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寫了許多智囊人物,擅長運籌帷幄。輔佐劉邦打天下的就有張良、陳平、隨何、酈食其、陸賈等人。張良、陳平最為出色,兩人齊名,史稱良平。
一、張良智計
張良(?—前186),字子房,相傳是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人。漢高祖劉邦的首席謀臣,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以智慧聞名於世。漢高祖劉邦尊張良以師禮,不呼其名,在滿朝文武大臣中,獨享此殊榮。張良有“帝王之師”“明哲風高”“機諫得宜”“智勇深沉”等美譽。
(一)張良椎刺秦始皇
張良是曆史上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本姓姬,韓國公族,先人五世相韓。祖父姬開地,曾做過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王的相國。父親姬平,是厘王、悼惠王的相國。張良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對韓國的感情較為深厚。悼惠王二十三年,姬平去世。此後二十年,在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韓國首遭其殃,秦軍鐵蹄踏過,韓國宗廟倒塌在滾滾塵埃中,張良弟弟也在此時死去。公元前230年,韓國滅亡,當時張良約二十二歲,血氣方剛,他懷抱國仇家恨開始了浪跡天涯、伺機複仇的生活。他草草收葬了弟弟,變賣了家產和三百個家僮,傾盡全部家財,招求江湖俠客,立誌謀刺秦始皇。
公元前227年,韓國滅亡的第四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刺殺失敗,演成悲劇。而張良卻別具隻眼,看到了複仇的希望。荊軻刺秦王,雖然失敗,卻打破了秦王神聖的光環。荊軻的失敗,反倒給張良一個啟示,隻要靠近秦王,一個力士就可了結秦王性命。於是張良效法荊軻,組織刺殺秦王,尋找機會,一等就是十年。張良椎刺秦始皇,發生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東巡之時。張良學禮淮陽,實際是國破家亡後流亡楚國。張良學禮,隻是一個煙幕,他借此結交四方俠士,並通向楚國上層社會,謀求報秦之策。東方齊、楚兩國當時為最大國。張良在楚都未得遇奇士,他東遊齊國,訪得隱者倉海君,在倉海君的引薦下,結交了一位能扔出一百二十斤大鐵錘的力士,專門鑄造了一把一百二十斤[3]重的大鐵椎。趁秦始皇東遊之機,張良與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東南)狙擊秦始皇。當始皇車駕馳過時,大力士急起身,猛地將鐵椎砸向始皇禦輦,但鐵椎卻擦著始皇的車輦飛過,砸中副車。巡行隊伍頓時大亂,張良和刺客急忙逃走,刺殺秦始皇未遂。秦始皇大為震怒,下令在全國大肆搜捕刺客。張良為逃避追捕,更名換姓,逃匿到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
公元前218年,秦王已經統一六國,號稱秦始皇,其威勢非昔日可比。張良身材嬌小,狀貌如婦女,但他有一身浩然正氣,在大是大非的關鍵時刻,卓然奮發而為天下雄,表現出大智大勇,做出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業來,令人肅然起敬。張良與荊軻不僅僅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
對張良刺秦始皇行為,近代有兩位愛國的曆史偉人,做了恰如其分的評價。一位是清代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他在留侯祠的題詩中說:
除秦便了複仇心,勇退非關慮患深。 博浪沙椎如早中,十年應已臥山林。
林則徐的詩寄寓很深,詠史以抒情。另一位是抗日民族英雄馮玉祥將軍在留壩“漢張良祠”題寫的一副對聯,很有深意。其詞曰:
侯封敝屣,漢家三傑,如公的是完人,明功成身退之義; 奮誌擊秦,博浪一椎,不中亦寒敵膽,以匹夫有責為心。
馮玉祥評價張良椎擊秦始皇,是“匹夫有責”的愛國行為。古代暴君夏桀自比太陽,人民詛咒:“這太陽什麽時候滅亡,寧願和這太陽一起死亡。”暴君民賊,人人可得而誅之。總之,張良刺秦始皇,代表了當時廣大人民的意誌。
