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金殿比試(下)

實在是對比太鮮明了,看那上高王,筆走龍蛇,一看就是心中有料呀。

“太子殿下,言為心聲,寫文章時,華麗的辭藻,不過是一種點綴,當你將真情實感寫出來,真正打動人心時,你的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朱厚照再次回想了一下,秦韻強行輸灌給他的一些理論,又抬頭向龍椅上看了一眼,自己的父皇何時消瘦了?臉色也有些不太好,尤其對上父皇那雙慈愛的眼睛時,他突然間,似乎悟了一般,澎湃的情感在心中回蕩,作為兒子,自己這個兒子到底為父皇做過什麽?

大概是真的父子之間有所感應,弘治帝在上麵,雖麵色平和,實際上也心焦不已,倒不是對兒子橫鐵不成鋼,隻是覺得兒子要是今日交了白卷,那明日一定會傳為天下的笑柄。

難不成真的要自家兒子落一個無能無德的名頭?想到這裏,他對挑起這個事端的寧王父子心中更是多了幾分恨意。他自問,當政這麽多年,對這些藩王宗親還算優待,這些人竟然來害自己的皇兒,真是——死不足惜。

寧王見這場比試越來越向他所希望的樣子發展,就連一向還算頗有城府的他,這時,此時也不由地想看看,龍座上那位此刻的表情。

哼,都是朱家子孫,如此草包憑什麽將來一定能做到那龍椅上?

得,先前,看這太子進殿時,好歹還有模有樣,現在竟然被嚇的哭起來了,這讓他對接下來的四場考試一時之間也信心滿滿起來。

如果說劉健和謝遷對秦韻的考前突擊原本還存著幾分僥幸心理的話,此時那份僥幸已經蕩然無存了,倒是李東陽仍不動聲色,眼神都一如既往地沒有絲毫變化。

看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絕對是要看眼神的,朱厚照這熊孩子想到父子之情,真心流露,秦韻馬上就猜了出來,所以,她並不擔心,也不認為,這熊孩子是會被嚇哭的人,這孩子其實也有一股執拗的性子,而且好勝心強,這樣的人,怎會留下軟弱的淚呢,可笑這朝堂上,還真沒幾個人,對自己未來的頂頭上司的性格做過詳細的了解,難怪在後來的曆史上,他們大多不受朱厚照這熊孩子的待見。

考試的時辰畢竟有限,朱厚照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再繼續真情流露,所謂的好男兒流血不流淚,他不顧儀態用冕服的衣袖堂而皇之地將臉上的鼻涕眼淚一抹而盡。

然後,整個人的神情變的莊重起來,很仔細地鋪好紙張,用毛筆浸好墨汁,開始下筆。

皇帝家的草包那也是和貧民家的草包有區別的,盡管這熊孩子對經義八股什麽的沒興趣,可這字好歹也從小就練的,寫得就算沒有什麽風骨,但工整還是能做到的。

殿內的大多數人都是人精,這時也感覺到太子殿下在一瞬間氣場好像變的不同了,一時之間,那種竊竊私語的聲音也小了。

弘治帝還以為自己眼花了,不由自主地目視秦韻,見秦韻站在殿旁一側,挺直著身子,兩手後背,形態閑適,看不出什麽心焦的模樣,似乎已經勝券在握了。

見狀,弘治帝竟然無來由地放鬆下來,就且繼續看吧。

秦韻看起來沒有什麽異樣,可她一直用眼神留意這殿內每個人的神情和動靜,不動聲色地掃過三位三學士時,劉健和謝遷在閉目養神,李東陽竟然對她微微一笑頷首。

她也坦然地頷首,心中卻道,真是個老狐狸。

在三位大學士中,她一向認為城府最深的就是這位曆史名人。所以,在目前,她絕對不會想著與對方為敵,而是希望將來有一日,將對方也能拉到自己的戰車上。

不管是她還是柳折眉,甚至過不了兩年繼位的朱厚照這熊孩子,朝堂固然需要年輕勢力,同樣也需要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坐鎮。

在她對曆史事件的了解中,劉健和謝遷在朱厚照當上皇帝後,沒多久就致仕樂了,最後隻留下了李東陽,不願放棄這個朝廷,可惜李東陽也獨木難支,至於以後的事情,就是朱厚照這熊孩子在歪路上一去不複返了。

太子殿下雖然已經動手了,可太子的水平真的能比上高王高嗎?看著寧王仍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這場比試,多半太子還是無法勝出。

