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宮之中,玉鍾撞擊清脆之聲,在宮城內外回**。隨之而來的,是莊重禮樂之聲響起。

一眾雲國重臣、夏國降臣,此時列隊於奉天殿外。

響鞭一抽,眾臣當即俯身跪倒在地。

威嚴莊重的天子鑾駕,為一眾浩**儀仗所簇擁,在百官的恭迎之下,緩緩而來。

隻是此時這鑾駕之中所坐的,卻非是雲皇蕭承,而是前幾天剛剛在金陵皇宮之中倉促登基的夏國小太子。

在雲國高手、精銳兵馬盡數派出的情況之下,夏國僅存的兩位陸地神仙境雍王與老太監四喜,終究是沒有能夠從雲國手中,將小太子救走。

絕望之下,二人終究是放棄了心中妄想,將手中的傳位詔書、傳國玉璽,交到了雲國手中。以此換取夏國小太子的後半生安全,以及虞氏宗廟不被傾覆,仍能夠享受子嗣四時祭拜。

蕭承本就沒有除去夏國小太子的意思,也便川頂勢答應了下來。

為了體現中原正統的交接更替,兼承還特地為夏國小太子準備了一場登基大典。

隻是這位剛登基的夏國小皇帝,雖身穿帝袍,但此時麵色蒼白,毫無威儀之態。

他顫顫巍巍地被宮人攙扶下來,走到大殿之中,惶恐無比地坐到了龍椅之上。

一旁便有宮人,手持聖旨,快步上前,朗聲宣頌道:

「夫天造草昧,樹之司牧,所以陶鈞三極,統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選賢與能。

夏室陵遲,仍世多故,愛暨元興,禍難既積,至先皇莊帝賢位,冠履易所,安皇播越,宗祀墮泯,則我大夏之祚,永墜於地,顧瞻區域,翦焉已傾。

大雲皇帝,天縱聖德,靈武秀世,宏謀霜照,秘算雲回,旌旗所臨,一麾必捷。英風所拂,無思不偃,表裏清夷,遐邇寧謐。既而光啟憲章,弘宣禮教,女幹宄之類,睹隆威而隔情,慕善之儔,仰徽猶而增厲。道邁於重華,勳超乎文命,****乎無得而稱焉。

朕雖庸暗,昧於大道,永鑒廢興,為日已久。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遜位別宮,歸禪於雲,一依曆代故事。

欽此!」

這封將蕭承極盡奉承的旨意,正是夏國小皇帝的退位詔書!

聖旨念罷,夏國小皇帝便猛地從龍椅之上站起身來,親自捧著聖旨與夏國傳國玉璽,惶恐不安地站在了龍椅的旁邊。

此時身穿帝袍,頭戴十二鎏垂冕,腰佩怒龍劍的蕭承,在眾臣的恭迎之下,緩步而來。

徑直登上丹陛,自夏國小皇帝手中接過退位詔書,然後大袖一揮,坦然坐到了龍椅之上。

百官見狀,當即齊齊俯身拜倒,口中山呼道: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與此同時,在冥冥之中,代表著夏國國運的那條,身形破碎,虛弱無比的玄色氣運真龍,此時哀鳴一聲,身形頓時化作無數條玄色氣運,消散開來。

雲國氣運金龍猛地現身,將散溢開來的夏國氣運大半吞噬,身形猛地暴漲,周身氣勢更加深沉肅然。

還有殘存的部分微弱夏國氣運之力,朝北境遁逃而去。

若是此時北境諸郡中,能夠有哪位天降猛人站出來力挽狂瀾,整合北境抵禦雲軍,或許還可以重新凝聚夏國氣運,再續夏國國柞。

但此事,也隻是想想罷了……

蕭承透過垂旋,掃視在場百官,朗聲道:

「虞氏曆代,統禦夏國,北禦突厥,南扼安國,護衛中原,有大功於天下黎民黔首。」

「而今縱失社稷,亦不可輕辱。夏室末帝,封安樂公,享食邑供奉。特開恩旨,準虞氏宗廟香火不滅,任受四時供奉!」

官聞言,再次山呼道:

「陛下聖明!」

夏國小皇帝,此時也戰戰兢兢地叩首行禮,謝恩道:

「謝陛下!」

自今日之後,統禦中原六百多年的夏國,終於正式宣告覆滅。

取而代之的,則是雲國蕭氏入駐中原,一統三國。

隻待明詔天下,令北境各郡臣服,這遲來六百多年的天下一統,便終於要來臨了!

