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覃瓶兒剛一下車,就發現梭布椏石林景區門口人流如織,一群群操著外地口音的遊客笑逐顏開,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邀約性感熱辣、穿著土家傳統服飾的妹娃兒照個不停,一幫幫穿著對襟短褂、直筒中長褲、白底青布鞋喜笑顏開大膽摟著一些外地姑娘,露出寬厚結實的胸膛,擺出各種虎虎生威的姿勢任人照任人拍。不知哪個角落有悠揚甜美的歌聲傳來:天上有個雀橋會呐土家有個女兒會也……天上牛郎會織女喲,土家情哥會情妹呢……
我大驚失色,難道今天已是農曆7月12了?女兒會開場了?可想想又不對啊,我明明記得是農曆七月初一嘛,這場合怎麽看起來如此熱鬧呢?
這時,剛好旁邊來了一群外地遊客,我聽見那個身材高挑、穿著“三疊水”服飾的導遊妹娃兒說:“……今天不是女兒會的正日子,離女兒會正式開場還有十來天哩,但是大家很幸運,隨著女兒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女兒會一般從七月初就開始了,所以大家今天也可以領略到土家女兒會的獨特魅力……”
原來如此。我拍拍胸口輕輕籲了口氣,嚇死我了,帛書中規定的時間是七月初七,要是今天真到七月十二了,那我們再去找那棵梭欏神樹還有什麽意義呢?
覃瓶兒顯然被導遊的話吸引,拉著我跟著那群外地遊客聽導遊介紹土家女兒會的盛景。我雖是硒都當地人,卻從來沒有親自參加過土家女兒會,這時不免也起了好奇心,盡管我此時心中還在想著自己的任務,但經不住覃瓶兒的好奇,隻好也漫步著混在人群中聽那導遊說道:“……土家女兒會被中外遊客譽為‘東方情人節’,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曆史了。每年的農七月十二過月半,還沒成親的大姑娘會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服裝,金竹背簍裏背著板黨、黃蓮等藥材,或者是自己繡的襪底、頭巾相約到梭布椏來賣。當然,賣東西不過是一個幌子,真正的目的……大家都曉得吧?”
“曉得呐!”人群中轟響起來。
“是什麽呢?”導遊俏皮地問道。
“我的個嬌嬌哩,當然是尋找自己的意中人哩!”一個長得微胖的小夥子高聲叫道,引得人群又是一陣轟笑。
“對的喲,我的個哥哥……”導遊妹娃兒毫不示弱,以一個俏皮大膽的腔調唱了出來。小夥子興趣高漲,還待表現一番,被旁邊的同伴一通笑罵:“慌什麽,先聽這個美女介紹完好不?有的是時間讓你唱嘛!”小夥子嘻嘻一笑作罷。
“土家女兒會起源於‘薛財主九女招親’的傳說,發祥地在硒都的石灰窯和大山頂的響板溪。”導遊妹娃兒繼續介紹,“這石灰窯鎮由兩條老街和一條公路形成的新街組成,占地450畝,居住著1500餘人。集鎮建在萬山之中的一個平壩中央,四周拱衛著八座錐形山峰,人們叫它‘八仙峰’,‘八仙’相向而坐成合圍勢;中間一條小清河從集鎮的吊腳樓下輕輕流過,好似中國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把似棋盤的小鎮東、西分開,因而這個小集鎮又叫‘棋盤鎮’。‘八仙’圍著‘棋盤’,有的對奕,有的觀棋,對奕者凝神,觀棋者不語,這盤棋千年也下不完……”
“石灰窯原名不叫石灰窯,也不是現在這個地方。據傳,明末以來,曾三遷集鎮,前二次均因火災毀棄,最後一次請陰陽先生測地後建於此地才保留至今。石灰窯原名‘十個棚’,明末清初,這片土地還處於地遠山荒,相傳本無人耕種。時逢長江、洞庭湖濱、沅水、澧水一帶發大水,人們苦於水災,攜家紛紛逃往高山。又值清政府對土司轄地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廢止‘漢不入峒,蠻不出境’,鼓勵人們進山開荒,對開墾的土地可‘永準為業’。因此,水災地區的人們紛紛遷入石灰窯開拓田地、挽草為記,先後有張、薛、李、滕、楊、田、覃、曹、黃、王十姓人家在這裏搭棚、落戶、創業,故稱‘十個棚’……”