朱厚照這熊孩子,是個執拗的性子,一旦決定了,就一定要做到,此時,他手中的筆同樣筆走龍蛇,不比先前上高王的慢。

倒是秦韻捏著一把汗,這要是有的地方寫的不對,這一下子刹不住,修改可麻煩了。

就算朱厚照這時下筆的速度不慢,誰讓他動筆的時間遲呢,上高王這時已經完筆了,放下筆,拿起紙張,細細地吹了吹,讓墨汁更勻一些。

然後這才四下裏,看著這些陪考的,看到朱厚照已經動筆了,他也不怎麽在乎,自信自己做的這文章還是很不錯的,一定能打敗太子那個小屁孩。

為了更加引人注目,他也沒等著時間到,再交卷,當即就站起身來,朗聲道:“楊大人,小王的試卷已成,請過目。”

引得那些抓耳撓腮的藩王世子們,羨慕嫉妒恨地看向他。同時,也吸引了朝堂上其他人的目光,隻有朱厚照還在繼續寫自個的東西,並不受影響,秦韻見狀,覺得這熊孩子的心性目前來說,還算可以。

一個有堅定的內心,在任何時候,少受外物影響的人,才能做出非凡的事業來,才能真正承擔起江山重任來。

上高王交卷,自然不是他自己送到考官麵前,同樣也不是楊廷和自己去取,早就小太監主動承擔起了服務工作,收了上高王的卷子,送到了楊廷和手中。

在眾目睽睽之下,不管是從楊廷和的素養還是他的身份來說,都會慎重地對待這次考試。

所以他當場閱卷的神態是真的很認真,這時朝堂上已經沒有什麽人私語了,都在等結果呢?

平心而論,上高王之所以主動挑釁,說明人家真心是有幾分刷子的,加上畢竟受過很好的教育,整片文,整體來看,文采斐然。

可孝悌這個考題,看起來很容易,可寫起來,卻不易把握,尤其皇室的孝悌,這上高王竟然在試卷中映射當年弘治帝這一脈,也就是燕王朱棣起兵,是對太祖皇帝的不孝,這個觀點。

這個觀點就算弘治帝不滿意,可這是事實不是,不管怎麽說,燕王當年推翻了太祖皇帝指定的皇孫建文帝的江山,本就是不孝,除了不孝,這裏麵還牽扯到一個不忠的問題。

弘治帝就算在不滿意,難不成你是對太祖不滿意?弘治帝敢不滿意嗎?

以楊廷和的才學,自然看的出這文中的含義,可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也不能不下結論,最後還是很坦蕩地下了結論:“不錯。”

寧王父子聞言,也覺得這評價還算公正,楊廷和的才學既然是公認出色,能在這個時候,獲得他一個不錯的評價,已經很好了。看著還在那裏沒有寫完的太子小屁孩,他們都認為,這一場,他們是贏定了。

殿內其他人並沒有對這個結論表示意?...

外,看著上高王那自信滿滿的樣子,相信,那文章寫的是真的不錯,隻是太子殿下,到底會怎樣呢?就算表現的平庸些,千萬別鬧出什麽笑話才好呀。

看到上高王已經交卷了,其他那些藩王郡王世子們,覺得他們本就是來陪太子和上高王考試的,如今,上高王已經撤了,他們也不再坐這裏難受了,也紛紛交卷了。

隻是這試卷中,除了兩名世子,寫得還算入眼,其餘人,有的別說遣詞造句了,那些貽笑大方的錯別字,亂句,真心讓楊廷和看的蛋疼。可麵上,他也隻是一聲不吭將那些草包的試卷放在了一邊,對那兩位寫的還行的,給了還行的考評。

到了最後,時間快到了,隻有朱厚照還在奮筆疾書,沒有完卷。

這些殿內的大多數文武百官不知是應該為太子殿下的堅持加油呢,還是為落到最後一個尷尬呢?

連秦韻也怕這熊孩子,答上一半,時間就到了。

好在在最後一個香頭,掉落之前,朱厚照終於停筆了,也同樣將執紙張吹了吹,上下打量一番,親自起身,送到了楊廷和的麵前。

如果說先前對上高王的關注已經是十分的話,那這會,對朱厚照這位太子殿下,大家的關注,那就是十二分了,整個殿內寂靜的,一根針掉下來,也許都能聽的到。

要說遣詞造句,朱厚照的確比不上上高王,剛看開頭,楊廷和的臉色就繃緊了,要說在場最緊張的人,恐怕反而不是對自己有信心的朱厚照,和對自家學生有信心的秦韻了,而是坐在龍椅上的弘治帝了,他扶著龍椅上的手,不知何時已經滲出汗來,將把手都給弄濕了。

寧王看到楊廷和的臉上沒有笑意,看著看著,竟然還皺起了眉頭,越發覺得,這第一場比試,自己應該勝利無疑了,隻是不知這草包太子還寫了什麽奇葩的內容,讓楊大學士如此神情?

