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和大明王朝一樣,除了自身的領土疆域之外,還有無數的附屬國,大清作為他們的宗主國,擁有某些特權,同樣也給他們提供一些特殊的保護優待,比如駐軍、開放邊事等等。
在大清的附屬國之中,既包括蒙古、西藏、準噶爾這樣幅員遼闊的部族國家,也包括琉球這樣的彈丸小國。
而方宇所想的,就是從清朝的附屬國之一朝鮮登陸,直取滿洲大本營,借助地勢上的優勢,居高臨下,踏馬中原。
根據方宇的了解,這時候的大清王朝是康熙帝在位,而方宇隱約記得,康熙年間的朝鮮王國對於大清隱約懷有一種敵意,相對於大清這個崛起於朝鮮族隔壁的蠻夷部族來說,大明更受朝鮮王國民眾的歡迎。在明朝後期,滿族崛起,明軍無力,朝鮮人受到滿族部落的欺壓,大多數人心裏都有怨言,因此明末總兵毛文龍才能在朝鮮堅持抗戰良久。
從朝鮮登陸,明軍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加上朝鮮靠近滿洲大本營,實在是一處難得的登陸地點。但方宇不確定,現在的朝鮮王國是不是像曆史一樣對清朝極為不滿。
方宇陷入了沉思,良久沒有說話,浮雲為路見他想的出神,也沒有出言打攪,過了半晌方宇回過神來,緩緩的問道:“你說的這幾個登陸方向,我心裏略微有些主意了。山東沿岸沒有大的港口,不利於大軍登陸,京津入海口河道寬闊,又能直達北京,但天津衛駐有重兵,加上大清朝是康熙在位,想要像八國聯軍一樣順利攻入北京城有些難度。這一路在渤海灣內,一旦被人派兵守住出口,我們就會進退兩難。加上後勤補給路線的考慮,這一登陸方向也可以放棄了。旅順,離錦州不遠,從旅順登陸,想來不是用來攻擊北京城的吧。”
方宇這一番話說來,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兩隻眼睛炯炯的看著浮雲為路,眼神隻間銳利如刀。浮雲為路第一次看到方宇如此銳利的眼神,仿佛要穿透人心一樣,饒是他經過明蒙大戰的磨練,心中也不由一顫。
浮雲為路定了定神,調整了下呼吸:“從旅順登陸,自然不是為了攻打北京城,從旅順到北京,單單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就是個巨大的阻礙,從這個方向攻打北京不現實,或者說,絕無可能。”
方宇點了點頭,山海關作為天下第一關,本身就險峻異常,而康熙又號稱一代明君,定然不會自毀長城,犯下重大的失誤。如果強行攻打,經曆過雁門關一戰的方宇明白,沒有三個月幾乎不可能攻下來。
而這三個月是建立在山海關擁有像雁門關一樣的兵力分布,而且沒有後援支持的情況下才能成功。兩個人都是聰明人,浮雲為路見方宇點點頭,自然明白,接著說道:“我的計劃是,從旅順登陸後就兵分三路,一路縱兵東北,一路隱蔽行蹤,另一路則負責防守建設。”
“第一路大張旗鼓,以攪亂局勢為主,四處搶掠,這一路是誘餌。第二路隱秘行蹤者負責伏擊,當然我們實力有限,所以作為誘餌的第一路,人數不宜太多,太多了恐怕會引來大魚,我們吃不下,但也不宜太少,太少了難以攪亂局勢。不知道湖言大哥對此有什麽看法?”
方宇細細想了一番,提出了一個意見:“滿洲作為大清皇族的發源地,大清沒有理由不重視,所以一旦攪亂局勢,燒殺搶掠,清軍必定會來支援。但是如何才能保證第二路人的絕對隱秘呢?要知道,整個東北幾乎都是滿人的天下,想在這樣的環境中隱蔽下一個數量龐大的軍隊,是十分困難的事,所以……”
方宇平視著浮雲為路總結道:“從軍事上講,你的計劃沒錯,但是卻行不通。”
浮雲為路畢竟不是專業的軍事研究者,或者說不是專業的參謀,也沒有從事過相關的訓練,犯下這種想當然的錯誤也不足為奇。
沒有哪個人是一生下來就會打仗,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靠著源源不斷的失敗經驗的積累而成的。
浮雲為路有點氣餒,從他個人角度來講,他計劃中的六個登陸點中,他最看好的就是京津入海口和旅順這兩個登陸點。京津入海口冒險的成分居大,但是他不怕,打仗哪有不冒險的,不過他也承認,冒險是迫不得已的一種方法,相對於京津入海口,他更看重的是旅順。
在他的整個計劃中,如果東北大亂,清朝無非就兩種反應,如果他率軍來援,說明東北對於康熙來說是必須要平定的,那他就正好打幾個伏擊,不斷蠶食掉清朝的主要力量。畢竟康熙是出了名的明君,不會看不到派軍前來的下場。如果康熙派兵來援,說明東北他決不能放棄,否則他大可以據守長城,看好山海關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就算自己一群人把東北弄個底朝天,也影響不了清朝的統治。
那麽如果康熙不派軍,寧可讓自己的發源地被攪個天翻地覆,那麽自己等人還真無可奈何,隻能打打蒙古,靜候中原大亂。大清朝南有三藩,東南有台灣,西北有準噶爾,內地又有天地會、白蓮教、紅花會等十餘個民間勢力蠢蠢欲動,等不了多久自然會烽煙四起,自己再率軍出征,兵扣山海關,還怕清朝不滅?
