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

探索思考

快樂,一個出現頻率極高的詞語,無論在口語中,還是書麵語中,都常常見到它的身影:新年快樂,生日快樂,中秋快樂……人們之所以歡喜地說著寫著這個詞語,大概是因為快樂簡單又奢侈。如果想更持久的體會快樂,那不如《把快樂種在心裏》吧!

閱讀批注

天下最快樂的事大概莫過於做皇帝。1“首出庶物,萬國鹹寧”。至不濟可以生殺予奪,為所欲為。至於後宮粉黛三千,禦膳八珍羅列,更是不在話下。

1 語言嚴謹

普天之下最快樂的事是什麽,最快樂的人又是誰?文章開頭,作者便言簡意賅地給出了答案,“做皇帝”是最快樂的事。而“大概”一詞的使用,又使得作者的觀點不過於絕對,非常嚴謹。這也為後文推翻“皇帝是最快樂之人”埋下了伏筆。

清乾隆皇帝,“稱八旬之觴,鐫十全之寶”,三下江南,附庸風雅。那副誌得意滿的神情,真是不能不令人興起“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感喟。

在窮措大眼裏,九五之尊,樂不可支。但是試問古今中外的皇帝,問他們一生中是否全是快樂,答案恐怕相當複雜。西班牙國王拉曼三世說過這麽一段話:

我於勝利與和平之中統治全國約五十年,為臣民所愛戴,為敵人所畏懼,為盟友所尊敬。財富與榮譽,權力與享受,呼之即來,人世間的福祉,從不缺乏。在這情形之中,我曾勤加計算,我一生中純粹的真正幸福日子,總共僅有十四天。2

2 引用論證

在“窮措大”,即窮困的讀書人眼中,皇帝應該是最快樂的。此處,作者引用西班牙國王拉曼三世的一段話,反駁了這個看法。拉曼三世是真正的國王,是名副其實的當事人,引用他的話來做論證,令人深信不疑。而如果引用的是其官員或子女的言論,可信度不免令人懷疑。

禦宇五十年,僅得十四天真正幸福日子。我相信他的話,宸謨睿略,日理萬機,很可能不如閑雲野鶴之怡然自得。

於此我又想起從一本英語教科書上讀到的一篇寓言。題目是《一個快樂人的襯衫》。

某國王,端居大內,抑鬱寡歡,雖極耳目聲色之娛,而王終不樂。

左右紛紛獻計,有一位大臣言道:如果在國內找到一位快樂的人,把他的襯衫脫下來,給國王穿上,國王就會快樂。

王韙其言,於是使者四出尋找快樂的人,訪遍了朝廷顯要,朱門豪家,人人都有心事,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都不快樂。

最後找到一位農夫,他耕罷在樹下乘涼,**上身,大汗淋漓。

使者問他:“你快樂麽?”農夫說:“我自食其力,無憂無慮!快樂極了!”使者大喜,便索取他的襯衣。

農夫說:“哎呀!我沒有襯衣。”這位農夫頗似我們的禪門之“一絲不掛”。3

3 引用論證

寓言故事《一個快樂人的襯衫》,篇幅不長,僅有240餘字。但其中卻包含了:抑鬱寡歡的國王、心急如焚的大臣、心事重重的顯要豪家,這些人有身份有地位,卻沒有快樂和悠閑。而最快樂的人——農夫卻幾乎一無所有。短短的寓言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快樂與財富、地位並無直接的關係,一個人的心態才是快樂與否的根本。

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說“心本無生因境有”。總之,快樂是一種心理狀態。內心湛然,則無往而不樂。吃飯睡覺,稀鬆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大珠《頓悟入道要門論》:“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律師杜口。”4

4 引用論證

《頓悟入道要門論》相傳為唐代高僧大珠慧海禪師所作。此處,作者直接引用其中一段對話,把吃飯睡覺之類的尋常事所蘊含的道理深深地揭示了出來:飯點認真吃飯,困了安心入睡,不糾結不推諉,這是快樂最簡單的方法,也是一種修行。

可是修行到心無掛礙,卻不是容易事。我認識一位唯心論的學者,平素昌言意誌自由,忽然被人綁架,係於暗室十有餘日,備受淩辱,釋出後他對我說:“意誌自由固然不誣,但是如今我才知道身體自由更為重要。”

常聽人說煩惱即菩提,我們凡人遇到煩惱隻是深感煩惱,不見菩提。快樂是在心裏,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叔本華的哲學是:苦痛乃積極的實在的東西,幸福快樂乃消極的根本不存在的東西。5

5 引用論證

關於抽象事物,如快樂、苦痛之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此處,作者引用叔本華的哲學觀點,給讀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思考方向,也能使讀者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本文論題。

所謂快樂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謂。沒有苦痛便是幸福。再進一步看,沒有苦痛在先,便沒有幸福在後。

梁任公先生曾說:“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看著一件工作的完成。”

在工作過程之中,有苦惱也有快樂,等到大功告成,那一份“如願以償”的快樂便是至高無上的幸福了。有時候,隻要把心胸敞開,快樂也會逼人而來。

這個世界,這個人生,有其醜惡的一麵,也有其光明的一麵。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隨處皆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鳥跳躍啄食,貓狗飽食酣睡,哪一樣不令人看了覺得快樂?就是在路上,在商店裏,在機關裏,偶爾遇到一張笑容可掬的臉,能不令人快樂半天?6

6 排比,反問

作者用一串排比句勾畫出了自然界和生活中令人快樂的事情。加上兩個反問句的使用,更增添了快樂的意味和程度。如果改為陳述句,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會比較平淡,相應的,讀者從文字中體會到的酣暢快樂也會減少很多。

有一回我住進醫院裏,僵臥了十幾天,病愈出院,剛邁出大門,陡見日麗中天,陽光普照,照得我睜不開眼,又見市廛熙攘,光怪陸離,我不由得從心裏歡叫起來:“好一個豔麗盛裝的世界!”

“幸遇三杯酒美,況逢一朵花新?”我們應該快樂。

閱讀賞析

你是否和我一樣,即使隻看到標題《把快樂種在心裏》,就好似有一顆快樂的種子被播撒在心田,靜靜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呢?如果你也有,這就是本文標題的妙處所在了。

可以想象,當先生寫下這行標題時,就奠定了本文的基調是從容優雅的,是隨意自然的。文中,先生時而引證、時而論述、時而舉例、時而分析,尤其是最後幾段處處流露著歡喜之情,也傳遞著先生豁達透明的人生境界。快樂無處不在,“隻要把心胸敞開,快樂也會逼人而來。”這大概就是佛家所說的“越簡單越快樂”吧!

如此說來,靜心閱讀文人先哲的文章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從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曆史,學習先哲的品行,還可以借鑒其寫作方法和風格。當然,我們也別忽視了標題哦!拿很受歡迎的本文標題——《把快樂種在心裏》來舉例,後人模仿先生的取名思路,衍生了很多類似的標題,如《把堅強種在心裏》《把自信種在心裏》,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思路。當然,在我們漸入佳境後,還是要從模仿到創新,期待有一天,我們不僅能取出響亮恰當的標題,也能寫出優美到位的文章。加油!

閱讀延伸

1.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中心論點是什麽?請簡要概括。

2.本文中,梁實秋先生在有限的篇幅裏多次引用名言、寓言、詩句等,可見作者對“引用論證”的喜愛和重視。之前,我們也賞析過先生的一篇文章,其中也有大段引用,你還記得是哪篇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