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祠

概況

屈子祠位於湖南省汨羅市汨羅江畔,坐落在古木參天的玉笥山上,是中國現存紀念屈原的唯一古建築,也是湖湘文化和中國浩瀚詩海之源頭,是有“中華第一祠”之稱的古祠。2009年5月,屈子祠被中宣部公布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屈子祠為三進青磚結構,單層單簷,青磚砌牆,黃琉璃瓦覆頂,風格古樸秀雅。全殿三進,中、後兩進間置一過亭,前後左右各設一天井,中有丹池,池中有大花台,植金桂。祠正門牌樓牆上繪有13幅屈原生平業績和對理想追求的浮雕。在過道的牆壁上,鑲嵌著許多石碑,鐫刻著後人憑吊屈原的文辭歌賦。後殿矗立一尊1980年重塑的屈原像,神采感人。附近建有獨醒亭、騷壇、濯纓橋、桃花洞、壽星台、剪刀池、繡花墩、望爺墩等紀念屈原的古跡,俗稱玉笥山“八景”。今存建築有正殿、信芳亭、屈子祠碑等。祠內有樹齡在300年以上的桂樹多株,每逢中秋節,百花盛開,馨香四溢,令人陶醉。

兩千多年來,這裏一直是人們祭奠屈原的重要場所,曆朝帝王都極其重視。唐玄宗李隆基曾親自下敕重修祠宇,“歲時祭祀”每次加封,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曆代地方官員,也必在任內親臨憑吊祭奠。清雍正九年(1713年)規定除每年五月初四外,地方官員必親自到祠淨廟省牲。辛亥革命後封建王朝的祭祀規定廢止,但民間的祭祀活動仍長盛不衰。改革開放以來,每次在嶽陽舉行龍舟節都是在祠內的屈原神龕前取得火種,並先期在此舉行祭龍儀式。

民族之魂——屈原

屈原(公元前約340年—公元前約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世家。他曾深得楚懷王信任,年輕時就任“左徒”(相當於後來的左丞相),掌管內政外交大權。屈原體恤民生、力主變法、振興國家、聯齊抗秦、統一天下的“美政”理想,使楚國一度出現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麵。但這些主張觸犯了貴族集團的利益,而遭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蘭和寵妃鄭袖等人的讒言迫害,幾度被楚王疏遠和放逐。

屈原含冤離開自己熱愛的郢都後,出長江、過洞庭、朔沅水,在江南漂泊了很長時間。沿途看到百姓的疾苦和災難,回想奸佞的橫行和楚王的昏聵,預感祖國的前途異常危急,他更加日夜不寧,便把報國無門的悲和痛化作不朽的詩歌,以“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的深沉執著的故土情結,完成了他生命裏大部分作品。其中有誌存高遠的《離騷》、浪漫的《天問》、高潔的《橘頌》、纏綿的《湘君》以及情致縹緲的《九歌》等。他的詩作打

破了《詩經》以後整整三百年詩歌的沉寂,是詩壇一次輝煌的日出。他為中國文學開創了另一種創作類型,即通過幻想和想象來表達作者深邃思想和強烈感情的浪漫主義藝術,因而被稱為“詩祖”,並被譽為浪漫主義詩魂。

屈原在汨羅居住的那些日子裏,經常與漁夫在江中捕魚,與農夫在田間勞作,與巫師在民間采風。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兵攻破郢都,楚地百姓四處逃難,眼看自己一度強盛的國家已經無望回天,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隻得以死明誌。便選在楚人“祭龍”的日子,懷沙自沉於汨羅江,完成了他生命曆程中最為悲壯的一幕。現在定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

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的現象,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詩人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於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第一次出現。《離騷》的創作,既植根於現實,又富於幻想色彩。詩中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說,通過極其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並采取鋪張描敘的寫法,把現實人物、曆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

宋代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曾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後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麵永遠不可企及的典範。

在中國群星燦爛的古典詩人中,魯迅對屈原情有獨鍾,以至許壽裳在寫《亡友魯迅印象記》中,專門寫了《屈原與魯迅》一節。據許壽裳回憶:魯迅在留學日本之初,所購藏的拜倫的詩、希臘神話、羅馬神話等新書中,夾有一本線裝的日本印行的《離騷》,使他稍感奇異。

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先生高度讚揚屈原的愛國熱情,肯定了屈原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他在《屈原與宋玉》一文中評價屈原“逸響偉辭,卓絕一世”,並說:“《離騷》是一篇自述和托諷之作,《天問》是中國神話和傳說的淵藪。”

在《摩羅詩力說》中說:“惟靈均將逝,腦海波起,通於汨羅,返顧高丘,哀其無女,則抽寫哀怨,鬱為其文。”同時也指出屈原的詩作中雖“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然中亦多芳菲淒惻之音,而反抗挑戰,則終其篇未能見,感動後世,為力非強。”由此可見,魯迅是用辯證的觀點來評價屈原的。

毛澤東一生愛讀書,尤其是愛讀《離騷》,從青年讀到老年,常讀常新,時有領會。

1913年,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時,就在自己的筆記《講堂錄》中,用工整的小楷抄錄了《離騷》、《九歌》的全文,在《離騷》正文的天頭(書頁上端的空白處)上,寫有各節提要。這本《講堂錄》共有47頁,那部分抄文占去了前11頁。在延安的時候,《楚辭》仍是毛澤東常讀的作品之一。

建國後,有關毛澤東閱讀和談論《楚辭》的記載就更多了。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在去蘇聯訪問的火車上,與蘇聯漢學家費德林交談:“屈原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裏,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毛澤東言而未盡,又補充道:“屈原生活過的地方我相當熟悉,還是我的家鄉。所以我對屈原,對他的遭遇和悲劇特別有感受。我們是這位天才詩人的後代,我們對他的感情特別深。”

1954年10月26日,在會見訪華即將回國的印度總理尼赫魯時,毛澤東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的詩句,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接著,毛澤東又向客人介紹說:“屈原是中國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在兩千多年以前寫了許多愛國的詩,政府對他不滿,把他放逐了。最後,屈原沒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就把他死的這天作為節日,就是舊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人們在這天吃粽子,並把它投到河裏喂魚,讓魚吃飽了不再去傷害屈原。”屈原的崇高人格和愛國主義情操,更是毛澤東所深深敬佩的。

1957年12月,毛澤東讓身邊工作的幾位同誌把各種版本的《楚辭》以及有關《楚辭》和屈原的著作盡量收集給他。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工作人員共收集了50餘種古今有價值的各種《楚辭》版本和有關著作。在那一段時間裏,毛澤東比較集中地閱讀了這些書。從文學創作角度看,屈原那浪漫主義的藝術想象和創作方法,吻合毛澤東的審美趣旨和對藝術風格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在1958年前後,毛澤東讀《離騷》等《楚辭》中的作品最勤,並說讀後“有所領會”,還推薦給其他領導幹部閱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