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筵
有這麽一群人,他們多是當世大儒或書畫大家,自詡清流,美名曰不幹政,卻在政壇之外用自己的聲望聚攏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勢力,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政壇走向,更在士子中產生廣泛的影響。於是就有人稱這些人為“書學派”。
書家許侑就是書學派中領袖人物之一。
雄單使臣走的那天許侑過六十大壽,玄澈上午參加完送別使臣的儀式,下午就參加宴席。
許府壽筵請人不多,基本就是書學派中的名人及他本人的得意學生,但送禮來的人卻不少。玄澈與山子落到達許府時,許府外已經是一派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相比那些拎這大包小包禮物的客人們,手上拿著一方錦盒的玄澈顯得很不起眼。
“老師!”
山子落上前行大禮,玄澈也跟著深深一揖。
許侑是個瘦瘦小小的老者,留著一撮小白胡子,看到山子落立刻笑得胡子都翹起來了。
“哦,子落,你來啦!嗬嗬,來了就好,好久不見,為師很是想你。”
山子落介紹道:“老師,這是我的學生,玄澈——也就是太子殿下。”
玄澈再次行禮道:“晚輩拜見許先生。”
許侑細長的眼睛裏露出一道精光,悠悠道:“太子殿下光臨寒舍,令敝府蓬蓽生輝啊。”
玄澈不理會許侑話中的刺,隻說:“先生稱呼晚輩澈便可。”說著奉上錦盒,道,“聽聞許先生對秦皇刻石很感興趣,特找來一本先秦刻石拓本獻與先生為賀,區區薄禮還請先生笑納。”
許侑麵有疑色地接過錦盒打開,柔軟的絲綢上平坦著一紙卷軸。許侑展開一看卻是吃了一驚:
“嶧山刻石!”
眾人大吃一驚,大堂內數十雙眼睛都落在了許侑手中的卷軸上。
嶧山刻石又稱嶧山秦篆碑,乃秦皇時李斯以小篆所書。原碑立於嶧山書門,但因李斯小篆聞名於世,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絡繹不絕,導致當地官民常疲於奔命送往迎來。後世南國立國皇帝便將其焚毀,從此不可摹拓。
嶧山刻石在焚毀前的完整拓本如今僅存三份,其中大淼皇室藏有兩份,其價值不可估計。
玄澈這份心意豈是“區區薄禮”!
這禮太過貴重,玄澈身份又敏感得很,許侑收也不是,可不收心裏又實在癢癢,還是山子落在一旁說:“先生盡管收下,隻是徒兒心意而已。”山子落將“徒兒”二字咬得頗重。
許侑還是有些猶豫。玄澈便笑道:“前輩若是覺得太過貴重,不妨改日也送晚輩一幅手書,百年之後其價值比之這拓本也不遑多讓,我皇室更多一份珍品。”
許侑聽玄澈這麽一說就笑了,想想也覺得是,他本就是隨性的人,坦蕩不拘,便笑嗬嗬地收下拓本,再看玄澈更覺得這小子可愛得緊。
大堂突然安靜下來,玄澈回頭看去,不期然看到嚴錦飛翩然而來。
錦飛換了一身青色衣物,麵上掛著淡淡的微笑,少了外露的妖嬈,他更像一塊真正的美玉,光華內斂,秀美卓然。他姍姍行來,引得人移不開眼。
錦飛一路與旁人微笑致意,卻看也不看太子,徑直走到許侑麵前,深深一揖,道:“我家公子行動不便,無法親自前來賀壽,特遣錦飛前來拜見,還請許先生見諒。”
“無妨,無妨。”許侑捋著胡子笑說,眼中透出一抹關切,道,“你家公子身子可好?”
“家中公子……”
錦飛並不把話說完,隻是露出些許悲戚與無奈之色。旁人見了都不禁扼腕,都想好好一個才華橫溢的公子卻不知身患何疾命運多舛,便都不再多問那位隱公子的消息。
許侑一直想看看究竟是何等鍾靈毓秀的人物能寫出那樣一手好字,他雖與著隱公子神交已久,也時有書信來往,卻始終不得一見。此次親下請帖本想結識一番,卻不像聽到如此噩耗,心中不免慚愧。
許侑道:“可惜,可惜……老夫唐突了……”
嚴錦飛道:“許先生切勿自責,並非什麽大事,我家公子自小如此,早已習慣了。隻是錦飛見公子平日出門多有不便,不免疼惜而已。”嚴錦飛說得似是而非,更引人往深處想。
許侑點點頭道:“是了,是了,你家公子胸懷寬廣非一般人可比,倒是老夫世俗了。”
錦飛微微一笑,雙手送上一幅字畫,道:“公子說,許先生高傲自潔,一般金石玉器隻能是汙了先生的眼,可傳世至寶公子又拿不出來,隻好自書一幅字畫聊表心意,還請先生千萬不要怪他小氣。”
許侑大笑:“怎麽會,你家公子的字現在可是奇貨可居!”說罷展開畫卷,但見其中竹枝迎風而立,工筆精妙,栩栩如生,清高韻味流卷而出,果非凡品。又見畫中題字——
淡煙古墨縱橫,
寫出此君半麵。
不須日報平安,
高節清風曾見。
詩書之以狂草,灑脫自然,飄逸不羈,自有風骨,恰如詩中意境,又似寫出了許侑的為人。
“好字!”
“這詩正如許先生!”
旁人紛紛撫掌叫好。許侑樂不可支,撚著胡子直說:“你家公子有心了!”
