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錯誤情報
收費章節
四月十四日,第四次戰役打響。
耽擱了一個月,讓龐躍龍感到非常惱火,因為根據從前線反饋的消息,美澳聯軍已經在這一個月裏全麵動員,在昆士蘭州南部與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建立了新的戰略防線,防禦縱深擴大到了五百公裏以上,在東部沿海地區以至達到了八百公裏,幾乎是從布裏斯班到悉尼的距離了。
很明顯,美澳聯軍也認識到,保守的防禦手段根本抵擋不住中國陸戰隊。
當時,送到龐躍龍手裏的,還有一些極為驚人的情報,比如澳大利亞在這一個月裏動員與武裝了五百萬軍人,而且全部交給赫裏斯指揮,部署在新的戰略防線上。以至有傳言,美國已經向澳大利亞增兵一百萬,其中有三十個裝備了地麵戰係統的王牌師,另外還有二十個裝甲師。
現實上,這些情報與傳言都不夠準確。
到四月中旬的一個月裏,澳大利亞隻動員了不到兩百萬軍人,而且其中有一百萬部署在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地區,隻有不到一百萬部署在赫裏斯設置的第三條戰略防線上,而到達澳大利亞的美軍,實際上隻有十個師。更重要的是,這十個師中,隻有兩個師獲得了地麵戰係統,另外八個師中,也隻有兩個裝甲師,剩下的六個是步兵師,因為美國已經沒有多餘的主戰裝備了。
當時,美軍向澳大利亞增兵一百萬的傳言,來自四月初的一場破交戰。
在這場發生在北庫克群島的戰鬥中,二十多艘“金槍魚”級全電動潛艇在四艘“長城”級攻擊核潛艇的率領下,伏擊了一支由五十支超級運輸船組成的船隊,擊沉了其中的八艘運輸船。
明顯,這不是一場成功的潛艇伏擊戰,在這場戰鬥中,中國海軍喪失了四艘潛艇。
原因很簡單,這是一支得到了嚴密保護的船隊,護航力量包括六艘由快速集裝箱貨輪改裝的護航航母、十八艘反潛驅逐艦、十八艘遠洋護衛艦與六艘攻擊核潛艇,另外還搭載了一百八十架固定翼反潛巡查機與七十二架傾斜旋轉翼反潛巡查機,得到了上百架岸基反潛巡查機的間接掩護。
從護航力量上看,幾乎是普通船隊的三倍。
毫無疑問,這是一艘運載軍事物資、而且是貴重軍事物資的船隊。
要不然,周渝生也不會組織潛艇部隊,冒如此大的風險去伏擊這支船隊。
戰鬥結束後三天,一艘“長城”級攻擊核潛艇返回交戰海域,用無人潛航器搜索了被擊沉的八艘運輸船,結果發覺,這八艘運輸船都是超級滾裝貨輪,裝載的全是地麵戰係統與主戰裝備。
按照估算,八艘運輸船上的裝備就足夠武裝十二個師了。
據此,周渝生做出判斷,其他超級貨輪上運載的也是地麵戰係統與主戰裝備,不然不可能隻擊沉了運載這些裝備的運輸船。以船隊規模判斷,剩下四十二艘超級貨輪運載的裝備足夠武裝五十個師。以被擊沉的八艘超級滾裝貨輪上的貨物為準,周渝生得出了其餘裝備能武裝三十個王牌師與二十個裝甲師的結論。
現實上,這次潛艇伏擊戰確實存在很大的巧合。
當時,運輸船隊裏總共隻有十二艘超級滾裝貨輪,其中八艘被擊沉,而其餘三十八艘超級貨輪都沒被擊沉
逃脫的四艘超級滾裝貨輪運載的裝備,就隻能武裝兩個王牌師與兩個裝甲師,多餘的主戰裝備則提供給了六個步兵師。
實際上,美軍運往澳大利亞的裝備,原本計劃武裝八個王牌師與六個裝甲師。
能夠說,美軍的這支船隊比較倒黴。當時,船隊裏有十艘貨輪運載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物資,比如糧食、燃油等,而這十艘貨輪全部安然無恙的到達了澳大利亞,反而是最重要的十二艘超級滾裝貨輪被擊沉了八艘。
根據戰後調查,這很有可能與中國海軍特地用來對付貨輪的魚雷有關,因為這種在大戰期間開發的魚雷具備磁場自導能力,即在攻擊運輸船隊的時候,會首先攻擊磁場強度最大的目標。
在作戰使用中,潛艇艇長經常采用這種攻擊方式,即一股腦的把魚雷射向目標船隊,讓魚雷自行發動攻擊。艇長這麽做,最明顯的好處就是不用暴露行跡,利用被動聲納提供的消息就足夠完成攻擊了。除此之外,魚雷的自尋的能力,比潛艇通過目標噪聲來判斷目標的價值往往愈加準確。原因很簡單,噸位越大的運輸船,使用的鋼材就越多,因而產生的磁場就越強。
從結果來看,也往往如此。根據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統計的交戰數據,讓具有磁場自導能力的魚雷自行選擇最有價值的攻擊目標所取得的戰果,要比讓潛艇選擇目標,以其他方式指導魚雷攻擊高出百分之二十。