良久後,楊廷和放開試卷,神色複雜地看向朱厚照道:“太子不愧是一國儲君,這篇文章很不錯,臣甚欣慰。”說話間,又轉身麵向弘治帝道:“臣為陛下賀!”

楊廷和這話一出,嗡地一下,朝堂頓時像燒沸了的水一樣,頓時,翻滾起來。

殿內所有人除了秦韻,都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這怎麽可能?

可讓他們覺得楊廷和會當堂作弊,討好皇帝和太子,他們同樣也覺得不可能。

太子殿下到底寫的是什麽?在場的人都可先睹為快的心思。

寧王父子原本還掛在臉上的微笑,也頓時凝滯了,這絕對是他們沒有想過的結局。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

是他們聽錯了,還是這個世界都瘋了?上高王甚至在呆怔之餘,脫口而出道:“這怎麽可能?”

楊廷和這時已經重新回過頭來道:“太子殿下此文,初看,言辭的確不如上高王繁麗,然而,作為陛下之子,太子殿下前半部分文章,對父子之情,是真情流露,感人至深,讓臣也深受感動,而後半部分,作為一國太子,太子殿下用正反兩麵的言論闡述了孝悌對百姓的教化作用,提倡尊老愛幼的同時,還特意提到,兒女孝順乃是人倫,同樣,父母慈愛,也是人倫,兩者合一,才能天下大同,這論點讓臣也不得不深思。

所以,本考官認為,這第一場比試,太子殿下勝出。當然,如果各位覺得本考官有失公允的話,太子的試卷就在此,眾位盡可相互傳閱。”

楊廷和這個評價出口,原本喧囂的朝堂再一次靜了下來,就算有人原先覺得楊廷和的評判有時公允的話,可此時,人家這考官都將話說到這份上了,想必作假很難的。

可太子殿下是個什麽德行,大家都知道,這一下子怎麽就突然這麽厲害了,還是太子殿下習慣扮豬吃老虎?

弘治帝對自家兒子的水平也是知道的,雖然兒子的表現出了他的意料之外,讓他驚喜不已,可他心中同樣疑惑,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了站在大殿旁,並麽有參與進入的秦韻身上。

難不成,自己給太子找的這位東宮洗馬,雖是女子之身,還真有化腐木為棟梁的神奇才華。

柳折眉看到外邊的動靜,長長的眼睫毛下也有了幾絲笑意,他早就知道,她的厲害,這世間的女子無人能比,果然,她習慣創造奇跡。而他,卻寧願這一生,陪著她,給她當一個搖旗呐喊的人。

“我不服,小王不相信,楊大人,莫非是太子身份高貴,你故意偏袒?”

楊廷和聞言,眼睛抬了抬道:“太子的試卷在此,郡王大可自己看上一看。”

還不等上高王動作,寧王早先一步,將試卷拿到了手中,快速閱覽,片刻後,將試卷還了回去道:“小兒情緒激動,有些無狀,望楊大人不要往心裏去,既然楊大人第一場已經做出了評判,那剩下的四場是不是可以繼續開始了。”

殿中眾人原本都在看寧王閱讀過試卷後的反應,聞言,就知道,楊大人剛才對太子試卷的評價應該是準確的,寧王是真的認輸了。

上高王原本還很是不服,覺得被欺負了,遭受不公平對待了,可看到自家老爹的樣子,他一時之間,那口氣就泄了,覺得難道自己真的不如朱厚照那個草包?這怎麽可能?

可父王如此輕易認輸,就說明他真的不如那個草包,他又能如何。

朱厚照知道自己將自己想到的,秦洗馬說過的全寫了上去,可對結果,他還是有點不太自信的。

等聽到楊廷和的評價,他也有了做了美夢的感覺,一時之間,有些發飄,覺得連平日不喜的楊廷和這位東宮老師,也變的可親起來了,關鍵時刻,當老師的就是不一樣,還是向著自己這個學生的。

可接著,卻對上秦韻似笑非笑的目光後,他不由地有些心虛,馬上收斂了臉上的喜色,整個人顯得少年老成起來,可心中還是繼續嘀咕:看吧看吧,還是自己厲害,找的老師都這麽厲害,父皇找的那些老不休的,滿腦子的頑固思想,本宮以前那麽笨,一定是他們的教學方法不對。

