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理財家”

活動目的

這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使用零用錢,從小樹立健康、求實的消費心態,養成有計劃地合理分配使用零花錢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讓學生完成一份有關零用錢的調查問卷。

2.小品表演。

3.準備3張小圓卡,顏色分別為紅、綠、藍。

活動程序

教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把調查的表格拿出來,老師要統計一下調查的情況。

有零用錢的同學請舉手。(全班50位同學全部舉起了手。)

一星期父母親給你多少錢?(5~10元、20的都有。)

你把零用錢主要用到哪裏?(大多數學生都說買零食。個別學生說買學習用品。)

你關心過父母親的收入嗎?(大多數的學生說沒有。)

你留意過父母親的工作嗎?(很多學生說有,隻是不知道辛苦的程度。)

現在我們手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零用錢,有了錢怎麽用,怎樣才能用得好,這是很有講究的。也許有的同學覺得,有了錢怎麽花還不簡單,想怎麽花就怎麽花。事情真的就這麽簡單嗎?讓我們來看一個小品。

活動一:

小品表演,自我探索,增加相互了解。

1.小品表演:

教師:今天,我們先請五位同學

為我們表演一個小品,希望同學們認真看,然後,老師有問題要問大家。

東東帶了10元錢到了學校,他看到校門口這麽多的玩具和吃的東西,他禁不住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於是他花了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同時又買了3元的零食,最後他隻剩下了2元錢,而這10元錢是爸媽給他買墨和紙的錢,他該怎麽辦?(其中其他幾位分別扮演玩具店和小攤販的主人。)

2.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索:如果是你,你會怎麽辦呢?學生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想法。

3.教師總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同學不去控製自己的行為,隨意亂花錢,既增加父母親的困難,又助長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呢?

活動二:

行為訓練:學習怎樣合理的使用自己的零用錢。

過渡:擁有自己的零用錢,說明父母、老師和長輩們認為你長大了,有自由支配零用錢的能力了。祝賀你!對於這些零用錢,你有權力決定怎麽去用,那麽,該怎樣合理使用零用錢呢?

1.教你一招

過渡:老師這裏有一個“紅綠燈”方案:

“紅燈”:當你的要求超出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時,對自己說:“這樣東西我現在可以不買。”在心中亮起一盞紅燈,提醒自己。

“黃燈”:買東西時,先問問自己:“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如果回答“是”的話

,就可以考慮購買。

“綠燈”:在自己取得一些小小的進步時,可以用零用錢買一件小小的禮物送給自己,作為獎勵。

2.網上購物,生活體驗

(1)課間出示一些商品及商品的價格,根據你每月的零用錢,你會買什麽?在買東西前,可以用“紅綠燈”方案問問自己。

(2)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出示一些物品,供學生參考。

(3)學生根據自己擁有的零用錢,進行模擬練習。在購買之前,先讓學生出示相應的卡片,問問自己該怎麽辦?

如看到一本盼望已久的書,根據實際情況,出示“綠燈”,對自己說,這段時間自己上課很專心,可以買下來,作為小小的禮物送給自己。

3.製定“星期零用錢消費表”

(1)我們還可以製定一張“星期零用錢消費表”,放在自己的書桌上,定期填寫,這樣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零用錢。

(2)教師示範填寫。

(3)學生嚐試填一填。

4.結束:教師提醒學生亂花零用錢的一些不良後果:

(1)亂用零花錢,增加父母的負擔;

(2)多吃零食對學生的身體發育是不利的,更何況不少零食是不合衛生要求且含有一些有害物質。

最後,老師要送同學們一句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