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偃旗息鼓
黎平寇親自出麵“叫停”,納傑夫也不是傻蛋,當即命令前線部隊停止進攻。
雖然埃及軍方對總統的決定非常不滿,總參謀長也認為不應該停下來,前線各級作戰部隊沒有完全執行總統的命令,但是第三集團軍裝甲突擊部隊率先停住步伐,接下來的戰鬥變成了一場追擊行動。
以色列國防軍的撤退速度非常快,以色列空軍也在這個時候拚出了老本。
二十八日天亮的時候,已有大約十萬以色列軍人撤出西奈半島,退回加沙地區,其他部隊也將在八到十個小時內撤走。
埃及軍隊沒有放棄,第二集團軍率先到達零號公路線,隻是在以色列軍隊西麵大約五十公裏處。第一集團軍在上午八點左右到達零號公路線,遭到了以色列空軍重點打擊。第三集團軍因為要清掃戰場,把繳獲的裝備物資與俘獲的戰俘送往後方,所以在十點左右才從二號公路線出發。
最大的問題是,埃及空軍按照總統的命令,隻負責為地麵部隊提供空中掩護,沒有轟炸撤退的以色列軍隊。
追擊行動並不順利,到二十八日中午,絕大部分以軍退回了加沙地區。
直到當天傍晚,埃及陸軍的先頭部隊才到達邊境線附近,而此時以軍已經沿國境線部署了防線。
到這個時候,西奈半島戰爭宣告結束。
雖然埃及軍隊沒有放棄攻入以色列境內的想法,但是在後繼乏力的情況下,仍然首先沿邊境部署了防線。
按照戚凱威的部署,三個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全部從邊境線後撤三十到五十公裏,作為防線上的第二梯隊,由預備役步兵師守衛前沿防線。這麽做,一來可以讓鏖戰了數日的主力部隊得到修整補充,二來可以充當預備隊擴大防禦縱深,三來可以在後方設置進攻陣地,最後還能減輕後勤保障負擔。
對埃及軍隊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保障。
相對而言,埃及軍隊的補給問題比以色列國防軍還要嚴重。
從地理環境上看,以色列國防軍進攻西奈半島是從本土出發,因此在越過國境線的時候基本上不存在後勤保障問題,隻有推進到蘇伊士運河附近的時候,才會因為保障線過與漫長而遇到麻煩。埃及軍隊向東進攻,到達國境線的時候,已經遠離本土核心地區,因此在跨過國境線之前,就會遇到後勤保障上的麻煩。深入以色列境內後,每前進一步,後勤保障負擔就將增加一分。
顯然,這個問題很難解決。
雖然打到這個時候,埃及已經動員了一百多萬預備役軍人,其中七成是工程部隊,但是從二十八日夜間算起,至少需要一周才能修複三條橫向公路,而且最多隻能支持十萬部隊在前線作戰。
要在幾天之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公路隻是補給手段之一。
離開開羅之前,戚凱威向埃及總參謀長提到,如果進攻以色列本土,首先就得奪取埃拉特港,走海路把物資送往前線,然後利用縱向的五號公路把補給能力提高三分之一,再利用以色列境內的高等級公路支持前線部隊作戰。如果一切理想的話,埃及陸軍能在前線投入十五萬主力部隊。
隻是,這仍然不足以攻克以色列。
要知道,在全麵動員的情況下,以色列能武裝一百多萬軍人,而且內線作戰,有足夠的能力擋住埃及軍隊。
為此,戚凱威又提到,不要妄圖攻占以色列全境,也不要妄圖占領核心地區,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以色列南部,即阿拉伯穀地以西的內蓋夫沙漠、以及加沙阿拉伯區,以控製埃以邊境地區為主。
為了讓自己的建議受到重視,戚凱威還通過牧浩洋,向納傑夫遞交了一份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戚凱威明確提到,下一階段的作戰行動將以戈蘭高地為中心,埃及軍隊的主要任務是牽製以色列國防軍的主力部隊,減輕敘利亞軍隊的進攻阻力,因此應該積極在邊境地區發起有限的進攻行動。從政治上講,攻占加沙阿拉伯區與內蓋夫沙漠,能夠最大限度的蠶食以色列,並且逼迫以軍在南部戰線上部署足夠多的主力部隊,在戰後更能以此作為主要的談判籌碼。
隻要納傑夫稍微有點政治頭腦,就能明白戚凱威的意思。
問題是,明白這個道理,不等於能夠這麽做。
當時,在建國之後取得的最為重大的勝利麵前,包括納傑夫在內的所有埃及人都有點飄飄然,也有點得意忘形了。可以說,埃及全國上下既在慶祝這場偉大的勝利,也在做著美好的夢想。幾乎所有埃及軍民都認為,隻需要幾天時間,就能打過國境線,消滅以色列,徹底結束中東戰亂。
二十八日下午,納傑夫就通過電視講話表示,埃及軍隊將越過邊境線,對以色列展開防禦反擊性質的進攻行動。在電視上,納傑夫還呼籲所有阿拉伯國家加入這場“聖戰”,消滅阿拉伯世界的敵人。
