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晉軍一舉滅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麵,中華大地又獲得了暫時的統一。在這次統一的戰爭中,西晉名將杜預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出身世家望族,他的祖父杜畿在魏時為尚書仆射,父親杜恕任幽州刺史,妻子是魏文帝曹丕之妹高陸公主。杜預少有大誌,又博學多通,於經濟、政治、軍事、曆法、律令、算術、工程諸方麵均有造詣,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時人美稱其為“杜武庫”。
司馬氏代魏,杜預先守河南尹,參與《晉律》的修訂並進行注釋,又對官吏的考課製度改六年一評為每歲一考,這樣,“積優以成陟,累劣以取黜”(《晉書·杜預傳》),事不淹遲,人無失察,賞罰分明,用人合度;後任度支尚書管理財政,提出五十多條措施,都被采納實施,效果顯著。他在朝為官七年,補偏救弊,損益萬機,朝野無不稱美。公元278年,首創伐吳大計的名將羊祜病卒,死前舉薦一貫力主伐吳的杜預自代。杜預繼羊祜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後,其傑出的軍事才華得到了施展。
杜預接替羊祜坐鎮襄陽,一上任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派遣精兵出其不意,進攻西陵。東吳名將張政猝不及防,吃了敗仗,一大批將士被俘。張政怕受到吳主孫皓嚴責,不敢把敗績如實上報。杜預卻特地派人把俘虜押送到建業歸還孫皓,孫皓對張政隱瞞軍情一事大發雷霆,將張政調離西陵,另派能力不強的留憲來鎮守西陵,這正中了杜預的離間之計,為滅吳搬掉了第一塊攔路石。大軍壓境的前夕,孫皓誤換邊將,表現了他的昏庸,所以杜預深感伐吳的時機已經成熟,他求戰心切,主張堅定,旬月之內,連上兩表,終於堅定了晉武帝伐吳的決心。
晉武帝雄心勃勃,很早便“密有滅吳之計”,但因以太尉錄尚書事的賈充為首的保守派竭力反對,多方阻撓,所以他伐吳的決心遲遲未下。杜預在表中認為,東吳內部極不穩定,力量薄弱,及時伐吳,“有萬安之舉,無傾敗之慮”,如或遲疑,恐坐失良機,孫皓也會怖而生計,加強戰備,修固城池,堅壁清野,疏散百姓,到那時伐吳,自會困難更大,阻力倍增。杜預還指責那些幹擾和破壞伐吳的人,說他們完全是出於私心,考慮的是個人的功過得失,而不是國家的長遠利益。杜預再次請戰的奏疏送到時,適值中書令張華與晉武帝在下棋,武帝讀畢奏疏,心已有所動;這時,張華推開棋盤對武帝說:“陛下聖明神武,朝野清晏,國富兵強,號令如一。吳主荒**驕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不勞而定。”(《晉書·杜預傳》)這樣,晉武帝終於下定決心,在公元279年的十一月,部署六路兵馬,全線出擊,大舉攻吳。命鎮軍將軍司馬伷出塗中(今安徽滁河流域),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今湖北鄂州),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今湖北武漢),鎮南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眾,作為奇兵,順江而下,聲勢浩大的滅吳統一戰爭,從此全麵展開。
太康元年(280),杜預出兵江陵,一路上戰無不捷,攻無不克,旬日之間,累克城邑,大獲勝利。這時,王濬的水軍也連戰連勝,先打下了東吳軍事重鎮西陵,殺了都督留憲;接著又拿下荊門、夷道,一路順風地直逼東鄉、江陵,來和杜預會合。在王濬的部隊來到東鄉之前,杜預先派部將周旨率領八百精兵,繞道而行,於深夜偷渡長江,在巴山虛張旗幟,燃起大火,好似千軍萬馬占領了江防要地。吳軍為之喪膽,都督孫歆咋舌驚歎道:“北來諸軍,怕不是飛渡長江的吧!”緊接著,吳軍倉促迎戰晉軍,被晉軍打得一敗塗地。在潰退回城時,周旨他們乘亂混進了城裏,直入軍營,活捉了孫歆並占領了東鄉,截斷了江陵守敵南逃的歸路,為全殲江陵吳軍做好了準備。因為杜預足智多謀,出奇製勝,所以軍中稱讚他“以計代戰一當萬”。
