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第十六章 亞洲戰略
天皇宣讀投降詔書之日,日本列島的上空到處懸掛起了白旗。當得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通知後,盤踞在日本海麵的中國艦隊在同一時間朝天鳴炮,以示慶祝。將近兩百艘戰艦的所有火炮同時朝天鳴放三炮,大炮發出的共鳴聲響徹了整個東京海麵,中國官兵發出的歡呼聲響徹了整個日本列島。
受降儀式在東海艦隊的旗艦“飛揚號”上舉行,代表日本前來投降的是陸軍部長平沼,平沼邁著顫抖的步伐,艱難的爬上“飛揚號”,衝著鄧世昌等受降代表鞠躬,當平沼用微微發抖的手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時候,鄧世昌也拿起毛筆,在受降書上寫下自己的大名。
作為投降的一方,日本軍隊也在同一天放下了所有的武器,日本海軍全體離開停泊在港灣的戰艦,陸軍在中國軍隊登陸後全體向中國軍隊繳械。根據中國方麵的要求,首先是對日本軍隊的最高統帥進行懲罰,要求天皇立刻退位,日本從此不再有天皇,日本隻能擁有少量的武裝人員,總人數不得超過10萬人,其中還包括了警察等維持治安的人員,而且日本不得擁有海軍,拆除靖國神社,日本在50年內由中國進行托管。
這些苛刻的條件被日本激進分子得知後,無數人痛哭流涕,剖腹自殺者有之,捶胸頓足者有之,上街鬧事者也有之。不過這鬧事者很快就被進駐地中國軍隊毫不留情的鎮壓下去。
中國在日本取得輝煌的勝利,德國在歐洲卻沒有安麽順利了,在勉強將戰線向前推移了幾公裏後,英法聯軍表現出了強大德韌勁。他們在馬恩河一線穩住了陣腳,把德國人已經並不銳利地進攻擋了下來,並且在局部戰場已經開始了反擊,交戰雙方又陷入了拉據戰之中。暫時都失去進攻能力德雙方都開始大規模德修築工事。開始了曠日持久德陣地戰。
俄國方麵,由於英法德連續請求,加上中國軍隊在邊境上一直沒有太大德動作,中國軍隊又開始對日用兵。俄國也開始大膽德從東線調走兩個集團軍,在加裏西亞發起了一場對奧匈帝國的攻擊戰役,俄軍擊中了36個步兵師,12個騎兵師,奧匈帝國也投入了39個步兵師和10個騎兵師。這一戰役從9月20日開始,到10月18日告一段落,俄軍向前推進了大約300公裏,但並沒有完成預定的作戰目標,雙方損失都相當慘重。俄軍約25萬人,奧匈帝國損失約40萬人,總的來說俄軍占到了一點便宜。該戰役結束後,德國在歐洲最強大的軍事同盟奧匈帝國地軍事力量收到了嚴重的削弱,這也迫使德軍從西線戰場抽調兵力增援奧匈帝國,從而大大的緩解了英法的壓力。奧匈帝國的慘敗導致了整個歐洲戰場形勢的轉變,德國政府一麵緊急增援奧匈帝國,一麵要求中國政府盡快出兵,從俄國人的背後發起進攻,而這時候中國政府的領導任務楊一和他的幕僚們,卻已經把眼睛轉向了另一個戰場。
北京,三軍統帥部。
很多人對楊一采用這個名字並不是很理解,畢竟空軍這個概念現在還是很模糊地,各國都還沒有出現空軍這一新的力量。可是,每當楊一眼睛投向地圖上中國西北的沙漠中時,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三軍統帥部在1895年底麵臨一個選擇,在日本投降後,中國軍隊的下一個作戰目標是誰?很多人很自然的想起了俄國,中國和俄國有漫長的邊境線,中國在邊境上部署百萬大軍,這半年來中國源源不斷的向邊境上運送大量的作戰物資,還有中國的盟國德國的再三請求,這一切都可以成為理由。
1985年12約10日,在日本投降的一個多月內,楊一和他的幕僚們又要發動下一次進攻了。楊一端坐在位置上,其屬下分坐兩邊,由總參謀長李秀成向與會的諸位傳達新的作戰命令。
“日本投降後,我們身邊最大的威脅已經消除,雖然為了繼續控製日本,我們必須投入海陸軍二十萬,但這對我國整體軍事力量的影響並不大。
由於歐洲戰場的日益激烈,英國人在大西洋上的航線遭到了德國潛艇的瘋狂襲擊,不得不抽調大量德海軍力量進行護航,加上英國要對德國海軍進行封鎖,這就造成了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印度和阿拉伯國家的兵力極為空虛,目前英國在印度及西亞海軍不過東印度艦隊一支力量,陸軍不過10萬。這就為我軍進軍造成了有力的時機。
