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英美調停
英國顯然願意調停,而美國的立場詭異,顯然並不想調停華東自治政斧與曰本在山東的大戰。
此時美國的商品正在搶占國際市場,而華東自治七省的資本力量卻成了美國的阻礙。
首先說貨運上。
華東遠洋公司的貨船噸位暴增,此時已經增加到了一百六十萬噸的程度,加上他們的近海運輸船隻的噸位,已經超過了兩百萬噸。
美國的貨船噸位在這個年代也僅有兩百萬噸而已,而且美國派是排名第三的。
本來英法、德陷入戰爭,德國的商船不能正常航運,那麽美國的噸位也就上升到第二位了,但結果華東自治政斧所擁有的貨船噸位卻超過了美國。
華東自治政斧的貨船噸位飛速增長,雖然美國不知道具體噸位,但以市場調查來看,華東自治政斧的船隻噸位絕對不亞於美國,至於為什麽增長得這麽快,鬼知道!
很快美國就把原因歸結於華東自治政斧借了很多外債的,並且大力投資造船業的緣故,盡管美國借的外債比華東自治政斧還要多得多。
華東自治政斧雖然瘋狂舉債,但顯然還是比不上美國,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國際關係自然不是華東自治政斧能夠相比的。
實際上,華東遠洋運輸公司的船隻噸位暴漲如此迅速,那自然是夏鈞作弊的結果,一艘萬噸級商船三十萬點積分,對此時的夏鈞來說簡直是毛毛雨。
隻是他也不能做得太奔放,因此還是零零星星的兌換,但勝在時間一長,噸位也就上來了,加上華東船舶製造公司在大造商船,誰也感覺不出其中的不妥在哪裏。
華東自治政斧不僅是在貨船噸位上超過了美國,而且在很多產品上弄得美國商品根本就沒有市場。
例如造紙業、紡織業,美國的商品現在都差不多走不出國門了,隻有在一些政策優勢的地區還能賣得動。
而在煤炭、鋼鐵方麵,來自中國的煤炭和鋼鐵也成了美國煤炭和鋼鐵的最強勁對手,中國在這兩種商品的產能上正在飛快擴大。
偏偏在那些英國空白出的市場上,這些商品又是主流商品。
畢竟一個貧窮的敵區,人們所消費的一般也就是紡織品、煤炭、鋼鐵之類的東西,另外就是小商品了。
這些小商品不需要太大的技術姓就能生產,但華東自治政斧下麵的小商品生產廠家所擁有的設備都比較先進,製造出的小商品物美價廉,加上塑料這種新材料的大規模應用,以及良好的包裝,更是讓華東自治七省的各種小商品如虎添翼,在國際商場上風頭正勁,美國商品也很難與其競爭。
這讓美國感覺到了商業上所帶來的壓力,美國是一個最重視商業競爭的國家,雖然現在華東自治政斧比美國還重視商業競爭,但這並不妨礙美國對商業市場的關注。
此時美國自然是希望華東自治政斧與曰本政斧陷入戰爭之中,這樣一來,在中立國之中,基本上也就隻有美國有占領國際市場的能力。
畢竟此時歐洲爆發大戰,英法俄德四國陷入戰爭,曰本和華東自治政斧也陷入戰爭,世界上唯一沒有陷入戰爭的大國也就隻剩下美國了。
雖然現在華東自治政斧的經濟貌似並未受戰爭影響,但美國政斧相信,隻要戰爭持續擴大下去,華東自治政斧的經濟肯定受到影響,這有利於美國對國際市場的掌控,並且有利於美國拉到更多的訂單。
至於曰本政斧,此時曰本已經徹徹底底的陷入了戰爭泥潭,加上中國和美國的商業壓製,曰本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根本沒吃到幾塊肉,市場反而正在萎縮。
隻要這些國家都陷入戰爭之中,美國也就能大發戰爭財。
這對於美國來說可是一個大好機會,美國政斧在大戰爆發至今,做出了一個預測,預測上報告稱,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美國政斧可能會撈到近百億美元的訂單。
事實上按照原先的曆史,美國除了以收現金的方式賣出了大量物資外,光是各國借款就借了兩百多億美元。
此時的美國還不能預計戰爭能打多久,但美國政斧絕對是不想出麵調停在山東的中曰戰爭的。
這場戰爭符合美國的利益!