宋人蘇軾在《留侯論》中對此提出了另一種看法。蘇軾說: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無過人之能,而逞匹夫之勇,不是真正的大勇。蘇軾認為張良有“蓋世之才”,卻去效法荊軻的匹夫之勇,“而逞於一擊之間”,是一種無補於事的冒險行為,張良得以遁逃純屬僥幸。即使刺殺成功,也隻是喪了秦始皇的命,而不能結束秦朝的暴政。以暴製暴,用暴力推翻秦王朝,不能隻是個人的孤立行為,而是要學項羽那樣“萬人敵”,像陳涉那樣為天下倡,動員人民大眾參與,才能使暴君獨夫陷入滅頂之災,結束一代暴政。張良年少任俠,一心隻想報仇,當然不會有這種認識境界。但張良的椎刺秦始皇,並不是毫無意義的,而是大快人心,具有啟迪民智的大勇精神,在動員人民反秦意識上是很有意義的。試問,如果沒有荊軻、張良等人前赴後繼一次又一次對秦始皇的權威挑戰,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張良之一擊,打破了“始皇帝”的神聖光環,消除了廣大老百姓積於心頭的巨大壓力——不得對天子造反,冤死、屈死,隻能認命。皇帝荒暴,就是獨夫民賊,人人可得而誅之。張良向秦始皇的挑戰,其作用遠遠大於椎刺秦始皇暴君這一行為本身,它成了催醒人民、動員反抗殘暴的導引。唐李白有詩雲:“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李太白全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圯橋進履,得授兵書
張良椎擊秦始皇,經過十餘年的謀劃,一旦失敗,對個人意誌與信念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張良內心的沮喪與痛苦,可想而知。秦始皇震怒,全國戒嚴,大索十日,不知株連了多少無辜。殘酷的現實,逼使張良猛省。個人單槍匹馬的任俠行為,在向掌握了國家機器的皇帝挑戰時,無異於以卵擊石,如同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張良獲得了頓悟,達到了蘇軾所批評與陳述的那種境界,經曆十年修煉,動心忍性,脫胎換骨,從一個任俠成長為一個智士。張良這一人生轉折的契機,就是下邳圯橋進履,得授兵書。
下邳是古代下邳國的都城,戰國時屬楚邊邑,緊鄰齊國,秦統一後置縣,在今江蘇邳縣南古邳鎮東。這裏交通四達,人物殷阜,地當南北衝要,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縣城垣高牆厚,城郊河道縱橫。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二稱下邳形勝曰:“北控齊魯,南蔽江淮。水陸交通,實為衝要。”縣城十分牢固,有城牆“三重”(《水經注·泗水注》),沂、泗兩水會流於此。沂水至下邳城分為兩流,一條從城北的西南處注入泗水,為沂水主流,另一條從城東繞行南邊匯入泗水,稱為小沂水(參見《水經注·沂水注》),其上有橋,就是張良漫步的圯橋。泗水徑其南。楚漢相爭時,這裏是楚大後方的軍事重鎮,漢將彭越、灌嬰,帶領精銳騎兵,突襲項王後方,多次襲擾下邳,並殲滅楚大將薛公於此。正由於下邳地處衝要,這裏的人遷徙頻繁,南來北往流動人口聚集,構成了複雜的社會環境。張良逃匿於此,既有利於藏身,又有利於與四方豪俊交遊,表明張良複仇之心未泯,他還要圖謀東山再起。
張良謀刺秦始皇,經由多年的積勞,而謀刺失敗的打擊,遁逃之困苦,使其身體垮了下來,從此多疾病,也影響到張良的行俠行動。他藏匿下邳,改了姬姓,更名為張良,一邊養病,一邊檢討,思謀反秦良策。張良痛定思痛,體驗到一個人的單打獨鬥,是無法奈何秦帝國的。他改弦易轍,熬過了苦悶、彷徨,學習黃老,修煉起道家的“導引辟穀”來,既養身,又養性。所謂“導引”如同佛家的打坐參禪,是道家的一種延年健體的氣功,又稱“行氣”。修煉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摒除一切雜念,神出軀殼化為混元,與天人合一,達到形神統一、物我兩忘的“智慧極高”的一種境界,其實質,是一種保健醫療方法。至於“辟穀”,又叫“卻穀”,帛書裏叫作“去穀”,是食氣導引升華的一種境界,即不食人間煙火。秦以前的養生家,曾有人幻想過不吃五穀就可長生,有的尋找穀物代用品,服用藥物,有的則除喝水以外,什麽都不吃,全靠呼吸空氣來維持生命,這當然隻是一種主觀幻想,不吃東西是不行的。有學者研究,“導引”與“辟穀”,作為道家的養生術,既引導人們健身,又引導人們養性,靜思反省,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這可以說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失意者的一個避風港。導引辟穀,對於張良來說,就好似遁入空門。張良雖學道黃老,但遠未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反秦報國的大誌還在鼓舞著他振作起來,隻是殘酷的現實迫使他逃遁而已。因此,張良經常到城南小沂水上的圯橋漫步,觀日出日落,沉思、檢討。
