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紅旗渠紀念館

紀念館簡介

20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人民為改變當地缺水的現狀,修建了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紅旗渠。1970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工程,林縣斥資建造了紅旗渠紀念館。1997年,林州紅旗渠紀念館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紅旗渠紀念館占地總麵積5平方公裏,包含“分水苑”、“青年洞”、“絡絲潭”三個部分。

分水苑位於林州市北19公裏處,主要由分水苑牌樓、分水閘、碑林、紅旗渠紀念亭等組成。在紅旗渠紀念亭裏陳列著許多珍貴的展品,有紅旗渠電控模型,有介紹紅旗渠的珍貴照片,還有當年人們修建紅旗渠時所使用的工具,而碑林則記載了紅旗渠修建的全過程。

從分水苑乘車上行30公裏,就來到了青年洞,此地因參與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出來的300名優秀青年而得名。青年洞洞長623米,高5米,寬6.2米。站在巍峨雄壯的太行山絕壁之上,俯瞰讓人膽戰心驚的“鐵索橋”和“淩空棧道”,可以感受到林縣人民艱苦創業的雄心壯誌,也讓人不禁感慨他們的偉大創舉。

絡絲潭位於青年洞往西約1公裏的地方,也叫“天橋斷”。夏天雨水多的時候,這裏的河水會暴漲,然後從懸崖跌落水潭,形成瀑布,十分壯觀。峽穀上麵有一架鐵索橋,連通河北和河南兩省。

紅旗渠的故事

山西省石城鎮位於山西、山東、河南三省的交界處。這裏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還有濁漳河貫穿全鎮東西,無論是地理條件,還是自然氣候,都十分適合農作物的生長。而與它隔山相望的林縣,卻是河南省有名的貧困縣。多少年來,林縣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惡劣的自然條件可見一斑。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林縣縣委為了改變林縣水資源匱乏、糧食產量低的境況,做出了“引漳入林”的重大決策,決定把濁漳河水引入林縣。

1960年2月,全縣組織起10萬人參與修渠建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終日奮戰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上。

1960年的春天,乍暖還寒,紅旗渠首座攔河壩工程正在修建之中,95米的壩體隻剩下10米寬的龍口尚未合攏,咆哮的河水卻讓人望而卻步。為了按時完成這項工程,林縣500多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奮不顧身地跳進寒氣逼人的激流中,手挽著手排起了3道人牆。所有人高唱著《團結就是力量》,最終擋住了洶湧的河水,使這一工程得以按時結束。

同年11月,由於自然災害,紅旗渠總幹渠暫時停工。為了早日將濁漳河水引入林縣,林縣建渠幹部堅持“寧願苦戰,不願苦熬”的政策,並立即從各個公社挑選了300名優秀青年,組成突擊隊繼續施工。當時由於國家經濟困難,口糧根本不夠吃,為了填飽肚子,大家隻好挖野菜充饑。後來好多人都因為吃不飽,得了浮腫病,但他們不肯撤下去,仍然在凶險的太行山腰上奮戰。

修建紅旗渠的代價是巨大的,太行山的山體結構破碎,塌方是經常的事。在這10年的時間裏,有189名英雄兒女為建渠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隻有17歲。林縣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開鑿出了這條人工“天河”。

紅旗渠改變了林縣惡劣的自然和生存環境,林縣人民世代居住的這片貧瘠的土地,從此舊貌換新顏。紅旗渠解決了全縣56.7萬人口、37萬家畜的飲水和3.6萬公頃農田的灌溉問題,糧食單產量比以前提高了4倍,從前的荒山野嶺也變成了綠樹成蔭的果園。農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工業、交通、能源、建築等行業。林縣終於擺脫了以前貧困的狀況,紅旗渠也因此被當地人民親切地稱為“幸福渠”。

