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八十八章 血戰到底(2)

戰場上的拚殺已經漸漸陷入尾聲,由於宋軍兩路對進,成楔形壓迫,元軍被迫朝主將闊出處匯聚,而恰好原本近似於南北流向的堵河,在闊出所在處形成了一個東西向的河灣,也就是說宋軍兩路已然會師,將元軍餘部擠壓在了一個河灣之中。

這一次,是真正的背水之戰了,闊出不由心中哀歎,而外圍的元軍雖然也是奮力抵抗,可是大勢已定之下,他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徒勞。

宋軍絲毫不感到疲憊一般,手起,刀落,頭斷,沒斷,補刀,一切仿佛已經流程化操作,在這裏,殺人,就像一項普通的工作一樣,進行的很是順利。

更為重要的是,這支軍隊裏,一部分人是軍齡在十年左右的老兵,經驗豐富,本來就是從戰場上走下來的,如今經過多年苦練重返戰場,戰鬥力自然不可小覷,而更多人,則是台灣本地招募的新兵和大陸新移民,這些人雖然受到了嚴酷的不能再嚴酷的訓練,可以說殺人技能上已經不可挑剔,然則隻在訓練場上逞英雄的,根本不算軍人,隻有真正在刀刀見血分分死人的地方爬出來,這才算軍人。

令張世傑感到欣慰的是,幾乎是他一手訓練出的新軍,隻是怯場了那麽一小瞬間,便表現的無可挑剔,絲毫不遜色於老兵。7Z小說?而令邱尋欣慰的是,他果然沒有投錯明主,雖然當初他已經淪為階下囚,可是之所以歸順大宋,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皇帝神武,皇帝的大格局大胸襟,是他在所有聖賢書陰陽術上,都沒有發現過也壓根不敢想過得,所謂士為知己者死,邱尋雖然出於皇帝人格力量的感召,因而一肩挑起此任,至於宋軍真正地戰鬥力。雖然邱尋多次下軍營和士卒門交心,也細心向張世傑等人請教,可是歸根到底,這些都是推測揣度,不能當真,可是今日黃灘一戰,一切,都已經明了。

邱尋此生。誓為明主效死力也。

二人的軍隊,終於將最後數十頑抗元軍全部斬殺,自此,外圍韃子已經全部陣亡,沒有留下活口。而趁機又有不少元軍士卒,尤其是帶傷者,又摸到了闊出那裏,看起來他們倒還是有些個忠貞可言的,雖然說闊出敗亡之勢已定。

張世傑淡然的看著剩餘的元軍那副驚恐而猶豫。還帶著一點不屈的神色。不由說道:“伯玉,昔日某提兵南下勤王之時,殊不知我大宋還能有今日之局哇。”

張世傑說的很委婉,其實也就是當年他連戰連敗,宋廷一路逃跑的過程,不過邱尋自然不會去不識趣地揭人瘡疤,而事實上。對於已經走入絕境的宋軍。能夠以小島為根據地,數年之間就能積蓄如此巨大的能量。還能挑動大陸民變,然後趁機反攻大陸,奪回半個江南,此等偉業,確實曠古爍今。

張世傑卻似自語一般,接著說道:“那時陛下,卻隻有八歲,在山船上,風急浪高啊,那時候張弘範可以說是來勢洶洶,我軍則是士氣低迷,糧餉匱乏,如今本帥也不怕告訴你,伯玉,那時候,本帥想的,也無非是為大宋盡忠罷了。可是陛下,在這個最危險的時刻,陛下站了出來,他隻有八歲啊!是他振奮了大軍的士氣,是他親自上陣擊鼓,是他挽救了大宋的國祚,真龍天子,果然名不虛傳那。”

可以說,這是張世傑第一次對沒有參與山之戰的人,透露具體細節,以往提起此事,無非也都是泛泛而談說皇帝如何罷了,今日張世傑可以說透露了天大地機密,而這,也在一方麵向邱尋示誠。畢竟這樣的事情,可不是誰都能聽到的。

邱尋聽完此等關節,自然很知趣說道:“今日尋聽大帥一言,果然勝讀十年之書,陛下英明神武,自然非我輩可能及也。”

這話有套話敷衍之嫌,張世傑微微斜睨了一下,輕輕猶豫了一下,卻沒有再提那一茬,而是說道:“伯玉,如今那闊出部已然陷入垓心,伯玉以為,可招降否?”

邱尋聽了,微微一歎,聲音很是低沉的說道:“闊出此人桀驁粗鄙,斷無投降之理。大帥不必多費唇舌,徒增其笑爾,然尋以為,生擒此人,則大有裨益,可壯軍威,可寒敵膽,願大帥察之。”

張世傑淡然一笑,道:“正和我意!”

決戰的日子終於到了!

雙方約定在城北三十裏地,於午時三刻交手,當然為了防止意外,雙方自然很早就都到達了戰場,免得對方耍詐,至於斥候,更是早就遍布戰場,可是出乎意料地是,雙方居然都沒有逾矩。這次根據宋軍的建議,還專門在雙方劃定的戰場中間定了個非戰區。也就是說這幾裏地,雙方誰都不能踏足!

不消說宋軍這邊,也有人主張不必拘泥,搶先占領,不過這種意見幾乎一開始就被否決,無他,司馬玄隻是淡淡說句“一諾千金”,眾人便自啞然。

而比較意外的是,元軍這一次也遵守了戰書的承諾,並沒有踏足非戰區,倒讓宋軍也很是意外,這下子,又有人抱怨說沒有先下手為強,司馬玄對於這樣地言論,自然是嗤之以鼻。

既然是禱告過天地上過三牲地所謂“義戰”,自然該有的程序都不能少,司馬玄一身金甲,被打紅披風,騎卷白馬,率領司馬德宗一幹人等,徐徐走到事先劃定的碳線前,而宋軍也列好陣勢,刀出鞘箭上弦,擊鼓的,鳴金的都已經各自就位,準備迎來一場千年來沒有出現過的所謂“堂堂正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