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羞成怒的李重展開了大規模的兵力調動,這也間接影響了劉備的軍事計劃,到了現在劉備也覺得自己有些玩兒過火了,但劉備也不能退縮,隻能陪著李重一起發瘋了,於是馬超、陳到、文聘、諸葛亮等人也都齊聚濄水,準備和李重展開一場大戰。

幾家歡喜幾家愁,李重和劉備這種毫無節製的戰鬥成全了曹操,這種天下掉餡餅的好事簡直讓曹操簡直做夢都要笑醒,這次他終於可以全無顧忌的攻占益州了。

於是曹操裏給新鄭的曹仁下令,命令曹仁和夏侯惇接管司隸校尉的防禦工作,自己帶著一萬兵卒取道漢中,前去支援夏侯淵。

時間進入十一月,已經是隆冬時節,天寒地凍,濄水冰凍三尺,人馬通行無礙,劉備也將大軍渡過濄水,兵卒超過三萬之數,與李重對麵相持。

當然,劉備也不是吧部隊全調動過來,濄水南岸也留著一支兵馬駐守呢,這是劉備留著撤軍殿後的軍隊。

與此同時,李重也完成大軍調動,大營之中聚集了近五萬人馬。濄水北岸一共聚集了八萬多兵馬,這些兵馬每日都要操練陣型,鼓樂齊鳴,弄的濄水附近嘈雜不堪,真是天上飛鳥絕跡,地上走獸無蹤。

不是李重和劉備空耗軍力,光練不動手,實在是這些人馬來自四麵八方,沒有一點配合經驗,甚至有一些將領還相互不認識呢,總需要磨合一下。也不是說沒配合過就沒辦法打仗,但劉備和李重都想穩妥一些罷了。

十一月十一,後世的光棍節,李重出動四萬大軍,向對麵的劉備大營壓去。

李重選擇主動進攻是有原因的,首先雙方的人馬超過八萬,卻沒修建什麽堅固的營寨(主要是天氣太冷了),所以說進攻和防守之間的差距並不大,甚至主動進攻一方,在排兵布陣上還要占據一點優勢。

比如說李重主動進攻,就擁有戰場縱深的優勢,可以隨意布置兵馬,造成人多勢眾的假象,而劉備就不行了,防守一方是不能亂動的,就說陣地大小一項,劉備就差了許多。而且數萬人聚集在一起,顯示不出人數多來。

當然,防守一方也有天然的優勢,到底誰吃虧、誰占便宜,還要打過才知道。

李重這邊的主帥是周瑜,李重自己倒十分清閑,施施然站在周瑜身邊,表情輕鬆無比,一副看戲的樣子。

能者多勞,這就是李重的真實心思,如果不是生存壓力,剛穿越那會兒,李重都有混吃等死的心思了。

如果是李重這個廢物指揮軍隊的話,他一定會把四萬大軍分成三部分,中軍、左右兩翼,而且中軍一定是步兵和弓箭手混編,兩翼騎兵護衛,這是最中規中矩的打法。但周瑜不一樣,周瑜在指揮能力上要比李重強得多。

周瑜采用的方法是步騎混編,四萬軍隊完全成為一個整體,成半圓形的包圍陣型。

在超過五裏長的漫長戰線上,李重的軍陣緩緩前行,兵卒手中黑色軍旗遮天蔽日,隨風舒展,咧咧作響,如同一層層黑色的潮水,在潔白的雪原上席卷而來,看的劉備的兵卒股栗不已。

此時看到了才的軍隊漫山遍野而來,黑壓壓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劉備也有些後悔沒有主動出擊,劉備的軍事水平在這個年代不算拔尖,隨意擺出的軍陣也是中規中矩,中間步兵防禦,兩翼騎兵壓陣。

周瑜令旗一揮,趙雲率領一支騎兵越陣而出,直奔劉備的側翼撲去。

隨著周瑜搶先出手,先聲奪人,千百麵戰鼓一齊擂響,震天的鼓聲響徹曠野,震得空氣都顫抖起來。

周瑜動手,劉備也跟著做出動作,後排的弓箭手立即射出漫天箭雨,向趙雲的軍陣激射而去。

尖嘯聲中,河北騎兵紛紛被射倒在地,戰場之中頓時飄散出一股血腥之氣。

緊跟著,甘寧、周泰、淩操、韓當率領步兵狂奔而出,直衝劉備的中軍,而劉備軍中的陳到、文聘等人也出陣迎敵,濄水大戰終於拉開序幕。

甘寧四人都沒騎馬作戰,而是和普通的步兵一樣,手持盾牌,身披重甲。他們的任務是正麵衝擊劉備中軍,用一浪高過一浪的衝擊壓迫劉備中軍,迫使劉備無力做出反擊。

幾個人之所以不用戰馬,是為了更高的防禦力,指揮兵卒更方便一些,畢竟他們還需要經常接到周瑜的軍令。他們沒有狙殺敵將的任務,在每一隊混編兵卒之中,都有一小隊弓箭手,這些弓箭手處於軍陣的最中間,被嚴密保護起來,而對付敵將的工作,就是由這些弓箭手來完成的。