有一天,張良獨立橋頭,這時有一個穿短袍的老翁,步履蹣跚地來到張良跟前,故意把鞋子掉到橋下,回過頭來對張良說:“小夥子,下橋去給我拾鞋。”老頭的唐突語言使張良一愣,心想,這老頭莫非倚老賣老在耍笑我嗎?張良心一橫想伸拳揍老頭一頓,但轉念一想,自己正在遭通緝,不要惹是生非,況且麵前的老翁,偌大年紀,給他拾鞋也不丟份兒,正如孟子說的,為長者折枝,這是後輩應該做的事。真是退一步天寬地闊,張良壓下了怒氣,下橋拾了鞋,交給了老人。可是這老頭也不言謝,還以命令的口吻說:“給我穿上。”張良想,既然拾了鞋,就把好事做到底,於是跪在地上俯身替老人穿上鞋。老人滿意地笑著離開了。老人詭譎的行動使張良百思不得其解,他呆呆地目送老人離去,頭腦盤旋,隱隱悟出點什麽,老人似乎專門到橋頭來讓張良拾鞋,要試探他什麽。張良目送老人走了一裏地之遠,漸漸看不到人影,忽然老人又折了回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張良困惑不解,感到離奇,對老人已生出無限敬意,張良欠身拜跪在地,答應了老人的約會。五天之後,張良一早就到了橋頭,老人已先到達,生氣地責備張良說:“與老人期,後何也?”老人不由分說地離開了,又甩出一句話:“後五日早會。”又過了五天,張良在天未亮雞未鳴時就去了橋頭,想不到老人又先到了,這一次,老人聲色俱厲地責備張良說:“為何又落在後麵?”老人離開了,又說了一句:“後五日複早來。”又一個五天過去了,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橋頭,不一會兒老人也來了。老人十分高興,對張良說:“當如是。”於是從懷中取出一編竹簡贈送張良,說:“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說完,老人離去,沒有再說別的話,從此再也沒有出現。十三年後,張良果然在濟北穀城山下找到了一塊黃石,並把它供奉在家中。於是史稱張良所遇老人為黃石公。
這個傳奇故事,載於《留侯世家》,它神化張良得到仙人指教。故事中隻有張良與黃石老人兩個當事者,誰見,誰知,誰傳,已無從查考。三次夜半往,十三年後化為黃石,離奇而神秘。但故事又平易動人,情節簡易,入情入理,是民間故事的常套,流傳極廣。司馬遷認真記載,細節刻畫,一絲不苟。
古人興眾起事,往往借助神怪做宣傳,民間也津津樂道,本不足怪。高祖斬蛇起義,黥布受刑當王,皆此類也。陳涉起義,吳廣學狐鳴:“大楚興,陳勝王。”又魚腹丹書,這些都是人為製造。張良所得黃石老人授書,原本是《太公兵法》。太公是周初的開國功臣呂望,又稱薑太公,他隱居渭濱垂釣,七十而得遇周文王。文王死,武王立,用為軍師,尊為尚父。呂望佐武王滅紂,創建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張良隱居下邳,痛切反思,以薑太公為榜樣,立誌佐賢主,滅暴秦,取天下,可以說這才是張良脫胎換骨的十年修煉。奇遇的故事可以是人為,也可以是受老人的指點。“圯橋進履”故事中的這位“圯上老人”可能就是一位從事反秦活動而隱於鄉下的有心人。張良在博浪沙一擊,天下震驚,必然引起民間反秦誌士的注意,覺得張良資質不凡,膽識過人,隻是年少氣盛,忍耐不足,以致易於輕舉妄動,如欲成就大事,自需一番磨煉,特別要在忍耐力上痛下功夫。待老人一再考驗張良的忍耐力之後,認為係可造之才,便對他進一步指導,授予兵書,要張良苦心修煉成長為帝王師。具體事實,無須細考,要旨在正確地理解太史公記載圯上老人授書的精神,它說明張良在下邳,以道家“導引辟穀”的養生作掩護,而刻骨銘心地反省,蓄誌待時,如同諸葛亮之臥隆中,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修學養性,以待賢主,誌清天下。張良的這一誌節境界高於任俠不知幾千裏,血氣之勇已為偉大胸懷所代替。張良成熟了,他不再是一個逞匹夫之勇的莽夫,而是一個善謀的智多星。他在下邳交納豪傑,共襄覆秦大業。項羽的堂伯父項伯,是秦朝懸賞捉拿的要犯,他既是楚國的顯貴遺臣,又犯殺人之罪,是張良收容了他。張良與項伯,遭遇相同,命運相同,仇恨一體,誌趣一致,兩人成了莫逆之交。想不到這一因緣,成了日後挽救沛公劉邦於滅頂之災的機緣,演繹出了一幕鴻門宴的活劇。張良與項伯的交遊,生動地說明了張良藏匿下邳,誌念沒有須臾忘記。《留侯世家》作了意味深長的記載:張良“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後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其時,公元前209年,張良四十三歲。
