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字文長,義陽(今河南信陽)人,劉備帳下一員膽略過人的大將。魏延數有戰功,最後竟以“背叛”的名義被斬,不白而死,留下一樁曆史疑案。
一、守漢中,不負劉備重任
劉備寓居荊州,招募賢士之時,魏延即心向往之,赤壁大戰後,成為劉備的將領。劉備入蜀,魏延率部曲跟隨,奪關斬將,立下戰功,升為牙門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得漢中,稱漢中王,將遷治成都,要選拔一員大將鎮守漢中。漢中乃蜀之北大門,有“益州咽喉”之稱,“若無漢中則無蜀矣”(《三國誌·楊洪傳》)。因此,鎮守漢中的責任僅次於荊州的關羽。眾軍議論,以為“必在張飛”,而張飛也認為非己莫屬。豈知劉備力排眾議,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總攝漢中地區的軍政事務。這一決定出人意料,“一軍皆驚”,全軍上下對魏延刮目相看。劉備即將離開漢中,大會朝臣。在會上他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作何打算?”魏延說:“若曹操舉天下之兵來犯,請為大王拒之;若遣偏將率十萬之眾而至,請為大王吞之!”這回答擲地作金聲,劉備聽了拍手稱善,而在場的文武官員“鹹壯其言”。
魏延不負劉備重托,在獨任北方防務中,采用《周易》所載的“重門”之法,創立“圍守”禦敵,對保衛漢中做出極有成效的貢獻。他在漢中一線依地勢築起一座座土圍為營寨,各圍積糧屯兵。“敵若來攻”,各圍即出城,並且相互救援,“使不得入”。這些錯落棋布的圍寨,在延熙七年(244)曹爽攻漢中時發揮了作用。當時,曹爽率軍十萬攻蜀,漢中守軍不滿三萬,敵眾我寡,諸將驚惶。有人主張撤圍守,退保漢、樂二城(今陝西勉縣和城固),王平卻主張利用諸圍拒守,以待援軍。結果,“王平捍衛曹爽,皆承此製”,獲得成功(《三國誌·薑維傳》)。薑維主持蜀國軍務時,以為諸圍錯守,“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穀,退就漢、樂二城”(《三國誌·薑維傳》),放敵入漢中,待其疲乏後擊之,因而撤圍守。對此舉,後人評論:“外戶不守而卻屯以引敵,且欲俟其退而搏之,真開門揖盜之見。”還有人認為這是蜀國滅亡的原因,說:“維之失計,漢之所以亡,良然。”(《三國誌·薑維傳》注引)蜀亡與撤圍守的關係如何,姑且不論,魏延置圍守禦敵的作用之大,於此可見一斑。
在漢中創置圍守,表現了魏延不凡的才幹。劉備稱帝時,他升為鎮北將軍。劉禪繼位,又晉爵,封都亭侯。
二、建奇策,諸葛亮製而不許
諸葛亮受托孤輔政後,魏延作為受劉備器重的大將,開始也受到尊重。諸葛亮北伐,“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不過,魏延很快就對諸葛亮產生不滿情緒。
在第一次北伐前的軍事會議上,魏延提出由子午穀直襲長安之計。他說:“聞坐鎮長安的夏侯楙,年少,魏主之女婿,怯而無謀。今若給我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接出褒中(今陝西褒城),沿秦嶺而東,則子午穀向北,不過十日,可達長安。蜀軍驟然出現在長安城下,夏侯楙必定惶恐失措,棄城而逃。城中隻剩下禦史、太守等文官,就不足為懼了。百姓聞大軍忽至,也會四處逃散。我軍可收長安邸閣的儲糧接濟軍食,那是足夠軍用的。”接著,他提議諸葛亮同時自率大軍從斜穀殺入關中,與他配合。不到二十天兩軍便可會師。“如此,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資治通鑒》卷七十一)
漢中與關中相阻於秦嶺,當時主要靠褒斜、儻駱、子午等穀道交通。而其中“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經漢中”(《漢書·王莽傳》),是漢中去長安最便捷徑,可以出敵不意,兵臨長安城下。魏延為漢中太守多年,深知這一點,並且看到當時守城敵將怯弱無謀,因而提出這一極有膽識的用兵方略。
乘虛蹈隙出奇兵,是古代兵家常用的取勝之道。兵出子午穀,偷襲長安,然後奪取潼關,西撫隴右,一舉而定秦川,這並非不可能。一生謹慎的諸葛亮卻認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而對魏延之計“製而不許”,堅持自己出祁山攻魏的主張。