-----

大典結束之後,蕭承回到謹身殿之中,徑直甩開了頭上的十二旗冕冠,不快地道:

「這玩意帶著動來動去的,實在煩人!」

身後的馮保,連忙慌張地接住蕭承扔出的冕冠,勸道:

「陛下,這可是摔不得的啊!」

「得讓禮部改改,這玩意以後祭天戴戴就行了。正經上朝,還是改用烏紗璞冠吧!」蕭承道。

馮保聞言,不由苦笑一聲,道:

「禮部最是看重這些禮節,估摸著不太容易點頭啊。」

蕭承聞言,想起禮部尚書張昭的執拗性子,挑了挑眉,無奈道:

「那還是讓溫體仁、嚴嵩、和珅他們,去想辦法吧……」

馮保與蕭承說笑兩聲之後,然後稍稍收斂笑容,道:

「陛下,高麗那邊,也有了消息送回來了。」

「高麗國主這麽說的?」

馮保臉色一沉,道:

「國書尚未送到,但內容奴婢卻是知道。」

「高麗國內已頒下詔書,繼續沿用夏國年號,祭祀先夏皇,打出了為重複夏室社稷的口號。「

說罷,馮保又從懷中取過一份密折,遞到了蕭承麵前。

蕭承打開一看,卻見密折之上寫著的,乃是高麗國主給蕭承的回複。

「九州有主,高麗亦有君,乾坤浩**,非一主之獨權。若雲軍來攻,高麗有禦敵之策,將盡起精銳之師,迎敵於長白山前!「

蕭承被高麗的裝腔作勢所激怒了!

此時的他,隨手將密折一扔,冷笑道:

「什麽尊奉夏室,還沿用夏國年號,無非就是窺凱中原國土罷了……」

「嗬嗬,也不知道誰給他的膽子,是不是覺得我大雲尚未統一北境,抽不出手來,就覺得暫時奈何不了他高麗?」

馮保低著頭,沒有回答。

蕭承眼中一冷,當即道:

「傳旨草原阿史那社爾,命他率部騎兵,侵擾高麗,使其民不得耕種,兵不得修息。」

「再自外海水師之中,抽調精兵強將,戰船五百艘,並儋羅橫海軍將士,自高麗沿海進攻。」

「招渤海國使臣覲見,欽封其國主,賜以金印王服,命其抽調國中精兵,並攻高麗!「

雲國要盡快一統北境,以防遲則生變,暫時的確沒有精力去收拾高麗。

而僅憑水師將士,想要徹底攻占這山地、丘陵眾多,平原狹小,民眾千萬的高麗,也的確不太容易。

這也是高麗國,敢如此挑釁雲國的原因!

可蕭承能夠調動的,卻絕不僅是雲國的兵馬!

掌控著海上商道要地儋羅島的橫海軍,乃是雲國的兵馬,由橫海將軍汪直統領。

與高麗多有磨擦仇怨,而且更拎得清自己的渤海國,數日前也已派使臣前來,請求大雲皇帝冊封,以示臣服。

還有雄踞大半個草原,麾下控弦之士十餘萬的都布可汗阿史那社爾,更是蕭承一手扶持,且頗為忠心的力量。

此前隻是因為北境百姓與草原部族結怨頗深,蕭承

為了自己的威望名聲,隻是下令阿史那社爾牽製北境夏軍,不許進攻。

可麵對高麗,蕭承自然就沒有了這些顧慮。

說到這裏,蕭承眼神冷冽,叮囑道:

「朕不要歸降,不要求和。高麗國主,當送於禦前,論罪懲處。高麗之地,廢其文字語言,撤國立郡,盡歸大雲統屬!「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