還真希望寧王父子別這麽快認輸,自己早看上高王不爽了,要是這家夥繼續鬧,自己也可以借機楱這上高王一頓,讓他再蔑視自己這個太子,結果,寧王卻拉了自家兒子的袖子,阻止他進一步衝動的行為。

寧王雖然覺得這第一場已經出場不利了,可還剩下四場,剛才他也看了太子的試卷,僅以文章的內容來看,就算飽學大儒未必能寫出如此立意深遠的文章,可要論文筆,太子的文筆也隻是能看而已,如果接下來四場,兒子這方能贏得三場,這場比試也是勝了。

弘治帝現在心情不錯,也不願這朝堂亂成一鍋粥,終於出麵調停道:“眾位皇親,愛卿,既然寧王也認為此次比試並無不公,那第二場考試現在就開始了,既然上高王剛才已經敗了一場,那麽,這第二場出題到底是上高王王傅先出題還是東宮秦洗馬先出題,朕就交給上高王來決斷吧。”

“陛下,臣建議,接下來出題的次序不如就抓鬮吧。”寧王又搶先一步道。他現在有了危機感?...

,不知這弘治帝是否還有陷阱在等著自己,也不知道剩下的四題,難度如何,幹脆提出這麽一個解決的法子來。

“也好。”弘治帝見到秦韻微微地點了點了頭,隨即道。

很快,小太監就將寫著號碼的四個紙條準備好了。

秦韻和上高王王傅每人抓兩個,上麵有出題的順序。

“王傅先請。”秦韻知道,接下來四題的順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的結果。

那上高王王傅確切地說,並不算上高王的王傅,隻能算是寧王手下最有才華的謀士。姓李。

李王傅伸手先抓了一個,換秦韻再抓一個,接著,又是李王傅抓一個,剩下的那個不用抓,就是秦韻的了。

結果,李王傅的順序是二四題,秦韻是三五題。

由李王傅先出題,第二題,是以江山為題,作首詩詞。

朱厚照這熊孩子,一聽就懵了,雖說他早就聽秦洗馬說,自己詩詞功夫根本不過關,做不出來,就主動認輸,就算第二局輸了,還有三局呢,就算將上高王王傅二題全輸掉了,隻要上高王回答不上秦洗馬的問題,剩下四題隻能算平局,還是自己贏。

可自己身為太子,這江山將來都是自己的,如果一言不發,直接認輸,是否也會讓朝臣輕視。

這寧王也是很險惡的用心,既然做不出詩詞來,但好歹,朱厚照這熊孩子,這段時間受秦韻教導,接受的知識有多少,不知道,但接受的思維還是有的,當即,回首向弘治帝,還有殿內眾人道:“江山為題,實在太大,本宮今日無法寫出一首讓自己滿意的詩詞來,第二題本宮認輸,但本宮希望天下臣民看著,等到幾十年後,本宮壽終正寢時,這萬裏江山,能成就一首錦繡詩詞,留給後世子孫共勉。”

秦韻聞言,還算滿意,覺得這熊孩子倒不是愚鈍的無可救藥,這場麵話也說的很棒嗎?就算今日之事傳頌出去,沒有做出上好的詩詞來,但這一段話,還是很有氣魄的,輸人不輸陣就對了。

第二題朱厚照認輸了,寧王父子聞言,不由地鬆了一口氣,再次鼓起了精神,他們早知,這太子是草包,第一場,隻能算僥幸罷了。接下來該秦韻出題了,就像朱厚照這熊孩子,詩詞經義是弱項,秦韻早就調查過上高王,得知對方數術理化也是弱點,可她不能把物理化學這東西拿來在朝堂上考試,登不了大雅之堂。

但她出的題,又必須要把上高王難住,所以,她這時已經從偏殿來到了上寧王父子麵前,朗聲道:“本官乃東宮洗馬秦韻,現在由本官出題,上高王請聽題,話說,有一日,有一學子路過揚州,看到鹽商正在為娤鹽發愁,岸上剛好堆著四千三百五十袋鹽,而水中停放的船隻卻大小不一,其中每三隻大船裝五百袋鹽,每四隻小船裝三百袋鹽,而河狸停放的這些船,雖大小不一,大船和小船的數目卻是相同的;要想將這四千五百袋鹽全裝走,又剛好將停放的大船和小船全裝滿,該如何合理分配船隻,這學子在岸邊沉吟片刻,很快就將答案知了鹽商,那麽,現在本官請問上高王,河裏停放運鹽的船隻,要滿足以上條件,一共有大船多少隻,小船多少隻?”

------題外話------

沒票票,好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