慶祝是沒錯的,可是忘乎所以就不應該了。
在過去的一周裏,埃及軍隊轉敗為勝,不但收複了西奈半島,還在戰略反擊中殲滅了八個以軍主力旅,擊斃與俘獲以軍官兵近六萬人,消滅與繳獲各類坦克、戰車、軍用車輛共計二萬七千餘台。在空中戰鬥中,還擊落與擊毀了以軍四百七十八架戰鬥機。與曆次中東戰爭相比,這絕對是偉大的勝利。
問題是,埃及軍隊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在地麵戰場上,埃及陸軍傷亡與失蹤(包括被俘)官兵近九萬人,僅陣亡官兵就超過了三萬人,損失各類坦克、戰車與軍用車輛一萬四千餘台。在空中戰場上(包括在地麵被炸毀的),損失了六百三十二架作戰飛機。此外在地中海方向上,還損失了十一艘導彈艇與一艘小型護衛艦。
相對而言,埃及軍隊的損失更加慘重。
到二十八日傍晚,埃及陸軍三個主力集團軍的減員率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第三集團軍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二。即便埃及動員了足夠多的預備役軍人,至少也需要半個月才能讓三個主力集團軍恢複作戰能力。埃及空軍戰鬥力下降得更加明顯,還能升空作戰的戰鬥機隻剩下三百多架。至於埃及海軍,在美軍航母戰鬥群的威脅下,加上以色列海軍艦艇早已進入戰區,基本上沒有什麽作為。
由此可見,埃及軍隊幾乎拚光了老本,才獲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
雖然以色列的情況也很糟糕,主力部隊三去其二,但是要想一鼓作氣消滅以色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納傑夫發表電視講話的時候,美軍的第一批二十架戰略運輸機到達以色列,送來了以軍急缺的彈藥物資,以及用來修複受損裝備的零備件。接下來的幾天內,每天都將有上百架運輸機飛往以色列。預計十月五日,美國船隊就將為以色列國防軍送來上千輛坦克與戰車等主戰裝備。
顯然,在這方麵,埃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即便中國也會伸出援手,為埃及提供彈藥物資與武器裝備,可是埃及軍隊的素質遠遠比不上以色列國防軍,沒有足夠的技術官兵,也就很難立即掌握先進武器裝備。比如,埃及的預備役部隊都是步兵,幾乎沒有裝甲兵、炮兵、通信兵等技能類兵種,很難在短期內擴大主力部隊的規模。
戰爭持續下去的話,以色列轉敗為勝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當然,這絕對不可能在一時半會內辦到。
事實上,這也正是中美不願意介入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看來,埃及與敘利亞有進一步擴大勝果的機會,比如奪回戈蘭高地,並且用埃及占領區交換巴勒斯坦地區,迫使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在美國看來,援助行動開始後,以色列很快就能轉敗為勝,因此沒有必要在相對不利的時候與埃敘議和,更沒有理由為此輸掉還沒有在戰場上輸掉的東西。
從軍事上講,接下來的主要戰場就是戈蘭高地。
為此,九月二十九日上午,戚凱威離開了開羅,借道安曼前往大馬士革,以首席軍事顧問的身份為敘利亞軍隊服務。
因為在之前幫助埃及軍隊打了勝仗,所以納傑夫親自為他寫了封介紹信。
當然,這有點多餘,因為在戰爭爆發前,戚凱威就是中國駐敘利亞軍事顧問團的首席顧問,與敘利亞軍方的關係很不錯。
臨行前,戚凱威沒有忘記叮囑埃及軍方,千萬不要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至於有沒有用,他也不大清楚,因為二十七日夜間發生的事情,已經動搖了他對埃及軍隊的信任。
作為軍事顧問,戚凱威已經盡到了職責。
在飛往大馬士革途中,戚凱威與牧浩洋通了電話,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即埃及軍隊很有可能犯糊塗,在關鍵時刻采取魯莽行動,希望牧浩洋能夠親自出麵,至少確保在敘利亞軍隊攻打戈蘭高地的時候,不要拖後腿。
事實上,這也是牧浩洋最擔心的問題。
可惜的是,黎平寇要他留在國內,沒有讓他去開羅坐鎮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