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第二章 酒樓聽說書

五裏坊,醉仙樓。

辰時末,巳時初,陽光從東麵臨街的窗戶照射進來,將酒樓底層的大廳照得亮堂堂,塵埃像小蟲子一般在光柱中翩翩起舞。

未至晌午,還不是用膳之時,大廳內的二十來張胡桌,卻已坐了不少人,人人一碗清茶,桌上放了幾碟小吃點心,人們大多麵朝一個方向,在大廳南側正當麵的高台上,擺放著一個小木桌,在木桌之後,一個身著灰袍,唇上留著兩撇老鼠須的中年人正手拿驚堂木,抑揚頓挫地講述著一段傳奇。

全天下,也隻有在夏國境內的酒樓中,才會擺放這些上不得大雅之堂的胡桌,胡椅,雖說,比盤腿跪坐要舒服一些,不過,這大違祖宗之道,也隻有在夏國這種離經叛道,不以聖人學說治國的地方才會如此。

在夏國,一般的酒樓都有兩層或三層高,那些待在底樓用膳的家夥多是些寒門子弟,商賈人家,對這些人來說,隻要能坐得舒適,哪管得了什麽禮儀傳承,離經叛道。

一般的世家子弟,官宦人家多是上二樓的雅間,他們根本不屑與樓下的粗人為伍,樓上的布置則符合傳統之道,冬日,房間內大多鋪著毛毯,夏日,則鋪著草席,一人一座,一張矮幾,一個蒲團。

不過,凡事都有意外,新近投靠高暢擔任政事堂高官的幽州降臣溫彥博就不喜歡盤腿坐在二樓雅間,而是和那些底層百姓一般,喜歡坐在底樓大廳。幽州。與胡人的地方接壤,在那裏,胡桌胡椅。甚至一些胡人的文化都甚為流行,溫彥博在那裏待了數年,受其影響頗深,自然不像這冀州一帶地世家子弟一般假模假式地遵守什麽禮儀之道。

當然,他每次來此用膳,或是飲茶都是輕車簡從。隻帶了隨身侍從兩三人,衣著也不見華麗,和一般商賈子弟沒有什麽差別,眾人皆不了解其身份,隻知他是一個很和氣,不管對什麽人都非常有禮貌的讀書人,人稱溫三爺。

溫彥博端起茶盞,隔著騰騰的熱氣。瞧著盞內碧綠地茶梗在水中漂浮,他輕輕吹了一口氣,將熱氣蕩開,隨後。將茶盞舉到唇邊,輕啖了一口。隨即放下。

接觸這茶不久,溫彥博已經喜歡這茶香了,每日若是不品,就覺得心中空落落的,甚是不舒服。

這個時代的肉食來源大多來自牛羊等物,豬肉在這個時代還不是主食,就算是一般的寒門也不屑食用,認為豬肉是低賤之物,隻適合低賤之人食用。

牛羊之物大多腥味較重,對人的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傷害,這個時候,茶這東西就派上用場了,它能夠幫助消化,之所以,茶葉成為草原胡人必需地戰略物資,和鹽一個地位,這就是其中的原因。

從晉到隋,飲茶才逐漸普及開來,成為民間飲品。

不過,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飲茶風氣在地域上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南方飲茶較北方為盛,但隨著南北文化的逐漸融合,飲茶風氣也漸漸由南向北推廣開來。

隋末大亂之後,民生凋零,百姓連飯都用不上,一般人家,也就與茶無緣了,直到高暢占據河北,夏國建立,生產慢慢恢複,商業開始流通,各地新建了不少酒樓,因為糧食匱乏,而造酒則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高暢因此頒布了禁酒令,禁止在民間製造美酒,除了極少數欽點的酒樓外,別的酒樓一概不許賣酒,使得那些嗜酒之人不得不轉向飲茶,這飲茶之風才盛行了起來。

而且,這飲茶之道也與過去有所不同,茶葉的製作流程,茶樹地栽種方式都與過去大不相同,也與大江南北的其他地方大不一樣。

這個時代的飲茶之道多為煮茶法,方式極其粗放,將茶末放到水中煮沸即可,若是細致一點,則在茶水中放入牛奶等物。

高暢改變了製作茶葉的方法,先是將茶葉放在鍋中炒熟,炒到一定程度時取出再放入特製地竹編片上,揉成團在上麵來回搓揉,然後放到鐵鍋上烘烤,烘幹後即可貯藏了。

這種炒好的茶無須煮沸,而是放入盞中,用開水衝入,即可飲用,如此,保持了茶地清香,煮茶法煮出來的茶,與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溫彥博甚是喜愛這種方法製出來的茶,在他看來,這或許是除了雪紙和印刷術之外,高暢對世人最大的貢獻。

