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

探索思考

關於“人生三境界”,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曾有過論述。即“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先生是從古之成就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種境界而言的。那麽,錢穆先生的這篇《人生三境界》又是如何論述的呢?

閱讀批注

把人生全體分為三大類。1

1 精練簡明,開啟全文

我們常說,文章開頭要簡、要明,但本文如此精簡的開頭方式——十個字成句、一句話成段,還是極其罕見的。而這種開頭方式,巧就巧在,作者僅僅用十個字就交代了本文的話題及文章的編排結構,給讀者一種幹脆利落,耳目一新之感。

第一是“物質的”,亦可說是“自然的”人生,或“經濟的”人生。2

2 境界之一

人生的第一境界,可概括為“生活”,即物質文明,這是人生最基礎的階段。本句話作為第一境界的中心句,獨立成段,交代清晰。即使是閱讀能力欠佳者也能迅速找出核心內容,讀來輕鬆又自在。此外,下文第二、第三境界的中心句,也有相同作用。

一切衣、食、住、行,較多隸屬於物質方麵者,均歸此類。人生本身即是一自然,人生不能脫離自然的大圈子大規範,人生不能不依賴物質支持,此是人類生活最先必經的一個階段,我們可稱之為文化第一階層。沒有此最先一階層,將不可能有此下各階層。

然而人生是多方麵互相融攝的一個整一全體,所以物質人生中,早已須有很大的精神成分。若使人類沒有欲望,沒有智慧,沒有趣味愛好,沒有內心精神方麵種種的工作活動參加,也將不會有衣、食、住、行之一切物質創造與活動。因此換言之,衣、食、住、行隻可說是較多依賴於物質部分,而實非純物質的。隻可說是較更接近於自然生活,而並非一種純自然的生活。3

3 觀點新穎

此處,作者提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觀點:衣食住行等依賴於物質部分,但非純物質的。這樣的描述,不得不令讀者再次深思“物質與精神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微妙關係”。

隻要我們稱之為“人生”的,便已歸屬到“自然人生”與“精神人生”之兩方麵,決不再是純自然、純物質的。即就環繞我們的自然界而言,如山川、田野、草木、禽獸、風景氣象,試問洪荒時代的自然界,何嚐便如此?這裏麵已經有幾十萬年代的人類精神之不斷貫注、不斷經營、不斷改造、不斷要求而始形成。此刻環繞我們之所謂自然,早已是人文化了的自然,而非未經人文洗練以前之原始自然。一切的“物世界”裏,早已有人類的“心世界”之融入。

故所謂物質人生,隻就全部人生中之比較更偏近於物質方麵者而言,而實無所謂純物質的人生。

其次是“社會的”人生,或稱“政治的”人生、“集團的”人生。4

4 境界之二

經過第一境界,“人生”具有了人文精神和社會意義,加入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人生更顯得廣闊、飽滿有意義。

這是第二階段的人生,我們稱之為文化的第二階層。在第一階層裏,人隻麵對著物世界,一切人生全都從“人對物”的關係而發生、而存在。在第二階層裏,人麵對著人,即人生大群。這時的人生,主要在添進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人類的生活,不先經第一階層,將無法有第二階層。但人類生活經曆了某一段時期之相當演進,必然會從第一階層進入第二階層,乃始得為正式的人生。第一階層隻是人在物世界裏過生活,亦可謂之——預備階層。待其進入第二階層,才開始在人世界裏過生活。此如家庭組織、國家體製、民族分類等,凡屬群體關係的,全屬此一階層。

最後才到達人生第三階層,我們可稱之為“精神的”人生,或說是“心靈的”人生。5

5 境界之三

第三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精神的、心靈的”人生,可用“德行”來概括。德行雖然是個人的,但同時也是古今人類共有的,是可以繼承和發揚的。

此一階層的人生,全屬於觀念的、理性的、趣味的,如宗教人生、道德人生、文學人生、藝術人生等皆是。這是一種無形累積的人生;這是一種曆史性的、超時代性的人生。隻有這一種人生,最可長期保留,長期存在。

孔子、耶穌時代,一切物質生活,一切政治組織、社會法律、風俗習慣,到今幾乎是全歸消失,不存在了。在他們當時的第一、第二階層裏的人生,到今亦是全部變質了。但孔子、耶穌對人生所提示的理想與信仰,觀念與教訓,就其屬於內心精神方麵者,卻依然存在,而且將千古常新。6這是屬於心世界的,是一種看不見、摸不到,隻可用你的心靈來直接感觸的世界,來直接體認的人生。

6 舉例論證

作者以孔子、耶穌的事例來證明,“物質的”人生和“社會的”人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不複存在。但第三境界“精神的”人生最可長期保留,長期存在。深刻有力,令人信服,啟人深思。

閱讀賞析

還記得嗎?前麵,我們已賞析過錢穆先生的兩篇作品,即《做人的規矩》和《生活的匆忙與閑暇》。今天的這篇作品,錢穆先生把話題上升到了有著無限可能的“人生”上來。 其實,關於“人生”,除了《人生三境界》,先生還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做過相關演講,標題為《人生三步驟》。如果我們細細品讀,就會發現,這兩篇文章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相似的文章布局,相似的觀點分析,給讀者帶去了翻倍的啟迪和深思。

毋庸置疑,先生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一方麵得益於人生經驗的豐富,另一方麵與先生勤於思考、善於判斷的品質密不可分。試問,在知識快餐化、短視頻盛行的今天,我們會給自己留多少時間靜下心來思考“人生”這樣深奧的問題呢?答案不言而喻。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時時提醒自己勿沉迷於虛擬世界,而應學習像錢穆先生一樣的先哲,潛心思索“人生”。與大家共勉。

閱讀延伸

1.作者說,“進入第二階層,乃始得為正式的人生”。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2.請借助網絡資源閱讀《人生三步驟》,並分析其文章結構。

3.你體會過作者在文末說的“用你的心靈來直接感觸世界”的美妙體驗嗎?如果沒有,請讓自己努力進入人生第三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