陳到和文聘剛在軍陣中露頭,混編軍陣之中就升起十餘束羽箭,奔著二人軍旗所在轟殺而去。沒錯,就是轟殺這個詞,在周瑜的指揮之下,弓箭手射出的羽箭就像炮彈一樣,采取麵積殺傷戰術,而且由於羽箭集中,點攻擊能力也非常強。

這十餘束羽箭至少有三四束射中目標,逼的文聘和陳到手忙腳亂,就連軍旗都被射的千瘡百孔,破爛不堪。

不是陳到和文聘武藝不高,實際上在真正的戰場之中,並沒有敢於無視亂箭的人,就算呂布、趙雲這樣的武將也不行。

確實,一些武將武藝很高,有敏銳的感覺,有超強的爆發力,能撥打激射而來的亂箭,但是,你能撥打幾次。

在兩名高手對戰之時,高手經常能手腕一抖,刺出千百道槍影。看似壯觀,可這千百道槍影也是有先有後的,大多數都是虛招,為了迷惑對手用的,並不是同時刺出十餘槍,天下間沒有那樣的武功,不然的話,武將豈不是可以一次就刺死好幾百小兵了。

但亂箭不一樣,亂箭是沒有規律可循的,武將隻能依靠超強的爆發力將兵器揮舞的風雨不透。

但就算呂布這樣的超級猛將,連續撥打十餘次羽箭以後,也會變成一隻軟腳蝦。

躲閃更是無稽之談,就算能感覺到危險又能怎麽樣,戰場上那裏沒有危險。所以說想要在戰場上保住性命,靠的還是重甲。

但就算身披重甲,也要靠運氣的,倒黴的話,被一支羽箭穿透鎧甲縫隙而死也很正常。

所以文聘和陳到剛一露頭,就被激射而來的羽箭逼了回去,兩個人急忙下馬重新穿了重甲再戰。

當然,像趙雲那樣一擊即退的不怕。

略一耽擱,兩隊兵卒就絞殺在一起,掀起一片腥風血雨。在甘寧四人的帶領下,河北兵卒層層推進,轉眼見就殺的荊州兵卒節節敗退,在身後留下一地斷臂殘肢。

轟……“更大的聲音響起,這是夾在在軍中的投石機開始發威了,李重的軍陣之後又一些投石機,都集中在賈逵手裏。當然,這些投石機主要是用來威懾,恐嚇敵軍用的,指望它們一石頭砸死劉備不太現實。

短暫的交鋒過後,甘寧四人殺到劉備的中軍,展開更加慘烈的廝殺。

在數裏長的戰線上,雙方犬牙交錯,逐處廝殺,爭奪每一寸土地。李重的步兵像重錘一樣,轟擊著劉備的軍陣,狂奔突襲的騎兵就像一柄柄尖刀,突襲劉備軍陣的薄弱之處,占據漸漸陷入微妙的平衡之中。

這很正常,很少有雙方乍一交戰,就有一方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出現,除非雙方的實力相差太過懸殊。

主帥要做的就是在這微妙的平衡之中,尋找對方軍陣的破綻、弱點,尋求一點突破,最後迫使敵軍崩潰。

周瑜就是這樣做的,每一次、每一處交鋒,周瑜都會看到眼裏,記在心裏,然後做出調整。比如說輪換攻擊的兵卒,盡量保持兵卒的體力,比如說看到對方有弱點沒來得及處理,立即派優勢兵力圍攻,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等等等等。

相比周瑜的層層調度,劉備越發感到吃力了。

一開始還好,雙方都是生力軍,兵卒的戰鬥力相差不大,但隨著時間推移,兵卒的體力開始下降了,劉備也要被迫輪換兵卒。沒錯,劉備輪換兵卒是被迫的,因為周瑜是主攻一方,劉備要根據周瑜的軍隊調到來做出應對之法,調動自己的兵卒,分配戰鬥力。

但是,差距也就是這樣形成的!劉備能調動九隊兵卒不出差錯,而周瑜能調動十隊兵卒遊刃有餘,劉備就有一隊兵卒必輸無疑。這隻是打個比方而已,雙方的指揮極限不是一個枯燥數字,而是各方麵的差距。

周瑜再次大規模的調動兵卒,趙雲、黃忠、魏延、周倉等人都帶著騎兵越陣而出,輪番衝荊州軍陣的右翼。

劉備的右翼主將是馬超,馬超訓練、統領騎兵的能力不用多提了,這是劉備軍陣之中攻擊力最強的一點。但攻擊力最強,也就相當於防禦能力最弱,騎兵本來就不是站著挨打的兵種。

這就是周瑜想要看到的,用強大的攻擊力,逼的馬超不得不主動出擊。

騎兵對衝是極為慘烈的局麵,馬蹄卷起一蓬蓬積雪,飄散在空中,再被鮮血染紅,一名名騎兵就像穿梭在幽冥血海之中一樣。

…………

不分卷了,麻煩,還要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