精神永駐

紅旗渠建成後,震驚了全世界,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這個“敢叫天地換新顏”的偉大工程猶如一座豐碑,充分展現出了中國共產黨和新時代農民,在利用和改造大自然中所顯現出來的偉大創造力,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在轟轟烈烈的水利興建浪潮中,10萬勤勞勇敢的林縣人民,靠最原始的工具苦戰10個春秋。他們在太行山上是逢山開洞、遇溝架橋,硬是削平了1250座山頭,開鑿了211個岩洞,跨越270多條河溝,修建151座渡槽,並且還沿渠建造了50座中小型水庫,才最終開鑿出這條總長70.6公裏,總灌區渠道累計長4013.6公裏的“人工天河”。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計算:如果把建設紅旗渠所挖的石塊砌成高3米,寬2米的牆,那麽可以從廣州一直連接到哈爾濱。

周恩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今天,紅旗渠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水利工程,還是一個地標,一種精神。

2004年10月7日,國家博物館推出了“紅旗渠精神展”,一幅幅曆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一件件林縣人民當年用過的生活用品,似乎已經把人們帶到了那個火紅的年代。55歲的勞模郭秋英指著展出的幹野菜,回憶道:“那個時候生活很困難,沒有飯吃,就派人到處挖野菜煮著吃。肚子雖然餓得癟癟的,可沒有一個人說不幹了。當時大家的想法都很簡單,就想隻要我們苦幹一輩子,後代就能享福了。”

“藍天白雲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當年紅旗渠青年的豪邁與樂觀,至今仍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蘭考焦裕祿烈士陵園

陵園簡介

焦裕祿烈士陵園位於蘭考縣城北側的黃河故堤之上,緊靠蘭考菏澤公路,占地麵積60000平方米,這裏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長眠的地方。1997年,該陵園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焦裕祿陵園建成於1966年2月,陵園包括焦裕祿烈士墓、焦裕祿同誌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三個區。

踏入陵園大門,可以看到一座高19.64米的焦裕祿烈士紀念碑。碑座上的大型浮雕,展現了焦裕祿“訪貧問苦”、“查三害”等感人情景。

墓區位於紀念碑北側,占地麵積210平方米,墓身和墓碑為漢白玉大理石砌成。墓碑的後方有一塊4.6米高的屏風牆,上麵雕刻著毛澤東的題詞“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

順著墓區西行,映入眼簾的是焦裕祿事跡陳列館。陳列館占地麵積2100平方米,由序廳、展廳、放映廳、貴賓廳、服務部5個部分組成。序廳正中央是焦裕祿的半身銅像,主展廳內陳列著焦裕祿生前用過的86件物品和200餘幅照片,放映廳定時放映記錄焦裕祿生前事跡的錄像片。

人民的好公仆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因患肝癌去世。臨終前他說出了自己的最後一個要求:“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灘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蘭考縣地處豫東平原,緊靠黃河故道,是個飽受風沙、鹽堿、內澇之患的老災區,新國中成立以來,也一直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1962年,蘭考頻頻受災,先是被春天的風沙打沒了20萬畝麥子。緊接著又趕上了水災,決堤的黃河水又淹毀了30萬畝莊稼。蘭考人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

1962年12月,焦裕祿被調到蘭考擔任縣委書記。上任第二天,他就騎著輛自行車下鄉考察。雖然在來之前,焦裕祿已經對蘭考的情況有所了解,知道這裏的人民生活艱苦,但當他第一次來到村民中間的時候,還是為蘭考的窮困程度所驚呆。

那個年代,如果能在蘭考人的飯桌上見到紅薯片摻糠,那就算是好東西了,連剛剛生完孩子的婦女都照樣喝米湯。村裏的孩子因為饑餓,四肢幹瘦,肚子卻高高隆起。焦裕祿看到村裏貧困的現狀,看到正在受苦受難的鄉親,心裏十分難受。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蘭考治理好。

在擔任蘭考縣委書記期間,焦裕祿騎著自行車跑遍了全縣149個大隊。直到今天,還有很多蘭考人記得焦裕祿滿頭大汗地推著自行車走進村裏的樣子。而蘭考最窮的地方,也一定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

