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昊史稿》記載,天昊王朝的第一任皇後端敬皇後,也是天昊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與太祖初見時,猶是陳蜀末年,當時太祖已經領軍攻打到離當時陳都的朝歌城最近的一個大城——固戍城,卻因駐守固戍城的守城將軍焦新乃是陳蜀最為厲害的一員猛將,大軍攻城一年多,仍是久攻不下,軍中死傷大半,糧草不繼,眼看著就要退守後方之時,時年才一十五歲的端敬皇後出現在軍中,直闖大帳,獻計聲東擊西,並親領一支小股親兵偷偷摸到敵人後方,在朝歌城外製造混亂,陳主無能,九道急召召回焦新防守朝歌,被太祖領兵於半路截殺。焦新死後,陳蜀大軍潰亂,太祖一路高歌猛進,終於在一個月後拿下固戍城,至此,天昊大軍再無抵擋,於當年的十一月一舉攻破朝歌城,建立天昊王朝。

而這位端敬皇後的傳奇卻不止如此,史稿記載,在太祖賜封端敬皇後的當日,端敬皇後舊疾複發,病逝於宮中,天昊朝的第一位皇後,實則還沒有戴上那象征母儀天下的鳳冠,就在太祖的悲痛中入葬皇陵,隻是一位有名無實的皇後。

而在民間野史裏,這位傳奇皇後的結局卻要好上許多,大家都說這個皇後事實上並沒有去世,隻是不願在與眾人女人共事一夫,遂飄然遠去了。有的人說,事實上太祖也未駕崩,有人在渭水之南親眼見過太祖,隻是,當時太祖已是普通農人打扮,身邊跟著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美貌婦人,就是當年的端敬皇後,兩人拋卻世事,隻做一對快樂的神仙眷侶。

現在,按照童夫人所說,如果清蓮坊真是她母親所創,真是那位傳奇的端敬皇後,這麽說來,民間的傳說都是真的嘍,端敬皇後並沒有死,甚至,她還有了一位女兒。隻是……

見我麵露疑惑,童夫人笑道:“我知你心中疑惑,你不用懷疑,我確實是太祖的女兒,隻是,我並不是出生在皇宮大內,按照母親的意思,她也並不想我回到皇宮,是以,皇室的玉牒上並沒有我的名字,我也成了一個不為天下人所知的公主了。事實上,我也是長大五六歲上才第一次見到了父親。”

反正話匣子已開,為免我私下裏胡思亂想,童夫人索性就將一切都告訴了我。

當年,端敬皇後幫助太祖攻下固戍城,原本即要離去的,隻是,太祖深慕皇後奇才,以天下百姓平安康健為由,說服端敬皇後留下來,端敬皇後深憐百姓疾苦,思慮一番後留了下來,後來,端敬皇後一路跟隨太祖,平朝歌,定天下,待戰事平息之後,又深入民間調查,幫助京城周邊的百姓恢複生產,經過近兩年的休整,才將京城恢複了舊日的繁榮。

時年太祖再三辭歸不得,隻得勉強登了皇位,頭兩年裏,總借口政事太多,避口不談立後之事,後來一幹文武大臣一再請命,高呼國不可一日無後,太祖見再也拖不過去,隻得去與端敬皇後商量此事。

卻不想被端敬皇後一口回絕,端敬皇後說,她從小所受的教育即是一夫一妻,太祖已做了皇帝,為了皇家的子嗣綿延,朝中大臣不會同意太祖終生隻娶一妻,況且,當時還收降了許多陳蜀舊臣,為了安撫他們,聯姻無疑是最能穩定人心的,太祖注定是做不到一夫一妻的,端敬皇後說,若不能相濡以沫,倒不如想忘於江湖,至死不願意就封皇後。

然而,太祖對於端敬皇後的感情,卻再也無法讓太祖放端敬皇後離去,太祖執意要封端敬皇後,以此來留下端敬皇後。

就在太祖不顧她的意願當朝宣布時,端敬皇後留下書信,化裝成普通的侍衛悄然遠離皇宮,太祖至此方知端敬皇後不願為後的意誌有多麽堅決,隻得無奈宣布端敬皇後病逝,舉國哀悼,且降下旨意,終生不再立後。

此後,太祖一方麵勵精圖治,發奮將端敬皇後與他一起打下的江山治理得國富民強,一方麵暗中派人四處尋找,直到靖曆十一年,在端敬皇後消失後的第九年,太祖派出的人馬才輾轉探知了端敬皇後的消息,太祖得報,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趕到終南山,才將出走後一直隱居於此的端敬皇後找到。