當然,更關鍵的是,潛艇愈加安全。
在這場戰鬥中,二十四艘潛艇裏的大多數,特別是那些高速航行時靜音效果不太理想的全電動潛艇,幾乎都采用了這種攻擊戰術。
由此引發的結果就是,十二艘裝載著大量重型裝備的滾裝貨輪最易遭到攻擊。
原因很簡單,地麵主戰裝備也是用鋼鐵製成的,而其他貨物,比如糧食、燃油等等不會產生磁場,因而裝載地麵主戰裝備的滾裝貨輪產生的磁場強度,要比裝載其他貨物的貨輪高得多。
現實上,這也為什麽十艘裝載糧食與燃油的貨輪沒有遭到攻擊的原因。
當然,這是好事,不是壞事。
從價值上講,一個連的地麵戰係統就超過了一艘五十萬噸級散裝貨輪運載的糧食。
當時,美軍被擊沉的八艘超級滾裝貨輪上的裝備總價值,頂得上平常十支同等規模的運輸船隊所運載的糧食或者燃油。
隻是,周渝生提供的情報,卻誤導了龐躍龍。
有趣的是,當時龐躍龍沒有找李明陽核對情報,而是信以為真。
如果跟軍事情報局核對情報就能發覺,美國當時生產出來的所有地麵戰係統,都不足以武裝三十個師。
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龐躍龍在安排第四次戰役的時候,變得比較謹慎。
如果傳言是真的,他小心謹慎並沒錯。
要知道,在布裏斯班個美軍王牌師就拖住了九個陸戰師,而且讓陸戰隊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傷亡近四萬人的慘重代價才占領了布裏斯班,而且正是沒能及時打進去,讓美澳聯軍有時間搞破壞。
如果在戰場上遭遇三十個美軍王牌師,那絕對不是鬧著玩的事。
當時,龐躍龍手裏總共也就隻有二十八個師。雖然已經有十二個新組建的陸戰師在四月初到達所羅門群島,但是這十二個師要到開打的第四個月,也就是六月份,才能以完備的麵貌投入戰鬥。就算中國陸戰隊師一級部隊的編製規模比美軍師大一些,二十八個陸戰師與三十個美軍王牌師也差不了多遠。
別忘了,美軍還有二十個裝甲師,另外澳軍還有五百萬大軍。
在龐躍龍看來,要是再放開手腳打的話,分散在長達數百公裏戰線上的陸戰隊,很有可能被美澳聯軍各個擊破。
為此,他決定集中兵力攻打一處地方,站穩腳跟之後,再攻打下一處地點。
當然,此舉不是為了圍殲美澳聯軍,而是以零敲牛皮糖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吃掉各個戰場上的敵人。
龐躍龍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布裏斯班西南大約兩百公裏處的騰特菲爾德。
這座小城鎮在新南威爾士州東北角上,北麵就是昆士蘭州,正好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第二條縱向鐵路上,往東大約一百公裏就是塔斯曼海,往西則翻過了大分水嶺,進入了澳大利亞東南地區的內陸平原。
要知道,這塊被大分水嶺與沿海地區隔開的內陸平原是澳大利亞最肥沃的地區。
別的不說,澳大利亞的農業耕地幾乎全部集中在東南平原上,出產的糧食不但養活了一億澳大利亞人,還出口到世界各地。要知道,在農業工廠化生產之後,在田間地頭裏種植出來的糧食成了高檔消費品。在大戰迸發前,保守農作物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外貿出口商品,僅次於礦產資源。
明顯,跟之前的進攻相比,陸戰隊這次小氣了許多。
這隻是進攻距離上的小氣,在兵力上卻一點都不小氣。
為了攻占這座正好位於大分水嶺上的小城鎮,龐躍龍動用了八個陸戰師,還讓四個陸戰師充當預備隊,並且動用了十六套野戰機場預製件,準備把騰特菲爾德製形成向新南威爾士州進軍的基地。
問題是,這裏離布裏斯班也就隻有兩百公裏。
對空中突擊戰術來說,兩百公裏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連戰術級別的突擊都算不上。
要知道,大部分陸戰隊據點的距離都在兩百公裏以上,而且陸戰隊地麵部隊即便進行越野行軍,也能在兩百公裏的戰場上跑一個來回,多餘的電能還能讓反裝甲平台打光一個基數的穿甲彈。
這種小家子氣的打法,明顯不符合龐躍龍的一慣作風。
真要這麽打下去,攻占澳洲大陸恐怕是猴年馬月的事了。
所幸的是,龐躍龍很快就認識到,絕對沒有必要如此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