老百姓家裏的牲口棚是焦裕祿最關心的地方,要幹農活就少不了這些好幫手。當時蘭考有一個飼養員,喂養牲口很有一手。焦裕祿為了跟他學習經驗,經常住在他家的牲口棚裏。

1963年春節前,縣委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給焦裕祿家送去了幾斤肉,焦裕祿問他:“是人人都有份嗎?”這位工作人員答道:“要過年了,這是特意照顧幾個領導同誌的。”焦裕祿聽完之後,便對這個工作人員說:“謝謝你了,我家已經買肉了,請你把這個給更需要的同誌送去吧。”

不久,國家撥給蘭考的救災物資到了,可幾天過去也不見相關人員發放這些物資。焦裕祿二話不說,領著縣裏的領導幹部前往火車站。等到了火車站,焦裕祿才發現,救災物資已經在這裏堆積了七八天。而當地的災民卻在數九寒冬身著單衣,等待著乘火車到外地謀生!焦裕祿的內心十分氣憤,他立即組織人員到火車站發放救災物資,並且取消了所有縣委幹部的供應證。

又是一年冬天,國家給蘭考縣撥來一批救濟棉花。工作人員看焦裕祿的棉襖都是補丁摞補丁,就決定照顧他家3斤棉花。當天晚上下班回家,焦裕祿的妻子就把這件事告訴了丈夫。焦裕祿一聽又是“照顧”自己的,當下就表示要把這3斤棉花票送回去。他對妻子說:“我知道,這幾年你沒少縫補咱家的衣服和被子,可是蘭考現在還有很多人家沒有過冬的衣服穿,這些救災物資是給鄉親們的,咱們不能要。”

在帶領全縣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鬥爭中,焦裕祿從來都是身先士卒。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傾盆的時候,他趟著齊腰的水查看洪水流勢。風雪肆虐的時候,他率領幹部到各家各戶去慰問,親自送去國家撥來的救濟糧款。

焦裕祿的肝髒一直不

好,犯病的時候,他經常疼得連腰都直不起來。每當這個時候,他就用手或硬物頂在疼痛的位置上,繼續工作,直到被強行送進醫院。

1964年5月14日,42歲的焦裕祿因患肝癌去世。在生命的最後時間裏,他仍然心心念念在蘭考的工作。

榜樣的力量

1964年5月22日,蘭考縣人民在縣大禮堂為焦裕祿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十裏八鄉的鄉親們全都趕到這裏,想送焦書記最後一程。禮堂裏站不下這麽多人,大家就站在禮堂外麵,站在馬路上。到最後,整條街都擠滿了來給焦裕祿送葬的人。

11月,中共河南省委號召全省幹部學習焦裕祿忠心耿耿為黨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1966年2月,新華社發表了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全麵介紹了焦裕祿的感人事跡。隨後,全國各種報刊先後刊登了數十篇文章通訊,焦裕祿成為了全國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學習的榜樣。

時隔多年,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領導幹部要學焦裕祿》的社論,中國的大地上再次掀起了學習焦裕祿的熱潮。1990年,電影《焦裕祿》在全國上映。2012年10月,35集電視劇《焦裕祿》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熱播。

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卻還活著。無論過去多少年,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蘭考縣的好書記。

安陽殷墟博物院

博物院簡介

安陽殷墟博物院在河南安陽西北,地處黃河中遊衝積平原,洹水之濱。博物院總建築麵積達3535平方米,展廳麵積2354平方米,並附有文物庫房、研究室、報告廳等設施。

從平麵上看,殷墟博物院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象征著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博物院大門為仿商代古建大門,以紅、黑兩色為主色調,三門並立。進入大門,一尊大鼎佇立在內廣場中央,這便是出土於安陽的後母戊大鼎的仿製品。大鼎後方是刻著“甲骨文發現地”幾個大字的石碑。

