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東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一、流寓荊州,隱居待時

諸葛亮本姓葛,原來是秦末陳涉步將葛嬰的後裔,葛嬰是秦沛郡符離縣(今安徽宿州)人。西漢文帝封葛嬰之孫為琅邪郡諸縣侯,是為諸縣之葛。今山東諸城西南三十裏處有地名葛坡,周圍數十裏內還有葛姓居民,相傳為諸葛亮同族。後來,諸縣葛氏有一支遷到陽都縣,因陽都也有葛姓,當地人就稱諸縣之葛為諸葛,以與本地葛姓區別,時間久了成為習慣,諸葛成了複姓。西漢元帝時,諸葛氏出了一個清官叫諸葛豐,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避”,違忤當朝,被罷官家居,此後諸葛氏中沒有顯宦。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做過泰山郡丞,即郡守之副,所以諸葛亮的門第是士族的中下層,上可攀附顯貴,下與較低層的社會有接觸。他的叔父諸葛玄就和當時名門貴胄袁術及名士首領劉表等都有交往。

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死於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即公元181年至公元234年,享年五十四歲。公元184年諸葛亮四歲時,就爆發了黃巾大起義;公元190年諸葛亮十歲時,關東諸侯起兵討董卓,天下分裂,軍閥割據,戰亂不休,神州大地沒有一片安靜的土地。這時,諸葛亮又失去了雙親,依隨叔父諸葛玄生活。公元193年,曹操討伐陶謙,攻下徐州十多座縣城,所過殘滅,屠殺男女數十萬口,泗水為之不流。在這兵荒馬亂的歲月,諸葛亮一家在老家生活不下去,跟隨叔父輾轉到了南方。公元195年,割據淮南的軍閥袁術委署諸葛玄去做豫章太守,豫章郡治即今江西南昌。諸葛玄到任不久,就被由涼州軍閥李傕控製的東漢朝廷從長安派來的太守朱皓趕下了台。諸葛玄隻好從南昌到荊州襄陽去依附劉表。就這樣諸葛亮流寓到了荊州。這時,諸葛亮十五歲。

諸葛亮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哥哥叫諸葛瑾,弟弟叫諸葛均。諸葛亮還有兩個姐姐。諸葛玄南走時,諸葛瑾在家看守,公元200年也南下渡江投了孫權,做了東吳的大臣。諸葛亮和兩姐一弟都隨叔父到了荊州。當時,劉表割據荊州,有十萬雄兵,雖然沒有遠略的大誌,但他保境安民,使荊州保持了暫時的安寧,卻是一片難得的和平綠洲。不幸的是,諸葛玄到了襄陽,兩年後就死了。這時隻有十七歲的諸葛亮挑起了一家生活的重擔。他看到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結廬襄陽城西二十裏的隆中山中,隱居待時。這是公元197年的事。

諸葛亮在隆中從公元197年到公元207年,隱居了十年。這期間,他與當地及外地流寓荊州的智士名流交遊,縱談天下大事,並日夜苦讀,揣摩兵法,增長才幹。諸葛亮與之交遊的智士,有襄陽的大名士龐德公和他的侄兒龐統,有從潁川遷居襄陽,號“水鏡先生”的司馬徽,有漢南名士黃承彥,有北方士人潁川石廣元、潁川徐元直、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等人。諸葛亮的兩個姐姐,大姐嫁給荊州望族中盧縣的蒯祺,二姐嫁給龐德公之子龐山民。諸葛亮則與黃承彥之女結親。這樣,諸葛亮就躋身於荊州的上流士族社會,並成為中堅人物,被龐德公稱為“臥龍”,與號“鳳雛”的龐統齊名,遠近知曉。

諸葛亮在隆中常以管仲、樂毅自比。春秋時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戰國時樂毅輔弱燕報強齊,一舉下齊七十餘城,幾乎滅亡了齊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不僅表明了他兼具將相之才,還表現了他不苟且許身的抱負。由於諸葛亮少小就經曆了輾轉飄零的流寓生活,目睹軍閥禍國殃民,把國家搞得四分五裂,瘡痍滿目,因此他時常心憂時事,以拯救天下為己任,渴望像管仲、樂毅那樣建樹功業。尤其是曹操在徐州的暴行,早就在諸葛亮幼小的心靈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加上諸葛亮書香世家所受的封建正統思想的熏陶,於是逐漸形成一套忠君報國的政治思想。公元207年,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流寓荊州的士人紛紛北返,諸葛亮的好友孟公威等也來告辭了。諸葛亮對他們說:“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本傳裴注《魏略》)這表明諸葛亮決心要興微繼絕,複興漢室。他隱居待時,終於在公元207年盼來了三顧茅廬的劉備。他在《前出師表》中自述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在《誡子書》中又說:“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其真實思想。如果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或者劉備雖三顧茅廬而非英雄,諸葛亮寧可終老黃泉,也是不會出山的。劉備三顧,諸葛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前出師表》)。正由於諸葛亮有淡泊之誌,也具有“士為知己者死”的高尚情操,所以,他不辭危難輔佐劉備,把報答知遇之恩和匡救天下的抱負統一起來,從而選擇了一條前途多艱的政治道路。

