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識字的老翁
熱,潮濕的悶熱。。
原本涼爽的江風,也屈服於這熱魔,沿不算寬闊的坡形水泥防浪堤,逐步加溫,吹到人身上,早已沒有了初始的舒適感。
岸邊,沿江公園內的防護林裏。
一位看著上了年紀的老人,睡眼惺忪。糟糕的天氣,打斷了他的午睡。
他從吊床上,緩緩坐起,用腳把掉在地上的書,劃拉到身邊,慢慢的,他俯下身,很吃力的把它從地上撿起。
書是新的。從書店被這位老人買回來,一個多星期了,書裏的蝌蚪文漢字,還沒有見過自己主人的樣子。
我乃煙波江上客,是個不識字的老翁。浪花裏一夜飛舟,睡斷幾多煙愁……
書本裏的一段文字,很隱晦的表明老人的身份:一個經曆了風浪,忘卻了煙愁的不識字老翁。
書本的封頁上,落著一款印章:秋林——秋日楓林。
在百家姓中,好像還沒有秋字這個姓氏。沒人知道,老人為什麽給自己起了個如此古怪的名字。
離老人不遠的地方,傳來很誇張的呼嚕聲,如果出自男人的喉管,不算稀奇,可它偏偏發自一個中年婦女的喉嚨。中年婦女趴在公園的石桌上,頭枕著雙臂,在那酣睡。
秋林老人原本想去叫醒她,後來還是決定,再等等。打擾別人的休息,是件很不道德的事。不道德的事,他不願意幹。這是老人的原則。
婦女身邊大腿粗細的樟樹幹上,懸掛著十幾個各式型號的吊床。在她的周圍,每相隔幾步遠,相鄰的兩棵大樹之間,綁掛著五六個鋪開了的吊床。這些,都是屬於中年婦女的。她是這些吊床的主人。當然,她不願意這種主、物關係維持得太久,她希望以最快的速度,使這種關係發生轉移。
她是生意人,靠得就是這種關係的轉變,維持自己的生計。
看著女人看著都遭罪的睡覺模樣,老人曾經勸過她,為什麽不在那些綁好的吊床上,舒適的躺著睡。女人的回答讓秋林老人咀嚼了良久。
她說:如果客人知道吊床被自己睡過了,就不好賣了……
等到女人醒來,老人走過去,將一元錢交到她手裏。這是他和女人商量好的:押金。每天離開後,女人會負責把老人的吊床幫著收拾好,帶回去,第二天還在老位子替老人綁好,等老人來。這一元錢,是她的辛苦費。
和女人道完別,夾著書,老人緩緩的向自己的租住房走去。兩者相隔不遠,也就是十來分鍾的路程。當然,這是以老人的行走速度計算的,一般人,還用不了這長時間。
下午三四點鍾,正值職工下班高峰時間,進了居民小區大院,迎麵碰到的街坊,都主動和他打招呼。看得出,他的人緣關係很好。雖然,他不是本小區的原住戶。
在這裏住了也有將近兩年的時間。
日常打過交道的街坊鄰居,對秋林老人的評價,就是一個字:爽!
老人爽到什麽程度,每個街坊鄰居心裏,都有一本明細賬。
從他搬過來以後,這座臨江小區內,居民家中的紅白喜事,不管是他認識不認識人家,份子錢肯定到位。而且,隻要他們家中有事,都能看見老頭忙碌的身影……
剛開始,他這樣做,還弄的人一頭霧水,鬧不明白是怎麽回事。他這麽一個和自己素不相識的人,憑什麽要送份子錢,還要出力忙活別人的事情?這不是吃飽了撐的,有錢沒處使,有勁沒處用嗎?問他原因,老頭也就淡淡的一笑,說:遠親不如近鄰,多一份關心,就多一份照應。人和人之間,不能因為樓層高了,防盜門防盜網裝了,就生分了。
也不是什麽深奧的道理,人都聽得明白,而且還不是老人的原創,被許多人說道了幾百上千遍了,耳朵早聽出了厚繭了。
老人剛開始說這話時,聽的人,也沒有太當回事,聽聽也就過去了。後來時間久了,看著秋林一直是這麽做的,也就開始認真思索起老人話語裏的含義……特別是有好幾次,看著老人拖著病泱泱的身體,為事主家忙前忙後的身影,有更多的人,開始認真對待老人的話了。
先開始,有些好心的人,看到秋林老人,在素不相識的人家裏幫忙,一邊觀望,一邊勸老人注意身體,別累壞了,不值當。看到老人對自己的話隻是點頭笑笑,表示謝意外,並沒有停下手中夥計的意思,實在是有些看著過意不去了,也就主動上前,幫老人搭把手。
累是有些累,可是事後,事主的真摯謝意,也確實讓這些好心人,心中熱烙烙的,很有滿足感。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意義,終於嚐試著體驗到了……不知不覺中,這樣的好心人,熱心人,在小區內漸漸多了起來……原本在一起居住了上十年,還不知姓什名誰的街坊,由陌生,變成了熟悉,再演變為朋友、知己。
