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代政治體製簡述
唐初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地方行政機構便是行台,行台是行台尚書省的簡稱,其對應的行政區域則是下轄幾個或者十幾個州的道。所謂行台尚書省,便是由皇帝派出管理一道軍政事務的機構,其擁有獨立的行政權和軍事權,與中央尚書省相互不相統屬,隻對皇帝負責。武德初,為了統一戰爭的需要,唐廷先後在益州和陝州設立行台,分別為益州道行台和陝東道行台,這兩個行台比中央尚書省低一等,行台尚書令為從二品,行台仆射為正三品。到武德五年,為了平定河北山東,在洛陽設立了與中央尚書省平級的陝東道大行台,其首長行台尚書令為正二品,與中央尚書令同級。行台尚書令一般由皇子兼任,比如李世民便曾經擔任過益州道行台尚書令和陝東道行台尚書令,後來的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更是為他特設。如果沒有皇子主政,行台尚書令一職一般會闕置,由行台尚書左仆射主持日常工作。唯一的例外是江淮地區歸唐後,唐廷在揚州設立了東南道行台,以吳王杜伏威遙領行台尚書令,以趙王李孝恭為行台左仆射。
禦史台是唐代的監察機構,其作用主要是對以宰相為首的文武百官進行監察監督和彈劾檢舉。禦史台的首長是正三品的禦史大夫,當然,這裏的禦史大夫和漢代三公之一的禦史大夫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其不但不再是三公,也不再負有副丞相的職責。在禦史大夫之下,設有兩名治書禦史,高宗年間因為皇帝名叫李治,為了避諱將治書禦史更名為禦史中丞。禦史台下設三院,分別為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的禦史稱侍禦史,負責監察彈劾台閣宰輔大臣和中央六部等國家機關的官員;殿院的禦史稱殿中侍禦史,負責在大朝中朝內朝的時候在朝堂上監察百官舉止言行;察院的禦史稱監察禦史,在禦史台中位分最低,負責監察四方諸道州縣。
唐代的十二衛大將軍府,實際上是一個府兵製基礎下的軍官訓練和儲備機構。十二衛的將軍校尉們平日裏負責皇宮的宿衛和警戒工作,一旦國家需要大規模用兵,這些職業軍便以衛為編製成建製地變為行軍總管府,統率指揮由全國各處征調而來的府兵外出作戰,一旦戰事完畢,府兵們遣散回原所屬軍府,而軍官們繼續回到衛府任職
。十二衛當中,各衛府的最高軍官為正三品的大將軍,而十二衛大將軍當中又以左衛大將軍地位最尊崇,是十二衛係統的最高軍事長官,也是皇宮宿衛的最高負責人。在唐初,李世民曾經被任命為左右十二衛大將軍,這是一個並非正常編製的官銜,地位高於左衛大將軍,是衛軍係統的最高長官,但具體是幾品則無從考證。
唐代的爵位等級分得比較多,但大多隻代表一個貴族身份,並不具備實際的權力和經濟利益。唐代的最高爵位是親王,一般隻授予皇子,唯一的例外是杜伏威,他曾經在武德年間被授予吳王的爵位,這是一個親王爵位,一般宗室都是不可能獲得的。親王爵位的對應品秩是正一品,與朝廷當中的“三公”品秩相同;其次便是郡王和國公,從一品。一般宗室和一些歸附的割據勢力能夠獲得郡王的爵位,而一般功臣的爵位上限便是國公。這兩個爵位品秩一樣,但是排班的時候郡王在前,國公在後。國公是公爵當中的第一等,下麵還有郡公和縣公,分別是第二等和第三等的公爵。縣公下麵則是侯、伯、子、男四等爵位,再往下還有一堆如上輕車都尉的低等爵位,本文中不涉及,故不贅述。
隋代製度,三省長官為宰相,也就是說隻有尚書令、仆射和中書令、侍中才算宰相。在唐代,因為唐太宗李世民曾經擔任過尚書令職務,因此這個名義上統率百官無所不總的首相職位在李世民登基之後便一直闕置不授,唐代二百多年的時間當中除了李世民之外隻有安史之亂時期的郭子儀曾經做過尚書令,那還是因為他的功勞實在太大,已經拜了太尉封了郡王,實在沒有什麽可以再賞他的了,於是將尚書令作為一項殊榮獎勵給了他。自貞觀年開始,實際上三省宰相便以尚書左仆射為首。宰相定額六名,分別是左右仆射各一名,中書令兩名,侍中兩名。當時的稱呼相對比較嚴格,對於尚書省的首長左右仆射,人們一般尊稱為“相公”,對於中書令和侍中,人們一般尊稱為“閣老”。在這裏需要說明的是,“相公”這個稱呼在當時是絕對不能亂叫的,放眼天下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曾經在尚書省掌過相印的大臣才可以被尊稱為“相公”。魏徵在貞觀朝榮寵始終權傾朝野,卻因為終歸未曾入得尚
書省,因此也沒能得到這樣的尊稱,隻能被稱為“閣老”。
