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紀念館

概況

陸羽紀念館位於湖北省天門市竟陵城區西湖之濱,是一座以陸羽生平業績為主題內容的,具有古典園林特色的紀念博物館。2009年5月,陸羽紀念館被中宣部公布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址在陸羽故裏——西塔寺原址重建,占地麵積9900平方米,館舍由前殿(即陸公祠)、後殿(即大雄寶殿)、涵碧堂、東岡草堂等建築群組成。

前殿是陸羽紀念館內的主體建築,位於竟陵城西寺路西端,殿宇為歇山頂式,結構精巧,造型典雅。祠前有古樸的“山門”,山門門額上“陸羽紀念館”五個大字為原中宣部副部長、著名詩人賀敬之題寫。前殿正中是一尊高26米的陸羽全身銅像。銅像左手托杯,品茶的心態、姿態盡顯。殿內兩側陳列櫃展出的是陸羽遺跡、遺物、文獻和照片,以及中外專家學者研究陸羽所撰寫的書刊、畫冊、評價文章等資料。

前殿內東壁懸掛著陸羽的圖文並茂的生平簡介,共24幅;西側牆壁上懸拴著《陸羽茶經》全部內容。殿內中間展出日本茶道和韓國陸羽茶經研究會所贈紀念珍品和書刊。

後殿為大雄寶殿,是兩層重簷仿唐建築,規模宏大。第一樓陳列有全市曆史文物和傳世古物、珍寶3000餘件,其中石家河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製工藝——陶鳥、陶獸等曾在北京故宮博物館展出。第二樓展出天門市曆代名人書畫、精品和部分革命文物。

《茶經》的由來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茶學專著,由陸羽編撰。它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曆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

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不僅是一部精辟的農學著作,還是一本闡述茶文化的書。

《茶經》的作者陸羽是位全才,他不僅僅是一位茶學家,同時還是一位才學逸群的文學家、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全唐詩》中就收錄有陸羽的一首詩:“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古人說,“他書皆不傳,蓋為《茶經》所掩”,也就是說陸羽在其他方麵的成都因名作《茶經》而淡然失色了。

陸羽用自己的一生研究茶事,腳步遍及各大茶區。他在不同地方觀察茶葉的生長規律,根據當地的水分、土壤、陽光等對茶葉進行鑒別;深入農家看茶農怎樣對茶葉進行加工,從加工的過程中進一步分析茶葉的品質的優劣。在長期的觀察中,陸羽摸索出了一套民間烹茶技藝的規律。他還品評各地的茶水,每次都是清晨出門,天黑才歸,如是多年。

陸羽不僅對茶和水如此上心,還深知茶具對茶葉的發揮具有很大的作用。他以民間茶具和茶器的製作方法為基礎,進行創新,最終製造出了獨特的茶具。此後,陸羽開始在杼山妙喜寺寄宿,閉門撰寫《茶經》。期間,陸羽經過多次修改、補充,使《茶經》的內容逐漸完整。

陸羽品水

唐玄宗天寶十一年間,禮部員外郎崔國輔出任竟陵司馬。他得知陸羽投身茶事研究,便決定助陸羽一臂之力,把便於攜帶各種書籍資料的文槐書函和乘騎烏封牛送給陸羽。從此,陸羽開始了他的探茶之路。

陸羽遊曆了中原、三秦、巴山蜀水及下江一帶,足跡踏遍了從東到江浙、南到兩廣、北達燕趙、西至巴陝的

大半個中國。在這廣袤的土地上,他不僅考察茶葉的產地、生長狀況和品質優劣,還對各名泉、名水按煮茶的水味作了細致的分析和比較。

通過各種對比,陸羽把煮茶的用水進行了細致的排列,前二十名為:第一,廬州康王穀水;第二,無錫惠山石泉;第三,蘄州蘭溪石下水;第四,峽州扇子峽蝦蟆口水;第五,虎邱寺石泉;第六,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七,揚子江南零水;第八,洪州西山瀑布水;第九,桐柏淮源;第十,廬州龍池山頂水;第十一,丹陽觀音寺井;第十二,揚州大明寺井;第十三,漢江金州中零水;第十四,歸州玉虛洞香溪水;第十五,商州武關西洛水;第十六,吳淞江水;第十七,天台千丈瀑布;第十八,郴州園泉;第十九,嚴陵灘水;第二十,雪水。

隨著對水的鑒別,陸羽的茶藝也在不斷地提高。一次,禦史大夫李季卿巡視江南,陸羽作陪,並表演茶道。李季卿問陸羽:“你覺得在此地煮茶,用哪裏的水會好?”

陸羽毫不猶豫地說:“這裏是揚子江南零段,江心的水煮茶最好。”

李季卿下令讓士兵從揚子江心提來一桶水。陸羽嚐了一口,果斷道:“這不是江心的水,是江邊的水。”士兵十分肯定,說這就是江心的水。聽聞此言,陸羽將桶中的水倒去一半,又嚐了一遍,才點頭道:“這次才是真正的江心水。”

李季卿問陸羽從何得知,陸羽淡定道來:“江心的水質良好、重,所以能夠鑒別。”

事已至此,士兵歎服,不得不承認自己剛才從江心打了水上來,但到江邊水灑得隻剩半桶,一怕責罰,二懶得折回江心,就從江邊灌了一半湊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