博物院展出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殷墟發掘出土的一係列文物精品,包括陶器、青銅器、玉器及甲骨文等國寶級文物共500多件。

2001年3月,國內48家權威考古機構評選出了“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殷墟以最高票數名列榜首。1997年,殷墟博物館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考古發現

商王朝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二個朝代,夏朝部落首領商湯是商王朝的開國君主,在經曆17代31王之後,末代君主商紂王被周武王擊敗,商朝就此滅亡。商朝處於奴隸製的鼎盛時期,並且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除此之外,商王朝也有著十分野蠻和殘忍的製度,比如奴隸主可以隨意買賣或處死奴隸,奴隸主死後,還要用活人殉葬。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人們隻能從一些曆史文獻中找到與商王朝有關的記載,並沒有實物可以證明這個王朝的真實存在。直到1928年,中國學術機構開始獨立主持考古發掘。人們先後在殷墟發現了110多座商代宮殿宗廟遺址,12座王陵大墓,2500多座祭祀坑和眾多的族邑聚落遺址,家族墓地群,手工業作坊遺址,甲骨窖穴等。殷墟遺址展現出了3000多年前中國都城的風貌,證明了商王朝的存在。

殷墟王陵遺址是商王朝的陵墓和祭祀場所,也是中國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殷墟王陵遺址總麵積達11.3公頃,共有12座王陵大墓,2500多座祭祀坑。陵墓多為“亞”、“中”、“甲”字形,墓室宏大,形製壯闊,麵積最大的達到1803平方米,深15米。墓內的棺槨木料十分奢華,隨葬器物精美異常,顯示出墓主人的尊貴和威嚴。

婦好墓是至今為止殷墟遺址中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也是殷墟科學發掘以來發現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員墓葬。婦好墓口長5.6米,寬4米,深7.5米。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墓室中的隨葬品不僅數量巨大,種類豐富,而且造型新穎,工藝精湛,充分反映了商朝高度發達的手工業製造水平。至今為止,婦好墓一共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隨葬品,其中有青銅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海貝6800枚。除此之外,也有可以證實當時殘酷奴隸製度的16個殉葬者。

由於此墓中大部分青銅器上都刻著“婦好”的銘文,在依據此墓的地層關係,考古學者認定墓主人為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而婦好墓也是現在唯一與甲骨文有所聯係,且可以斷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員墓葬。

自從中國開始係統挖掘殷墟遺址開始,商朝的車馬坑就屢次被發現。殷墟車馬坑以及道路遺存,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古代道理交通的基本雛形。除此之外,車馬坑的發現對人們研究商王朝社會的階級、等級關係、親族製度、埋葬習俗及工藝水平等都十分有幫助。

中國大地幅員遼闊,蓄力車是古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殷墟考古發現的殷墟車馬坑是至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蓄力車實物遺存,它也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文明古國之一。

珍貴文物

殷墟從1928年開始科學發掘以來,人們就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文化遺存,其中又以後母戊鼎和甲骨文最負盛名。

與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國相比較,商王朝的青銅文化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商朝的貴族以青銅禮器為基礎,發展出了一套以等級為核心的禮製製度,並從此在中國延續了數千年,這是全世界青銅文明中絕無僅有的。

殷墟出土的青銅器種類繁多,器形厚重,紋飾繁縟,鑄造工藝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以王陵遺址出土的後母戊鼎最為有名,後母戊大鼎高133厘米,器口長79.2厘米,重達875公斤,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文化的最高水平,後母戊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大鼎造型龐大雄渾,通體以雷紋為底紋,饕餮紋、夔龍紋為主體裝飾,給人以穩重、莊嚴而又神秘的感覺。

後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也是古代科技與藝術、雕塑的完美結合。而在殷墟的出土文物中,能與後母戊鼎相提並論的,就隻有甲骨文了。

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係統文字形式,也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它宣告著中國古代的文字係統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雖然後來甲骨文又經曆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書體的改變,但是以形、音、字、義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語法都得以保留下來,成為了四大古文字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

