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探索思考

生活中,誠意似乎無處不在。祝福、道歉、問候……很多時候我們都自認為向他人送上了“滿滿的誠意”。事實上,真的如此嗎?誠意到底是什麽?到底有沒有“滿滿的誠意”?它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嗎?……就“誠意”這個問題,朱自清先生曾有過深深的思索。

閱讀批注

誠偽是品性,卻又是態度。1

1 開門見山,論點新穎

誠意是什麽?一開篇,作者就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誠偽是品性,卻又是態度”。關於論點的提出和確立,除正確和鮮明之外,還應盡可能新穎、獨到、深刻。

從前論人的誠偽,大概就品性而言。2誠實,誠篤,至誠,都是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詐偽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品性的表現出於自然,是整個兒的為人。說一個人是誠實的君子或詐偽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跡總算賬。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雖然說氣質可以變化,蓋了棺才能論定人,那隻是些特例。不過一個社會裏,這種定型的君子和小人並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這兩界之間。3所謂浮沉,是說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詐偽的時候。這也是出於自然。

2 總括性語句

在提出論點之後,接下來作者從“品性”和“態度”兩方麵展開論述。從本段首句很容易推斷出,以下論述的內容與“品性”相關。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裏,論一個人有無誠意,就是看他的品性如何。總括性語句的使用,能讓讀者盡快了解段落大意,把握文章思路。

3 用詞準確形象

“浮沉”二字形象生動地把人們在“君子”和“小人”之間上下沉浮的狀態展示了出來。這也從側麵表明,隻把誠意當成品性是片麵的、不完整的。

還有一層,這些人對人對事有時候自覺的加減他們的誠意,去適應那局勢。這就是態度。4態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來;一個誠實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也會撒個謊什麽的。態度出於必要,出於處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這種必要的。這是“世故人情”的一個項目。有時可以原諒,有時甚至可以容許。態度的變化多,在現代多變的社會裏也許更會使人感興趣些。我們嘴裏常說的,筆下常寫的“誠懇”“誠意”和“虛偽”等詞,大概都是就態度說的。

4 總括性語句

論述完“品性”後,作者從“態度”方麵展開論述:人們會根據場合和局勢的需要,自覺地增減誠意。條分縷析,層次分明。

但是一般人用這幾個詞似乎太嚴格了一些。照他們的看法,不誠懇無誠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輕人看社會上的人和事,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差不多盡是虛偽的。這樣用“虛偽”那個詞,又似乎太寬泛了一些。這些跟老先生們開口閉口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同樣犯了籠統的毛病。5一般人似乎將品性和態度混為一談,年輕人也如此,卻又加上了“天真”“純潔”種種幻想。誠實的品性確是不可多得,但人孰無過,不論哪方麵,完人或聖賢總是很少的。

5 例證法

作者從年輕人和老先生們的兩個視角作為實例,提出了“品性和態度常被混為一談”的觀點。

我們恐怕隻能寬大些,卑之無甚高論,從態度上著眼。不然無謂的煩惱和糾紛就太多了。至於天真純潔,似乎隻是兒童的本分——老氣橫秋的兒童實在不順眼。可是一個人若總是那麽天真純潔下去,他自己也許還沒有什麽,給別人的麻煩卻就太多。有人讚美“童心”“孩子氣”,那也隻限於無關大體的小節目,取其可以調劑調劑平板的氛圍氣。若是重要關頭也如此,那時天真恐怕隻是任性,純潔恐怕隻是無知罷了。幸而不誠懇,無誠意,虛偽等等已經成了口頭禪,一般人隻是跟著大家信口說著,至多皺皺眉,冷笑笑,表示無可奈何的樣子就過去了。自然也短不了認真的,那卻苦了自己,甚至於苦了別人。年輕人容易認真,容易不滿意,他們的不滿意往往是社會改革的動力。可是他們也得留心,若是在誠偽的分別上認真得過了分,也許會成為虛無主義者。

人與人事與事之間各有分際,言行最難得恰如其分。誠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際不同,無妨斟酌加減點兒。種種禮數或過場就是從這裏來的。有人說禮是生活的藝術,禮的本意應該如此。日常生活裏所謂客氣,也是一種禮數或過場。有些人覺得客氣太拘形跡,不見真心,不是誠懇的態度。這些人主張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嚐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見生人就如此這般,就有點野了。即使熟人,毫無節製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婦算是熟透了的,有時還得“相敬如賓”,別人可想而知。總之,在不同的局勢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誠意,客氣也可以表示誠意,不過誠意的程度不一樣罷了。6客氣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誠意太多;誠意太多,誠意就太賤了。7