很快,美國便拒絕了曰本提出的幫助調停要求。
隻是沒過多久,美國突然又答應了。
因為美國發現,如果現在不調停的話,曰本很可能在山東戰場上失敗,那麽繼續擴大中曰戰爭的機會也就失去了。
一旦曰本在山東戰場上失敗,那麽在短時間內可能就不太會與華東自製政斧再次爆發戰爭了。
曰本此時也很想從戰爭泥潭中抽身,以在這次世界大戰中謀取到足夠的利益,但曰本政斧有一個死穴,那就是他們已經騎虎難下。
此時美國若是出麵調停,反而更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這樣雖然讓戰爭暫時停止,但也許可以讓這場戰爭進行時間延長下去。
至於英國,他們的立場一直都比較偏袒曰本。
此次曰本為了獲求英國出麵調停,向英國提出,若是英國調停了這場戰爭,曰本可以向歐洲戰場上派遣五十萬陸軍參與作戰。
曰本向英國開了一個白條,曰本自然不想讓自己陷入到歐洲戰爭之中,這對曰本來說是沒有絲毫好處的。
之前曰本海軍答應幫助英國對商船進行護航,已經讓英國答應了讓曰本獲得大國地位的條件。
此時曰本並不想放棄這個條件,如果放棄這個條件的話,英國絕對會很堅決的為曰本調停這場戰爭。
所以曰本開出了一個白條,反正這個白條最後施行不施行,再找點借口就是了,反正借口很好找,到時候英國也不能拿曰本怎麽滴。
曰本大肆向英國許願,英國自然是喜出望外,絲毫沒有察覺出曰本的這個條件有水份,此時歐洲戰場已經從運動戰轉入了塹壕戰,這與山東戰場的情況差不多,塹壕戰就是消耗戰,英法聯軍需要動員大量兵員、勞工投入戰場。
就如法國來說,法國預計將從殖民地動員二十萬人參戰,結果沒什麽人相信這個數目,但到戰爭結束時,卻動員了六十萬人參戰。
英國就更不用說了,此時正在為兵員和勞工的問題而煩惱。
對英國來說,中國政斧是一個很好的鼓動對象,中國擁有四億三千萬人口,若是中國參戰,肯定能動員不少人。
然而很遺憾的是,華東自治政斧已經壓過了中國的中央政斧,中央政斧在決定這樣的國際行動的時候,甚至要看華東自治政斧的臉色。
袁世凱更是隱晦的透露,中國的國際事務是由華東自治政斧接管的,中央的權力隻涉及中國國內十數省。
華東自治政斧是合法地方政斧,並且與中央有分工。
華東自治政斧此時一口咬定中立立場,讓英國毫無辦法,美國的中立也讓英國很鬱悶。
此時中國和美國暫時不想加入這場戰爭,英國突然得到曰本政斧的許願,自然是喜出望外。
英美兩國達成了一致的目標後,都聯合向華東自治政斧發出了調停照會,雖然兩國的行為一致,但目標卻不大相同。
美國是想讓戰爭繼續進行下去,至於誰贏誰輸,美國政斧也沒有明確的期待對象,華東自治政斧雖然是親美派,但崛起的太快了,已經在國際市場上與美國商品進行競爭了。而曰本同樣在與美國進行競爭,但目前美國與曰本的競爭貌似已經不大激烈。
以前美國與曰本的競爭主要是圍繞著中國市場進行的,同時曰本還威脅著美國殖民地——菲律賓的安全。
但此時局勢已經改變,華東自治政斧突然崛起,讓各國在中國的利益都損失不少,雖然美國在華東自治政斧境內可以投資,但投資的收益貌似比不上華東自治政斧在美國的投資。
而在菲律賓方麵,曰本海軍已經被華東海軍的潛艇、轟炸機重挫兩次,曰本對菲律賓的威脅已經減少了許多,美國基本上不用擔心曰本把手伸進菲律賓去。
另外,華東海軍正在不斷增強實力,但暫時也威脅不到菲律賓的安全,唯一讓美國感覺到隱隱擔憂的是華東自治政斧正在向菲律賓大肆移民,但目前問題還是不大的,畢竟雙方是很友好的進行合作。
但就美國的利益來說,讓華東自治政斧和曰本政斧互相牽製是最好的選擇,也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而對英國來說則不同。
此時中國發生巨大變化,英國在中國的商業遭到了慘重的市場打擊,而且此時歐洲正爆發大戰,英國政斧急需讓曰本打敗華東自治政斧,以抽調出兵力增援歐洲政斧。
此時曰本不能敗,一旦曰本敗了,那麽增援歐洲戰場也就成了空想。
再則英國更願意看到華東自治政斧在這場戰爭中失敗,這符合英國的利益。
兩國同時發出調停照會,要求華東自治政斧暫時停止戰爭,其中英國態度強硬,而美國則是以一種建議的方式。
英國調停的理由是中曰戰爭已經妨礙了歐洲戰爭的進行,而美國則是建議華東自治政斧先將精力放在生產上,好似十分友好的模樣,然而美國在私底下,已經迅速與曰本達成了軍火銷售協議。
曰本在火炮方麵非常缺乏,而且在飛機方麵也很缺乏,此時世界上隻有美國有能能力賣給曰本政斧這些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