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烽火連天 四百七十四章 米洛拉多維奇的出兵

四百七十四章米洛拉多維奇的出兵——

四百七十四章米洛拉多維奇的出兵

“噗嗤——”這是刺刀入肉的聲音。

“啊——”這是勇士慘叫的聲音。

“轟隆——”這是臼炮射擊和手雷爆炸的聲音。

不甚大的庫斯塔奈城中,中玉茲軍宛如入侵的蝗蟲一樣,飛速的啃噬著所看到的一切小玉茲軍。

他們突然間在庫斯塔奈城的西麵出現。坐鎮庫斯塔奈的小玉茲蘇丹別爾德穆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中玉茲騎兵奪下了西門。

庫斯塔奈確實是一座要塞型城市,內中麵積並不大,人口也主要是分布在城外,長年定居城內的很少。畢竟哈薩克人的主流是遊牧民族,庫斯塔奈隻是一個聚集地的中心,但並不能代表整個聚集地。

年後突然開始的戰爭打破了周邊小玉茲人平靜的生活,他們要麽遷移向更遙遠的北方,要麽就全體搬入了城內。

麵對強大的中玉茲軍,別爾德穆需要守為住庫斯塔奈,他要給身後已經在集結中的北部小玉茲軍贏得充裕的時間。

但是庫斯塔奈並不是一座歐洲式的真正戰爭要塞,與歐洲的同類相比它薄弱的太多了。因為兩者間應對的目標完全不相同。

庫斯塔奈城往常需要應對的僅僅是冷兵器的遊牧民族。奧倫堡防線修築的時候,是新疆準噶爾蒙古最後的輝煌時期。他們雖然與滿清的戰爭連連失敗,可是對於中亞和俄國人依舊擁有著強大的威脅力。、

奧倫堡防線附屬對付的還有哈薩克中玉茲和大玉茲兩部,不過當初建造時主要的對付目標還是準噶爾人。隻是防線才建好沒幾年,強大一時的準噶爾蒙古就在滿清精銳的橫掃下煙消雲散了。

庫斯塔奈城隻能支撐冷兵器戰爭,或是準噶爾軍那樣的裝備著少量火炮、火槍的初步火器化騎兵。但是要對付哈薩克新軍這樣的純火器化近代軍隊,別爾德穆更信任自己手中的五千騎兵和騎兵手中的彎刀。

別爾德穆把手中的主力投放在了托博爾河穀一線,防禦著中玉茲軍從魯德內發起的進攻。帶領著那一路中玉茲軍的人是布克依汗的大兒子希哈孜,希哈孜也是這一次中玉茲軍名義上的統帥。

得楊遇春的示意,希哈孜三天來一直都表現的‘蠢蠢欲動’,還出動騎兵度過冰封的托博爾河與小玉茲遊騎碰了兩碰。把別爾德穆的眼光牢牢地吸引在自己身上。

如此隻剩少部軍力守衛的庫斯塔奈根本就擋不住楊遇春部的進攻。雖然別爾德穆在西門失守之後立刻組織城內的軍力進行反攻,還急忙派人召回在外的主力,可是楊遇春手下有三千騎兵。

突襲隻用了其中的一半,一千五百中玉茲騎兵輕鬆地就支撐到了楊遇春部主力,也就是中玉茲的五千哈薩克新軍趕到。

絕對優勢的力量就像是一堵滔天的巨,劈頭蓋臉的打向了小玉茲軍。沒有任何有力的阻擋,就攻入了庫斯塔奈城中央。

西半個庫斯塔奈城已經被肅清,新軍的肉搏戰開始在了別爾德穆的官邸。

楊遇春自然沒有將全部的兵力投入進庫斯塔奈,事實上進入城中的隻有兩千名哈薩克新軍和幾百巡哨的騎兵。

餘下的三千新軍已經連同部分輜重兵轉移到了庫斯塔奈城南,他們將要在的地方建立一個阻擊陣地,阻擊小玉茲軍的回援。而最後剩餘的兩千多中玉茲騎兵就隱藏在這座陣地的後麵。他們會在小玉茲騎兵在阻擊陣地上撞得頭破血流之後瞬間殺出。