(三)張良十大奇計
1.計破嶢關,搶先入關
公元前206年九月,沛公劉邦從武關入秦,破嶢關及蘭田,用張良策,不戰而降秦軍。劉邦有兵二萬,少於秦軍,強攻不能取勝。張良聲言做五萬人的飯菜,在野外大張旗幟為疑兵,造成漢軍強大的假象。嶢關守將是商賈出身,貪錢財。張良派使者進關遊說秦將背叛,投降劉邦,同時派兵西向鹹陽。秦軍守將同意投降,放鬆戒備,張良勸劉邦趁機攻關,秦軍大敗,乘勝向前,蘭田不戰而降。於是劉邦搶先入關,在楚漢相爭中占得了政治製高點。
2.鴻門鬥智,計挫範增
沛公破鹹陽,入居秦宮室,又派兵把守函穀關,阻止項羽入關。當時項羽為諸侯盟主,稱上將軍,有兵四十萬,劉邦隻有十萬兵,顯然不敵項羽。張良勸說劉邦:“秦皇帝暴虐無道,所以沛公才有今天,如果剛剛取勝就效法秦皇帝深居宮中享樂,好比助紂為虐,即將有大禍。”劉邦警醒,立即退出秦宮,封藏府庫,還把軍隊撤出長安,駐紮在鹹陽東郊霸上。一個多月後,項羽果然領兵攻破函穀關要擊殺劉邦。張良拉攏項羽叔父項伯與劉邦約為兄弟和兒女親家,由項伯向項羽說情,稱劉邦有大功,先入關破秦,封藏府庫,等待項羽;派兵守函穀關,是防止別人入秦,小人挑撥鬧了一場誤會。張良還教導劉邦及樊噲等人,到鴻門赴宴,謙恭低調,吹捧項羽,座席在下首,稱項羽為大王,以臣禮相見。其時項羽尚未稱王。張良設謀劉邦低調奉承的方法,挫敗了範增欲借宴會取漢王劉邦人頭的毒計,解除了劉邦的殺身之禍,使強勢的項羽在鴻門宴上敗下陣來。
3.火燒棧道,麻痹項伯
範增設謀,封王劉邦於巴蜀,劉邦欲與項羽拚命。張良策動項伯,劉邦得封於漢中,又勸劉邦就國時明燒棧道,為後來韓信暗度陳倉奠定基礎。劉邦還定三秦,張良致書項羽,說山東諸齊乃項王大患,劉邦隻不過是如楚懷王之約得關中而止,為劉邦東出,直搗彭城,贏得時間。
4.下邑畫策,張良獻滅楚大計
漢王兵敗彭城,敗退到下邑,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張良推薦韓信、彭越、黥布三傑於漢王,規劃滅楚戰略大計,三年間楚亡漢興。
5.阻封六王,避免重蹈項羽覆轍
劉邦與項羽在成皋相持的緊要關頭,酈食其獻計劉邦封六國之後,多樹項羽之敵,張良與陳平得知立即阻止劉邦分封。張良說:“誰替大王出此下策?如果封王六國,那麽大事就完了。”這是步項羽分封之後轍,張良列舉了足夠的理由點醒了劉邦,劉邦立即銷毀了封王印章。
6.分土韓彭,會兵垓下
公元前203年,韓信破齊欲自立為王,劉邦大怒,張良勸漢王忍耐,順水推舟封王韓信,以收其力,接著劉邦與項羽訂立中分天下和約,誘使項王東歸,劉邦乘勢追擊。韓信不派兵與會。張良勸說劉邦實授齊王韓信、梁王彭越土地,劉邦用其計,諸侯皆會,垓下之戰,項羽敗亡,漢朝得以興起。
7.窮追項羽,迫使自刎烏江
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劉邦用智,項羽用力,雙方對峙廣武經年,勢均力敵,誰也吃不掉誰,這一形勢,先退者士氣低落。劉邦用計與項羽和解,以鴻溝為界,鴻溝以東為楚,鴻溝以西為漢,引誘項羽撤兵先退。這一關鍵時機,張良獻計劉邦背約,窮追項羽,迫使項王自刎烏江,楚滅漢興。
8.封侯雍齒,平息爭功
漢朝建立,劉邦大封功臣,諸將爭功,蕭何與曹參都產生了裂痕,有眾叛親離之勢。張良勸劉邦盡快封其仇雍齒,平息了諸將爭功,穩定了政治局勢。
9.安邦定國,建都關中
追隨劉邦打天下的西漢開國功臣,大多數是楚人,不願遠離家鄉,主張定都洛陽。山東人婁敬勸說劉邦,洛陽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不利安邦定國,建言定都關中。劉邦猶豫不決,問計張良,張良婁敬說服劉邦遷都關中,奠定了漢家穩固的基業。劉邦為此破格任用婁敬為大臣,賜姓劉,於是婁敬改名劉敬。成全劉敬之功者,張良也。
10.薦商山四皓,計安太子
劉邦欲廢太子,即後來的惠帝劉盈,諸大臣強諫,劉邦不聽。張良獻計太子結交商山四皓,得以保全太子位,穩固了國本。
司馬遷說,張良在高帝身邊,有充分的條件時常討論天下大事,所獻奇計非常之多,不能具載,隻擇要地將關係天下興亡的大事粗略記載下來。上述十大奇計,條條都是關係漢朝建立和國家安危的大事。
二、陳平奇計
陳平,陽武戶牖鄉(今河南原陽縣東南)人。陳平是漢高帝劉邦的重要謀臣。地位僅次於張良,兩人齊名,人稱良平。在楚漢相爭時,他屢出奇計,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大功。呂後執政時,他機智地與之周旋,和諸大臣協力消滅了諸呂,重建劉氏的基業。
(一)少立壯誌,終遇明主
陳平少年時家境不是太好,有數十畝田地,與哥嫂同居。陳平其人長得漂亮,一表人才,喜好讀書不事農業,多次引起嫂子的不滿。成人後,到了娶親的年齡,富者攀不上,窮者又看不上。正好有當地大富張負的孫女,連嫁五夫,連喪五夫,無人敢娶。陳平便顯示自己的才能,引得張負將孫女嫁於陳平,並拿出錢財資助陳平四處交遊,名聲漸起。