二、對策隆中,出使江東

劉備在未得諸葛亮之前,轉戰了二十多年,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兩次得徐州,又兩次失掉徐州,沒有立錐之地,勢單力薄,寄人籬下,屯駐新野。公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孫抗曹的道路,可稱之為“隆中路線”,史稱“隆中對策”。隆中對策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終於建立了蜀漢政權。

按照古代政治家總結的曆史經驗,要統一天下,須占有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缺一不可。隆中對策就是根據這一理論結合當時世勢分析天下大勢。諸葛亮分析曹操、孫權的情況說:

“自從董卓之亂以來,四方諸侯各據一方,爭奪天下,曹操同袁紹相比,名望低,兵力少,但他終於打敗袁紹,由弱變強,這不僅僅是因為形勢對他有利,也靠人謀。現在,曹操已擁兵百萬,又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地位,實在不可同他爭鋒。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曆了三代,地險民附,又有賢能之士為他效勞。因此,江東隻可聯合,而不可去謀取。”

諸葛亮分析南北形勢,已成對峙之局,但孫氏不足以單獨對抗曹操,是聯合的對象。當時,具有地理形勝的荊州尚在庸主手中。諸葛亮分析道:

“荊州四通八達,是一個用武的地方,但劉表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對將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知將軍有沒有這個想法?益州地勢險要,沃野千裏,號稱‘天府之國’。漢高祖就是憑借這塊地方建立了帝業。但益州的主人劉璋昏庸無能,加上北麵張魯的威脅,不知道怎樣治理。那裏的智士能人,都希望得到一個賢明的君主。”

諸葛亮的規劃十分清楚,統一天下分兩步走:第一步,劉備要避實擊虛,不失時機地奪取荊、益建立根據地,在地利上造成三分的均勢;第二步,依靠“人和”與“人謀”的努力來等待天下之變,實現統一。最後,諸葛亮概括地指出:

將軍你是漢王室的後代,聲譽傳滿天下,收攬英雄,思賢如渴,如果你占有了荊、益兩州,據險防守,西南邊和好夷越,外結孫吳,內修政治,時機一來,就可兩路出擊,荊州守將率軍直搗宛洛,將軍親率益州之眾北出關中。到那時,老百姓誰能不帶著好飯美酒歡迎你呢?如果真能這樣,那麽將軍的事業可以成功,衰頹的漢朝就可以複興了。

諸葛亮的透徹分析,使劉備頓開茅塞,十分高興。劉備誠懇地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慨然允諾。就這樣,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走上了政治征途。

諸葛亮一到劉備軍中,立即著手擴編軍隊。他建議劉備用清查遊戶的辦法,迅速把幾千人的部隊擴大到幾萬人,成為以後轉戰各地、建立蜀漢的基本力量。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親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劉表被嚇死。他的兒子劉琮舉州投降,劉備敗於長阪,潰不成軍,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出使江東,聯結孫權,如果聯盟不成,劉備隻能步田橫後塵,遠遁蒼梧。本來孫氏集團的既定方針是極長江之險與曹操抗衡,孫權大將周瑜、魯肅、甘寧等人都主張進伐劉表,漸窺巴蜀,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公元208年春,孫權移營柴桑,親自統兵搶先發動了爭奪荊州之戰。孫權是要吞並荊州,而不是聯合荊州。顯然劉備若不占有荊州,就沒有聯吳資本,所以隆中對之後,劉備並沒有聯孫的行動,他在等待時機,奪取荊州。可是深謀遠慮的曹操是不允許孫、劉兩家從容占有荊州的。他不失時機發動了荊州戰役,使劉備無立身之地,幾乎使諸葛亮的隆中路線化為泡影。當時,曹操聲威遠播,江東震動。孫權柴桑行營,一片主和聲。曹操又給孫權送去戰書,並且提兵東進。孫權在和與戰之間猶豫不決,眼看江東自身難保。在這危急時刻,諸葛亮出使江東,訂立同盟,共拒曹操,實際上是引江東之兵擊退曹操,為劉備奪荊州,這是多麽艱難的使命!若果孫權降曹,諸葛亮將被扣為人質,成為曹操的俘虜。所以諸葛亮出使江東,不隻是任務艱巨,而且前途多凶,要有大智大勇。諸葛亮冒難而行,並且圓滿地完成了使命。孫權答應,打敗曹操,荊州歸劉,這顯示了諸葛亮不凡的外交才幹。