當兵行之日,選拔先鋒將,軍中議論,都以為宿將魏延、吳壹等“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三國誌·馬良傳》附《馬謖傳》)。諸葛亮違眾議誤用馬謖,造成街亭失守,北伐受挫。
魏延建奇策,諸葛亮置之高閣不用;本是魏延的先鋒之任,卻授予其親信馬謖,結果鑄成首次北伐的敗局。這一切使魏延對諸葛亮產生了不滿情緒,並且懷疑其軍事才幹。魏延想到自己在劉備麾下何等受器重,而“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均遭拒絕,因此“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他常常散布說諸葛亮膽怯,自己在他手下無用武之地。這些詆毀自然使諸葛亮不悅。不過,諸葛亮愛他勇武,一時未與之計較。
建興八年(230),魏延受命入羌中,籠絡羌、氐,發展勢力,與魏國前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遭遇,雙方激戰於陽谿(今甘肅渭源)。魏延大獲全勝,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陽谿一戰的勝利,更助長了魏延的矜驕情緒。
三、性矜高,蒙受不白之冤
魏延作為一員戰將,“善待士卒,勇猛過人”,這是其長處,也是他受劉備和諸葛亮器重的原因。然而,他傲慢,瞧不起人,這些短處導致他的一生以悲劇告終。他藝高功大,卻目中無人,很多將吏都讓他幾分;唯獨長史楊儀,也因自恃其才傲視他人,不把魏延放在眼裏。魏延甚為憤恨,二人因此積怨,終至拔刀相見,勢如水火。諸葛亮愛惜二人才幹,不忍有所偏廢,同時也無力解決這一矛盾。
建興十二年(234)八月,諸葛亮病危,“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薑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他把魏延撇在一邊,進行了這樣的部署:“令延斷後,薑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諸葛亮明知魏延與楊儀互為仇敵,卻隻向楊儀麵授機宜,並且委之總督軍務及指揮魏延。“亮固知延非儀所能令矣”(《資治通鑒》卷七十一,胡三省語),卻示意“軍便自發”。如此,魏延便被一步步逼到反叛的境地。他矜高傲上,得罪了諸葛亮,帶來殺身的後果。
諸葛亮剛死,楊儀就令費禕去揣摸魏延的意圖。魏延以為是他大展雄才、伐魏殲敵的時機到了,便說:“丞相雖死,吾自見在。府親官屬可將靈柩運回安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豈能因一人死而廢棄一統天下的大事?”這話雖傲慢犯上,但其伐敵氣概可嘉。對楊儀總督軍事,令他斷後,魏延果然不服。他說:“我魏延乃堂堂大將,豈是楊儀小子可以指揮,為他斷後的?”於是,他請費禕和他一起,共同部署軍務,並且聯名布告諸將。費禕早知諸葛亮的部署,當然不會支持魏延的這種目無君臣的行動,便假意說:“吾為君去勸解楊長史。他身為文吏,不曉軍事,不會不聽從你的安排。”說完馳馬而去。魏延待費禕走後細想,後悔自己的魯莽,但要挽回自己說的話已經來不及了。
此時,魏延處於孤立和隔絕的狀況。全軍的行動他不可得知,自己因不聽楊儀之令而不知如何行動。他派人去楊儀處察看,發現“諸營相次引軍還”。對於被總部遺棄,魏延大怒,喪失了理智。在楊儀率大部隊尚未開拔時,他便先行撤離五丈原,經棧道南歸漢中,“所過燒絕閣道”,以發泄對楊儀的仇恨。魏延不遵從諸葛亮遺命,擅自行動,並燒毀棧道給蜀軍的回返帶來困難,這就授人以柄。於是,楊儀向朝廷上表,告魏延反叛。魏延說楊儀假公以報私仇,也告他謀反。二人“各相示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於成都。後主劉禪不知孰是孰非,詢問侍中董允和留府長史蔣琬。由於楊儀受命於諸葛亮,因此二人“鹹保儀疑延”。劉禪便令蔣琬率宿衛軍北行,以防不測。
當魏延回軍至南穀口(今陝西漢中西北)時,楊儀、費禕、薑維等人率領的大部隊也隨後趕到。魏延領兵逆擊楊儀之軍,楊儀派王平出戰。兩軍對戰,王平指著魏延及其將士說:“諸葛公雖死,而屍骨未寒,爾輩竟膽敢如此!”魏延手下的將士聽說,明白理屈,紛紛倒戈,一哄而散,隻剩下魏延和他的兒子等數人。魏延無奈,隻得向漢中奔逃。途中,被楊儀派馬岱追上,斬之。朝廷得知消息,“遂夷延三族”。(許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