中國古代的甲骨占卜有著悠久的曆史,而商朝正是占卜最鼎盛的時期,商王室和商朝貴族幾乎在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占卜一番,殷墟甲骨文正是商王朝占卜的記錄。甲骨的納貢、收貯、整治、鑽鑿,以及占卜的方法、程序和卜辭的語法等等,形成了一套嚴格而有係統的製度。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商王朝已經有了專門掌管占卜和記錄的人。占卜內容包括祭祀、天象、年成、征伐、王事,甚至還涉及遊獵、疾病、做夢、生子等等。商朝滅亡之後,甲骨占卜漸漸失去了原先的地位。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證實了已經不複存在的商朝占卜製度,為研究中國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至今為止,從殷墟遺址中,一共發現了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而其中1500個單字已經被識別了出來,這些文字經過3000年的演變,最終成為了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的漢字。這些方塊字,不僅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在傳播漢文化,促成國家統一方麵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盤庚遷殷

商王的傳位製度是兄終弟及。因此,當商王朝第十九個王——陽甲死後,他的弟弟盤庚便登上了王位。

在即位之初,盤庚就麵臨著種種考驗。此時的商王朝已經進入中衰時期,王世子弟為了爭奪王位時常發生衝突,貴族間的矛盾不斷激化,政局動蕩不安。

貴族大臣們為了強化自己的勢力,四處聚斂財富,導致王權被削弱。另一方麵,原來臣服於商王室的方國,也紛紛開始入侵商朝的土地,商朝開始日漸衰落。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盤庚決定渡過黃河,建立新的都城。就在盤庚開始為遷都一事做準備的時候,朝中的貴族大臣言辭激烈地表示反對遷都。原來,這些貴族們是舍不得他們的家產和土地。不過,盤庚是個意誌堅定的人,他並沒有因為這些人的反對而動搖。

貴族為了阻止盤庚遷都,到處散播謠言,鼓動民眾對遷都的不滿情緒。盤庚得知這件事後,立即對百姓發出了勸告,號召大家齊心協力,渡過難關。在盤庚的努力下,這場大遷徙終於開始了。

盤庚率領著商王朝的臣民們,沿著黃河向西轉移。在黃河渡口,他們登上了早已準備好的船隻,向著對岸慢慢駛去。通過艱難的長途跋涉,商王朝的人民最終在盤庚的帶領下來到了殷,這裏即將成為他們的新都城。

盤庚遷殷後,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他大力發展經濟,使得商朝的農業、手工業、商業和文化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此,商王朝結束了動蕩的歲月,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新時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奴隸製文明大國。而殷,也成為了商朝後期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縣革命紀念地

舊址概括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原稱新集,位於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交界處。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新縣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首府。紅四方麵軍、紅25軍、紅28軍先後在這裏誕生。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新縣5.5萬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占全縣總人口的五分之三。

新縣革命紀念地主要包括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軍委、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烈士陵園、箭廠河革命舊址等。現存的革命舊址和紀念館保留了

當時的原貌,再現了當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色曆史。

2001年,新縣革命紀念地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位於河南省新縣城首府路27號,大門上懸掛著一塊匾額,上書“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幾個大字,為徐向前(時任紅四方麵軍總指揮)在1980年題寫。舊址共有5排房屋,每排7間。舊址東西長90米,南北寬22米,總麵積1980平方米,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局舊址第一排房屋南側3間曾是成仿吾(時任鄂豫皖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的辦公室兼臥室,北側3間曾為陳昌浩(時任鄂豫皖分局委員兼共青團鄂豫皖分局書記)的辦公室兼臥室。第二排南側3間,曾是沈澤民(時任鄂豫皖分局常委)的辦公室兼臥室,北側三間,曾為郭述申(時任鄂豫皖分局委員)的辦公室兼臥室。