諸葛亮在江東是如何說動孫權的呢?他針對孫權觀望不決的態度,分析形勢,智激孫權。諸葛亮說:“現在曹操已統一了北方,又攻破了荊州,提兵對著江東而來。孫將軍考慮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能夠對抗曹操,就應馬上和他斷絕關係;如不能對敵,趁早投降。現在,孫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心卻猶豫不決,緊急關頭做不出決斷,大禍就要臨頭了。”孫權聽了很不高興,一下變了臉色,帶刺譏諷說:“照你說來,劉備為何不投降呢?”諸葛亮趁勢接著話茬說:“劉將軍是大漢王室的後代,英才蓋世,天下士人仰慕他就像江河歸大海一樣。如果事業不成,隻是天意,劉將軍哪能跪拜在曹操腳下呢?”諸葛亮這一席話既是激使孫權振奮,同時又是警告孫權不能屈抑劉備,要聯合必須是平等的聯合,共抗曹操,就要承認劉備是荊州的主人。諸葛亮最後分析敵我友三方實力,指出共拒曹操勝利的前景。曹軍雖眾,遠來疲憊,已成強弩之末。劉備尚有精甲兩萬,又是荊州人望,是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諸葛亮說:“孫將軍如能派猛將統兵數萬,和劉將軍同心協力,一定能夠打敗曹操。曹操兵敗必然北逃,到那時,劉、孫兩家勢力增強,鼎足的局麵就形成了。成敗之機,在於今日。”孫權英睿明智,大敵當前,他認識到除了劉備,再沒有人敢與曹操抗衡了,不得不做出讓步,同意鼎足三分,發兵拒操。赤壁戰後,孫權履行了諾言,借荊州給劉備。曹操聽到這消息,大吃一驚,他正在寫字,不知不覺地把筆掉落在地上。

三、受命輔孤,率眾南征

公元219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取了漢中,又派劉封、孟達攻取漢中郡東麵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迅速擴大。這年七月,劉備稱“漢中王”。與此同時,關羽北伐,圍困曹仁於襄陽,生擒曹操派來援救的大將於禁。關羽威震華夏,曹操打算從許昌遷都以避其鋒。正當隆中路線勝利發展之時,中道發生了變化。由於關羽自恃勇武,藐視孫權,破壞了聯盟。關羽在長江上遊,他的發展也使得孫權震恐。於是,孫權趁關羽在襄陽城下與曹軍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派大將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劉備失了荊州。公元222年,劉備稱帝,建立了蜀漢。他不聽臣下勸阻,親率八萬蜀兵伐吳,替關羽報仇,要奪回荊州,結果劉備在夷陵被孫吳大將陸遜打敗,全軍覆沒,蜀國元氣大傷。

公元223年二月,劉備在白帝城臥病不起,自知不久於人世,他把丞相諸葛亮請到白帝城,安排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幹勝過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假如嗣子劉禪可輔就輔,如不成器,你可取而代之。”諸葛亮淚流滿麵,跪在地上誠懇地說:“臣一定竭心盡力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四月,劉備死於白帝城永安宮,終年六十三歲。

諸葛亮受到劉備遺命輔孤,改元建興,肩負了興複漢室的重任。他日夜操勞,政事無論大小,都要親自過問。

蜀國的南部地區叫作南中,有四個郡:越嶲郡,當今四川西昌地區;牂牁郡,當今貴州西北部和雲南東部地區;益州郡,當今雲南中部地區;永昌郡,當今雲南西部地區。南中自古以來是夷越之地,居住著叟、青羌、僚、濮等多個民族,西漢時稱西南夷。南中的豪強大姓和夷帥,總想割據自立,稱霸一方。吳、蜀交惡,孫權又派人來策動,遙署益州郡大姓雍闓為永昌太守。公元222年,越嶲郡夷帥高定起兵叛亂,在劉備死後竟稱起王來。公元223年,雍闓與郡人夷帥孟獲聯兵反蜀,殺了益州郡太守正昂,又把諸葛亮派去的新太守張裔流放到吳國。太守朱褒也舉郡叛應。南中四郡,三郡反叛,隻永昌郡王伉與郡功曹呂凱堅守待援。