陳平在故裏曾經主持裏社的祭祀活動。每當活動完畢,陳平就操刀分配祭祀用過的犧牲,且分肉十分公平,鄉裏父老稱讚曰:“善,陳孺子之為宰!”陳平回答說:“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陳丞相世家》)
後來,陳平果然為惠帝、文帝兩朝丞相,主宰天下。
秦二世元年(前209)陳勝在大澤鄉舉起反秦大旗,天下響應。陳平也是一個熱血青年,投奔魏王魏咎帳下,後因受人讒言,便離去歸服項羽。陳平歸項羽後一直在其身邊,他隨項羽破秦入關中,被封爵而不治事,任都尉之職,相當於侍衛長。在一般人的眼中,都尉之職很榮耀,對於陳平卻是大材小用。鴻門宴中陳平的具體任務是看住劉邦,不讓其逃走。但是陳平通過劉邦在鴻門宴上的上乘表現,認定劉邦是必成大業的人物,於是隨著項羽態度的轉變,放走了劉邦,未歸漢時便立下大功一件。
陳平隨項羽,得知其為人。項羽喜聽親信之言,所用非諸項則為妻之昆弟,雖有奇士而不能用。項羽禮敬陳平而不重用,陳平抑鬱不平。漢二年三月,漢王東出,陳平歸漢。陳平通過劉邦部屬魏無知的引薦晉謁劉邦。漢王問:“子居楚何官?”平曰:“為都尉。”漢王即日拜陳平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參乘,即警衛副官。典護軍,職掌諸將督察,頗有權力。成皋對峙初期,漢王拜陳平為亞將,與韓王信駐廣武。
陳平得到劉邦的寵信,地位迅速上升,引起周勃、灌嬰等人的不滿,向劉邦進讒言說:“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願王察之。”(《陳丞相世家》)
劉邦聽了周勃、灌嬰等人的讒言,有所懷疑,便召來魏無知責問。魏無知深信陳平有真才實學,就辯解說:“我推薦的是才能,大王您問的是德行。假如現有古代尾生、孝己那種德行而對戰爭勝負無作用的人,大王您願意用嗎?”劉邦聽了魏無知的回答,心中疑惑已解開大半,便召問陳平說:“你先事魏後事楚,今又事我,難道這是一個忠誠之士的作為嗎?”陳平坦然回答說:“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說,故去事項王。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聞漢王之能用人,故歸大王。臣**來,不受金無以為資。誠臣計畫有可采者,願大王用之;使無可用者,金具在,請封輸官,得請骸骨。”劉邦聽後,認識到陳平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乃謝,厚賜,拜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諸將乃不敢複言”。劉邦不愧是劉邦,顯示出創業帝王的大度,當他分清是非曲直後立即改正過失,升遷陳平為中護軍,留在身邊參決謀議,諸將不敢再進讒言。
(二)離間楚君臣
離間,又稱反間,就是派出間諜,或收買敵方人員,在對方陣營散布流言,製造混亂,刺探情報,挖人牆腳,做策反工作。離間之計,由來已久。《孫子兵法》中就有專章《用間》詳加論述。陳平奇計,以離間楚君臣興漢滅楚,意義最為重大,當做專題來說。
作為克敵製勝的手段之一,離間可以起到獨特效果。楚漢之際,運用反間計最為成功者,就是陳平。
公元前204年,楚王項羽截斷漢軍糧道,困漢王於滎陽(今屬河南)。劉邦在兵弱糧乏的情況下,願割滎陽以東求和。項王主要謀士範增老謀深算,竭力主張項羽拒絕和約,急攻滎陽。劉邦得知十分著急。陳平曾任楚軍都尉,熟悉項王隻有範增等少數幾個忠臣,而項王用人最愛猜疑,就獻計說:“大王如能給我數萬金離間其君臣,使其內部不和,那時再興兵攻之,必能敗楚。”劉邦深以為是,馬上撥出四萬金任陳平支配。
陳平即刻收買人在楚軍中散布謠言,說鍾離眛、範增等為項王屢立戰功,至今未得厚報,他們正擬歸漢,希望封王得地。項羽聞此大疑,便不很信任範增、鍾離眛等,特派使臣去漢軍營探聽虛實。劉邦按陳平計,先備下豐盛酒菜,待使臣入內後佯驚說:“我以為是亞父的人,原來是項王使者。”立即下令撤換,改以粗食相待。使臣返營後,將一切報告項王,項王大怒,懷疑範增有二心。範增知項王中了反間計,一氣之下,自請歸家養老,竟病死途中。鍾離眛也被項王削弱了兵權。陳平略施小計,就使項羽自毀長城。
陳平的反間計並不高明。《通鑒輯覽》說:“陳平此計,乃欺三尺童子未可保其必信者,史乃以為奇,而世傳之,可發一笑。”明李卓吾評曰:“此計易識。”(《史綱評要》)盡管此計隻可作為笑料的雕蟲小技,而陳平用之,項羽信之,何也?這正是陳平深知項羽為人,信用庸劣群小,喜聽親信之言。項羽派出的使者,多是庸劣之才,又為項羽所信,故陳平之計得伸。項羽之失,可悲也!