中書省是專門負責為皇帝治國行政草擬詔書的機構,相當於皇帝身邊的秘書處,中書省的首長叫做中書令,正三品,與尚書平級,副首長叫中書侍郎。與尚書省不同的是,中書省實行的是雙首長製,中書令和中書侍郎的定額都是兩名。中書侍郎以下,中書省設五房舍人,分別對應尚書省的六部尚書,中書舍人雖然隻有五品,但是由於其負擔的是為皇帝起草詔書的工作,因此極為顯貴,被人們視為天子近臣,為當時的讀書人所羨慕。
唐代的州官分為幾等,一般的州以刺史為州最高長官,上州刺史為三品官。在邊防州和比較重要的州,武德年間設有兵馬總管府,這是一個地方性的軍政要職,相當於軍區司令,兵馬總管與行軍總管有著本質區別,不可混為一談。武德七年以後,全國各地的總管府同時改為都督府。都督州均為上州,都督的官銜是正三品上。另外,唐朝朝廷在全國各地的幾個重要行政區域設有大都督府,例如李唐起兵的根據地太原,在貞觀四年以後便設立了並州大都督府,而並州大都督是從二品官秩,由當時還在繈褓中的晉王李治遙領,原三品的並州都督李世勣改任並州大都督府長史。在各行政區當中,隻有長安所在的京畿地區比較特殊,在立國初期便設立了在級別上高於刺史府的雍州牧府,由秦王李世民兼任雍州牧,由秦王妃的舅舅高士廉出任牧府長史,又稱為別駕。
所謂六部,就是指尚書省下轄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其中吏部負責組織人事,戶部負責天下戶口田畝錢糧,禮部負責上下禮儀,兵部負責國家軍事,刑部負責天下治安刑獄,工部負責殿宇衙署開河造橋等工程建築。六部首長一正兩副,一名尚書兩名侍郎,下轄四司,每司設一名郎中兩名員外郎。六部是中央國家機關分工處理國家大政的重要機構,其所轄二十四司涉及國家大政的方方麵麵。六部當中以吏部尚書為尊,在大朝排班的時候吏部尚書的位置還在侍中和中書令之前。戶部原來並不叫戶部,而是叫做民部,李世民死後繼位的李治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諱,將民部改稱戶部。
唐代的三省,是指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個內廷省。值得注意的是,唐
代的“省”實際上指的充其量不過是皇城內的幾間殿宇或幾個院落罷了,和今天的“省”的概念相去甚遠。尚書省顧名思義,就是管尚書的省,實際上,我們絕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這六個部級單位就直轄於尚書省,尚書省的職能實際上也就比較類似於今天的國務院。尚書省一般設三位首長,一正兩副,分別是正二品的尚書令和從二品的尚書仆射,尚書仆射分左右,一般以左仆射為尊。在這三位首長之下,尚書省設六位尚書,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六部尚書,與明清時期不同的是,唐代的六部尚書隻有正三品。在尚書令、左右仆射、尚書之下,尚書省還設有兩名負責日常事務處理的值班官員,稱為尚書左丞、尚書右丞。
到了女皇武則天時期,因為權力鬥爭的關係,武則天打破成規,任命了一大批資曆比較淺的年輕官吏為宰相,這些官員的品秩不夠三品,於是女皇便創造出了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詞,這個名義在此後的幾百年當中一直被作為真宰相的官職描述使用,一直到北宋的元豐改製才略有所變化。
貞觀十七年,太子詹事李世勣“同中書門下三品”,這是一個相對比較製度化的變革。所謂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指和侍中中書令權力一樣的三品以上大員。這裏的意思就是說,李世勣這個三品的太子詹事可以參與門下、中書兩省的工作。這個製度發展到高宗年間進一步被固定了下來,高宗初年兩位輔政大臣,一位是長孫無忌以“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另外一位是李世勣以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於是自此之後,凡尚書仆射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便不再是真宰相。
到了貞觀年間,李世民給一些親信大臣加了例如參與朝政、參與機密,平章國計等等諸如此類的名義,使得這些大臣可以進入政事堂與宰相們同堂議政,故這些人往往也被視為宰相,隻不過不那麽正規而已。
在三師之下,還有一個從一品的散官的官銜叫做“開府儀同三司”,意思就是可以享受三公的待遇,這個一般是元老重臣去職或者退休致仕時的榮譽頭銜,當然,如果這個元老重臣已經獲得了三公的職位,自然就不用再加上這麽個散官銜了!
