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戰略轟炸

二十四日淩晨,美國的快速油輪船隊到達金奈港。

這支船隊總共有三十艘超級油輪,總共裝載了一千餘萬噸原油與成品油。

當時,還有一支油輪船隊在駛往科欽途中,遭到特遣艦隊攔截,在對峙了近四個小時之後,船隊被迫返回迪戈加西亞。

可以說,美國在這幾天裏盡到了全力。

別的不說,美國提供的物資,特別是燃油,足夠讓印度陸軍使用兩個月。

此外,美國還在這幾天裏向印度轉交了數百架戰鬥機,而且大部分是F-44。

當然,這些戰鬥機都是由印度飛行員駕駛飛回國內的,美國沒有安排誌願者。

到此,美國國會批準的一萬五千億美元的援助額度也用得差不多了。

必須承認,美國的國力十分強大,可以說,除了中國,美國是唯一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出如此多武器裝備的國家。更重要的是,美國確實盡了全力,趕在中國完善封鎖圈之前為印度提供了大批武器裝備。

問題是,到二十四日上午,美國的援助行動就宣告結束了。

不是美國沒有武器裝備了,也不是美國舍不得繼續為印度提供武器裝備,而是中國海軍的南海戰區艦隊進入了孟加拉灣,特遣艦隊也機動到了馬爾代夫群島西北海域,完成了對印度的戰略包圍行動。說得直接一點,中國艦隊的封鎖圈已經覆蓋了整個印度海岸線,美國船隊不可能在不遇到阻攔的情況下到達印度。除此之外,中國海軍還向南安達曼島部署了一百多架戰鬥機,加強了空中封鎖力度。除非美國當局打算在封鎖問題上與中國對峙,並且派遣艦隊為船隊護航,安排戰鬥機為運輸機護航,不然任何前往印度的船隊與機群都會遭到攔截,甚至有可能遭到攻擊。

這一天,中國空軍的打擊行動也進入了第二階段。

雖然在過去幾天裏,美國為印度提供了數百架F-44,但是在此之前,中國空軍與海軍已經摧毀了印度的所有大型空軍基地,炸毀了大部分民用機場,印度空軍已經喪失了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也就是說,這些F-44很難發揮關鍵作用。

要知道,戰鬥機可以部署到野戰機場上,而且F-44的對維護保養的要求並不高,具有很高的部署靈活性,可是支援戰鬥機作戰的其他飛機,比如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加油機等等都無法部署到野戰機場上,對維護保養的要求也較為苛刻,因此在空軍基地與大型民用機場被毀之後,印度空軍隻剩下了戰鬥機。

在現代空戰中,僅有戰鬥機,哪怕是非常先進的戰鬥機,也很難扭轉局麵。

說得形象一點,在隻剩下戰鬥機的情況下,印度空軍隻能打遊擊戰,即利用戰鬥機去截擊中國空軍的攻擊機群。

至於截擊效果,根本好不到哪裏去。

在二十四日白天的幾場空戰中,中國空軍在僅損失了六架戰鬥機的情況下,擊落了七十七架印度戰鬥機,其中四十四架是嶄新的F-44。這些戰果,大多是攔截導彈取得的,即中國戰鬥機根本沒有與印度戰鬥機遭遇,而是在預警機的支持與指揮下,在視距外用導彈結束了戰鬥。

此外,當天中國海軍也收獲了三十多個戰果,而且隻損失了一架戰鬥機。

可以說,到這一天,印度的天空已經屬於中國空軍與中國海軍航空兵了。

這一點,在美國的對印援助上也看得出來。

在此之前,美國援助的主要是陸軍裝備,沒有傾其所有的為印度提供空軍裝備,表明美國當局也不大相信印度空軍能夠扭轉局麵,而且已經認識到,在奪取了製空權後,中國肯定會發動地麵戰爭。如此一來,一支強大的、裝備先進的印度陸軍,肯定能比空軍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基本上奪得了絕對製空權後,中國空軍順理成章的開始實施第二階段打擊行動。

在此階段,主要打擊目標是印度的軍事工業設施與國家基礎設施,特別是生產武器裝備的軍事工廠。

當天,中國空軍就重點轟炸了印度最大的三座彈藥工廠。

相對而言,彈藥工廠的價值更大。要知道,在大規模地麵戰爭中,彈藥消耗量比裝備消耗量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印度陸軍的彈藥自給率並不高,很多先進彈藥需要進口,因此首先炸毀彈藥工廠,配合嚴密的戰略封鎖,能夠最大幅度的削弱印度陸軍的戰鬥力。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印度陸軍儲備的彈藥最多隻能消耗六個月,而且先進彈藥的儲備量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場大規模地麵戰爭。如此一來,轟炸彈藥工廠的意義顯得更加重大,而且戚凱威也對此提出了明確要求。