範增出走,是楚軍的一大損失。項羽逼走範增,替劉邦消除了心頭大患。項羽失了範增,沒了謀士,從此被動挨打,楚軍士氣低落,一天天削弱。所以劉邦說:“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陳平善應變,能處險不驚、臨危不亂。他在去楚歸漢途中,要渡黃河,遇上一群強人。搖船的人看到陳平身高帥氣,穿著整齊,且是一人獨行,懷疑他是楚國逃亡的將領,身中一定帶有貴重的珍寶珠玉,老是用眼睛盯著陳平,想要殺人越貨。陳平發覺,雖心驚,但立刻鎮定下來,機智地脫下衣服,光著膀子與艄公一起搖船,讓船上的人看到他身無餘物,打消了殺他的念頭。陳平的智慧非一般人所能及。
(三)陳平的六出奇計
陳平是緊隨漢王劉邦征戰的謀臣。《陳丞相世家》說陳平六出奇計,得到六次封賞。陳平所出的奇計不止六次,由於十分隱秘,記載下來的有五次。
1.離間楚君臣
此是楚漢相爭最緊要的奇計,使項羽自毀長城,逐走範增,耳目閉塞,削弱大將鍾離眛等人兵權,爪牙不利,楚兵戰鬥力削弱,見前述。
2.解困劉邦
漢三年(前204)五月,項羽猛攻滎陽,危在旦夕。陳平施李代桃僵之計,讓紀信扮演劉邦,把滎陽城中兩千女子假扮成漢兵,在一天夜裏,開了東城門殺出。可憐兩千女兵,霎時被楚軍消滅。這時由紀信扮演的漢王劉邦乘著插有犛牛尾裝飾大旗的“黃屋左纛”,在隨從簇擁下駛出東門。左右的人大喊:“食盡,漢王降楚。”楚兵大出意外,高呼“太平萬歲”,爭先恐後圍上來一睹漢王風采。此時,劉邦卻從西門逃走。
陳平此計,保了劉邦,兩千女子卻死於非命,全都成了替死鬼。
3.計安韓信
即前文所說漢四年(前203),韓信自立齊王事件,此計陳平本謀,張良助成,劉邦感悟。陳平勸劉邦優厚地招待韓信使者,麻痹了韓信。
4.獻策高祖偽遊雲夢擒韓信
漢六年(前201)十二月,有人上書告楚王韓信謀反,其實是莫須有的人為策劃,是劉邦消滅異姓王的組成部分。諸將爭相帶兵出擊,劉邦谘詢陳平。陳平向劉邦連提四個問題:
第一,陳平問:“韓信謀反,除告狀人外,還有人知道嗎?”劉邦說:“沒有別人知道。”
第二,陳平再問:“韓信本人知道有人告發嗎?”劉邦說:“不知道。”
第三,陳平又問:“陛下之兵與韓信之兵相比,哪一支兵戰鬥力強?”劉邦說:“韓信之兵戰鬥力強。”
第四,陳平最後問道:“陛下之將,能力有超過韓信的沒有?”劉邦說:“朝廷將官沒有人趕得上韓信。”
於是陳平總結說:“陛下之兵不如楚精,陛下之將才能不及韓信,發兵征討,有什麽勝算?這不過是逼迫韓信造反罷了。”陳平委婉地戳穿劉邦的陰謀,就是要逼反韓信誅殺他。戰火引燃,人民遭殃。陳平警告說:“這樣下棋十分危險。”言下之意,即使韓信不反而被逼上梁山,韓信將士一定會死命反擊。劉邦問陳平:“那該怎麽辦呢?”陳平說:“古代天子巡察四方,召會諸侯。陛下出巡雲夢,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召會諸侯,既然韓信不知情,他一定會來朝拜皇上。那時就把韓信抓了,哪裏用得著打仗。”劉邦依計,果然就把韓信逮捕了。
5.白登脫險
