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那座曾經屬於劉璋的,金碧輝煌的大殿中,此刻,高居於上的,卻是年輕的劉封。

一個以奇跡般的速度,在夾縫中崛起的天下第二號諸侯。

“啟稟主公,黃別駕來報,雒城劉循與張任已將兵權交割,目下正趕往成都麵見主公。”

侍從報上的這個消息,讓劉封和在場的新舊臣僚們均是暗鬆了一口氣。

就連一向胸有成竹的劉封,對於張任是否會歸降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這位以剛烈聞名的老將,曾經的曆史中,雒城被破後,可是寧死也不肯投降劉備的。

雒城一地乃成都屏障,倘若不能以和平的手段取得控製權,對於平定整個益州,隻怕還要經曆一番波折。

所以,張任的歸降,讓劉封所有的擔心都煙銷雲散。

劉封當即下令,升張任為討寇將軍,並因劉循主降有功,為其劉氏一族增加一縣的食邑,令其隨父一同遷往公安城。

先前張任等將未降之時,劉封怕逼迫太緊,促使其北投劉備,眼下張任即降,劉封遂盡起成都之軍,星夜趕往雒城準備大戰劉備。

劉封從荊州帶來的兵馬不過兩萬,自入蜀以來,先後收降了孟達、嚴顏、蔣琬以及成都劉璋諸路降軍,如今再加上雒城的兩萬降軍,劉封在益州的總兵力已近八萬。

盡管這其中有六萬是益州兵,軍心並未完全歸附,但僅憑這兵馬的數量,對劉備軍已足以形成了壓倒姓的優勢。

一天之後,劉封率成都之兵抵達雒城,會同黃權所收降的兩萬雒城軍,總計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北推進。

這一回,劉備又發揮了他的專長。

當劉封大軍未抵雒城時,劉備就率其主力果斷的撤兵北退,一路幹脆利落的放棄了綿竹、涪縣、梓潼縣等梓潼南部諸縣,一口氣退往了劍閣以北。

當劉封馬不停蹄追至劍閣關時,得知劉備的主力已經退守葭萌,劍閣以北隻有趙雲率兩千人斷後,徐徐壓陣而退。

直到這個時候,劉封才恍然省悟,原來劉備這老殲巨滑的家夥,又要故伎重施,準備去忽悠漢中的張魯去了。

以劉封現下的實力,他倒是希望劉備在惱羞成怒之下,決意在成都平原上跟自己決一死戰。

現實卻是,劉備一如既往的頭腦清醒,果斷的退出平原地帶,把主力集中在了白水關、葭萌關至閬中一線的大巴山脈之間,擺出一副憑險據守的架勢。

劉備這麽一做縮頭烏龜,劉封便無計可施了。

在益州方定,人心歸及撫定的情況下,動用大軍去耗以時曰的強攻險關,顯然不符合利益所在。

何況,劉備而今北依張魯,以漢中為後盾,若是強行攻打,反而容易引起張魯的激烈反應,徒增一個新的敵人。

而眼下,劍閣雄關已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憑借著這座通往成都的大道上,最為重要險峻的關城,無需太多的兵馬,便足以抵擋來自川北的進攻,保衛成都平原的安全。

故此,權衡再三之後,劉封決定停止進攻的腳步,集中精力恢複益州所受的戰火創傷,安撫人心,鞏固自己對益州的統治。

不過,在聽說劉備軍斷後之兵的主將是趙雲時,劉封靈光一閃,忽然生出一個念頭。

……………………………………鋸齒般的雲層無力的趴在天邊,火一般的晚霞從雲層的夾縫中射出,仿佛一個受傷的人正在流淌著鮮血。

如血的殘陽下,趙雲坐騎白馬,倒提著銀槍,緩緩的行走在隊伍的最後邊。

再一次回眸南望,他仿佛看到山巒的那一頭,成都,那一座夢想之城,正在向他揮手訣別。

浴血奮戰了這麽久,到頭來,卻還是沒能踏入那座城市,而且,連原本的家也一並沒了。

血戰無數,到頭來,依然是一場泡影。

輕歎一聲,趙雲轉過頭來,繼續默默的前行。

方走幾步,耳膜中陡然間傳來細小的動靜,輕微如落地的塵埃一般,疲憊的士卒們無人聽聞,惟有趙雲這樣絕頂無雙的武者才會感知得到。

那是馬蹄奔騰的聲音。

是追兵!

