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很快就問到,一村的羅五一家,就是閔州和縣人。

袁書又意外又擔心。

“你們一家早就逃荒過來,和縣的其他人也跟你們一樣四處逃荒了嗎?”

和縣不屬於南州,羅五一家之所以來南城,也是意外聽說南城可以收留難民。

既如此,即便楊茂的家眷在和縣,恐怕也早逃到別處去了。

羅五也不確定,“和縣今年鬧蝗災,我們村的糧食被吃了個幹淨,但我家走的時候,其他人還沒開始逃荒,我也不清楚他們現在是什麽情況。”

離開生活了半輩子的地方,去外鄉流浪,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判斷力。

這點來看,羅五確實很勇,也會當機立斷。

讓他去跑著一趟,應該問題不大。

袁書便道:“你幫我去和縣走一趟,找一找楊茂的家眷,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把他們帶回來。”

羅五受寵若驚,萬萬沒想到,他也有可以在袁姑娘麵前辦差的一天。

“好的袁姑娘,你放心,我一定把人給你帶回來。”羅五激動保證。

他一家的命都是袁姑娘給的,當初若非袁姑娘收留,哪有他們家現在的好日子。

以前一個月也吃不上一頓肉,現在每天葷素都有,每天還能吃個雞蛋,這放到以前,他是決計想象不出來的奢侈。

而且才兩個多月,羅五就從以前的大字不識,變得能寫會算,這也全是袁姑娘的功勞。

袁書卻擔心他太過執著,“也不用一定就把人帶回來,盡力就行,若他們實在不願意,或者實在找不到,就算了。”

“我知道楊大人的家在哪裏,他是兩年前把家眷送回和縣的。“

袁書心頭一動,“兩年前?那你也知道他失蹤的事?”

羅五點頭,“楊大人把他的家眷送回和縣後,沒出一個月,就聽說他失蹤了。”

袁書陷入沉思。

楊茂顯然是知道自己會出意外,才提前把家眷送回老家,希望家眷能得族親庇護。

能夠預感,並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這說明他意識到自己觸碰到了危險,並且這個危險不會立馬要了他的命,所以他才有時間為家眷安排後路。

而既然他有時間安排家眷後路,就一定也有時間安排自己的後路。

斬草要除根,他不擔心家眷和族親被他牽連,大概率說明,他觸碰到的“危險”還沒有發現他。

換言之,楊茂極可能是在危險找到他之前,先死遁了。

袁書越想越激動。

“你去了之後,如果楊家人還在,你先不要打草驚蛇,先蹲守幾天,我懷疑楊茂根本沒死。”

這話將李想和羅五都驚了一跳。

“楊大人還活著?那為什麽大家都說他失蹤了?”羅五不解,“和縣的人都知道楊大人失蹤了兩年,失蹤兩年的人,若還活著,為什麽不出現?”

李想畢竟了解官場,愣了半晌,喃喃,“因為他不敢出現。”

他驚愕地看著袁書。

僅憑羅五的幾句話,竟然就能想到如此深的地步,袁姑娘以後的成就,他甚至不敢想。

不過袁書還是擔心,“和縣鬧饑荒,他也很可能與家人離開了,若人走了,你就盡量打聽難民往什麽地方逃了,另外也可以問問乞丐,我估計他前兩年肯定會躲在乞丐堆裏。”

沒有路引,去不了其他地方,也不放心家人,又要掩人耳目,乞丐是最適合的選擇。

羅五一一記下。

最後,袁書給了羅五二十兩銀子。

“不用節約,第一要快,第二要吃好喝好住好。”

羅五也不推辭,“好袁姑娘,我回去收拾收拾就出發。”

“你去超市,讓林華給你拿些幹糧,牛肉幹蘇打餅幹巧克力還有礦泉水,另外我再給你個包。”

袁書從百貨超市買了一個書包。

羅五拿著包,覺得太新容易被盯上,回去抹了一層鍋煙煤,又把自己臉上身上都抹了一層,整個人弄得像逃荒已久的難民。

最後去超市拿了吃的和水,就這麽出發了。

......

時間就這麽一天天過去,二村人多,有些家庭為了多掙錢,家裏勞動力也夠,一天派兩三人去開荒和挖水渠。

於是九月底,一條水渠就連通了河道與晨陽村。

水渠挖通的這一天,晨陽村又熱鬧得像過年。

“現在灌水方便多了,就在山腳下,挑上山也費不了太多事。”

袁書卻笑,“我們晨陽村,不需要挑水灌溉。”

她在農貿市場,花了一千五百兩,買了一個太陽能灌溉設備。

設備水管連接了每一塊地,這樣一來,想要給地裏灌水,隻需要打開閥門,水就會源源不斷。

這天,晨陽村家家戶戶都在梯田裏忙,包括二村。

經過一個月的開荒,二村的土地比一村還多,足有兩百畝。

不過因為二村還挖了水渠,人均算下來還不足兩分地,所以袁書隻讓他們預留了半畝地,剩餘的種他們自己想種的。

頭一天,所有梯田翻完,灌溉。

第二天,袁書將葡萄種子發下去。

之所以不是葡萄苗,因為葡萄苗每天隻能買五十棵,種子每天可以買五十斤。

當然,葡萄苗她也沒浪費,全種在自己家的土地上。

村民們拿到葡萄種子,都很擔心。

“我們從來沒種過葡萄,這麽金貴的東西,真的能種出來嗎?”

如果那麽簡單,怎麽也沒見其他人種。

袁書卻知道,隻是因為距離太遠,交通不方便,考慮到試錯成本,葡萄的引進才困難。

但並非這裏的土壤不適合種葡萄,相反的,這裏的沙土,很適合種葡萄。

“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種子,跟黃豆花生這些一樣,你們平時怎麽種,這葡萄就怎麽種。”

大家這才安心,袁姑娘的話,聽就對了。

在這樣的忙碌中,晨陽村迎來了金秋十月。

袁書在初一這天,提出了一項新規——招兵。

晨陽村現在越來越壯大,五十人的護衛隊已經不夠用,她到了該擴張的時候。

於是當天,晨陽村大多數青年壯力,都來到訓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