有事您言語。
原本隻是脫胎於春晚小品的一句客套話,在最近一兩年裏,逐漸成了小區居民之間的行為準則。
正是因為有此基礎,五個月前,小區居民辦了一件轟動這座老工業城區的事。
那天一大早,秋林老人就找居委會幹事,說小區裏一位兒女在外地的孤老死了,要他們趕快去看看。
居委會辦事員說頭天晚上還看到他遛街,不可能。後來禁不住老人的反複央告,跟著去了。到了那名孤老門口,看見門窗緊鎖著,敲門沒人應。問鄰居,鄰居說沒看見老人今早出門,這才警覺,找來管段片警開了鎖,發現老人果然死在了家裏。
老人的兒女在外地,身邊沒有親屬,而且還沒有單位,靠兒女的支助和社保救助金過活。這可怎麽辦?!在辦事員犯難的時候,秋林老人說了句:我來!就開始組織人操辦起老人的喪事。
秋林也沒有找什麽人,就是和幾個鄰居說了幾句,沒多大功夫,小區裏的居民全部動了起來。辦手續的辦手續、開證明的奔證明、忙治喪的辦治喪、搭靈堂的搭靈堂……小區內居民充分調動了自己的各種社會關係,在半天時間內,就忙完了所有事情。然後在樓棟門口,搭起了長棚,擺起了桌椅,支起了爐火,就在露天底下,圍坐在一起,辦起了流水席,給老人守夜。而所接待的所謂‘親人’,全部都是小區內的街坊鄰居。
在商討如何承接老人辦喪事所需的費用時,眾人接納了秋林的主意,就在靈堂門口擺放一個大的捐款箱,來的人,也不登記禮金,多少表示一下心意就行,如果款項出現不足,剩餘的部分,秋林老人自己出。
話一傳開,捐款箱每天都有人排隊挨個往裏麵投錢,流水席整整擺了三天兩夜,三天時間裏,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受了一把人民公社時期吃大鍋飯的滋味……
真讓人值得回味!
出殯那天,大大小小的各式汽車,四五十輛,在大街上排起了長龍,浩浩蕩蕩的陣勢,驚動了沿途的居民,剛開始人們還以為是在為哪位高官權貴辦喪事,後來一打聽,知道是小區居民。自發的在為一個孤老辦喪事,沒人不說這個小區的人,仗義,有情分!
等到老人的兒女從外國外地趕回來時,老人的喪事已經辦完了。聽到周圍人的傳聞,看到秋林遞到手上,街坊鄰居贈送的,刨除開銷還餘下的份子錢,幾個兒女感動得撲倒在地上,長跪不起!向在場的街坊鄰居逐一感謝!那場景,讓圍觀的人,如今提起還記憶猶新。
對著秋林交給他們手中的六七萬禮金,幾個兒女私底下一合計,決定在小區門口,塑一座功德碑,以彰顯街坊們的仁義。請示了居委會,取得同意之後,一座寬一尺五,高六米的青石碑,聳立在了小區門口。
小區人的仁義美名,在最近兩個月內,在其他社區,廣泛傳揚……漸漸的,原來的小區名,逐漸從人們中的腦海中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小區的新名字——仁義小區!
更為奇特的是,這個原本遠離商業中心區的小社區,現在的房價,日益看漲,已經達到了市中心鬧市地段的房價水平!而且,還有價無市,原本想換新房的小區居民,都不願意動心思搬走了。想住進來的人,又沒有什麽房源,房價價格還有進一步炒高的趨勢……
回到自己租住的一室一廳的小房裏,秋林開始做飯。晚飯很簡單,一碗白米飯,一碟鹹榨菜。
他這種飲食習慣,曾經有一段時間,被小區居民反複說道。他對自己太摳!這種摳,同時還附帶著另一個‘壞習慣’:老頭很少接受人的宴請。許多時候,忙完事主家的事情之後,大家坐在一起吃飯時,很少能找到他的人影,就是被捉住,請上了桌子,也是一碗白米飯,一點青菜就完事了。
這不是在打人的臉嗎?是不是我們買不起適合您老人家口味的飯食?有人曾經借著酒勁,逼問老人。老頭嘿嘿一笑說:沒什麽原因,我吃齋!
話說到這份上了,還理論什麽。隻是在後來,再請老人吃飯時,人們注意到了這一細節:單獨給老頭準備一碗齋飯。雖然麻煩點,但至少心安!老人也就不推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