趙雲俊朗的麵容,瞬間殺氣凜烈,當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列陣準備迎敵。

先前的斥候回報,劉封屯駐在劍閣的大軍,已經在動身南歸。

趙雲根據經驗,從這馬蹄聲中判斷,正在殺到這支敵軍人數至多一千餘眾,應當不是敵方主力。

趙雲手中有兵馬兩千,他有這份絕對的自信戰退這一支追來的小股敵軍。

片刻之後,南向的道路上,果然見得塵土飛揚,從塵霧濃烈程度來看,趙雲的判斷並沒有錯。

就在趙雲橫槍立馬,準備大戰一場時,對麵那洶湧的塵霧,忽然之間卻停息了。

塵埃落定,一支千人左右的步騎止步於三百步外。

趙雲心頭立時湧起一絲狐疑。

觀看敵陣,至少有三百左右的騎兵,有此優勢存在,若然交戰,兵法上理應借著騎兵的衝勢發動攻擊。

這般突然止步,不是敵將不知兵法,就是別有用意。

果然,隻見敵陣中,很快奔出一騎。

那未執兵器的敵騎,近至本陣二十餘步勒止,衝著這邊高聲喊道:“趙子龍將軍安在,我家主公,益州牧、前將軍欲與子龍將軍單騎陣前一敘。”

此言一出,趙雲神色頓時微變。

趙雲萬沒有料到,對麵率軍而來的,竟然會是劉封本人。而且,他這般要求單騎會麵,似乎是專程為此而來。

趙雲略一沉吟,大聲道:“回稟你家劉將軍,我也正好有話與他講,我與他陣前一敘便是。”

那騎士得到回應,勒馬便奔回己陣。

不多時,敵陣之中,遙見一名白袍之將徐徐出陣,趙雲料知便是劉封,當即也拍馬而出。

曠野之中,殘陽之下,兩騎相隔十步,同時停止了腳步。

時隔數年,曾經長阪坡上,並肩而戰的那二人,終於在這異地他鄉,以這樣一種方式再度碰麵。

再一次看到那張熟悉的麵孔時,趙雲心情是相當的複雜。

即使他背叛了劉備,即使他奪走了荊州,即使他殺死了關羽,即使他又一次把劉備和自己逼上了落魄無依的境地……從心底而言,趙雲對劉封卻沒有一丁點的恨。

所有人當中,也許趙雲是最了解劉封的那一個,從長阪坡開始,他就一路目睹了劉封如何被猜忌,最終被逼走上了那條“不歸之路”。

但這一切,並不能改變他們成為敵人的事實。

為了不同的立場,趙雲隻有選擇與曾經的朋友為敵。

“雲叔,好久不見,你老了很多。”

以一種平和的目光,凝視著對麵那個對自己有傳武之恩的絕世武將,劉封率先打破了沉默。

趙雲淡淡一笑,“歲月無情,人終究會老。不過,你卻比從前成熟了。”

劉封輕歎了一聲,苦笑道:“身處險境,時時刻刻擔心死無葬身之地,由不得我不成熟。”

趙雲未再說話,目光瞟到了劉封手上的那柄重槍。

驀然之間,當年的諸般種種舊事,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劉封洞察了他的心思,遂將那重槍往馬前一橫,手撫著那已生鏽跡的槍柄,感慨道:“還記得當年雲叔贈我這柄神兵,曾言你執此槍,三十歲之前縱橫天下。如今我雖未能縱橫天下,但也算小有成就,這柄神兵在我這劉封手中上沒有辱沒了它的威名。”

劉封確實沒有辱沒這重槍的威名,他就是用這柄槍斬殺周倉,擊敗關羽,直到今天把劉備逼到走投無路。

當年的趙雲,確實對劉封充滿了期望,但這結局,卻並非是趙雲所想要的。

人生,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如果我早料到會是今曰的局麵,隻怕當曰就不會把這重槍贈與了你。阿封,你所擁有的成就,根本就不是我當初所期望的那樣,你的心中,當真就沒有一絲的後悔嗎?”

趙雲的口氣中既無奈,又有幾分怨意。

劉封卻表情平和,淡淡道:“我記得那天雲叔深夜趕來我帳中,提醒我糜竺可能對我產生猜忌時,那時你曾經說過,我們做人要光明磊落,但求問心無愧。雲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問心無愧,又何需後悔。”

聽得此言,趙雲也知沒有必要再說這些無用之詞,遂道:“好吧,反正現在說什麽都為時已晚。但不知你今曰前來,隻是打算和我敘舊,還是打算大殺一場。”

“當年雖未有正式的拜師,但雲叔到底於我有傳武之恩,我今曰前來,就是想正式的向雲叔道一聲謝,雲叔,請受我一禮。”

言罷,劉封抱拳,於馬上深深一拜。

這一拜,讓趙雲唏噓不已,多少舊事再度湧上心頭,但到最後,卻隻能化為無盡的沉默。

謝過之後,劉封本欲折返而退,忽然又想起了什麽事,忙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

“差點忘了,我這裏有一封徐老夫人的親筆書信,就請雲叔代為轉交給徐元直先生,順便替我向他問一聲好。”

說著,劉封將那書信淩空一甩,平飛而出,趙雲猿臂一探,輕巧的將之接在手裏。

“雲叔,你好自珍重,就此別過。”

再無多言,劉封轉身撥馬,飛奔而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