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高暢圍聊城

月,聊城仍然處在被圍困的狀態中,隻不過,城外大飄揚的旌旗已經由赤紅色的李唐大旗變為了金色的華夏軍旗。

唐軍的圍城方法最初是圍三缺一,後來,宇文士及率領城外的軍隊把大量糧草輜重運入城中,解了城中缺糧的燃眉之急後,李神通改變了作戰方法,他命令所屬部隊圍繞聊城密密麻麻地修建了許多木寨,將聊城圍了個水泄不通,用李神通的話來說,那就是讓一隻蒼蠅也不能飛進去。

四月下,高暢率領五千夏軍精銳在鬼哭穀伏擊了李隼率領的七千唐軍,由於雙方相比,夏軍的人數並不占優勢,故而,這一仗隻是擊潰,而非全殲。

李隼在親衛們的簇擁下,率領著數百殘兵逃過了夏軍的追擊,奔回了聊城外的李神通大營。

得知高暢南下的消息後,李神通大駭。

李神通慌忙緊急召喚幕僚和謀臣們議事,就當前的形勢做一番分析,從李隼的報告中,可見夏軍作戰凶猛,進退有素,絕非烏合之眾,而且,軍中打著高暢的王旗,證明是高暢禦駕親征,如此,其兵力當不下數萬,在如此勢力的逼迫下,不要說攻下聊城,能否順利撤軍都還是一個問題。

圍困聊城多日,仍然未能將其攻克,將士們大多疲憊不堪,一旦,高暢率領精銳的生力軍猛攻過來,根本就沒有什麽還手之力。

所以。軍議地時間並沒有多長,大家就達成了共識,那就是迅速退兵。

當然,撤退也有撤退的章法,而非一股腦往後麵跑,那不是撤退。而是潰逃,如此的話,隻要高暢派出一隻輕騎,就能將幾萬大軍趕得丟盔卸甲,就此潰散四方。

最後,李隼臨危授命,率領殘部和北城大營的部隊會合,留下來阻擊高暢。為主力大軍的撤退爭取時間。

高暢之所以弄出一個登基為帝的煙幕彈,就是為了在聊城城下給唐軍重重地一擊,讓其傷筋動骨,讓這隻唐軍中的大部分將士從此都對自己感到驚恐和害怕。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在幹脆就在聊城城下吃掉這隻唐軍,然而,由於聊城內的宇文化及手中仍有一兩萬精兵,高暢最終還是放棄了全部吃掉這隻唐軍的念頭,因為,若是唐軍的戰鬥力不差,那麽在兩軍交鋒時。就很有可能給夏軍造成非常眼中的損失,如此,就算吃下了李神通,之後,也無力再對聊城的宇文軍發起進攻,若讓宇文化及緩過勁來。聊城這個釘子久久不能拔下,高暢也就不可能毫不顧忌地率軍南下。

當然,若是李神通應對有誤的話,非要把這幾萬人送他嘴裏讓他吃,他也會欣然笑納地。

通過和李隼率領的唐軍的交鋒,高暢發覺,唐軍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羅藝時期的幽州軍,卻要比他以前交戰過的那些對手強大了一些。再加上,考慮到幽州軍是在本方本土作戰,唐軍則是從遙遠的關中而來,到關東這個陌生的地方作戰。又是遇見了突然的伏擊這樣的外部形勢,唐軍真實地戰鬥力與幽州軍相比,其實不遑多讓,還在上次高暢與之交戰過的原大隋驍果宇文軍之上。

李隼的部隊雖然處在行軍狀態下,其反應卻也非常驚人,夏軍從四麵八方向唐軍衝了過去,最初,由於措不及防,唐軍的陣型變得散亂不堪,在第一次的打擊中,不成隊列,縱然如此,他們仍然各自結陣為戰,不曾像一般的軍隊在相同地形勢之下一觸即潰。

隨後,李隼很快就從亂糟糟的局麵中審時度勢,知道是不可為,於是,他馬上壯士斷腕,留下大部和夏軍糾纏,他則率領數百親衛精銳開始了突圍,夏軍的阻擊部隊對其也多有關照,卻也被他殺出了一條血路,逃脫了性命,李神通也因此而贏得了應對的時間。

對於敵軍的逃脫,高暢早就計算在心,五千人突襲七千人,要想全殲,除非對方處在死地,鬼哭穀雖然周圍地勢凶險,卻還談不上是什麽死地,有些漏網之魚的出現,自然在所難免。

高暢認為,就算讓李神通得到北麵的唐軍被擊潰的消息,也不是什麽大不了地事情,聊城外有數萬唐軍,且分為好幾個大營將聊城團團圍困,他要想將這些軍隊集結起來,與本方交戰,或是逃跑,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並非短期內就能完成的。

待對方集結完成,清河方向的夏軍主力多半已經解決了李隼剩餘地三千人,隻要他們與

五千前鋒會合,完全有時間再狠狠地咬上李神通一口

可是,有時候局勢並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意誌而變化!