盡管如此,浮雲為路還是希望不要出現第二種情況,太持久了,後勤上壓力太大。
浮雲為路的整體戰略計劃被方宇否決之後,顯得有些失落。一方麵是因為上述原因,另一方麵是感覺自己幫不上忙,心裏有點空蕩蕩的。
方宇雖然不知道浮雲為路心中在想什麽,但是他還是很欣賞浮雲為路的。從第一次看到浮雲為路指揮大戰,圍殲蒙古左軍時略顯稚嫩,到第二次雁門關大戰時浮雲為路指揮上的行雲流水,方宇很清楚的感覺到浮雲為路的進步,有潛力,這是方宇對浮雲為路的印象。
方宇笑笑說:“說到最後一個登陸點旅順,我倒是有一個想法,就是不太清楚能不能夠行得通。”
浮雲為路一愣,難道湖言大哥也想從旅順登陸麽?
他迫不及待的問道:“什麽想法?”
方宇看著浮雲為路急切的眼神,直到浮雲為路有點不好意思了方宇才說到:“我這個想法跟你的差不多,隻是登陸點有點不同,我的想法是從朝鮮王國的釜山登陸。釜山口是個良港,能夠容納大軍進出,唯一顧慮的是,不知道朝鮮王國與大明朝的關係如何。”
浮雲為路瞬間醒悟過來,如果朝鮮與大明交好,那麽隱秘一支數萬人的部隊應該不是什麽難事,確切的說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作為誘餌的部隊,隻要改一下活動地點就可以,由原先的東北改到現在的東北與朝鮮的交界。雖然戰果上可能會少上一些,但無疑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更好。
當然,這個前提是建立在朝鮮與大明交好,與大清交惡的基礎上,對於這一點,浮雲為路手上也沒有更多的資料,也不好判斷。不過這個計劃如果順利,倒是不錯。
浮雲為路細細品味著整個計劃,分析其中是否有遺漏之處。過了半晌,他終於發現了這個計劃中最大的漏洞,那就是糧餉。這一次遠征大清,必定是以華山派的玩家弟子為主力軍,華山派從湖言執掌門派到現在,已經有了良好的聲譽,因此軍餉上欠上一欠,倒是不會出什麽大的問題,但是糧餉就不一樣了。
浮雲為路有點失神的喃喃自語,似乎想要抓住腦海中一片摸不著的東西:“糧餉……糧食……糧餉……糧食……”
方宇明白他說的意思,沒有糧食,一切都是泡影。遊戲中係統每天都會提供一定量的食物,大約占整個遊戲糧食生產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剩下百分之九十的糧食就要依靠遊戲中的NPC和玩家來生產。
遊戲中的玩家有耐力值,耐力值為零則人物死亡。耐力值靠食物來補充,而食物則是由各類糧食加工而成。
在大明王朝內,有著龐大的NPC和玩家從事著糧食生產、食物加工,因此盡管源源不斷的玩家進入遊戲,但總能獲得供求上的平衡。
生產出來的食物是會變質的,糧食同樣也有保質期。華山派的玩家遠征軍,不可能自己帶著足夠食物跑去大清,想要解決他們的食物問題就涉及到後勤補給。
這是一個中國人開發的遊戲,並且隻在中國運營,朝鮮島上的NPC居民數量十分有限,能有幾萬就不錯了,畢竟對於中國來說,朝鮮就是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想要靠著這些數量有限的NPC來養起龐大的玩家軍團,簡直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情。
作為第一批登陸朝鮮的玩家軍團,總人數絕對不會少於五萬,如何解決這五萬人的糧餉問題,是擺在兩人麵前的一個巨大的難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補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