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熟絡客套了幾句後,盧韻之講到:“這次事關重大,若是成功在座各位都可以拜相封侯成就一番大業,若是失敗可就是殺頭的罪過了,而且此次事件與我中正一脈無關,全是你們自己所為,你們可明白。”

眾人麵麵相覷,不甚理解,盧韻之說道:“功成尚且好說,若是失敗了難免中正一脈也慘遭牽連,倒不是我不肯跟大家同甘共苦,隻是留有後手罷了,一旦你們失敗也總需要別人保你們性命不是,若是中正一脈也牽扯進去,自保無暇哪裏還能估計你們,所以我們這次是出力不出工,也就是說為你們提供多多便利,但是並不站出來罷了,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石亨幾人心裏連連冷哼,說得好聽,隻不過是為了避嫌罷了,成功的話盧韻之除掉了於謙這等心腹大患,更能獨霸朝綱,失敗了也不用負什麽責任,因為這些都是亂臣自己所為,和他無關,充其量就是聲稱自己監管不力,等等等等罷了,這個盧韻之真是滑頭,

許彬有些沒有自信的卑微問道:“敢問盧少師,我們這次的目的何在,若是僅僅為了推倒朱祁鈺,大可不必,聽太醫們說,皇上恐怕時日不多了。”

方清澤接言道:“我來回答許兄的問題,原因有二,朱祁鈺不管是駕崩也好,退位讓賢也罷,儲君的人選無非就兩種可能,第一藩王,第二朱祁鎮,立藩王是現在於謙和朱祁鈺的一致口徑,雖然諸位反對,但基本無效,這個藩王的學問大了,不管是哪個藩王一定是和於謙聯盟了,到時候恐怕各位的日子不好過吧,我們中正一脈倒不怕什麽,最多就是勢小些,其次就算朱祁鎮複位,憑我三弟與朱祁鎮的私交,我們也能有百利而無一害,各位就不同了,雖然你們現在是我們的人,也是堅持擁護朱祁鎮複位或者立朱見深為太子的,但是這比起來直接幫助皇帝登基的功勞,孰輕孰重不必我說吧,一個是敢於直諫,一個是開朝功臣,盡在你們今天晚上自己的選擇,其實話說回來,我們這麽做也是為你們好啊。”

徐有貞對盧韻之可謂是忠心耿耿,要不是盧韻之的提拔,自己定還是如以前那樣備受壓製,這都怪於謙所為,所以徐有貞對於謙的恨意最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故而在這夥人中,除了中正一脈和早就跟盧韻之又千絲萬縷關聯的楊善楊準以外,數他最為可靠,

雖然徐有貞忠誠,但是卻也不笨,知道方清澤所言隻是托辭,盧韻之的安排甚好,讓這群朝中大臣出頭,自己則在幕後操縱進可攻退可守,成功了盧韻之功勞最大,失敗了也和他無關,甚至盧韻之還可能留有後手,給於謙致命一擊,他相信盧韻之的能力,同時既然今天他來了,就別無選擇,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是不讚成盧韻之的行動,自己或許就可能看不到明早的太陽了,

徐有貞說道:“盧少師有何安排,我徐有貞爛命一條靜聽少師差遣。”

盧韻之讚許的點了點頭,說道:“盧某在此謝過徐兄了,我說一下計劃,待我說完打大家有意見的可以補充,首先我們中正一脈並不是把自己擇出來不管你們的生死,我們在暗你們在明,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明眼人都知道你們是受我們指示,所以一旦失敗,我們也難逃幹係,大家不必為這個擔憂,其中利害我剛才也說了,之所以我們在暗處,那是因為暗處所需要的能量更大,而你們不具備在暗處的素質。”

眾人一陣沉默,盧韻之所言直率坦然,確是如此,“首先是兵力,石兄負責的是京城防務和內城城門,到時候你的位置很重要,就是讓張軏引兵入城,張軏你利用邊關軍報領一千兵馬入城,屆時石將軍會給你相應的便利,剩下人等去接朱祁鎮出南宮,直至大內皇宮,宣布複位。”盧韻之說道,

楊善眉頭緊皺,欲言又止,盧韻之側目說道:“楊老,有話就說。”楊善也不客氣講到:“有三點問題,第一宮門不是我等能左右的,若是被堵在門外又該如何,巡城官兵可不是好惹的,第二,於謙引兵入城,或者大內禁軍殺出來那怎麽辦,第三,南宮近日增派了守軍,深夜去接朱祁鎮,恐怕要刀兵相見啊,況且於謙在城外有大軍,我等萬一不能及時進宮,綜合上述幾點,進退兩難被雙麵夾擊豈不是要失敗。”

盧韻之看了看楊準,楊準答道:“伯父莫要疑慮,韻之早就有所安排,首先,我劇中策應,帶著強兵相助,巡城官兵會盡數被我控製,至於宮門可以先接出朱祁鎮後,讓他以太上皇的身份叫開城門,若是不能咱們還有後手,事關機密不便透露,至於於謙城外官兵和大內禁軍,張軏一千兵馬入城後就是用以防守和突擊所用,當然秦將軍和廣將軍會領兵阻攔城外兵馬異動,咱們速戰速決,城外還沒打起來,城內就已經複位成功了,下達皇命他們不敢不從,給大家吃個定心丸,咱們宮內還有曹公公在內輔助,一旦情況有變可以隨時發動小股力量在宮內擾亂秩序,分散禁軍實力,當然若是有必要的話挾持朱祁鈺逼宮,也未嚐不可,不過那是下下之策,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用的,至於伯父所擔憂的第三點,更是不足為慮,你們盡管去接應,在朱祁鎮所在的南宮不過隻有三百人罷了,或許你們到了時候,人都沒了。”

楊準說的不明不白就閉上了嘴,陰冷的笑了笑,眾人不寒而栗卻不敢深究,楊準的位置最為保險,所謂劇中策應就是不用像石亨徐有貞一般拋頭露麵,即使失敗罪責也落不到他身上,剛才楊準所言較為清晰,卻又有含糊其辭的地方,不過眾人也不爭論,畢竟楊準是盧韻之的嶽父,也算是中正一脈的人,其餘人等沒有想要與他相比較的心思,大家都是聰明人,唯親是用亙古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