杜預的大軍包圍江陵後,堅守江陵的吳軍都督伍延假說要投降,實際把精兵埋伏在城樓上的矮牆裏,企圖等晉軍入城時襲殺杜預。不料杜預不為所騙,急令繼續攻城。不久城破,伍延被殺,江陵落入晉軍手中。由此,杜預軍威大振,沅水、湘水以南,零陵、桂陽、衡陽,直到廣州,守令皆望風歸降。杜預持節安撫,秋毫無犯,繼而又揮師挺進,攻戰武昌。打下武昌以後,杜預召集各路諸將商討進取建業之策。在晉軍所向披靡、節節勝利之際,有人卻反對乘勝進兵,“百年之寇,未可盡克”,又說雨期將至,疾疫必起,因此要求偃旗息鼓,班師回朝。如果這種意見占上風,伐吳統一之舉勢必半途而廢,功虧一簣。這時,杜預卻說:“昔日樂毅籍西一戰遂並強齊,現在兵威已振,勢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怎麽能在這時退兵罷手呢?”他毫不遲疑,當機立斷,指揮大軍徑趨秣陵(今江蘇南京江寧區),步步進逼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事實證明,杜預多謀善斷,料敵製勝,具有大將的智慧和氣魄,原來主張班師的人都向他深表歉意。
杜預攻克武昌以後,就受命去收複東吳南方的大片地區,包括今湖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江西一帶,最後攻取建業。迫降孫皓的是王濬的水軍。而王濬能趁勝進擊,一鼓作氣滅了孫吳,和杜預的支持及鼓勵分不開。起先,晉武帝命令王濬攻下建平以後受杜預節製,杜預主動推辭說:“如果王濬攻克建平,沿江東下,聲威大震,不宜讓他再受製於我;如果攻不下建平,也就無法受我節製。”攻下江陵後,杜預又分兵給王濬,以壯大他東下的實力。在王濬擁舟東下、直指建業途中,晉武帝又令王濬受安東將軍王渾節度。王渾屯兵江北,並不準備前進;假如王濬聽從王渾,對吳國發動的最後進擊也就要被迫停止。杜預寫信鼓勵王濬說:“將軍已經攻破了東吳西邊的防守,應當順流而下,直接向建業進軍,去征伐幾輩子的叛逆,拯救吳人脫離火坑。將來得勝還朝,也是一生的大好事。”王濬見信大喜,修表向武帝呈上杜預的信,隨即順流放樟,麾師東下。大軍經過三山時,王渾還想以召王濬議事為名阻其東下。王濬因受到杜預的激勵,所以並不停留,派人告知王渾“風大不得泊船”,就乘其鋒銳,舉帆直奔建業。在強大的攻勢麵前,吳主孫皓不得不肉袒麵縛,銜璧牽羊,衰絰輿櫬,率兄弟子侄二十一人,出門拜降。至此,魏、蜀、吳三國分立的局麵徹底終結,晉王朝的全國統一勝利實現。
在整個伐吳戰役中,杜預在關鍵時刻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伐吳之始,晉武帝舉棋不定,是杜預連上戰表,再三懇求,加上張華的力諫,使伐吳之役得以提前進行;戰爭進行之中,杜預先出奇兵,配合王濬攻下東鄉,占領江陵,後在眾將猶豫彷徨、不敢繼續進兵,眼看伐吳之業要毀於一旦之際,他力排眾議,一麵上表武帝,據理力爭,指明平吳已是旦夕之事,不可中道停止,促成武帝下進一步進兵的命令;又不失時機地指揮大軍趁勢進擊,激勵王濬直搗建業,終成大事。論功行賞,杜預被封為當陽縣侯。
滅吳以後,杜預仍鎮守襄陽,他關心民瘼,注重農桑,引滍、淯諸水灌溉原田萬餘頃,公私皆利,黎民感德,尊他為“杜父”。他又於揚口開渠千餘裏,引夏水達於巴陵,內瀉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湖廣一帶作歌謠讚頌他:“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認智名與勇功。”晚年,他摒棄名利,潛心著述,完成《春秋經傳集解》《春秋釋例》《盟會圖》《女記讚》等書,為我國學術文化的發展做出有益貢獻。公元284年,杜預被征為司隸校尉,在赴任途中因病而卒,年六十三歲,死後追諡征南大將軍。(俞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