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探索思考

喝茶本是一件平常事,是一種自然隨意的生活習慣。但在魯迅先生筆下,“喝茶”不單單用於解渴消遣,還能被當成“利器”——批判嘲諷當時的病態文學。短短800字的雜文,語言犀利,論證嚴謹。讀罷此文,你也許會不由得感歎,原來“喝茶”不隻是“喝茶”!

閱讀批注

某公司又在廉價了,去買了二兩好茶葉,每兩洋二角。開首泡了一壺,怕它冷得快,用棉襖包起來,卻不料鄭重其事的來喝的時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著的粗茶差不多,顏色也很重濁。1

1 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文章以“喝茶”為題,開篇即談買茶、泡茶、品茶。雖是好茶,雖然“鄭重其事”,但口感不佳、顏色重濁,令人不免失望。“好茶不好”的反差,牢牢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我知道這是自己錯誤了,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但這是須在靜坐無為的時候的,當我正寫著《吃教》的中途,拉來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覺的滑過去,像喝著粗茶一樣了。2

2 對比論證

同一種茶,隻因品茶人的心境和泡茶方式不同,品出來的味道也大相徑庭。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首先就須有工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的感覺。3由這一極瑣屑的經驗,我想,假使是一個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幹欲裂的時候,那麽,即使給他龍井芽茶,珠蘭窨片,恐怕他喝起來也未必覺得和熱水有什麽大區別罷。所謂“秋思”,其實也是這樣的,騷人墨客,會覺得什麽“悲哉秋之為氣也”,風雨陰晴,都給他一種刺戟,一方麵也就是一種“清福”,但在老農,卻隻知道每年的此際,就要割稻而已。4

3 提出論點

夾敘夾議的議論文,常常在中間點題,也叫卒章顯誌。作者由品茶的經驗體悟出“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清福,一要有工夫,二要加以練習。自然過渡,順理成章。

4 推理嚴密

從“勞累的工人喝茶與熱水感覺無異”的假設,自然地引出“秋思”——20世紀30年代,報紙雜誌上出現了不少哀秋、悲秋的文章。魯迅先生認為那是無病呻吟、附庸風雅,他毫不客氣地指出“秋思”隻是騷人墨客所享的一種“清福”而已,與勞動人民毫不相幹。

於是有人以為這種細膩銳敏的感覺,當然不屬於粗人,這是上等人的牌號。然而我恐怕也正是這牌號就要倒閉的先聲。我們有痛覺,一方麵是使我們受苦的,而一方麵也使我們能夠自衛。5假如沒有,則即使背上被人刺了一尖刀,也將茫無知覺,直到血盡倒地,自己還不明白為什麽倒地。但這痛覺如果細膩銳敏起來呢,則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覺得,連衣服上的接縫、線結、布毛都要覺得,倘不穿“無縫天衣”,他便要終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但假裝銳敏的,自然不在此例。

5 破中有立

細膩銳敏的感覺被一些人認為是上等人的牌號,針對這種自命清高的看法,魯迅先生不僅加以反駁,還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們應有“痛覺”,應不忘苦痛的現實,應保持對敵人的高度警惕。破中有立,很好地達到了反駁的目的。

感覺的細膩和銳敏,較之麻木,那當然算是進步的,然而以有助於生命的進化為限。如果不相幹,甚而至於有礙,那就是進化中的病態,不久就要收梢。我們試將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較,就明白究竟是誰活得下去。喝過茶,望著秋天,我於是想:不識好茶,沒有秋思,倒也罷了。6

6 緊扣文題,呼應開篇

經過一番議論,作者以“喝茶”收尾,不僅飽含著對“秋思”之人的譏諷,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決心:仍將直麵黑暗的社會,保持戰鬥的態度。

閱讀賞析

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極其擅長撰寫雜文。雜文是直接反映社會事實的文學性論文,它短小而鋒利,是一種戰鬥力很強的文體。《喝茶》便是一個範例。

魯迅先生寫作此文的初衷,本是嘲諷當時的病態文學現象。但他不直接點明,反而以“喝茶”為題展開批判,構思巧妙至極。文中對騷人墨客“享清福”的閑情逸致是由“喝好茶”而引發的,繼而把“論喝茶”與“享清福,報秋心的雅人”的病態思想和病態創作有機交織起來,層層深入地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文章結尾,在完成了對病態文學的批判之後,先生悠然自得地寫到“不識好茶,沒有秋思,倒也罷了”,借此來表明自己的決心:他會義無反顧地用筆杆作武器,“直麵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在血色火光中奮然前行。

閱讀延伸

1.魯迅先生生長在茶鄉浙江紹興,他在文章和日記中也多次提到茶事。你能列舉出一些相關的情節嗎?

2.《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魯迅先生的另一篇雜文佳作,請閱讀後,說說該文的論證方式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