重逢後的兩人,經曆了太多的離別,很多事情已不如當初那般堅持,端敬皇後也終於被太祖的深情所動,兩人再續前緣,隻是,端敬皇後卻仍不肯跟著太祖回宮,隻在京城裏覓了一處民居,待得太祖偶爾出宮,做這民居裏的一對普通夫妻。

原本一直這樣下去,端敬皇後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隻是不知是太祖出入此地太過頻繁被人有心人知道,還是有什麽別的不知道的原因,端敬皇後回到京城後的第四年,京中流言四起,百姓們議論紛紛說,說太祖皇帝不肯立後,不單是因為思念端敬皇後的緣故,是因為有道人斷言,太祖皇帝命中注定沒有皇後,如此一來,就是天昊朝注定沒有嫡子,一時百姓眾說紛芸,周邊小國蠢蠢欲動,天昊朝國本動搖,江山風雨。

端敬皇後深感這一切都是因自己而來,終於在一個平常的日子,又帶著貼身的婢女逃離京城,太祖原本在皇後周邊設了暗樁,隻因當日京城裏突然一股暴~動,大部份兵力調去鎮壓暴~動,皇後安心的在京城住了四年,未見有任何的異象,事發之日也是如平常一般起居,並無異狀,所以,皇後周圍的暗樁撤走了一部份,隻留了約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手繼續盯梢,但是,端敬皇後當年在軍中也是習得一身好武藝的,暗樁雖不弱,但終究麵對的當今皇上最為重視的人,下手不敢放開,顧此失彼,投鼠忌器,終於沒能將皇後留下,待暗樁通知太祖知曉,斯人已飄然遠去,再也尋不到蹤跡。

端敬皇後離開京城後,一路緊趕,直到抵達天目山一帶方才停下,卻因體力不支倒下,待大夫來看時,方知自己已有兩個月的身孕,於是,端敬皇後就在天目山腳下的一個小村子裏隱居下來,這一住,就是六年。

六年後,太祖的人馬又一次尋到了皇後的蹤跡,而這一次,太祖卻沒有立即前往天目山去找尋愛人,隻是著手開始安排傳位之事,靖曆二十一年三月,太祖駕崩,傳位於三子宇文明琪。

消息傳到天目山時,端敬皇後悲慟欲絕,不想六年前的一別,卻是死生相離,天人永隔。然後,當年四月初,一身粗衣的宇文天遠悄然抵達天目山,時年,端敬皇後與太祖的小女兒已經五歲(也就是現在的童夫人),這一對你跑我追,你躲我尋了十九年的夫妻,終於在天目山腳下喜接連理,成為了真真正正的夫妻。

“那,皇室知道童夫人您的存在嗎?”我消化了許久徐琪與宇文天遠的傳奇故事,深深的為他們感動,而,眼前這個童夫人,就是兩人愛情的證明了。

童夫人高深的看了我一眼,“你說呢?”

不待我回答,卻又自己給出了答案,“如果李小姐真是與家母來自同一個地方,自該是知道的,對於這種事情,皇室自是有慣例的。事實上,當年父親並未亡故的事情,隻有三哥一人知道,也就是先皇,到現在,知道這件事的,除了我父母,加上你我,也不會超過十個人。”

我點點頭,心下了然,這類的事情,除了皇室的重要成員,自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然老百姓議論紛紛,做了茶餘飯後的談資,皇室的尊嚴何存?而,童夫人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在提醒我,此事不得外泄,而,這件事之說以告訴我知道,恐怕就如信上所說,是遵照她母親的意願。

“那,您的母親現在……”壓下心底的疑問,我問出了我最迫切想要知道的一個問題。

童夫人笑道:“母親依然健在,隻是,不知道此刻雲遊何方,母親一生不愛權利,不愛華服,唯願遊遍大地山川。小時候,我也常跟著父母一起遊曆四方,直到遇到了我家老爺,才在這隴西城裏定了居。”

又不無遺憾的道:“如果去歲李小姐到清蓮坊時我在店中就好了,那時候母親人在京城,若是知道李小姐尋來,不定要高興成什麽樣子呢。從小我就看多了母親望著遠方暗自神傷的樣子,我以為那是因為母親思念爹爹,後來爹爹尋來,全家人一起快樂的生活,我卻還是偶爾看到母親眺望遠方的樣子,眼裏充滿了思念。直到我十歲那一年,在爹爹與我的再三追問下,母親才將一切告訴我們,也是到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母親並不是天昊人士,她來自一個神奇的地方。”

說到這裏,童夫人看著,臉上充滿了慈祥的笑容,“好在,李小姐你來了,母親的願望也算是實現了。李小姐,你真是我們家的貴人。”一麵說著,一麵就要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