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

概況

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館坐落於北京延慶縣龍慶峽入口處,占地2.4萬平方米。這裏曾是平北地委和平北軍分區司令部所在地。紀念館於1997年7月開館,建築麵積550平方米,由烈士陵園、紀念碑、紀念館三部分組成。館名“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由原冀熱察挺進軍司令員肖克題寫。2005年11月,該館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紀念館的正前方矗立著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碑。紀念碑正麵是由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平北抗日戰爭紀念碑”,背麵是彭真題寫的“平北抗日戰士永垂不朽”。

漢白玉碑身上鑲嵌著天然花崗石的步槍刺刀造型,寓意平北軍民以熱血和刺刀鑄成銅牆鐵壁,保衛平北。斷了尖的刺刀和埋入地下的槍柄象征著戰爭的激烈和殘酷,也表現出抗日軍民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紀念館分為序廳、影視廳、展廳三大部分。其中,展廳裏陳列著近200件文物,都是1933年至1945年平北軍民使用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書籍、照片等物品。

主展廳分為八個部分。其中“日軍侵占冀熱察邊”,展示了在愛國將領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領導下,平北地區響起華北抗戰的先聲。“八路軍第四縱隊東進”,展示了在縱隊司令員宋時輪、政委鄧華率領下,八路軍第四縱隊在平北地區播下的抗日火種。“創建平北抗日根據地”,展示平北抗日根據,及平北第一個抗日縣政權的建立過程。“反掃蕩、反蠶食、反‘無人區’鬥爭”,展示了在日偽軍瘋狂掃蕩,實施“集家並村”建部落等毒辣措施,製造慘絕人寰的“千裏無人區”的形勢下,平北人民不畏殘暴、奮起反抗的英雄事跡。“平北軍民堅持抗戰”,再現了平北根據地在十分殘酷和困難的環境下,軍民結合,抗戰與生產結合,共同克服經濟困難的情景。“攻占張家口光複平北”和“平北英烈名垂千古”,則展現平北兒女英勇奮戰,最終迎來抗戰勝利的盛況。整個展覽通過大量實物、照片、書籍等文物,生動再出了1933年至1945年間,平北地區人民波瀾壯闊的抗戰曆程。

平北第一槍

平北,即北京以北,東至承德,西至張家口的廣大區域,總麵積2.5萬平方公裏。抗日戰爭期間,這裏是偽蒙疆、偽滿洲、偽華北三個偽政權的結合部,是日寇的心髒地區。

1938年春天,日軍占領了整個平北地區後,實行“殺光、燒光、搶光”三光政策,“強化治安”、“集家並村”製造無人區。平北的抗日局勢頓時變得危急。

6月,八路軍第四縱隊在縱隊參謀長李鍾奇和團總支書記鄭良武的率領下,趕赴冀東,參加冀東抗日

大暴動。他們一路上風餐露宿,在行進到懷柔西部的沙峪村附近時,都已異常疲憊。李鍾奇和鄭良武同各小隊幹部商量,決定在沙峪村稍作休整。

先頭支隊進入沙峪村後,迅速控製了沙峪村偽警察所。從捉到的三個漢奸特務口中,李鍾奇和鄭良武得到了一個重要情報:日本華北派遣軍阪垣師團教導營的一個中隊,正朝著沙峪村方向急進。

戰士們聽到有敵情,立刻精神起來。敵明我暗,不能錯過這麽好的戰機。在李鍾奇的指揮下,戰士們快速地埋伏在沙浴東山嘴的兩山下,準備伏擊敵人。

將近中午時分,日軍出現在了四縱隊的視野中。十分鍾過後,這一隊日軍完全進入了八路軍伏擊圈。

“打”!李鍾奇洪亮的一吼,手中的駁殼槍也打中一個敵人。瞬間,槍聲、手榴彈的爆炸聲和戰士們的喊殺聲交織在一起,回蕩在沙峪的山穀中。

沙峪和臨近幾個村的老百姓聽到槍炮聲,也趕來參加戰鬥。有的救傷員,有的送彈藥,幾個膽子大的,幹脆拿起槍和戰士們一起抗擊敵人。

一場激烈的苦戰就這樣開始了。清脆的槍聲燃起了平北人民抗日的烽火。

敵人受到突然打擊,清醒過來後,立即組織反撲。戰士們愈戰愈勇,子彈卻越打越少。鄭良武英勇犧牲,傷亡人員也逐漸增多,李鍾奇胸部中彈,負了重傷。在危急之下,沙峪村村民楊廣瑞帶著幾個小夥子趕來,用門板把滿身是血的李鍾奇抬離了戰場。