鄂豫皖軍委及紅四方麵軍總部舊址位於鄂豫皖分局舊址對麵,這裏原是一家地主的宅院。大門上方懸掛著寫有“紅四方麵軍總部舊址”的匾額,這裏原有房屋7棟60間,如今已經按照原貌修複了3棟26間。這些房屋被分隔成5個方形院落,中部有一條長廊相連。總部設有參謀部、政治部、秘書處等,徐向前、陳昌浩等人都曾經在這裏辦公和居住過。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位於新縣縣城東南英雄山下,建於1984年,占地麵積30000平方米,建築麵積3380平方米。

博物館由英雄廣場、“紅旗飄飄”主題雕塑、兵器園、主展館、將帥館五部分組成。

主展館共有8個展廳,分為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兩個部分。基本陳列為《風雲大別山》和專題陳列包括《將軍搖籃》、《千裏躍進大別山》、《今日新縣》等,館內還陳列有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架飛機“列寧號”。

基本陳列《風雲大別山》,反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經曆創建與統一、鞏固與發展、堅持與保衛等幾個階段,直到迎來全國革命勝利的曆史。這個基本陳列一共包含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奮起鬥爭,鄂豫皖蘇區初步形成”。第二部分是“大放異彩,新集成為鄂豫皖蘇區首府”。第三部分是“重組紅軍,堅持大別山的鬥爭”。第四部分是“紅旗不倒,迎接全國革命勝利”。

紅色新縣

20世紀20年代,隨著共產主義在中國的興起,新縣的一批青年學生——吳煥先、王誌仁等人,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思想。1926年秋天,吳煥先回到家鄉,在四角曹門村裏的一顆大鬆樹底下,建立了新縣第一個黨小組。不久,吳煥先、王誌仁等人又在附近的幾個地區建立起了新縣第一批農民協會。同年冬天,吳煥先在箭廠河鄉開辦了鄂豫皖邊區第一批農民協會“三堂革命紅學”。之後,這個農民協會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黃麻起義的生力軍。而後來的紅四方麵軍也正是以這支隊伍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1930年3月,中共中央為統一鄂豫邊、豫東南、皖西北等根據地,在新縣箭廠河召開了中共鄂豫皖邊區黨的代表會議。中共鄂豫邊特委在會上成立,郭述申被推選為書記。紅11軍31、32、33師統一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許繼慎任軍長,徐向前任副軍長,曹大駿任政委。6月下旬,鄂豫皖邊區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陳店王灣召開,會上選舉產生了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甘元景被推選為政府主席。鄂豫皖邊區黨政軍的統一,標誌著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正式形成。

1931年2月,紅4軍10師30團團長王樹聲率領紅軍攻克新集,不久,鄂豫皖根據地的黨政領導機關相繼遷至此地,這裏從此成為鄂豫皖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5月12日,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新集正式成立。不久,中共中央為方便工作,又組成了鄂豫皖省委。

鄂豫皖分局和省委成立後,領導鄂豫皖人民在軍事鬥爭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連續粉碎了敵人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圍剿”。與此同時,鄂豫皖蘇區的經濟文化建設和土地革命運動也逐漸開展起來。

1932年夏天,國民黨調集重兵對鄂豫皖發動了第四次“圍剿”。由於張國燾的“左”傾冒險主義,導致紅軍在第四次反“圍剿”鬥爭中失利。1932年9月9日,新集淪陷,鄂豫皖分局被迫撤離。

紅四方麵軍主力西征轉移後,國民黨軍隊對這裏的人民進行了野蠻的蹂躪和摧殘。但這些沒有嚇倒蘇區人民。他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地投入新戰鬥,配合重建的紅25軍和28軍為保衛蘇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別山區人民配合新四軍與日、偽、頑進行了長期不懈的鬥爭。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全麵內戰,在大別山區人民的全力支持下,人民解放軍逐步摧毀了國民黨在中原地區的反動統治。