漢六年(前201),匈奴冒頓單於大舉侵邊,劉邦親率三十二萬大軍征討,在平城白登山被匈奴四十萬騎兵包圍。冒頓單於兵分四麵:東麵純用青馬,即麵白青色之馬;南麵純用騂馬,即紅黃色馬;西麵純用白色馬;北麵純用烏驪馬,即黑色馬。四麵分別用純一色的馬,便於識別,陣形整齊不亂,冒頓單於誌在一舉全殲漢軍。漢軍被圍困七天七夜,內外不通,糧食斷絕,危在旦夕。陳平施計,派出漢朝使者,暗中與匈奴閼氏聯係,送厚重的禮物,詭稱漢家皇帝送一批美女給冒頓和解,挑起閼氏之妒意,教閼氏說辭,稱漢皇神異,匈奴得地不能居,不如與漢和解,放漢皇一條生路。適逢天降大霧,冒頓解圍一角,留一個通道讓漢軍逃出。這一計比較下作,走匈奴王後的後門,有失大雅,劉邦回朝封鎖消息,隻說用了秘計。《史記》記載說是厚賂閼氏。東漢學者譚桓和應劭推度陳平所用詭計,稱漢朝皇帝獻美女誘使閼氏上當,漢軍才得以突圍成功。
陳平用計,多是陰招,陳平也自稱是陰謀家。不過政治鬥爭,用兵打仗,都是詭道,目的是奪取勝利。陳平輔助的是漢王劉邦,其後與周勃合謀誅殺諸呂,再造漢室,使新興王朝得以建立和鞏固,陳平奇計,應予肯定。
三、“帝王師”張良的諫說藝術
謀略人物是帝王的助手,好的謀略還要伴隨關於表達的藝術,古代稱為縱橫捭闔。戰國時期,連橫合縱兩大派策士,遊說戰國七雄國君,對外采取的策略,六國聯合抗秦叫合縱,秦國為了打破合縱,遊說六國與秦訂立雙邊盟約,各個擊破六國,稱為連橫。蘇秦是合縱謀略的代表人物,張儀是連橫策略的代表人物。蘇秦先是以連橫遊說秦王,沒有被采納,改為合縱說六國;相反,張儀先以合縱說六國,晚於蘇秦找不到市場,改為西入秦說連橫。所以縱橫捭闔泛指策士們的遊說藝術,立場與說辭隨形勢搖擺,以取勝為目的。
後世謀臣遊說帝王,不是列國之君,而是一統天下,改變了縱橫捭闔的遊說藝術,立誌堅定,效忠其主,一個善謀之士,首先要擇主而來事,為解救天下蒼生貢獻智慧。楚漢相爭,範增奇士,錯選了以項伯為主,他的奇謀善計,大多不被采用,最後被項羽趕走,疽發背而死,以悲劇告終。張良、陳平等智士,選擇漢王劉邦為主,奇謀善策,均被采用,成就了漢家事業,也成就了個人功名。所以生於亂世,君擇臣,臣亦擇君。君明擇賢臣,賢臣事明主。陳平原在項羽帳下效力,後來轉仕漢王劉邦,是臣擇君的一個典型;張良原為韓王效力,後事劉邦,也是一個臣擇君的典型。由於國君手握極權,依人性的慣性,喜聽美言,憎惡逆耳之言,所以謀臣的進言藝術必須高明,才能既安天下,又安其身。張良以籌謀劃策輔佐劉邦定天下,封留侯,成為“帝王師”,他的進言藝術無人可及,試評說如次。
《留侯世家》曰:“(張良)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這段話有兩個重心,一是說,張良恪盡職守,關心國家大事,獻策多多;二是說,張良進策技巧“從容言”,使領導樂於采納,此點極為重要。古代的首席謀臣,相當於現今的首席顧問兼大秘書,讓領導言聽計從,才能發揮作用。什麽叫“從容言”?表麵是指對話技巧,兩人對話十分和諧,寬鬆,進言人沒有負擔,盡情把理說透,聽言者愉快接受,並付諸實現。“從容言”的實質是指進言者的品德修養,盡職盡忠,沒有絲毫個人雜念。凡有私心雜念者,總是察言觀色,投其所好,賣弄聰明,自己不知不覺墮落成為諂媚小人,進而成為弄柄奸臣,沒有好下場。張良進言,從不搶先,不圖功名,誠心誠意對事,成為進言者的典範,贏得劉邦敬重,尊張良為師長,從不稱張良之名而稱字,左一個“子房如何如何”,右一個“子房如何如何”。子房,就是張良的字。劉邦對其他大臣,乃至包括蕭何,都是呼來喚去,如使奴仆,唯有對張良師事之,對張良的建言,從不打折扣。張良是怎麽做到的呢?細說端詳:
其一,張良進言,從不爭功,不出風頭,不搶先發言,看準時機,向劉邦進言,功歸首先建言者,或說理透徹的建言人。例如,張良隨劉邦入關,攻下鹹陽,曾建言劉邦出秦宮室,封府庫,還軍霸上。先是樊噲直諫,劉邦左右大臣也多有勸說。張良最後總結分析,指出劉邦若不出秦宮室,項羽入關將有滅頂之災,劉邦徹底心服。又如第九計,議遷都,眾大臣爭論得一塌糊塗,眾將皆楚人,不願西遷。等到劉敬從西戎戍守歸來,進言劉邦以暴力取天下的人不可效法西周文王、武王以德取天下,要占有地利。劉邦動心,才去問張良,張良借機詳細分析利弊,功歸劉敬,說:“劉敬說是也。”劉邦當天就決策遷都。
其二,棘手大事,進言者要承擔責任,主動唱黑臉,留給決策人唱紅臉。張良進言劉邦的第一計,用兵法詭道計破秦嶢下軍,第七計進言劉邦窮追項羽,這兩計均為定盟背約行為。以純道德論,背約非君子,乃小人,這個鍋不能讓稱帝的劉邦來背負。此時張良主動強諫,承擔負約之名,唱黑臉,把勝利果實和唱紅臉留給劉邦,那劉邦的激動之情,不必言表。
其三,重大決策,務必穩重,留在決策人問計時再進言,才能收到奇效。張良進言第四計,下邑之謀獻滅楚大計,是劉邦在彭城敗北,退逃途中問計時,張良奉獻的。劉邦五十六萬大軍在彭城被項羽三萬輕騎打敗,使劉邦產生了極大的恐懼與震撼。所以在敗北途中急於召開軍事會議,劉邦說誰能助我滅項羽,分天下之半。張良認為時機已到,他建言劉邦先打一個勝仗,阻擊項羽於成皋以東,漢軍建立成皋防線,利用地理形勢,劉邦親自坐鎮,吸引項羽屯兵於堅城之下;然後派韓信在北方開辟第二戰場,滅魏、趙、代、燕,進兵齊國;再派彭越深入楚後方,擾亂楚軍後勤;再派一位辯士到南方說降九江王黥布歸漢,也就是張兩翼包圍項羽,當韓信深入齊國之時就是項羽滅亡之日。這一計劃,史稱下邑之謀,正麵戰場在成皋,史稱成皋之戰。整個楚漢相爭的進程,就是下邑之謀的執行過程。如此重大戰爭決策,張良十分沉穩地放在決策人劉邦急於問計時和盤托出,收到整個漢軍集團堅決執行之效,創造了曆史。
其四,進言人要善於諷諫,啟發決策人醒悟,改變其固執己見,是一種藝術。張良獻策第八計,進言劉邦封雍齒為侯,撫平功臣爭功,穩定了初建的西漢政權。劉邦豁達大度是他性格的優點,善於團結人。但劉邦又心胸狹隘,固執己見,記恨報仇。論功封侯,隻講親疏,大臣寒心。有的感到身危,已有叛變發生,如項羽降將利幾就叛變了。講大道理劉邦聽不進去,張良陪伴劉邦出遊,故意危言聳聽,說諸將三三兩兩交頭接耳在謀叛。劉邦心驚,忙問怎麽辦?張良故意說,陛下最恨的最想殺的人是誰?劉邦說是雍齒,張良說:“趕快封雍齒為侯,諸將就安定了。”這其實是張良勸諫高祖不要以意為法,論功不要親疏有別。又,張良建言呂後保太子的第十計,處人骨肉之間不是口舌能爭的,讓太子以四皓為友,其計妙絕。東漢末,諸葛亮計保荊州牧長子劉琦就是效法張良的妙計。
綜上所述,張良的“從容言”,表麵看是進言技巧,實質是品德修養,隻有一心為公的人才能把握好進言的尺度。沒有私心雜念,才能做到盡職盡責。劉邦師事張良,一半是敬重張良的智慧,一半是敬重張良的品德。蕭何、曹參兩人是同鄉,同僚,又是好友,可是在論功行賞時,兩人互不相讓,差點水火不容。張良卻是功成身退,拒絕受封大縣。德行高下,一經比較,不言而喻。高祖品評大臣,特別將張良、蕭何、韓信三人並提,稱為人傑。漢初三傑,由此而生。張良居三傑之首,高祖給予了最高評價,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確實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