這並不是什麽高超出眾的計略,可是楊遇春的計劃卻無疑是最紮實可靠的,最有勝利保證的。

他並沒有打算在庫斯塔奈城下將別爾德穆的主力一口吃掉,因為困獸猶鬥,把人逼進死路並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小玉茲軍被圍後很有可能被招撫許多。但是臨死一搏的危險依舊存在。

楊遇春隻打算像《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設計華容道一樣,一層一層的阻擊剝離小玉茲軍,最後騎兵在附後追擊。讓小玉茲軍自己葬送掉自己的勇氣,那時候吃掉他們才是三隻手指頭捏田螺,十拿九穩

一切就如同楊遇春的設計,小玉茲軍像是在聽著他的指揮棒行動一樣,從頭到尾絲毫都沒有超出楊遇春給他們劃定的圈圈。

四千多小玉茲騎兵一頭撞在了庫斯塔奈城南的阻擊陣地上,下場很是悲慘。因為這一來一回間,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天有餘,庫斯塔奈城被肅清,別爾德穆已經倉皇而逃。

哈薩克新軍在城南修築起的是一座像模像樣的陣地。他們雖然不可能挖土掘地來修築陣地,因為這個時候的泥土堪比生鐵一樣堅硬。但是中國老祖宗幾千年的戰爭史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財富。

依靠樹木枝條和壓實了的積雪,冷水一桶桶潑上,那阻擊陣地修築的不是一般的快速。

依舊不停的下著的大雪還十分給力的覆蓋了阻擊陣地,在小玉茲騎兵趕到之前,給哈薩克新軍披上了一層最好的遮掩衣。

槍炮齊鳴中,小玉茲人一排排的倒下。戰馬的悲哀嘶鳴和人類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血肉也跟冰雪混合在一起,再熱的鮮血灑在雪地中也會瞬間凝固住,戰爭的殘酷在寒冬季節中表現的更加猛烈。

希哈孜率領的騎兵在後追擊,無奈的小玉茲人隻得放棄奪回庫斯塔奈城的意望,打馬向著西北方倉惶逃離。

他們這一路將是淒慘的一路,因為任何一支沒有補給的軍隊,即便它是進軍速度最快的騎兵在風雪交加中也會是茶幾上最大號的杯具。

況且楊遇春給他們準備的還有騎兵的截殺和追殺

————————————————

阿拉爾斯克,南部戰場。

在楊遇春率領中玉茲軍攻勢如潮的時候,楊芳帶領的大玉茲軍也已經殺到了小玉茲南部最重要的城市——阿拉爾斯克下。

這是俄國古裏耶夫要塞前唯一一座上檔次的城市,位於鹹海邊緣。小玉茲蘇丹沙帕爾一邊拚死抵抗一邊頻頻向俄軍求援。

跟別爾德穆一樣,沙帕爾他們這樣的小玉茲貴族,已經是在俄國的戰場上下不來了。現在即便他們不抵抗投降了,來日清算的時候也能把他們家族剝的一毛不剩。

對於貴族來說,頭銜沒有了,子民沒有了,地盤沒有了,軍隊沒有了,錢財也沒有了,那還保住一條性命幹嘛?

不要說‘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之類的蠢話,失勢的貴族在大草原上是根本就沒有活路在的。這一點,幾百年來的曆史已經給予了鑒證。

所以,不到山窮水盡小玉茲的上層貴族是不會放棄自己的權力的,而到了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再願意投降也絕大可能是沒那個機會了。

把話說回來,別爾德穆和沙帕爾之所以一直拚死抵抗就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沙俄這條大粗腿可以抱。俄國人在哈薩克大草原上強勢了快一百年,說話說積重難返,那威嚴和形象不是一時半會兒就會消退的,也不是中華出來一亮相就能比下去的。

這些都需要時間和事實也說話。

米洛拉多維奇。全名米哈伊爾.安德烈耶維奇.米洛拉多維奇。他是俄軍名帥蘇沃洛夫的忠實崇拜者,也可以說是蘇沃洛夫的學生之一。和倒黴的同門師兄庫圖佐夫不同,沙皇保羅一世壓製打擊蘇沃洛夫的時候他還僅僅是一個無名少將,位低人卑入不了保羅一世的眼。