事情總是會有意外的,計劃也總沒有變化快,你把一切都計算清楚了,然而,結果什麽的最終你還是無法完全控製,縱然你是所謂神靈轉世也是如此。

李隼留下的那三千唐軍極其驍勇,清河的三萬夏軍來勢洶洶,自然逃不脫唐軍斥候的監視,不過,負責統率這三萬人的高雅賢,劉雅,尉持恭等將並不在乎,在他們看來,麵對本方三萬人堂堂之師的強攻,唐軍這三千人除了逃跑和投降,就隻剩下被殲滅這條路可走了!

然而,事情出乎了這些驍將們的預料。

這三千唐軍得知夏軍主力來襲的消息後,不僅沒有投降,同樣也沒有逃跑,他們立刻把所以的兵力都收了回來,龜縮在軍營中,利用軍營前的險要地形,負隅頑抗。

或許,跟隨高暢這麽久,一直以來就沒有打過敗仗,夏軍的這些將領過於驕傲無人了,對於唐軍的戰鬥力也太小覷了,結果,在這三千唐軍麵前,他們小小地吃了一點虧。

負責第一波進攻的是劉雅部,他對高雅賢等人說,半個時辰後將把夏軍的大旗高插在敵軍大營的最高點,然而,一個時辰後,唐軍的軍旗仍然在軍營中高高飄揚。

本來,和高暢已經約定了在什麽時間,在什麽地點會合,然而,高雅賢,劉雅,尉持恭率領的三萬大軍卻在這個小小的軍寨前被擋住了去路,時間就在進攻與防守,生存和死亡的較量之中慢慢逝去了。

當然,三千唐軍就算如何驍勇善戰,不管他們所依靠的地形有多險要,事先修築好的防禦工事有多堅固,也不可能抵擋得住三萬精銳夏軍的進攻,軍寨被攻下隻是遲早的事情,隻是,他們減緩了夏軍的行進速度,直到日落時分,這座軍寨方被攻下。

待這三人率領主力部隊和高暢會合時,已經超過約定時間半天多了。

雖然,在襲擊唐軍李隼部時,高暢統率的五千夏軍基本上沒有什麽損失,然而,被其俘獲的唐軍也有三四千人,這些俘虜,高暢不可能就此不管,他必須讓一部分士卒留下來看管俘虜,減去這看管俘虜的一千人,他的兵力不足四千了,在主力部隊沒有趕來之前,向聊城外的唐軍大營發起攻擊,無疑是找死。

當然,高暢狠狠心,可以將這三四千俘虜殺個精光,免除後顧之憂,然後用襲擾戰術偷襲唐軍大營,減緩唐軍撤退的速度,等候主力大軍趕來,再向其發起攻擊。

隻是,若是高暢這樣做,就和關中人結下了死仇,日後,就算打敗李唐,入主關中,要想獲取關中民心,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不是智者所為之事,屠殺,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方才能使用的手段。

由於尉持恭等人沒有在規定時間內率領主力部隊趕到,高暢也就失去了在野戰中擊潰唐軍李神通部的機會,雖然,有些遺憾,不過也不是無法接受的事情。

前鋒和主力部隊會合後,尉持恭,高雅賢,劉雅三人用繩索將自己綁起,來到了高暢的中軍大營前,這三個粗人知道由於他們的原因,錯失了擊敗唐軍的戰機,故而,上演了一處負荊請罪。

正是用人之際,高暢自然不會隨便處置這些大將,何況,經過許多事情之後,他麾下的那些將領無不對其心懷敬畏,像曹旦,範願這樣心懷異心的將領已經沒有幾個了,如薛萬徹這樣並未真正心服的降將,高暢是不會讓他們離開自己視線的,在這次戰鬥中,他被高暢帶在了前鋒營中,負責指揮騎兵衝陣。

當然,高雅賢,劉雅,尉持恭三人既然未能在規定時間趕到,延誤了戰機,還是需要處罰的,於是,這三人的軍職都被下降了一級,不過,仍然讓他們統率各自的部隊,以待日後戴罪立功。

會合之後,高暢讓尉持恭率領一隻精尾隨在李唐大軍後麵,伺機向唐軍的後隊發起攻擊,他則率領大軍來到聊城城下,重新將聊城圍困,隻不過,他將大營紮在了聊城的北門前,留下了東門,西門,南門沒有圍困,給宇文化及留下了出城逃生之路。這樣的做法讓城內的宇文軍極其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