後主建興三年(225),諸葛亮經過兩年的“閉關息民”休養政策,恢複了實力。這時,諸葛亮也安排好了內政外交,一切準備就緒,於是在這一年親率大軍南征。出發時,參軍馬謖前來送行。諸葛亮向他詢問破敵之策。馬謖說:“南中夷人恃險不服,不可用武力征服,要緊的是征服他們的心。用兵的道理,要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諸葛亮十分賞識。

蜀軍兵分三路。諸葛亮率主力為西路軍,進擊越郡的高定叛軍,馬忠率東路軍攻打牂牁郡的朱褒叛軍,李恢率中路軍直指叛亂中心益州郡,吸引叛軍主力雍闓等人,策應東西兩路從側背迅速推進。在蜀軍強大的攻勢下,叛軍節節敗退。西路軍殺了高定,東路軍平了朱褒。公元225年五月,諸葛亮率軍穿過人煙稀少的山嶺,渡過波濤洶湧的瀘水,經過艱苦的行軍,逼近益州郡。這時雍闓已被高定部下殺死,孟獲成了叛軍首領。孟獲在南中各民族中有很高的威望。諸葛亮決定對孟獲采取攻心戰術,下令全軍在戰鬥中要生擒孟獲,不許傷害。孟獲戰敗被擒,心中不服,諸葛亮放了他。就這樣一捉一放,前後七次。諸葛亮還要放他,孟獲不走了。他對諸葛亮說:“公,天威也,南人不複反矣!”

孟獲投降後,三路大軍在滇池(今雲南晉寧)勝利會師,為了有效地控製南中,諸葛亮采取了改善民族關係的政策,尊重民族習慣,保留原來的部落組織和渠帥的地位。縣以下的官吏委任部落渠帥擔任,孟獲等有威望的夷帥調到成都去做官。任用能貫徹“和夷”政策並熟悉當地情況的人擔任郡太守和降都督(管理南中的軍事長官)。諸葛亮把叛亂中心的益州改名建寧郡,化大為小,把南中四部增置為越嶲、建寧、永昌、雲南、牂牁、興古六郡。對桀驁不馴的豪族部曲加以節製。諸葛亮把他們遷到成都和內地,有一萬多家,並且從中選出精壯男子編成一支軍隊,號稱“飛軍”。這支軍隊驍勇善戰,成了蜀國北伐軍中的一支精銳部隊。對南中的經濟發展,諸葛亮也極為關注,派人教當地的少數民族使用牛耕,務農植穀。還開發南中礦產物產,如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不斷運往蜀中。南中的開發,使蜀國益加富饒,這裏也成為支持北伐的一個後方基地。

四、出師北伐,鞠躬盡瘁

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解除了後顧之憂,於是治戎講武,準備北伐。

後主建興五年(227)春,諸葛亮統兵進駐漢中,臨行給後主上了一道《出師表》。表文懇切地勸說劉禪要奮發自勵,不要妄自菲薄,滿足於偏安的王室,要親賢遠佞,興複漢室。諸葛亮表明了統一中原的壯誌,說明北伐時機已經到了。他說:“如今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應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鏟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諸葛亮滿懷先帝托孤的重任,真是舍不得遠離後主,當他寫完表文之時,眼淚像斷線的珠子似的滴落下來,激動不已,不知說什麽好。

諸葛亮北伐,前後六次,五次進攻,一次防守。公元228年春,諸葛亮從漢中大舉出祁山,誌欲一舉平隴右,由於馬謖違亮節度,兵敗街亭退回。同年冬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兵。公元229年,第三次出兵蠶食魏境武都、陰平二郡。公元230年魏國分兵進攻漢中,諸葛亮防守,魏兵遇雨退回。公元231年,諸葛亮再出祁山,糧盡退軍。鑒於後勤不繼,諸葛亮在漢中實行大規模軍屯,經過兩年的充分準備,於公元234年再度大舉北伐。諸葛亮出兵斜穀,屯田武功,欲與魏軍作持久戰,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而罷兵。由於諸葛亮北伐,第一次進兵走的是祁山道,所以習慣上稱之為“六出祁山”。