放下茶盞後,溫彥博有些厭惡地瞧了一眼在高台上誇誇其談的說書先生,不過,他很快就調整好了情緒,做出一副甚是讚賞的神態,目不轉睛地望著對方。

說書先生,這也是夏國境內的特殊產物,不過,現在已經有慢慢擴充之像了,據說,在長安,晉陽,洛陽等大城的酒樓內,也已有了說書先生。

對說書先生在酒樓說書這種形式,溫彥博其實並不厭惡,他覺得這也是教化世人的一種手段,貧民子弟大多一字不識,說書先生可以說一些故事和傳奇來宣揚忠孝節義,讓世人明白聖人之道,這何嚐不可。

然而,在夏國的酒樓中,每一個說書先生都必須宣揚靈寶神教,用一些奇怪的傳奇故事來宣揚靈寶神君高暢,在說書先生的故事之中,高暢這個轉世的神靈乃是世人唯一的救世主。

“啪!”

驚堂木一拍,靜默的大廳內,那說書人略略有些沙啞的聲音緩緩響起。

“話說盤古開天,以自身的血肉化為日月星辰,我們身下站立的這片大地也是其血肉之一,乃一顆不停滾動的大球,名為神州,之所以名為神州,實因其為盤古眼睛所話,因其精氣凝結,故而產生了萬物之靈的人類……”

溫彥博嘴角微微一撇,這段傳奇他已經聽過許多次了,接下來那人將要說的什麽,他都一清二楚,甚至能夠背下來了。

無非是說盤古的一縷魂魄流連於九霄之外,化為靈寶神君,掌控世間萬物,日月星辰變化的規則,由於神州稟盤古精氣為生,人類相當於盤古後裔,故而,靈寶神君時常注目人世間,一旦人世間出現了大劫,他便化身下凡,幫助世人度過劫難。

這是封神榜的開頭,接下來,那人將講到商周時期的第一次大劫,說是妖物九尾靈狐化為美女,迷惑商紂王,隨後,妖孽橫行,乾坤顛倒,人類麵臨滅絕的處境,這個時候,靈寶神君化身為太公薑子牙,輔助周文王,周武王,召集能人異士,征討商紂,鏟除妖孽,行那封神之舉。

簡直是一派胡言!

溫彥博知道這是說書先生說講的這段封神傳奇完全是一派胡言,經不起絲毫的推敲,恐怕,是神廟的那些神官的大作,這些說書先生不過是些棋子而已!然而,那故事的確精彩,就算明知荒謬,溫彥博聽得第一次的時候,同樣聽得津津有味,一早抱著成見的他都是如此,那些凡夫俗子就更是不堪了,恐怕大多對此深信不疑吧?

那些說書人宣稱,現在這個亂世表明,人類的第二次大劫即將來臨,隋亡之後,連綿了一百多年的黑暗亂世又將來臨,並且更為變本加厲,人類幾將不保,靈寶神君正是預知到了此事,方才轉世為人,以便一統天下,將世人從永恒的黑暗中解救出來。

隻有靈寶神君才能解救世人,隻有信奉靈寶神君的信徒,日後才能進入天堂,得到永生,凡是不信者,死後都會被打下地獄黃泉,永淪黑暗。

厲害啊!

能夠想出這個辦法來宣揚靈寶神教,加強對高暢的個人崇拜的家夥還真是個天才,像以前流傳的那些“李花開,楊花落……”,“十八子,主神器!”之類的箴言,童謠與之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沒有絲毫的可比性。

雖然,心裏麵一點都不相信那些荒唐言,糊塗話,不過,溫彥博表麵上還是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有時聽到激昂處,還手拍桌麵,與之相應。

之所以表現出這個姿態,無非是做給那些隱藏在暗處的監察司探子去看而已!

雖然,隻有極少數人才知道自己在暗中為羅藝和李唐牽線,不過,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會將他供出來的,一是沒有確實的證據,而是這對他們也沒有什麽好處,高暢不見得因為這事動他,反而會被他們溫家視為仇敵,這樣不智的事情,是沒有人會去做的。

至於,他的兩個兄弟在李唐身居高位,這算不上什麽大事情,有許多世家都是如此,子弟分屬各個勢力,畢竟,不能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道理,人人皆懂。

雖然,知道自己目前沒有什麽危險,但是,溫彥博知道高暢肯定對他不會徹底放下心來,例行的監視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身在曹營心在漢!

這句話套在自己身上還真是蠻合適的!

說書先生講完一段書後,就退了下去,接下來是酒樓準備午市的時間了,除了少部分留下來準備在此解決午膳的人,大部分人都離開了醉仙樓,溫彥博也是其中一位。

他和一些熟識的人在門外拱手道別,隨後,帶著隨從安步當車地往自家的宅邸慢慢行去,誰也不知道,一個蠟丸被他放在了袖子裏,而這個蠟丸乃是酒樓的一個夥計神不知鬼不覺地在給茶盞注水的時候遞給他的。

他之所以每天在同一時間出現在醉仙樓飲茶聽書,無非就是為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