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千鈞一發
左少祭司撲通跪倒在地:“城主饒命,城主饒命……”
花城主:“你且起來回話。”
“多謝城主。”左少祭司哆哆嗦嗦地站起身來。
“我問你,大祭司吩咐你來請王爺所為何事?”
“大祭司隻是想和王爺聚一聚。”
花城主冷笑:“會這麽簡單?”
“城主明鑒,其他的事情,小人一概不知!”
花城主拍拍左少祭司的肩頭:“你去吧,大祭司心裏的想法,想來也不會告訴你。”
左少祭司千恩萬謝,趕到祭司殿,見到大祭司,忽地猛地噴出口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在臨走之前,花城主拍拍他的肩頭,卻已將內力灌入他的五髒六腑,隻是一時沒有發作而已。
大祭司氣得發抖:“賤人,你好歹毒的用心!”
花城主的府邸,花城主吩咐擺下酒席,屏退左右,席間隻有她和辛搖月兩人,辛搖月心如明鏡,隻怕自己真要卷入女兒城的政治漩渦了,人在江湖,往往身不由己。
辛搖月:“花城主,有話不妨直說。”
花城主:“王爺快人快語,我很是欣賞,想必王爺也知我們女兒城如今的局勢了,我也就不拐彎抹角。我想王爺助我一臂之力,除去大祭司。”
“小王何德何能?花城主武功高強,又何必小王相助?”
“王爺過謙了,王爺的手段,我是很清楚的,否則薛神衣就不會死了。”
辛搖月一怔:“你說什麽?小王不明白。”
“當日,你明明可以救薛神衣,為何不救?”
辛搖月震驚不已:“此事你是如何得知?”
“聽過死靈術嗎?我曾經召喚薛神衣的魂靈,他對我說起此事,也說起你殺害他的女兒。嗬嗬,王爺,你這一步棋,下得很好,卻也很狠。”
“天下竟有如此奇術,小王當真長了見識。”
“王爺,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嗬嗬,你以為什麽事都做的神不知鬼不覺嗎?卻沒有想過,有時候死人也會開口說話。”
“要除去大祭司,對花城主來說,應該易如反掌。花城主掌握軍權,直接派兵圍了祭司殿便是。何必這般麻煩,來找一個外人幫忙?”
“這件事還真非要外人幫忙不可。要是本城主派兵大祭司,女兒城的臣民必定人心惶惶,以為要變天了。我不想讓百姓知道,我與祭司殿不和,朝中雖然暗潮洶湧,但是女兒城的表麵畢竟風平浪靜。統治百姓,不就是這樣的嗎?”
“據我所知,祭司殿還有一支護衛軍隊,小王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
“王爺不是帶了五千兵馬前來嗎?想要撲滅祭司殿,應該不是問題。”
辛搖月笑了一笑:“城主好如意的算盤,等小王破了祭司殿,城主你再帶兵平亂,地域外侮,將我等趕盡殺絕。”
“王爺說笑了,我又豈是那種人。”
“防人之心不可無,就算城主沒有那種心思,可是據我所知,女兒城的軍隊當中很大一部分的將領都是祭司殿的人,嗬嗬,他們要為大祭司報仇,小王就是有九條命也不夠呀!”
花城主微微一笑:“王爺盡管放心,我會將軍中祭司殿的人一一除去,或是革職,或是出使,或是調到屬地,隻不過此事需要一些時日,還請王爺多在鄙邦逗留幾日。在女兒城過個年。”
“城主,此事小王還須考慮一下。”
“無妨,王爺最好考慮清楚,要是鬼穀中人知道你害死了薛神衣,你猜青鸞國還保不保得住?嗬嗬,鬼穀大弟子剛剛吞並東夷部落,野心勃勃,正愁沒有名目對青鸞國下手呢!”
鬼穀弟子名震天下,辛搖月當初就是忌憚薛神衣,這才暗中將他除去,不想竟會留下如此禍根。花城主擺明就是威脅他,可他又能如何,把柄在她手裏抓著。
花城主繼續說道:“聽說貴國皇帝病重,並不子嗣留下,未來青鸞國的皇帝可就是王爺你了。青鸞國剛剛經曆戰火,百廢待興,女兒城雖然地小人稀,但也願意助王爺一臂之力,日後唯青鸞國馬首是瞻。”
花城主這麽說,就是願意將女兒城作為青鸞國的屬國,這麽一來,青鸞國在地位上可是占了便宜。本來,辛搖月出使女兒城,是與女兒城平等建交。花城主此言不得不令他怦然心動,要真如此,女兒城年年來朝,歲歲進貢,青鸞國也在天下諸國麵前享有聲譽了。
“小王先回驛館考慮周詳,到時必然答複城主。”
“如此甚好。”
“告辭。”
“我送王爺。”
辛搖月回到驛館,蘇無忌正要憂心忡忡,迎了上去:“王爺,花城主沒有為難你嗎?”
辛搖月笑道:“咱們是使臣,出使女兒城這種小國,那是給她麵子,為何要為難我。”
“話雖如此,但是花城主也不是省油的燈,王爺應該小心便是。”
“這話不錯,她剛剛想要和我們聯合除去祭司殿。”
“王爺如何回複。”
“我隻說考慮幾日。”
蘇無忌一拍腦門:“糟糕,新月公主剛剛被花城主的人接走了,說是花城主忽然病倒,公主認她做了幹娘,一時心急就隨人去看了。”
“她哪有病,她這是誆去束兒,以此作為要挾,若是咱們不肯和她合作,她就要對束兒下手。”
蘇無忌怒道:“這女人好歹毒!”
“咱們靜觀其變,看看祭司殿那邊給出什麽籌碼,再決定到底要幫哪一邊。”
“可是公主在花城主手裏,咱們萬不能和祭司殿合作。”
“先要救出束兒,否則一切免談,此事交由你去辦。”
蘇無忌抱拳:“卑職遵命。”
辛搖月看著蘇無忌遠去,心中忐忑不已,花城主的手段實在高明,他的把柄在她手裏,如今束兒也在他手裏,或許她早就知道束兒的身份,蓄謀已久,就等這一天的到來。
一子落錯,滿盤皆輸。他個人的榮辱倒不要緊,但是此事關乎青鸞國的安危,青鸞國一場戰爭,雖說打了勝戰,但是元氣大傷,再也經不起另外一場戰爭了。此事,他須考慮清楚,仔細籌劃,才可免去一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