同樣
的爵位,根據封地位置的不同,在排班上也有先後之分。比如秦王和齊王,同樣是親王,但排班的時候秦王在前而齊王在後;再比如李孝恭原本是趙郡王,後來被改封為河間郡王,李道宗原本是任城王,後來被改封為江夏郡王,因為河間郡比趙郡的人口多麵積大,江夏郡比任城郡地理位置更好,水土更加豐裕,因此雖然同樣是郡王的爵位,對二人來講卻如同升遷。
所謂九寺,實際上就是漢代九卿延續下來的九個官署,分別為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衛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司農寺、太府寺。這九寺當中得一些官署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實際權力,其職能已經由尚書六部和十二衛大將軍府所取代,隻剩下一個榮譽頭銜。比如說光祿寺,尚書、門下、中書三省原本都是光祿寺下轄的小機構,在三省的職能被剝離出去後,光祿寺實際上隻剩下一個空殼,用來安置一些名望很高但不宜給予實權的大臣。隋末瓦崗軍領袖李密在入朝後便被授予光祿寺卿的虛名。除此之外,也還有一些衙署保留了一些有限的職能,比如說鴻臚寺負責外交事務,大理寺作為全國最高司法機關,宗正寺負責宗室事務,太常寺負責議論擬定大臣死後的諡號,等等。
應該注意的是,唐代前期和中期的三公是極高的榮譽,不是一般大臣能夠獲得的,而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尉更是如此。在晚唐以前,獲得過太尉官銜的人隻有三個,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另外一個是輔弼兩朝的重臣長孫無忌,最後一個是曆事五朝榮寵不衰的郭子儀。理論上,朝堂上排班的時候在三公之上還有更為靠前的三師,即所謂的太師、太傅、太保,但是遍查唐史,也沒發現有哪個大臣獲得三師的封號。
隋唐時期凡有大的軍事行動,均會在某一戰略方向上設總管府或者大總管府,作為軍事最高統帥機關。一般而言行軍大總管府分為兩個層麵,如果是宗室或者外姓將領做最高統帥則稱行軍大總管,如果是皇子親王作為最高統帥便稱為行軍大元帥。行軍大元帥府或者行軍大總管府有的設副元帥或副總管,有的則不設。總管府內設長史、司馬、各曹參軍事等等軍事幕僚,負責司令部機關的參謀機要等工作。
門下省是專門處理上行的奏表奏章和下行的詔書敕製的機構。一般而言,臣子們向皇帝呈遞的表章都要先遞進門下省,重要的事情門下省轉呈皇帝,不需要皇帝親自閱看處理的門下省便轉發往尚書省。而皇帝所下達的詔書,無論是中書省起草的還是皇帝親筆擬就的,均要先發往門下省審核,門下省如有異議,便在原詔書上圈畫修改後將詔書發還禦前,由皇帝或親自重擬或命中書省重擬,如此往還幾次,直到門下省認為滿意,才能夠在詔書上用上玉璽和相印,正式公布生效。門下省與中書省一樣實行雙首長製,正首長是兩名正三品的侍中,副首長是兩名黃門侍郎。唐代製度,詔書上沒有侍中的副署用印不能正式生效。門下省在首長之下設有散騎長侍和諫議大夫等監督皇帝的諫官,還有六科正六品的“給事中”,對應尚書省六部和中書省五房,對相應的詔書進行審核封駁,給事中們職銜雖然低,但卻擁有在詔書上用朱筆勾畫塗抹修改的特權,除了這些組成人員,門下省還設有符寶郎,專門為皇帝保管兵符和玉璽。
三公是唐代官製金字塔的頂端。唐代的三公與漢代以丞相、太尉、禦史大夫三位一體所組成的三公製度有所不同,唐代的三公沒有實權,僅僅是名義上位極人臣的“論道之官”。唐朝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同為正一品的高官,其中太尉排班第一,司徒次之,司空最末。武德時期獲得三公名爵的多是宗室皇子,比如說李世民在武德年間就長期擔任太尉這個尊貴已極的職事官,而李元吉也在武德末年獲得了司空的頭銜。李世民登基後,在他執政的二十三年間曾經封拜了一些德高望重的大臣為三公,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死後的贈官,比如說貞觀名臣魏徵在死後便被追贈為司空。貞觀年間的“活三公”隻有三個人,第一個是李淵最寵信的宰相裴寂,李世民在繼位後拜其為司空,但是這明顯是架空其權力的一個舉措,裴寂晉升三公的代價是他被排擠出了尚書省,從此離開了政府中樞;是第二個是長孫皇後的兄長長孫無忌,他在貞觀年間先後被拜為司空和司徒,在李世民去世後被任命為輔政大臣,拜為太尉;第三個則是貞觀名相房玄齡,他在貞觀末年以尚書左仆射的宰相身份受封為司空,直至他去世,都一直保留著這兩個職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