兵法雲:避實就虛,眼下俄國人在遠東仍然有重兵80萬,一旦我軍揮師西進,必然會造成重大傷亡,鑒於德軍仍然有實力與英法俄三國周旋,統帥部擬定新的作戰計劃,目標為印度及西亞阿拉伯地區。
該作戰計劃的第一步,我軍集中南海、東海兩支艦隊的主力,對盤踞在印度的東印度艦隊實施毀滅性打擊,海軍得手後,我軍陸軍將在加爾各答一帶進行登陸。海軍出戰的同時,我西南軍區10萬將士,將從西南邊境實施主動出擊,目標指指新德裏。印度問題解決後,我軍將分海路並進,揮師西亞。
進軍西亞就是我軍戰略的第二步了。”
李秀成講到這,楊一揮了揮手道:“各位,印度人民長期受英國的殖民統治,現在就等著我們去解放呢,印度是英國在亞洲最大的殖民地,也是其海外收入的一個巨大的來源,一定要打掉英國在亞洲的這一最後的堡壘。”
楊一說完,示意李秀成繼續。
1895年12月15日,中國海軍在新加坡完成了所有作戰的準備,西藏,西南軍區10萬大軍也進入了各自的攻擊位置。
12月15日淩晨,新機迫軍港內煙霧彌漫,一艘艘中國軍艦駛出馬六甲海峽,直奔英國駐印度的東印度艦隊基地加爾各答殺將過去。
上午8點,我西南軍區十萬大軍從達旺出發,越過中印邊境。英國在印度駐軍對外號稱5萬,但其軍隊主要駐紮在新德裏及加爾各答一帶,中印邊境上隻有1萬印度兵憑借險要地形進行防禦。由於印度對士兵的不信任,印度士兵數量也不過三十萬,而且裝備低劣,部隊士氣也極為低落,根本沒有戰鬥力,平時作為維持地方治安的力量還可以,一旦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中國軍隊交手,可以說不堪一擊。
西南邊境地形險要,道路艱難,我軍補給線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所謂10萬大軍,其實真正的作戰部隊不過3萬,其他的全是當地征集的民夫,任務是負責為進攻部隊運送彈藥給養。
我西南將士沿途幾乎沒有遇上像樣的抵抗,印度軍隊一經交戰,我軍迫擊炮一轟,印度士兵大部分便丟下武器,掉頭就跑,即使有少量零星的抵抗,隻要稍微進攻一下,印度士兵一顆作鳥獸散。我軍將士對逃跑的印度士兵不予理睬,越過邊境後快速推進,三日後占領印度東部重鎮西隆。
習慣了被奴役的印度人,對我軍的來到也並不反抗,由於我軍一路秋毫無犯,當地印度居民對我軍持觀望態度,凡我軍所到之處,印度人紛紛躲進屋子,關門了事。
中國軍隊在西隆遭遇到了英軍第一次有組織的抵抗,一千英軍脅迫三萬印度士兵,妄圖憑借臨時修築的防禦工事依托城市進行抵抗。我軍一通猛打,那些拿著垃圾步槍的印度士兵根本就抵擋不住,三萬印度士兵象趕鴨子似的四散而逃,負隅頑抗的1千英軍也在半天內被消滅。
12月15日下午2點,我聯合艦隊在加爾各答海域堵上了英國東印度艦隊,英國人根本就沒想到我軍會在這時候發起進攻,毫無防備的東印度艦隊慌亂間進行抵抗。這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中國聯合艦隊的30艘戰列艦,3艘裝甲巡洋艦,60艘驅逐艦對陣英國東印度艦隊的5艘戰列艦,15艘驅逐艦,這簡直是大炮打蚊子。短短的一個小時後,英國海軍在印度的一點單薄的力量頓時被擊的粉碎。英國戰列艦全部被擊沉,驅逐艦有10艘被擊沉,5艘受傷後投降。
中國軍隊出兵印度,這大大的出乎了英國人的預料,他們沒想到中國軍隊居然舍近求遠,繞過大海來打印度,對在歐洲苦戰的德國人不予援助。按照英國人的思維,這時候中國軍隊應該緊急出動,朝俄軍背後發起進攻來緩解德國的壓力。哪想到中國政府打的算盤居然是讓歐洲列強繼續血拚,中國趁機在亞洲擴充勢力範圍。
三萬大軍占領西隆後,繼續朝西南挺進,直指加爾各答。20日,我兩路人馬在加爾各答會師,這時候中國陸軍在海軍的掩護下,在加爾各答以及輕鬆登陸3萬人。
沒有了艦隊支持的加爾各答,根本沒有能力抵抗中國軍隊的登陸攻擊,而一向以海軍世界第一自居的英國,在印度沿海根本沒有修築像樣的海防炮台,更別說什麽登陸防禦戰了,英軍海軍被擊潰後,三千英國士兵立刻大踏步後退,朝新德裏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