在戰鬥最激烈時,雙方展開了肉搏戰,戰士們有的用石塊砸爛敵人的腦袋,有的直到犧牲時雙手還緊緊掐著敵人的喉嚨。有三個戰士在重傷後還打死了十幾名敵人,最後拉響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戰鬥持續到下午3點多鍾,戰士們才將敵人全部消滅。此次戰鬥殲滅日軍120餘人,繳獲步槍80多支,輕機槍3挺,擲彈筒3個。

這次戰鬥打響了平北抗戰的第一槍。從此,平北軍民同仇敵愾,為爭取勝利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僅龍關、赤城兩縣,每六人中就有一人為國捐軀。優秀指揮員,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第十團團長白乙化光榮殉國;“當代佘太君”鄧玉芬毀家紓難,獻出丈夫愛子七人;民兵英雄何金海大擺地雷陣,嚇破敵膽……凡此種種,不勝枚舉。英雄們可歌可泣的事跡,是平北大地上一座永遠的豐碑。

平北“小白龍”

白乙化,字野鶴,1911年出生於遼寧省遼陽縣石場峪村。在中學讀書期間,他就曾帶領同學“抵製日貨”,參加“不買洋貨要買國貨”的愛國宣傳活動。

1928年,白乙化考入沈陽東北軍教導隊,不久升入東北講武堂步兵本科。1929年,他因對軍閥混戰不滿,離開講武堂,同年秋

考入北平中國大學,不久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白乙化向校方提出抗戰申請,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吾當先去殺敵,再來求學。如能戰死在抗戰殺敵的戰場上,餘願得償矣!”此後,白乙化獨自返回遼陽,組織起“抗日義勇軍”,任司令,號稱“平東洋”。因他機智勇敢,乳名“小龍”,所以大家都稱他為“小白龍”。

1935年,白乙化參加了“一二九”運動,被稱為運動中的“虎將”。1936年,他奉共產黨的指示,赴綏遠省和碩公中墾區(也稱東北義勇軍墾區)擔任墾區工委書記。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他籌備組織武裝暴動,成立“抗日民族先鋒隊”,任總大隊長。

1939年4月,白乙化奉命率部挺進平西抗日根據地,與冀東抗日聯軍合並為華北人民抗日聯軍,任副司令員。1939年底,華北抗聯改編為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第十團,白乙化任團長。

白乙化率領的十團是抗日武裝中獨一無二的“知識分子”團,連以上幹部都是從墾區來的大、中學生,大部分戰士則是冀東暴動的農民。

1940年春,為了完成冀熱察軍政委員會提出的“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辟平北”的戰略任務,白乙化奉命率十團挺進平北,著手創建豐(寧)、灤(平)、密(雲)抗日根據地。

經大小100餘次戰鬥後,白乙化帶領隊伍,開辟了平北豐灤密敵後抗日遊擊根據地,組建起白河遊擊隊、白馬關遊擊隊、四海遊擊隊等地方抗日武裝;協助地方建立了黨的組織,並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和抗日救國會、自衛軍、兒童團等抗日團體。豐灤密抗日軍民在白乙化的領導下,開展了艱苦卓絕的敵後武裝鬥爭。

1940年2月的一天,白乙化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求白乙化部在青白口、東胡林一線阻擊西路的4000餘日軍。戰鬥持續了幾天後,敵人派飛機來狂轟濫炸。飛機緊貼著十團的頭頂低飛掃射,子彈雨點般密集,壓得十團抬不起頭來。

白乙化毫無懼色,帶領眾士兵用步槍向飛機開火。步槍打著了飛機的油箱,敵機拖著滾滾濃煙墜毀。用步槍擊落日本飛機,“小白龍”的名號更加響亮,民間百姓甚至傳說白部是“神兵”、“天將”。

1941年2月4日,偽滿道田討伐隊710餘人沿白河進犯抗日根據地。白乙化指揮十團與敵軍於密雲縣馬營西山展開激戰,成功地保衛了根據地。但在戰鬥指揮中,白乙化不幸被敵子彈擊中頭部,壯烈殉國。

1944年5月,豐灤密聯合縣和冀北第五地區隊為了紀念白乙化,建立了紀念碑。1984年,密雲縣人民政府重建了白乙化烈士紀念碑,肖克將軍手書碑文:“血沃幽燕,名垂千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