6 邏輯性強

前麵幾段,作者都在圍繞“誠意是態度”展開論證。隨著論證的層層深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從態度方麵而言,率性自然和客氣都能表示誠意,但要注意把握好度。由此說明,誠意作為態度是有價值的。邏輯嚴密,層層遞進。

7 語言生動活潑

“大方”“合身份”“太賤”等詞語原本是形容人的。但在此處,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來形容“客氣”,文字靈動活潑。學習從生活中挖掘出一些富有生機的詞語,也是議論文寫作的語言要求之一。

看人,請客,送禮,也都是些過場。有人說這些隻是虛偽的俗套,無聊的玩意兒。但是這些其實也是表示誠意的。總得心裏有這個人,才會去看他,請他,送他禮,這就有誠意了。至於看望的次數,時間的長短,請作主客或陪客,送禮的情形,隻是誠意多少的分別,不是有無的分別。看人又有回看,請客有回請,送禮有回禮,也隻是回答誠意。古語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無論古今,人情總是一樣的。8有一個人送年禮,轉來轉去,自己送出去的禮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裏。他覺得虛偽無聊,當作笑談。笑談確乎是的,但是誠意還是有的。又一個人路上遇見一個本不大熟的朋友向他說,“我要來看你。”這個人告訴別人說,“他用不著來看我,我也知道他不會來看我,你瞧這句話才沒意思哪!”那個朋友的誠意似乎是太多了。淩叔華女士寫過一個短篇小說,叫做《外國規矩》,說一位青年留學生陪著一位舊家小姐上公園,盡招呼她這樣那樣的。她以為讓他愛上了,哪裏知道他行的隻是“外國規矩”!這喜劇由於那位舊家小姐不明白新禮數,新過場,多估量了那位留學生的誠意。可見誠意確是有分量的。9

8 引用論證

古語“來而不往非禮也”,指對他人誠意的回答,有來有往皆見誠意。在論證時,引用古語俗語、名人名言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平時,我們不妨多做積累,在論證時方能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9 事實論據

此處,作者列舉小說《外國規矩》裏的情節作為事實論據,來說明表達誠意也要恰如其分,誠意是有分量的。翔實有力的論據是證明論點最有說服力的根據。

人為自己活著,也為別人活著。在不傷害自己身份的條件下顧全別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誠懇,有誠意。這樣寬大的看法也許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興趣些。西方有句話,“人生是做戲。”做戲也無妨,隻要有心往好裏做就成。客氣等等一定有人覺得是做戲,可是隻要為了大家好,這種戲也值得做的。10另一方麵,誠懇,誠意也未必不是戲。現在人常說,“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是很有誠意的”,自己標榜自己的誠懇,誠意,大有賣瓜的說瓜甜的神氣,誠實的君子大概不會如此。不過一般人也已習慣自然,知道這隻是為了增加誠意的分量,強調自己的態度,跟買賣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兒。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著局勢斟酌加減他們的誠意,變化他們的態度;這就不免沾上了些戲味。西方還有句話,“誠實是最好的政策”,“誠實”也隻是態度;這似乎也是一句戲詞兒。

10 總結全文

在對“誠偽是品性,卻又是態度”進行論述後,作者把“品性”和“態度”辯證地統一在“誠偽”之中。並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為了別人的好,為了顧全別人的情感,即便是做戲,也是有誠意的。觀點明確,與引論相互呼應。

閱讀賞析

在《論無話可說》一文中,我們已經對朱自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觀點新穎獨到,文字優美雋秀。而這篇《論誠意》,字裏行間閃爍著作者的真知灼見,簡樸的話語裏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和豐富的人生哲理。

也許初讀本文,我們不會有什麽特別的收獲。但隨著我們漸漸長大,親身體會到了人世的變遷、世事的艱難後,我們再次品讀,就會獲得新的感悟。原來,朱自清先生談論的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是一種認真處世、有情待物的生活態度。

誠偽不隻是品性,也是態度。率性而為和客客氣氣都是態度,都能表達我們的誠意。但表達誠意也要注意度的把握,過分的誠意會讓人感覺虛偽不適,甚至造成誤會。這樣,我們的誠意就難免大打折扣,適得其反了。

閱讀延伸

1.文章圍繞“誠意”展開討論,請簡要分析文章的思路。

2.本文語言簡樸生動,雅俗共存。請找出一二處試分析之。

3.讀完本文,你對“誠意”二字有什麽新的理解和感悟嗎?它們對你的生活態度會有所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