諸葛亮北伐以失敗告終,這不是意外。因為戰爭是政治、經濟、軍力的綜合較量,無論哪一方麵蜀漢都是劣勢。曹魏占有整個黃河流域,兵強馬壯,有雄兵四五十萬,人才濟濟,勇略兼備,力量超過吳、蜀兩國的總和,應付東西兩線作戰而有餘。蜀漢偏踞一州,兵弱將寡。諸葛亮慘淡經營,才養成一支不到二十萬人的軍隊,又要留守後方,又要東防孫吳,又要維持糧運,所以每次用兵不過十餘萬人,投入第一線的隻有數萬之眾,因此隻能在一個方向使用,不能數道並出。在一個方向作戰,形成了消耗戰,弱小之蜀注定要失敗。糧運不濟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政治上,魏明帝不失為一個明主,他剛毅果斷,察納雅言,決策正確,反應迅速,這是羸弱的後主劉禪不能相比的。諸葛亮第一次出師,曹魏關中震響,隴右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魏明帝親鎮關中,迅速地調兵入援,挽救了關中不備的危局。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這是一次難得的吳、蜀步調一致的協同作戰。四月蜀軍入秦川,五月孫權大舉攻魏,親率十餘萬大軍向合肥,使陸遜、諸葛瑾向襄陽,孫韶、張承向廣陵,三路齊出,來勢凶猛,甚至智勇雙全的魏將滿寵也準備退出合肥。魏明帝果斷地采取西守東攻的戰略,使辛毗杖節監軍,令與諸葛亮對陣的司馬懿堅壁不出,自己親率大軍東征。魏明帝這一堅強有力的行動,使孫權聞風喪膽,不戰而退,打破了吳、蜀的聯合進攻。諸葛亮又陷入了孤軍作戰的困境,欲進不能,欲罷不忍,一籌莫展而病逝五丈原。這正是: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以諸葛亮之智,明知伐魏不勝,為什麽要勞民傷財呢?一般的看法認為諸葛亮是“以攻為守”。這既不符合客觀實際,更不符合諸葛亮的本誌。因為“以攻為守”,隻可能在兩軍決戰中作為戰術運用,而絕不可用為以弱抗強的基本國策。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說:“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諸葛亮淒愴悲涼,念念不忘北伐中原。《後出師表》格調有些低沉,因為諸葛亮打了敗仗。《前出師表》卻是充滿了必勝信心的。他駐屯漢中,采取的是進攻的策略,其戰略是蠶食魏涼州、雍州,廣拓境土,徐圖中原。具體實施,先取隴右。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沒有采納魏延出奇兵的戰略。魏延建議,他領兵五千,從褒中(今陝西褒城)出發,向東北由子午穀直取長安;諸葛亮率大軍出斜穀,趨長安會師,可一舉奪取關中。這正是楚漢相爭時韓信暗度陳倉之計,乘敵方不備,直取關中,這是最高的戰略。但諸葛亮一生謹慎,慮多決少,不敢出奇兵,以弱抗強,不出奇兵是難以取勝的。諸葛亮平取隴右的戰略也有失著,他沒有讓趙雲、鄧芝直出斜穀,阻斷關隴大道,使得曹魏援軍越過隴山,直趨街亭,在心理上已經震懾了蜀軍。所以,街亭之敗,不隻是誤用了馬謖。陳壽評諸葛亮將略為短,是符合實際的。

公元207年諸葛亮二十七歲出山輔佐劉備,到公元234年病死軍中,恰好又是二十七年,諸葛亮半生操勞,盡瘁國事。諸葛亮的前半生修身養性,是他立誌用世的準備階段。他隱居隆中,靜觀時變,不北走曹操,南歸孫權,而恰恰在曹操統一北方、南下荊州的緊要關頭出山輔劉備,選擇了一條以複興漢室為己任的艱難道路。他選擇的道路充分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和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但諸葛亮不墨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諸葛亮後半生操勞,明法、治軍,和吳、正身,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地實踐了自己的諾言。諸葛亮忠公體國的精神,在生前就得到蜀人的愛戴,死後長期受到蜀人的追念,立祠祭祀。盡管諸葛亮沒有能夠完成統一大業,但他忠貞冠世的高風亮節、竭盡忠誠的獻身精神,備受曆代人們的傳揚,成為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珍貴遺產,唐代詩聖杜甫在《詠懷古跡五首》之五中對諸葛亮滿懷**地做了高度評價和讚頌。杜詩雲: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複,誌決身殲軍務勞。

在中國古代史上,諸葛亮是一個鞠躬盡瘁、乃心王室的典範人物,沒有哪一個政治家或軍事家像他那樣,深受一代又一代廣大人民的熱愛。(張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