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裂痕

.與牧浩洋一樣,進行作戰部署的時候,今井利村必須考慮敵人的情況。

嚴格說來,隻有在掌握了敵人的戰術部署與戰術行動之後,才能根據作戰目的進行作戰部署。

這樣一來,牧浩洋遇到的問題,也成了今井利村的難題。

雖然中國艦隊隻有兩個選擇,但是多出一個選擇,等於多了一個變數,對作戰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沒有絕對實力優勢的情況下,今井利村必須合理應有手裏的兵力。

為此,他就得在進行作戰部署之前做出準確判斷。

針對這個問題,今井利村早就有所準備。

首先,日本與印度各出兩艘潛艇,日本潛艇部署在巽他海峽兩端,印度潛艇則部署在馬六甲海峽兩端。

隻是,這並不見得十分可靠。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每天有上百艘船隻通過。因為馬六甲海峽過於擁擠,加上油價持續走高,航運業更加依賴超級貨輪來降低平均成本,所以越來越多的貨輪改走巽他海峽。

這樣一來,潛伏在海麵下的潛艇很有可能無法發現中國艦隊。

為此,今井利村做了第二手安排。

按照他的要求,日本情報機構向蘇門答臘島、爪哇島與新加坡派遣了數十名間諜,以遊客、商務旅行人員等身份前往巽他海峽與馬六甲海峽兩岸,在海峽最狹窄處潛伏下來,監視過往艦船。

為了保險起見,日本情報機構還調整了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

隻是,偵察衛星更靠不住。因為即便重點監視巽他海峽與馬六甲海峽,也隻能做到每兩個小時通過一次,且隻能持續六個小時,而中國艦隊通過巽他海峽隻需要半個小時,通過馬六甲海峽最狹窄處也隻需要兩個小時,所以隻要掌握了日本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就能讓艦隊避開偵察時段。

可以說,今井利村沒有足夠有效的辦法監視兩條海峽。

不能確定中國艦隊什麽時候進入海峽,在作戰部署上,今井利村就得麵對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即以哪個方向為重。

如果中國艦隊走馬六甲海峽,就應該把重點放在安達曼海。

如果中國艦隊走巽他海峽,則應該把重點放在蘇門答臘島西南海域。

顯然,在隻有一艘大型航母的情況下,無法照顧周全。

今井利村必須做出事先判斷,以確定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裏。

按照他的判斷,中國艦隊走巽他海峽的幾率更高。一是巽他海峽更短,中國艦隊全速航行能在半個小時內通過。二是巽他海峽的平均水深超過了新加坡海峽、即馬六甲海峽中最狹窄的一段,可供大型戰艦通過的航道更寬。三是巽他海峽直接麵向印度洋的廣闊海域,離開之後就能進行大範圍戰術機動。四是走巽他海峽,能夠繞過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也就能夠避開印度設在安達曼海的第一道防線。

這些有利條件,都將成為中國艦隊走巽他海峽的關鍵因素。

根據這個判斷,今井利村認為應該把“維拉特”號部署到蘇門答臘島西南,同時增加兩艘小型航母。因為中國艦隊不大可能走馬六甲海峽,所以隻需要“維克拉馬迪亞”號與“維克蘭特”號坐鎮安達曼海。

這麽部署,還有一個好處,即印度與日本的艦載航空兵分開行動,便於指揮。

客觀的講,今井利村的部署沒有問題。

別的不說,印度海軍與日本海軍的指揮係統就無法相互兼容,特別是航空作戰,如果聯合行動肯定有很大的麻煩。原因很簡單,印度海軍的主力艦載戰鬥機是mig-29m,而日本則是f-35c與f-35b。如果在戰鬥中同時使用兩套指揮係統,肯定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甚至導致慘敗。

此外,mig-29m與lca的作戰半徑都比較短,更適合在安達曼海作戰。

問題是,印度海軍卻不肯接受這套作戰方案。

原因很簡單:“維克拉馬迪亞”號與“維克蘭特”號的戰鬥力很有限,中國海軍很有可能因此選擇走馬六甲海峽,在擊敗了印度艦隊之後,轟炸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摧毀島上的軍事設施。

對印度海軍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已經有足夠的情報證明,中國海軍出動了登陸艦隊,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國將攻打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而且以此為跳板,控製整個孟加拉灣,為擊敗印度海軍,奪取製海權奠定基礎。

如此一來,守住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比擊敗中國艦隊更加重要。

今井利村的作戰部署,等於放棄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還等於幫助中國艦隊創造了各個擊破的機會。

