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經略台海 第三十三章 豪強的隱患
中秋月圓喝酒夜,團圓思念推倒天,大家好好玩耍,想念親人,過好中秋,小白有禮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蕭統厚待來投者消息傳出後,很快在三閩兩廣之地造成了轟動,此時蒙古人的兵鋒已經開始蕩滌各個山村家寨,大規模的搶掠燒殺,卻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禁止,因此廣大的百姓雖然不敢明著造反,卻也一直憤憤不平,淤積於胸。
如今突然得知,原本當地的名門望族陳,林,黃,方,蔡,鄭等大族,自前些日子遷往台灣後,如今終於有信傳了回來。
他們都被皇帝封了大官,給了大片田地種子,且五年不征收賦稅,如今他們說那台灣之地,氣候溫暖,且地廣人稀,去了就有大片田地,官家還給予賞賜,讀過書的還都能授予官職,這樣的好事,哪裏找去?
且不說蒙古韃子的殘暴讓百姓們深惡痛絕,但是這台灣的政策,便讓很多人動心,那三閩之地,土地本就不多,也不甚肥沃,百姓以下海為生者甚多,民悍而不畏死,猛而不畏艱,加上多年戰亂,讓很多家戶早已一貧如洗。既然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失去的,自然也不在乎去賭一把。
這樣一來,盛夏時節,並不寬闊的台灣海峽上舟楫無數,無數的百姓拖家帶口,為了一個希望,為了一個信念,毅然決然,不顧一切的奔向寶島,而此時小朝廷也精銳盡出,全力護航,力保渡海百姓的安全。
蕭統深知,如今台灣最需要的,是人口,鼓勵人口大力生產自不必多說,蕭統已經連下三道詔書,要求男十七,女十五不婚者,全家有罪,老夫不可娶少妻,生下兒子,朝廷負責一半的開銷的同時,還給予良田五頃,免三年稅,生下女兒則給予良田三頃,多生多養。
絡繹不絕的遷民,自然立即讓台南港一片繁忙的景象,陸秀夫親自駐營台南,負責接待往來之民,並宣讀皇帝詔書,授予路引文牒,安排居所土地。雖然屋子隻有木屋,土地隻有粗墾,可是這對於很多漂海而來的無產者,已經是很好的待遇了,自然他們甚是滿意。
當然,這一波來的,大都是平民百姓,流民固然不少,卻也有成鄉成村遷徙而來的,而同鄉同村的,很多就是一個宗族的人,這樣一來,宗族勢力,必然也會在台灣生根發芽,這對於蕭統來說,也是一個亟待麵對和解決的問題。
雖然蕭統來自後世,除了對父母以外,基本上對於宗法家族這些沒什麽感覺,親戚之間甚至可以說感情很是淡漠,可是古人就不一樣了。
姓氏這東西,在中華文化之中可是重中之重的,可是說這是中國宗法文化和基層社會體係的基礎。秦始皇之前,華夏隻有天子,卿和大夫三個階層有姓氏這個說法,平民百姓可沒有,更遑論族長族規家譜啥的,隻有姓氏的出現,才給世族的存在創造了可能。畢竟,同一個姓氏,本就有莫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自從秦始皇剝奪了貴族們不可置疑的統領權後,姓氏才逐漸走入平民之中。漢代舉賢良方正為官,那麽必然就造成所薦者大多是官員親屬子弟,於是代代相護,世世相傳,乃形成世家門閥,不過漢武帝以前的曆代皇帝都很是清醒,深知君權和世族是不可調和的,因此均大力抑製高門大戶的發展,也造成西漢時世家勢力尚不明顯,漢法嚴酷,貴族世家動輒犯罪族誅,像潁川的灌夫以及外戚竇嬰被滅,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隻是,事情後來卻起了變化,劉秀乃是大族出身,依仗者也是豪強部曲,自漢光武厚待豪強,允許世家豪強擁有大量的土地部曲,門閥世家乃成為左右東漢政治的最大力量。漢末三國之亂,諸路豪強大多是擁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地方豪門,無論曹、孫本人,還是其屬下,皆以宗族為最得力臂助。至東晉南北朝,家族親疏關係愈加重要,血緣近者高官厚碌,疏者雖賢才不得進用。
後來前唐北宋時雖打壓門閥勢力,能在朝堂影響皇權的大家族固然是消失無蹤,但家族為大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中國之人無論是婚喪嫁娶,田土財產,皆與家族共有。寡婦再嫁,官不問而族長問,祠堂私刑皇權亦不得幹涉,財產分割,也是請族中長老公議,一族族長往往比當地縣官更能控製地方。到明朝皇權雖前所未有的加強,士大夫代表的儒家文化早已成皇權附庸,宗族勢力便成為民間唯一能與皇權相抗者。
蕭統現在需要什麽?民主自由?不,不是,蕭統現在需要的,是絕對的權力!甚至可以說,他需要獨裁,必須用鐵一般的手腕來壓製所有不必要的內耗,集中精力迅速積蓄自己的力量,而擺在他麵前的,第一是軍方勢力,目前張世傑可以說大權在握。第二就是文官集團,陸秀夫雖然忠心耿耿,可是其他人怎樣就不好說了。
而潛在威脅,就是這群遷台的百姓了,現在也許他們沒有力量,可是在自己政策的傾斜和他們的危機感作用下,他們的迅速強大是必然的,而在一定的時間內,蕭統也需要他們迅速強大,成為自己的支持者。可是,他們如今有土地有血親,雖然初來乍到必然會依附在自己身邊,可是等到他們收了糧食搞了貿易,手上有了錢糧有了軍隊,那時候,他們會不會還是這麽恭敬和老實呢?到那時候,在地方上他們是豪強,在中樞他們有自己的代言人,在軍隊裏也會有他們的支持者,自己能不能應付的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