預計中必定會到來大戰中,空中優勢將是我們最重要的王牌之一。因此我要求你們開發兩種飛機,第一,是絕對能戰勝敵人的固定翼飛行器,取得製空權的戰鬥機;第二,是能夠以凶猛的火力進行對地攻擊的攻擊機。”

林有德的話再一次引起一片議論,這次他咳嗽了一聲壓下這議論,然後轉身走到身後的黑板前。

“對於第一種飛機,由於我們的航空技術優勢還不足以形成壓倒性的技術差,我們必須從其他角度來確保空戰的優勢。其關鍵就是把握住空戰戰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說著林有德在黑板上畫起來,就和唱歌一樣,穿越之後他的畫畫技能也得到了加強,三兩筆畫出來的示意圖極具立體感,透視也正確無比。

“上次大戰中,空戰一般都是騎士一樣的纏鬥,因此戰機也更看重纏鬥性能。但我要說,這樣的空戰將會成為過去。未來的空戰,將會變成能量空戰,強調占據高度優勢之後俯衝掠襲然後高速脫離。”林有德畫完掠襲攻擊和脫離的示意圖後,扭頭看著飛行員們。

所有飛行員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林有德看這情況,就接著思路往下說:“所以這款新的戰鬥機,應該有出色的爬升性能,不管是二十到三十度仰角的穩爬功能,還是俯衝拉起後利用速度進行瞬間爬升的功能,都應該十分的出色。同時它應該有優秀的俯衝性能,以及讓它能在極高的速度下拉起又不拉斷機翼的結構強度。”

“顧問閣下,”這時候昨天負責試飛容克1型的飛行員舉起右手,“我有個問題。”

林有德立刻點點頭,示意他直說。

“您說的俯衝掠襲為主我們可以理解,但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不得已進入纏鬥的情況肯定不少,那時候怎麽辦?我不懂飛機設計,但按我自己開過那麽多機型的感覺,俯衝特別優秀的戰機在盤旋上一般手感會差一點。”

這時候梅塞施密特也點了點頭表示:“垂直機動和水平機動是飛機設計上兩個不同的麵,如何兼顧一直都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難題。”

“關於這一點,”林有德看了看飛行員們,又看了看工程師們,“關於這一點,我們同樣可以用戰術來彌補。各位飛行員,未來你們將會以兩架戰機為基本單位行動,嚴禁你們在任何情況下落單,就算掠襲,也必須兩機一起發動攻擊。當你們不得不進行格鬥的時候,你們就采取這樣的雙機戰術動作。”

說著林有德在黑板上畫出了原來時空由美國海軍航空兵少校薩奇發明的剪刀機動的示意圖。

“看,就像這樣,兩架戰機互相掩護隊友的尾部,用大偏角射擊驅逐隊友六點鍾方向的敵機。對於這個機動來說,盤旋能力其實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戰機的滾轉能力。所以你們隻需要開發一種具備優秀垂直機動能力,同時又有較高滾轉速率的機型就可以了,盤旋能力並不需要特別優秀。”

這一次,輪到飛行員那邊爆發出議論聲。

林有德不理會飛行員們的議論繼續說:“總之,你們要記住,盡可能的不要和敵人進行纏鬥,未來的空戰就是搜索、俯衝攻擊、脫離、爬升、再搜索的循環。”

林有德清了清嗓子。

“而第二種戰機,我認為它應該是一種俯衝轟炸機。這種戰機的目標,並不是敵人的戰姬或者神姬部隊,而是敵人的碉堡、炮兵陣地以及其他有可能阻礙我軍地麵攻擊的防禦工事。德國內戰的經驗告訴我們,隻要快速穿插到敵人後方破壞補給線,缺乏持續作戰能力的戰姬騎士團的威脅就會大大降低。而要實現這種快速的、大縱深突破,能跟上部隊機動的重火力必不可少。這種重火力,就由這第二種轟炸機來提供。”

“俯衝性能,聽起來和第一種的要求有些重複啊。”這次發言的是亨克爾博士,“所以不如我們……”

“不,這第二種戰機要單獨設計。”林有德打斷亨克爾的話,“它不需要有特別好的爬升,同時對俯衝時候的穩定性有嚴格的要求,另外它需要足夠的載彈量。我希望它能帶一到兩噸的炸彈,以大角度俯衝到數百米的高度投彈之後還能穩穩的拉起。”

聽到林有德說一到兩噸載彈量的時候,所有工程師都皺起了眉頭。

於是林有德不得不補充道:“當然載彈量並不是硬指標,但不能低於半噸,這是底線。”

說完後,林有德環顧工廠,朗聲問:“對於這兩個研究方向,還有誰有疑問嗎?”

工程師們麵麵相覷,沒人吭聲。

於是林有德轉向飛行員們:“至於你們,先生們。在新飛機研發的同時,我有另一個任務要交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