所以他安全的度過了那最難熬的一段時日,亞曆山大一世繼位沙皇之後,米洛拉多維奇進入了歐洲反法戰場,在俄法戰爭期間任旅長,於阿姆施泰騰和克雷姆斯的交戰中立下戰功,西曆1806晉升軍長,坐鎮東線。這一是為米赫爾鬆的摩爾達維亞集團軍(4萬人、150門火炮)做後援,二是看守中亞。

得知大玉茲軍已經逼近阿拉爾斯克的消息後,米洛拉多維奇不得不集結兵力為最壞局麵的可能出現做準備。他一點都不想跟中國人打仗,別看現在跳的是中玉茲和大玉茲,誰都知道他們身後站的是中國人。就像小玉茲身後站的是俄國人一樣。

在歐洲、在高加索,俄國太多的力量陷在了兩邊。眼下若是再與中國作戰,米洛拉多維奇看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甚至是一場可能引起整體崩盤的災難

西曆1806年,也就是去年。拿破侖在德意誌中部和西部建立了萊茵同盟。德國統一的最後一點象征——神聖羅馬帝國終結。帝國皇帝弗朗西斯二世,成了弗朗西斯一世,就任奧地利皇帝。

這樣的局勢讓普魯士人大驚,腓特烈.威廉三世在英國人的鼓動之下向法國開戰,薩克森也站在普魯士一邊。可是這一切並沒有阻擋住拿破侖征服大陸的腳步,他集結了二十萬兵力用於對普魯士作戰。而普魯士與薩克森之聯軍共計有13萬人,由卡爾.威廉.斐迪南任總指揮。

第一場耶拿之戰,普軍損失27000人及一百多門大炮,法軍損失6000人。

隨後的奧爾施塔特之戰。拿破侖最忠實英勇的元帥——路易斯.尼古拉斯.達武,率領法軍27000兵力與不倫瑞克的5萬人部隊在奧爾施塔特交戰。

堅韌且訓練有素的普魯士軍最終以土崩瓦解而告終,他們有25000傷亡,近25000人被俘。可以說是全軍覆沒,而達武則隻損失了7000法軍不到。

隨後一個月內普魯士瓦解,腓特烈.威廉三世落荒而逃到了俄國。拿波侖率領8萬法軍向東進軍至維斯瓦河一線,並占領了華沙以阻止俄國支持普魯士的任何企圖。使得十多萬俄軍被牽製在了第一線,整個俄國一多半的力量放在了對法戰爭中。

算上高加索地區對土作戰的軍隊,米洛拉多維奇都可以確信無疑的說,隻要自己這邊一跟中國人正式開戰,自己就是往莫斯科一天打一百個求援報告,也要不來一支軍隊。

連莫斯科城裏,現在也隻剩下沙皇僅有的近衛軍了。怎麽會不遠千裏的支援給自己?

米洛拉多維奇是一個驍勇的戰士,歐洲戰場上他可以在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帶頭衝鋒,可以帶領自己的步兵用刺刀抵抗住法國精銳槍騎兵的衝擊。但是今天的戰爭,他心中充滿了吧悲哀。他可以全心全意的指揮部隊,但他看不到戰爭未來勝利的希望。

阿拉爾斯克一破,小玉茲南部區域內就再沒有像樣的城市了。甚至大玉茲的騎兵可以在時隔三十年後再一次飲馬裏海的東岸平原。

米洛拉多維奇沒有別的選擇,他隻能戰鬥

裏海沿岸丟失,俄國受威脅的就是高加索要地,同時還會丟失對波斯的影響。這塊要害區域每一任俄國沙皇都是不願意放棄的。

所以當沙帕爾把阿拉爾斯克城破的消息報道到古裏耶夫要塞之後,米洛拉多維奇整軍出兵。

五千沙俄步兵,三四千哥薩克騎兵,往常時期這就是一支可以威懾整個哈薩克大草原的力量。但是現在,當中玉茲和大玉茲各建立起了自己的新軍之後,這點實力似乎也不怎麽樣了。

就像原本曆史中滿清建立了新軍之後,國祚的安危就再也不會受幾千列強軍隊的威脅。之後列強的對華戰爭,也不再可能如一次、二次鴉片戰爭那樣的小打小鬧了。

編練了才一年的哈薩克新軍,可能論戰鬥力應該比不上俄軍士兵,但是數量擺在那裏的,一萬哈薩克新軍對陣五千沙俄步兵,這絕對不會出現一擊即潰的局麵的。

“轟轟轟——”