“十個棚姓氏與當地居民世代相處,繁衍生息。當時薛家棚出了一個鄉士,稱‘薛鄉士’。他經常外出做生意,下揚州,遊洞庭,逛九洲。有一年薛鄉士遠遊,於敬‘亡人’之前這一天即農曆7月11日歸家,妻子和女兒們設酒宴相待。鄉士喚來九個女兒,其中第九個女兒叫‘珍珠’,他對女兒們說:‘明天早晨你們姐妹可以理頭善裝,上街趕場,遊玩一天,平時不可。’薛鄉士的妻子當即表示不同意,說,女兒家趕場到商埠遊玩,成何體統。鄉士開導說,江湖一帶女子,當老板,當掌櫃,做店員,經商是裏手,水上會劃船,飯店會廚師,服裝會縫紉,能歌善舞,傑女如此之多,令我欽佩啊。我要女兒們上街趕場,商埠遊玩,增添友誼,見多識廣,大有好處啊。妻子於是再也不說話了。於是珍珠等姐妹第二天一早便梳妝打扮一新,上街遊玩,頓時令街上行人個個驚奇豔羨。自此,每年7月12,趁過月半節之機,‘十個棚’的女兒們都學著薛氏女兒的做法,梳理打扮,穿著一新,相邀上街,遊玩一日。久而久之,相沿成習。女兒家不可拋頭露麵,有傷風化的禁錮,便由此打破了。從此,當地青年男女,趁7月12這天,相約上街,無拘無束,眉目傳情,互吐愛意,以結良緣。自此,7月12這天,青年男女趨之若鶩,上街趕場絡繹不絕,經商貿易也從此興旺起來,眾口皆碑,一時風傳開來,7月12的石灰窯集市,便成了‘十個棚女兒會’……”
“那……大山頂女兒會又是怎麽回事兒呢?”還是那個微胖的小夥子乍乍呼呼叫道。
“這位帥哥看來等不及要找一個土家妹娃兒當媳婦了!別急啊,我馬上就要介紹嘛!”導遊笑笑接著說,“大山頂響板溪,由一條古道從街心穿過,路麵全是青石板鋪成的甬道,凡挑擔的、背力的、過騾馬的、趕女兒會的走在上麵,就發出啪啪的響聲,因此得名‘響板溪’。大山頂女兒會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說大山頂盛產黨參、天麻等名貴中藥材,過去為王、賀兩大富豪壟斷。因山大人稀,信息閉塞,商品往往積壓,為改善經營條件,兩家商定舉行商品交易會。賀家定在5月初3,王家定在7月初9,這兩天放寬**的界限,以吸引各地客商前來交易。因趕場的人多為女人,故稱女兒會;一說大山頂肖、王、賀、李、趙五姓人家,為推銷藥材,商量建集,決定在響板溪興修街坊,定於5月初3奠基,7月初9竣工。這兩天大請賓客商販前來祝賀,男女歡愛不禁,久而久之,則形成了這兩個場期。為什麽把集市建在響板溪?傳說與這裏的水和廟有關。街西頭的石板路邊有一股溪水,長年從長滿百草藥的山中流出,匯集於池,可治百病,尤其可治婦科病。因此,夏天的夜晚有不少婦女在池中裸浴。久之,響板溪女人裸浴治病就傳開了。街的東頭,有一座廟,人稱‘娘娘廟’,或‘儺娘廟’,是供奉女神的地方。豐富的女性文化,浸透著昔日繁華的響板溪女兒會,生意不好才怪呢?一說響板溪街上肖、趙兩家開有棧房,給入川背鹽的行人提供食宿,方便附近過端午和月半節的人們購物,兩家規定端午節前二天即5月初3和月半節前三天即7月初9為場期。場集的形成,為“女兒會”的產生創造了條件。5月初3和7月初9這兩天,山裏山外的商人紛紛湧進響板溪進行物質交換,山外的日用百貨源源不斷的運來,山上的中藥材又源源不斷的運走,長此以往,年複一年。凡女兒會場期這兩天,本來就不大的街道往往擠得水泄不通,當地賣小吃的、賣土特產的滿街都是。街上擠不下了,就把‘街’沿石板溪無限延伸,一直接到山邊、路邊……當地風俗因商而開放不禁,山妹子可以在交易中尋找意中人,並‘以歌為媒’,互定終身;過了門的婦女還可以與自己的情人幽會,約好這天帶上糧食和鍋碗,在街邊三個石頭搭口鍋,一起賣小吃,做生意,然後在山裏搭個棚子過夜,第二天各自回家。也有在街上現認識而中意的,也可進山幽會。據當地老人講,響板溪過去還有男女幽會的‘公房’。所以人們叫趕‘風流場’,趕‘野老公場’或‘邀妹場’……”
一幹人等聽得神馳目眩、口幹舌燥、熱血沸騰,眼神中露出無限向往的神色。那個微胖的小夥子高聲嚷嚷,“走走走!趕風流場去,我要做野老公!!”
導遊妹娃兒噗嗤一笑,“哥哥也,你這個願望恐怕要落空了喲!”
“為嘛?”小夥子瞪大眼睛。
“這個習俗要不得嘛,所以很早以前就廢止了。不過,你要是有能耐的話,能喝酒、會唱歌,會侃價,待會兒進入石林後,說不定真能找到一個漂亮的意中人哩!但是……”說到這裏導遊妹娃兒故意停止不言。
“但是什麽?”小夥子躍躍欲試。
“我就怕你被土家妹娃兒唱得啞口無言,又灌得你大醉,被她們丟出來喲!”導遊妹娃兒促狹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