錦飛道:“先生喜歡就好,先生喜歡錦飛這趟也算不辱使命了。隻是錦飛俗事纏身,這便要離去,還請先生恕罪。”
“嗬,錦飛無需這般客氣。”許侑道,“錦飛這就去吧,代老夫向你家公子問好。”
“錦飛一定帶到。”
錦飛拱手退下,經過玄澈身邊時卻停住,斂去笑容平平道:“太子殿下。”
玄澈微微頷首算是受了錦飛的禮。
錦飛冷冷道:“太子殿下,前日錦飛多有得罪,還望太子殿下大人有大量不要計較。”
“無妨。”玄澈回以同樣冷淡的聲音。
錦飛又說:“那日回去我家公子便責怪小人,說小人不應該小心眼撓了太子的虎須,小人心想也是,給公子添了麻煩甚是不妥,幾日來心中惶恐,今日特向太子殿下告罪。”
“無妨。”玄澈還是這兩個字。
兩人目光在空氣中交錯,嘴上怎麽說都可以,眼神卻騙不了人,傻子都看得出這兩人間氣氛不對,想起這幾日的傳聞,更加肯定了太子與隱公子得力助手不和的消息。
許侑看這二人,錦飛桃花眼被怨恨蒙上了灰色,反倒不美,而太子雖冷漠卻也淡然,神色坦然無畏。不論這二人之間發生了什麽,誰對誰錯,就此刻看來心境上錦飛差之太多。
這太子倒也不凡……許侑心想。
名人辦壽筵就跟演戲一樣,許府成了一個大舞台,你方唱罷我方唱。
錦飛才走沒多久,就聽到外麵先後有人來報安王和大皇子到。
安王隻是派人將禮物送來,送禮的人進來拜見了一番便匆匆離去。看來這安王也知自己在書學派上下再大功夫也沒用,幹脆做個表麵人情就算了。
另一邊玄沃富麗堂皇地就進來了,在看到玄澈時隻是微笑點頭。他給許侑作揖,一旁有人捧上一盆玉雕的竹子盆景。比巴掌略大的竹子以墨玉雕琢而成,通體靈光流動,雕琢精巧,纖毫畢現,竹下又以黃玉作土,紅玉為盆,當真是稀世珍品。然而這份禮比之拓本不顯其貴重,比之字畫又輸了風雅,加之許侑雖愛竹卻不愛這等金玉之物,玄沃這份禮送的真是不討人心。
玄沃才亮出禮物就聽到旁人議論,他是特意來討好許侑了,卻不想精心準備的禮物竟然落了下乘,恨得咬牙切齒,怪玄澈出來攪場,又怨玄沐羽偏心,居然把僅存的大內藏品給了玄澈送禮,卻也不想根本不是玄沐羽不給他,而是他沒這份心思而已。
不過人發怒的時候是沒有理智可言的。
玄沃是不請自到,按照計劃隻是來送個禮表個態就走人了,他才走到堂門口,那邊成國使者又到。
顧隆與玄沃迎麵撞上,二人頷首致意擦肩而過。顧隆進了大堂也看到玄澈,眼中光芒閃了閃,仍然是微笑拱手。玄澈自然也回以善意。
這次顧隆沒帶著絳蓮,他倒也知道這種場合帶個男寵是要壞事。顧隆送上名家張芝的手書,沒想到許侑竟連字也沒展開一口拒絕,正色道:
“老夫身在淼國,不便受大人的禮物。”
玄澈聽了悄聲問身邊的山子落:“許先生一向如此剛正?”山子落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道:“不然你以為呢?”
玄澈知山子落心中想什麽,輕輕搖頭,道:“太過剛直反倒不好。”
又聽顧隆道:“在下今日便要回國,僅送一幅字畫以表心意,請先生千萬不要推托。”
許侑道:“顧大人乃是成國的一品大將軍,位極人臣,哪怕是私人的禮物在下也不便收取。”
“這……”顧隆麵露難色。
這時玄澈起身道:“許先生,可願聽晚輩一言?”
許侑看看玄澈,吃不準這小孩要說什麽,遲疑著點點頭。
玄澈這麽說著,頓了頓,又提高了音量大聲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舉座皆驚,嗡聲迭起。
顧隆驚異且不解地看向玄澈,許侑卻是若有所思。許侑是書家和雜學大家,對於佛教不說精通起碼也是粗通。此時聽到玄澈吟出這四句詩,心中明悟,霎時一片雪然。
看一眼玄澈,許侑對顧隆拱手道:“老夫執著了。顧大人的心意老夫在此心領,字畫老夫收下了,日後定當日日掛於堂前,時時提醒老夫,還有半壁江山淪於大淼之外!”
許侑這番話說的鏗鏘有力,落地有聲,隻聽得顧隆瞠目結舌,心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說不出的複雜滋味。
很多年後,當真實被時間衝刷了無數遍隻剩下一個個閃著光輝的形象,太子澈和許侑的這段話仍為文人所傳頌,人們記住的便是一個少年的智慧和一名老者的風骨。
“主子,您怎麽知道許侑大人會作出那番反應?”
“嗬,你主子又不是神仙,怎麽能知道。不過他若不那樣反應,日後我也沒有必要和他來往了。錚錚鐵骨並非不好,不過竹子麽,能彎才不倒。”
注1:嶧山刻石,原秦嶧山篆碑,立於嶧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雲:此碑後被北魏太武帝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當地官民因常疲於奔命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歎惜秦碑被毀,便將流傳於世的拓片摹刻予棗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所以現在看到的嶧山刻石早已失去了最早的古韻了。
注2:說一下,先前忘記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是出自南北朝時期的佛教故事(神秀和慧能),我之前一直以為是佛經裏的典故,所以拿出來用了。雖然淼的時代設定大概實在隋唐時期,不過曆史變化之後這首詩未必會出現。但我既然寫了,一時也想不到更好的說法,所以就不改了,就當這個時空也出現這個典故了吧。請大人們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