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終於過上了上班的日子。
早起早朝,下朝之後坐辦公室審核,午休的時候趕回皇宮陪小桃華用膳,下午再辦公。
前世今生,林立第二次過上充實的上班生活——前一次是在工部任職的那半年。
西蜀的戰況也送了過來,還能在早朝上聽到晉地、關西和青海的消息。
每次聽到青海兩個字,不可避免地想到了丹木,和她腹中怎麽算也落不到他頭上的孩子。
林立甚至都不知道要如何將這事說給秀娘。
因為早朝的時間早,林立也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越發地覺得之前做將軍的時光久遠了。
然而平靜的時光實在短暫,從上報的資產調查中,林立很快就發現了資產隱藏。
六部的大臣,竟然一大半都有所隱藏。
有些資產是在調查宣布的那幾日時間,匆匆從他們自己或者夫人的名下,轉移到娘家或者一些遠方親屬的名下。
轉讓的名目各種各樣,有的是做壽送禮,有的是贈予,也有的給所謂的陪嫁填裝。
還有的莊子本來是下人經營,忽然就得了賣身契,又得了贈送的莊子和土地。
田產、房產、鋪子的轉讓,都是要在官府衙門登記的,什麽時候轉讓,轉讓的費用,都以契約的形式一式三份,官府保留一份。
林立最先調查出來的,是從戶部的一個五品小官身上發現的。
這個五品官員申報的資產登記上,隻有自己住的房產、夫人娘家陪嫁了一處農莊、祖上傳下來的一個鋪子。
而據手下從衙門裏查賬回來匯報說,這位五品官員家裏,本還有兩處農莊,都給了免除賣身契的下人,家裏本來一共三個鋪子,另外兩個,就在兩日前轉讓給了大舅哥。
很明顯,這是一個試探,如果林立認可了這些交易的合法性,其他官員也會有樣學樣。
如果不認可,那就要看如何處理了。
林立親自去了衙門,從衙門那裏拿到了贈送出去的契約登記,並向上查閱其資產的來源。
事實證明,有些人、有些事情是禁不起查的。
五品官員的俸祿,祖上的產業都是有數的。
娘家的陪嫁、鋪子的來源,也都是有跡可循的,包括家裏下人的購買記錄。
這麽一查,便查出來,其中一個鋪子,原本的主家轉讓給這位官員不久,就得到了在某處銷售食鹽的許可,做了個不大不小的鹽商。
鹽,曆朝曆代都控製在官府手裏,鹽商也都是皇商,必須由朝廷指認的商戶經營。
且售價和銷售數量都受到嚴格控製。
順藤摸瓜,林立就查到了這個鹽商私底下售賣私鹽的勾當,當下就收集了證據送到了大理寺。
這位戶部的五品官員也是被人指示的,也有自己的貪婪,這下就做了第一個出頭鳥。
夏雲澤很是重視這件事情,庭審的時候親自到場,證據確鑿,提上來的商戶、剛剛被返還了賣身契的下人、官員的大舅哥,被提到堂上當時就嚇得腿軟了,沒有用刑就全交代了。
果然是官府登記的轉讓為假,私下裏轉移財產掩蓋起貪汙的證據才是真。
麵對夏雲澤的龍顏大怒,那位五品官員立刻就招供了,是他的頂頭上司指示他這麽做的。
而買賣私鹽給商戶,不僅他一個,從孫大人任戶部尚書之後,之前的鹽商換了大半,他們戶部鹽司不敢說人人收受賄賂,也有大半參與其中。
夏雲澤震怒。
他清理了前戶部尚書,以為戶部的官員會引以為戒,不想一個鹽司,竟然大半都參與到收受賄賂,買賣食鹽交易上。
當下,羽林軍進駐戶部,戶部所有賬目封存,鹽司、鐵司、土地、賦稅,全都徹查。
那位五品官員抄家之後的產業之多,也讓夏雲澤瞠目結舌。
一位五品官員,家裏竟然抄出來一枚晶瑩剔透的玻璃珠。
而這玻璃珠,自然是林立的玻璃廠出品的。
林立的玻璃廠一直控製著玻璃珠這等“奢侈品”的數量,且每一枚玻璃珠的銷售,都有跡可循。
當下就查出來,這枚玻璃珠是在南邊的拍賣行拍賣的,被當地的一個商人以二十萬兩白銀的價格競拍了。
幾經流轉,落到這個五品官員的手裏,也不過半年。
這是賄賂無疑了。
接下來就是這個五品官的頂頭上司,又查出來更大的受賄貪墨案件,案件送到夏雲澤的案幾上的時候,夏雲澤雷霆震怒。
戶部,怕隻有門口的貔貅才是幹淨的吧。
林立也很是無語。
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是懂的,然而小恩小惠可以,這般大的賄賂,他也是震驚。
與方曉和王成再次見麵的時候,不免說起,很是唏噓。
要這麽多來路不明的銀子做什麽呢?果然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方曉一針見血:因為鼠目寸光。
他們隻見到眼前的利益,心中沒有雄心壯誌,沒有為國為民的心,更沒有想過流芳百世這個詞。
眼前的三人,哪一個不是手握大權?不但是經濟上的,也有政治和軍事上的。
然而,他們都是將自己的銀子添在國家上,甚至都沒有宣揚過。
隻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已經將家國聯係到一起了。
他們也在為國家為百姓做事的過程中,收獲了心理上的愉悅和生理的安慰。
還有一點就是,方曉的家庭本就富裕,他也不屑於做貪墨這種事情。
而王成,自小嚴格的暗衛訓練,讓他有很嚴格的紀律約束。
戶部徹查,幾日之內就有好幾位官員被停職在家,沒有被停職的官員也一個個心驚膽戰。
不少人重新遞交了資產登記表,資產的來曆也寫得清清楚楚。
有人知道逃不過,主動叩見夏雲澤,交代自己收取賄賂的事情。
然而,從上到下,戶部隻要還在職的人,沒有敢讓戶部停擺的,提心吊膽的,一個人還要幹著幾個人的活。
夏雲澤幾乎每天都要召見孫尚書,罵他個狗血淋頭——孫尚書還真沒有做貪墨的事情,但他管理不善的罪名,是逃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