大炮轟鳴著。

三十門大炮齊齊奏響,炮彈密集的砸向數裏外的一個小城鎮。

四百多發炮彈射出後,城鎮東麵的圍牆被打了個稀巴爛。新近增強的守禦工事和木石結構的圍牆柵欄也連同一溜溜地木房氈棚一齊飛上了天。又一個小玉茲人的小城和斷後據點被‘門戶洞開’

早已按捺不住地大玉茲騎兵,順著炮彈清理出的通道越過廢墟一般地城東飛一樣地殺進了城鎮。

“烏拉,烏拉——”城裏麵響起了俄國人的叫喊聲。

小玉茲軍裏有許多服役的俄官和哥薩克,這群人打仗的意誌和鬥誌遠勝哈薩克人。特別是在逆境中,帶頭衝鋒的人群中很少看到高級別的小玉茲貴族,而卻能經常看到俄官和哥薩克。

在小玉茲歸附沙俄的這七十多年中,小玉茲汗慢慢由實權轉變為傀儡人偶,貴族全部看俄國的眼色行事,不能不說是沒有原因的。

15、16世紀時。一些不願忍受地主、貴族壓榨地俄羅斯、烏克蘭農民遷到由於欽察汗國被推翻之後地俄南地區。這些人就被稱為“哥薩克”,即突厥語中地“自由人”。自16紀起,哥薩克因替沙皇政fǔ征戰沙場和鎮守邊疆,被免除勞役和賦稅,並獲得一定地俸祿和相當數量地土地。

哥薩克人英勇善戰,有其人組成地哥薩克騎兵一直都是沙俄政fǔ對外征戰的主要武力之一。他們頗似遊牧民族的生活,也自幼鍛就了哥薩克人,男人騎馬舞刀,個個驍勇善戰的本民族個性。

麵對大玉茲軍的進攻,留守的小玉茲軍自認為自己被主力拋棄,戰鬥意誌很不濃烈。

上千人的小玉茲軍雖然不說是完全不堪一擊,可那勇氣實在令人堪憂。當高喊著‘烏拉’衝鋒陷陣的俄官和哥薩克,逐個消亡和退縮之後,大玉茲軍徹底占據了主動。

騎兵的大殺傷力在這得到了充分體現,他們對小玉茲人毫不留情,疾馳的馬蹄過處,一片狼藉。哈薩克新軍戰士衝進城鎮的時候,呈現在他們麵前地是一幅令人作嘔的圖畫。

四肢不全的屍體,踏的血肉模糊的腦袋,隨處的殘肢斷臂……

在第三支斷後小玉茲軍被消滅之後,殘存的南部小玉茲軍逃過了圖爾蓋河,也終於跟支援來的俄軍匯合了。

兩邊在相隔不遠的圖爾蓋河兩岸對峙了起來。俄國人有小玉茲軍的匯合,軍隊總數猛然一提高,現已經超出了大玉茲軍。

阿拉爾斯克城丟失之後,南部的小玉茲軍隊現已經全部歸到了米洛拉多維奇帳下,總人數達到了一萬三四千人。

整個小玉茲能正常的不動搖根基的拉出四萬人的軍隊,其中精華聚集的裏海附近各蘇丹就能占據上一半。加上其餘的,南部小玉茲軍要比北部的強出不止一籌。

可是麵對大玉茲軍的步騎結合,他們一敗再敗,沒有一點勝算。

俄國在奴役小玉茲哈薩克,把他們當做自己的一隻惡犬在養。

但任意一個養惡犬的人都不會把自己置於危險之地,把自己的要害擺在狗嘴下麵。反噬其身的事情沒人願意做。

所以,即是今天,歸附沙俄七八十年的小玉茲哈薩克也沒有一支成編製的近代化軍隊。古老的騎兵,麵對新生的大玉茲軍、中玉茲軍,除了失敗就隻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