為了守住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印度海軍要求以退為進。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第一艦隊與第二艦隊在一起活動,相隔距離不超過一百公裏,即在遠程防空導彈的掩護範圍之內,集中部署在孟加拉灣,以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為屏障,迎戰中國艦隊。

客觀的講,這套戰術也沒大問題。

隻要印日聯合艦隊在孟加拉灣活動,中國海軍就不可能攻打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而是得冒著風險,尋找印日聯合艦隊決戰,奪得製海權之後,再做圖謀。這樣一來,印日艦隊不但可以依靠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防禦設施,還能借助印度本土的岸基航空兵,即便失去了主動權,也能確保不敗。

問題是,今井利村堅決反對這麽做。

首先就是,撤退到孟加拉灣,必然喪失主動權,中國艦隊絕對不會走馬六甲海峽,而會從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

其次,就算中國海軍不會立即攻打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也不會直接撞上去,而會設法繞過這道防線,從南麵進入孟加拉灣。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中國艦隊可以在印日聯合艦隊的打擊範圍之外,轟炸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設施,迫使印日聯合艦隊前出,從而進入中國艦隊設下的圈套,以非常被動的方式與中國艦隊決戰。

顯然,今井利村的分析也有道理。

這下,問題出來了。

到底該聽誰的?

到了二十五日淩晨,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雖然還有二十多個小時,聯合艦隊才能到達布萊爾港,但是今井利村非常清楚,必須在此之前把作戰部署定下來。

最終,今井利村不得不向中島俊夫求助。

讓首相出麵,矛盾不但沒有得到減緩,反而嚴重了。

事實上,在“赤城”號無法參戰,日本方麵仍然堅持按計劃發動戰爭的時候,印度當局就產生了不信任感。當時,印度總理就向中島俊夫提出,取消作戰計劃,而不是進行風險極大的軍事冒險。為了說服印度總理,中島俊夫不得不做出明確保證,即日本承擔戰敗的所有後果。

問題是,這隻是口頭承諾。

印度總理要求中島俊夫簽署書麵協議時,中島俊夫以無法在國會獲得支持為由,拒絕簽署書麵協議。

也許書麵協議也沒有多大意義,可是中島俊夫的態度,讓印度總理非常寒心。

在這個大背景下,連印度軍方的很多將領都認為,在日本的慫恿下發動戰爭是最愚蠢的行為。

問題是,印度必須妥協。

原因很簡單,印度欠下了巨額外債,八成在日本手上,總價值大概一萬三千億美元,其中四千六百億美元將在二零二八年到期,而印度的外匯儲備不到三千億美元,根本無法償還到期債務。

說得嚴重一點,隻要日本願意,隨時可以讓印度經濟窒息而亡。

經濟完蛋了,說什麽都沒用。

從長遠考慮,進行戰爭冒險也不是不值得。

印度妥協了,但是並不意味著願意充當日本的炮灰。

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軍事指揮由將領負責,政府不進行幹預。中島俊夫在這個時候出麵,明顯超出了印度的底線。

直到二十五日中午,印度總理才做出讓步,向軍方施壓。

這不是無條件的讓步。

為此,中島俊夫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在二十六日淩晨零點之前,日本的三家主要銀行必須把價值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匯票存入印度的國有銀行,作為戰爭抵押款,即中島俊夫所做出的承諾。

當然,這筆錢不一定屬於印度。

隻要打贏了,印度就會退回這些匯票。隻有在戰敗的情況下,這筆錢才會成為印度的國有資產。

更重要的是,隻有匯款及時到賬,印度陸軍才會按計劃發動進攻。

隻是按照中島俊夫的要求,在第一筆五百億美元的匯款到賬之後,印度總理就要向海軍下達命令,由今井利村指揮艦隊作戰。

一千五百億美元,絕對不是小數目。

要在十來個小時內湊齊這麽多錢,也不大容易。中島俊夫不得不親自出麵,遊說國內的三大財團。

問題是,財團肯定不會心甘情願的為政府的戰爭行為買單。

結果就是,為了得到財團的資助,中島俊夫不得不在一些重大政策上做出讓步,甚至承諾讓財團參與內閣決策。

這個代價是否值得,恐怕就說不清楚了。

二十五日下午,今井利村獲得了調整艦隊部署的權力。按照他的安排,“維拉特”號將前往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南端,等待與聯合艦隊會合,“維克拉馬迪亞”號與“維克蘭特”號則前往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北麵,在聯合艦隊離開布萊爾港之後,前出到安達曼海,按照預定計劃行動。

因為印度艦隊在孟加拉灣活動,所以最快也要到晚上十一點左右,部署才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