河南博物院

博物院簡介

河南博物院最早創建於1927年,位於河南開封,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院之一。1961年,博物館遷至鄭州市農業路。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館建成開放,其中文物藏品多達13萬餘件。2001年,河南博物院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河南博物院的總占地麵積為10萬平方米,建築麵積7.8萬平方米。主體建築由中國最早的天文台遺址——登封元代觀星台為原型,經過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建築總體高45.5米,內部有5層結構。

博物院內設有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展覽館。在館中的13萬餘件藏品中,有一、二級文物5000餘件,其中的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曆代陶瓷器和玉器最具特色。

博物館變遷

河南博物館是中國創建較早的博物館之一。1927年6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不久,省政府委派專人成立了籌備委員會,從此,河南博物院就在開封的一間校舍裏創辦起來。

1928年5月,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民族博物院以“啟發民眾知識、激增革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征集了曆史、自然科學、農業、藝術、生理衛生等方麵的資料,向民眾展出。

1930年l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將“民族博物院”恢複為“河南博物館”,並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收回民眾師範房舍,改為古物陳列室。

1935年,河南博物館曾選送藏品到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展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民黨當局將珍貴文物5200多件,分裝68箱運往武漢,後轉重慶。1938年,開封淪陷,日本侵略軍以“獻銅”、“獻鐵”名義掠取銅炮、鐵鍾等文物168件。

1948年,博物館收藏的一部分文物被國民黨政府運往台灣,另外一部分交給故宮博物院,其餘仍運回河南博物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河南省教育廳廳長曲乃生兼任博物館館長。曲乃生上任後,立即組織人員開始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生機,蓬勃發展。

1961年,河南省博物院由開封遷至省會鄭州。新館建築麵積2.1萬平方米,其中大小陳列廳20個,麵積約1萬平方米,庫房3862平方米,河南博物館自此有了更好的展覽場地。

陳列展覽

陳列展覽是河南省博物院各項業務工作的中心環節。“民族博物館”時期的《民族模型展覽》,是河南博物館曆史上舉辦的第一次陳列展覽。展出後,引起了當時開封各界的轟動。

新中國成立後,河南博物館再次煥發了勃勃生機。從1949年到1961年間,博物館除了舉辦河南自然環境與資源、河南曆史、河南革命文物三個基本陳列外,還舉辦了數十個與時代相關的展覽。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間,是河南博物館穩步發展的時期,也是舉辦展覽較多的一個時期。初遷鄭州之時,河南博物館立即與省文物隊聯合舉辦了《河南省曆史文物展覽》,吸引了大批觀眾,反響熱烈。

1963年舉辦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覽》,以實物、圖片、繪畫、文字等形式,較為係統地再現了河南革命鬥爭史。1964年,舉辦了遷往鄭州後的第一個基本陳列——《河南曆史陳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的曆史概況。

從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間,是河南博物館大發展的一段時期,陳列展覽精彩紛呈、多種多樣。期間,河南博物館逐步確立了全國文物大館的地位,也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園地。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並,成立河南博物院。

河南省博物館共有藏品13萬餘件,一級品259件。大部分藏品是在該省發掘出土的文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較高的價值,如新鄭裴李崗出土的橢圓形四足石磨盤和圓柱狀石磨棒,是距今約8000年前的穀物加工工具;鄭州商代遺址出土的獸麵乳釘紋銅方鼎,通高1米,是商代前期大型禮器;淅川縣出土的“王子午”銅鼎有銘文84字,是研究楚文化的標準器物。重要藏品還有戰國時代的龍鳳紋銅鑒,坐人漆繪燈,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陶建築明器等等。

另外,河南博物館自創建以來,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這個問題上做出積極的努力和嚐試。如1935到1936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當時,河南博物館選送的新鄭出土的8件青銅器,在倫敦引起轟動,受到海外觀眾的高度讚揚。

另外,河南博物館曾經舉辦和參加的出國展覽還有:1980年丹麥、瑞士的《中國珍寶展覽》,1985年日本的《中國曆代陶俑藝術展》等。

河南博物館通過舉辦展覽,增強了中國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使更多的海外觀眾進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