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戰倭寇
浙江紹興府地界,一支三百來人的商隊正浩浩蕩蕩的行進著,通明的火把把官道上照的一片明亮。
遠處的樹林中,兩隊倭寇手持長刀,眼中泛著冰冷的寒芒。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八了,明天可就是二十九了,他們本打算今天就回海島上準備過年的,不過卻聽說附近有一支送年貨的商隊,所以決定做上最後這一票再回去。
商隊的馬車眼看著就離自己等人的位置越來越近了,這些倭寇全部打氣精神,隨時準備進攻。
當商隊的第三輛馬車在倭寇的眼前走過後,領頭的兩位倭寇頭子終於下了攻擊的命令!
“嘰裏呱啦~~~~~”
“%……%&”大批的倭寇口中喊著亂七八糟的東西,瘋狂的朝著商隊襲擊而來。然而他們卻發現,這些商隊的馬夫並沒有慌張的逃跑,或是嚇的嗷嗷大叫,反而非常冷靜,從馬車中抽出一柄柄長刀!
倭寇頭領並沒有在意,現在商隊出門佩戴一些防身的武器是很正常的事情,於是依然朝著前方猛衝著。
“殺!”
兩夥人馬交錯在一起,倭寇的人數要比商隊的人數多上一些,加上倭寇戰鬥力很高,羅曼城等人看上去非常被動。
不過在倭寇剛衝上來的時候,羅曼城就已經朝著天空中發出信號,用不了多久戚繼光的大隊人馬就會趕到。
“弟兄們!朝著後麵樹林撤退!”
羅曼城一馬當先,率領著剩下的官兵朝著後方撤退。\\9v k 。 首發\\而得到了馬車的倭寇們並沒有適可而止,殘忍嗜血的他們從來不會放跑口中的獵物!
“%¥%#¥&。”倭寇們大叫著從後麵追來,然後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在他們的對麵,一隻沒有點火把,仿佛融入黑暗中的部隊正朝著他們殺來!
“……&%……&。”不多時,倭寇也發現了這支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官兵,不過他們並沒有害怕。他們與明軍太了解了,知道明軍的戰鬥力非常弱,就算對方人多,自己等人也一定會勝。
然而讓這些倭寇感到奇怪的是,這群士兵見到他們以後並不急著揮刀直上,而是以五人為一組,站列開來。一名手執狼筅的士站在最前麵,後麵跟著的是長矛手,長矛手身邊又護著短刀手,左右兩邊又各有一名士兵手執大盾護衛側翼。
這夥倭寇沒見過這個陣勢,不過這個陣勢在後世可是大大的有名,這個陣勢叫做三才陣,是戚大將軍研發出來專門對付倭寇的幾個陣法之一,最適合在狹窄的地方和追擊敵人的時候用。
這夥倭寇沒見過三才陣的厲害,見到明軍後一個個嚎叫著掄起刀迎了上去。
這群倭寇並不是新倭,也不是沒有遇見過明軍。所以雖然看到眼前的明軍人多勢眾,卻還想著能和以前一樣衝砍一陣,殺出條路來。
明朝中後期的倭寇之所以能夠橫行東南,明軍軍治鬆懈自然是一個原因,還一個重要的原因便在於倭寇手中的刀。
倭刀,是以唐刀為原型發展起來的一種砍刀,長短並不局限,一般的倭寇身上一般也都佩上長短各一把,長刀用來砍削,短刀用來刺劈。倭刀的最厲害之處在於采用了從中國唐代流傳下來的包鋼技術,用這種技術打造出來的刀具鋒利無比,唯一的缺點是成本太高,當年差點沒把大唐朝也弄的破產。所以到了明朝,軍備上很少用到包鋼的武器。
明軍常備的武器是木柄的矛,長矛適合大規模野戰,但是小規模的混戰中,長矛的木柄往往被倭寇手中的砍刀削斷,從而落了下風,死傷極重。不過,今天這幫倭寇遇見的明軍,並不是往日那種清一色的長矛隊。
當先一把狼筅,伸出五米開外,械首尖銳如槍頭,械端有數層多刃形附枝,呈節密枝堅狀,附枝最短的也有好幾寸。杆身用沸油浸泡過的竹竿所製,即使是倭刀,也難以砍斷。陣中的短刀手,執的是厚背大刀,倭寇手裏的倭刀和這種厚背大刀相磕,一碰即斷。
當先衝過去的一批倭寇,還沒衝到明軍身邊就被狼筅絆倒,一邊的長矛手毫不留情的狠狠刺下。有幾個比較靈活的倭寇好不容易躲過了狼筅,貼了上去,卻被盾牌死死抵住,盾牌手身後的短刀手閃出身來就是一刀。
幾乎就在瞬間,已經有上十名倭寇倒在了血泊當中,而對麵的明軍卻是,毫發未傷。
這一下可把這夥倭寇給打蒙了,他們與明軍交手無數次,每次都是明軍被他們打的落花流水,哪被明軍打的如此狼狽過?
領頭的倭寇見情景不妙,這些明朝官兵一個個不慌不忙配合的非常默契,知道自己等人不是他們的敵手,立刻下了撤退的命令。
“……%¥¥&%¥&&。”
在倭寇頭領的指揮下,還剩下的三百多名倭寇調轉方向,朝著杭州的方向一路逃竄而去。
看著倭寇竟然逃走,羅曼城暗暗鬆了口氣,他也和倭寇打過不少次交道,不過……贏的那幾次都是跟著胡宗憲的大部隊,靠著人多才贏的。他自己遇到過幾次倭寇,都是沒打幾下就逃跑了。
沒想到,這次逃跑的竟然不是自己,而是倭寇?
“娘的,沒想到這幫倭寇逃起命來速度也是不慢阿!”
戚繼光被羅曼城說笑了起來,道:“其實倭寇沒那麽可怕,隻是我們的衛所官兵武器簡陋,平時疏於抄練而已,要不然的話倭寇豈能如此猖狂?”
“戚將軍,倭寇可朝著杭州的方向去了,我們是不是得快些追上?”見到倭寇的逃逸方向,羅曼城擔憂著問道。
“恩,這樣、本將與羅將軍分為兩路兵馬,一同追擊倭寇,別讓他們又跑了!等追上後用信號彈相互聯絡。”戚繼光道。
“恩,這樣甚好。”羅曼城點點頭,於是帶著自己那喬裝成商人馬夫的部下從西側迂回朝著倭寇追剿而去,戚繼光則是帶著不下緊跟在倭寇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