與空軍不同,海軍在第二階段打擊行動中,首先打擊的是印度的造船廠。

雖然印度艦隊已經全軍覆沒,但是印度仍然有不少中小型艦艇,而且印度是全球第二大造船國。

當然,轟炸造船廠,也主要是在為海軍的戰略目標服務。

從軍事上講,意義不是很大。隻要地麵戰爭打響,戚凱威兌現了戰前做出的承諾,在半年之內打垮印度,那麽印度的造船廠就沒有多大的戰略價值,因為以印度建造戰艦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半年內建造出一艘戰艦。

接下來兩天,空軍與海軍依然重點打擊了印度的彈藥工廠與造船廠。

在二十六日,章玉廷還出動了由八艘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組成的炮擊編隊,對科欽海軍基地進行了炮擊。

科欽是印度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海軍基地,也是僅次於維沙卡帕特南,印度海軍的第二大基地,是印度西部艦隊的母港,擁有極為完善的基礎設施,還有一座能夠維修超級航母的幹船塢。除此之外,當時印度海軍殘存的戰艦中,有一艘驅逐艦、三艘護衛艦與十多艘導彈艇停靠在科欽港內。

這輪持續了四個小時的炮擊,不但擊毀了港口內的所有艦船,還摧毀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礎設施,包括一座儲備了五萬噸重油的燃料庫。炮擊中,印度海軍動用岸基反艦導彈攻擊了炮擊編隊,但是沒有收獲任何戰果,隻是使炮擊行動暫時停止了十多分鍾。期間,印度空軍還試圖攻擊炮擊編隊,結果執行攻擊任務的十多架戰鬥機遭到攔截,根本沒有對炮擊編隊構成威脅。

根據戰後公布的一些資料,當時還有一艘印度潛艇在炮擊編隊附近,已經用被動聲納探測到了炮擊編隊,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這艘印度潛艇沒有偷襲炮擊編隊,隻是尾隨航行了幾個小時。

這一天,中國空軍首次轟炸了位於海得巴拉的印度軸承廠。

從戰略價值上講,軸承廠絕對是戰略目標。要知道,不管用什麽做動力,驅動設備與行走機構都離不開軸承。從工業的角度講,製造軸承的能力,甚至可以拿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別的不說,在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之一,但是一直無法生產高精度軸承,不管是車輛上的軸承、還是工業設備上的軸承,百分之八十需要直接從西方國家進口。

在軍事領域,軸承也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陸軍的所有主戰裝備、空軍的所有作戰飛機、海軍的所有艦艇,都需要軸承,而且軸承直接決定了裝備的機械性能。

雖然印度也需要通過進口獲取高精度軸承,但是印度已經具備了生產軸承的能力。

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印度的國產軸承能夠取代部分高精度軸承,至少能夠勉強達到使用標準。

從打擊印度的戰爭潛力、特別是軍事裝備生產能力上看,炸毀印度的軸承廠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為此,空軍出動了兩百多架戰鬥機與四十多架轟炸機,向海得巴拉軸承廠投擲了數千噸炸彈。為了徹底炸毀軸承廠,戰鬥機與轟炸機不但使用了高精度製導炸彈,還轟炸了附近的居民區。

這也是自開戰之後,中國空軍對印度工業設施規模最大的一次轟炸行動。

根據戰後公布的資料,這次轟炸把印度的軸承生產能力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導致印度的軍火生產能力大幅度降低。

隨後幾天內,中國空軍還重點轟炸了印度各地的軸承廠。

這些轟炸行動,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

地麵戰爭開打後不久,印度陸軍就不得不從被毀的裝備上拆下還能使用的軸承,才能確保其他的主戰裝備能夠正常使用。因為軸承生產能力大幅度降低,印度在三月份的軍事生產能力至少降低了百分之三十。

當然,這隻是轟炸印度軍事工業設施的一部分。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中國空軍還轟炸了印度的坦克工廠、電子設備工廠、火炮工廠、化工廠、鋼鐵廠、電力設備製造廠等等軍事工廠,以及為軍事服務的工業設施,並且在進入第三極端之後,開始重點轟炸印度的國家基礎設施,比如地區配電中心、鐵路樞紐中心、重要的橋梁隧道等等。

雖然印度的國土麵積比日本大得多,但是在大規模戰略轟炸麵前依然十分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