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荼的民政局在屯田的時候,也研究如何提高耕田的產量。
溫越得知這個消息後。
突然記起徐光啟這事。
要說徐光啟真是放他鴿子,放許久了。
天啟五年的時候,便受到溫越的邀請過來,可是當時他編輯書籍正在興頭上,便推脫到天啟六年過來。
不過天啟六年,建虜入寇。
沒得辦法,徐光啟又不能來了。
等著建虜被打退,溫越又邀請徐光啟的時候。
徐光啟著書正在關鍵時刻,說還有一些時間,便著書完畢,然後過來。
正好,趁這個機會,溫越便派人去邀請徐光啟。
即便人不過來,他新編輯的《農政全書》也得過來。
《農政全書》著書起於萬曆年間,全書分為12目,共60卷,50餘萬字。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製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製造1卷;荒政18卷。
總結與保留了中國古代農業技術華,展現了經濟、技術與農業生產部門相統一的“大農業”係統觀和生態觀。
《農政全書》的精要之處也在於,徐光啟並沒有僅僅將農業問題拘泥於對以往的農業科學知識的總結,而是將目光放到了更為長遠的政治生態上,將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相結合,使《農政全書》超越了以往的純技術性的農業書籍,集中表達了徐光啟以農治國的農業生態觀。
此書,非常重要。
因此,即便徐光啟不能過來,這本書也要拿到手上。
而且,除了《農政全書》外,溫越記得明朝還有其他有關農業水利方麵的書籍。
所以,情報局的熊一揚就被溫越召去說話。
很快,在溫越的指示下,熊一揚便派出些機靈點的夜不收,前往華亭、江南等地,收集有關農業方麵的書籍。
安排下去後,溫越的目光轉向其他地方。
現在需要他重點關注的,主要是兩件大事。
一件是開墾屯田之事,另外一件則是招降匪徒的事情,另外一些雜事就是道路整修,以及火器研發等。
光是山海關到寧遠城這片土地是安排不下二十多萬的百姓的。
雖然溫越打算後期繼續北上,將廢棄的錦州等地拿回來,可現在關外許多地方用人頗多,暫時還是需要先安排在寧遠城以南。
就比如現在百姓們在被官府召集在一起,做的事情,修路。
想要富,先修路。
修路的好處是說不完的。
即便大明官府驛站頹廢,但民間的郵遞係統相當蓬勃。
民間有一個民信局。
在大明永樂年間就出現了,是商幫的私人機構創立,在明中期壯大。
諸如郵寄信件、物品、匯兌等業務都可以在民信局辦理。
發展到現在,在民間已經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似乎沒有受到亂世到來的影響。
溫越打算在山海關與寧遠城之間修建好道路外,也將山海關與內地的一些道路修建一二,這雖然有越界嫌疑。
可一來可以以工代賑,給難民多條活路,二來也為關外和關內的交流更加密切一些,替將來做打算。
而派出夜不收去江南收集農書的時候。
溫越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又緊忙加派人手前往江南。
不是為了別的。
便是要去江南尋找一些能夠磨製鏡片的人才,來替他打造望遠鏡以及炮鏡。
此時的江南,已經有了近視眼鏡,名為靉靆。
因此有人以打磨鏡片為生。
隻要耗費力氣下去,相關的人才不怕尋不到。
同時,溫越也令一些夜不收潛入京師,看看能不能弄一些火炮圖紙和工匠回來。
十二月上。
離著溫越發布的命令告示,已經有大半月了。
永平府內許多山賊不是投降,便是連夜撤走。
當然,也有一些賊不死心的,留在山寨中觀望風向。
雖然其中也有些人沒在告示期間下山劫掠,但也沒有撤走,隻是在等著風聲。
這是他們往日的經驗,一般官府做事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尤其是這種剿匪的嚴令,更是不能保持長久的。
對於過了期限,還沒有投降的賊匪。
溫越已經給他們判了死亡,就算是在麵對青牙軍的剿匪不敵,想要投降,溫越也不準他們投降,通通剿滅。
讓他們知道,什麽叫做過了這村沒這店了!
根據情報局的情報,在永平府內還有十幾股規模比較大的賊匪,另有幾十股規模比較小的賊匪。
其中最大的那股賊匪是“楚霸王”領的,據說是從南方過來的,首領長的人高馬大,頗有武力和江湖綠林豪氣,又姓楚。
所以被稱為“楚霸王”。
這股賊匪部眾超過千人,盤踞的山寨在樂亭衛附近。
根據情報。
這“楚霸王”真名叫做楚八,出身於賊匪家族,其祖上有過多代為匪,從小就被其父帶在身邊,熟習匪氣。
又為人豪氣,樂交往英雄豪傑。
部眾來源有許多種,或是刀客,或是賊徒,或是馬賊,或是兵痞地痞等等。
山寨處於深山當中,山高密林,人煙罕至。
當地的官府對他們多長圍剿,均以失敗告終。
而且楚霸王不僅豪爽,心思也非常的縝密,知道“窩邊的草不能輕動”的道理。
他們這股賊匪不僅沒有在附近劫掠,反而買通官府,送糧米給附近百姓,讓官府百姓替他們掩蓋行蹤。
前些次溫越練兵剿匪,沒有將他們剿滅,未必就沒有附近百姓通風報信的緣故。
這放在水滸當中,簡直就是梁山水泊,宋江一類的人物。
而除了樂亭衛周邊的百姓,其他的地方的百姓,諸如永平、纜州、昌黎、盧安等地百姓深受其害。
楚霸王以及他的部眾,每次下山擄掠,或是大批一起行動,或是分成小股,又是搶殺豬羊,**虐百姓。
一個穩定的後方,絕不能由這股賊匪肆意妄為。
溫越下令,務必要將這股賊匪剿滅!
而在發布剿匪告示之後。
參謀局就對於這些賊匪做出各自的剿匪計劃。
給青牙軍每部、每千總,定製相應的作戰方略,大軍出動,兵分多路。
剿滅“楚霸王”這股賊匪,隻是參謀局製定的多個剿匪計劃的其中一個。
根據夜不收的探報。
楚霸王等賊匪,如今還藏在寨內“歌舞生平”,並不知道青牙軍馬上要對他們動手了。
所以的計劃都給溫越過目之後。
溫越簽字,下達了出征指令。
……
此時,在山海關城北外的一處寬闊校場中。
正響徹著一聲接著一聲的喝彩。
大群大群軍士圍在比武場外,正看著裏麵兩個人比試。
在比武場的旁邊,豎著一座高台。
上麵坐著張大春,以及鍾大成兩人,他們身後還站著幾個把總。
在場中間進行比試的。
一個是張大春麾下的軍士,另外一個是鍾大成麾下的軍士。
張大春麾下的那名軍士叫做趙晟戎。
他年紀不大,看樣子才剛剛二十,卻長的頗為強壯,一眼看過去,就能發現他比旁邊的軍士要壯上一圈。
這時,他上身光著膀子,全身的肌肉如石塊一般梆硬有力。
一雙拳頭力量不小,打著對麵的對手,東倒西歪,根本扛不住一點。
看到這一幕,高台上的張大春哈哈大笑,對他非常喜愛。
讓張大春比較惋惜的是。
趙晟戎雖然不是新一批招入隊伍的,卻也是上半年開戰前夕招入新兵隊伍當中的。
又運氣不好,趙率教領著援兵趕往大寧的時候,趙晟戎沒有被選入,留守在後方,因此沒有參加後續的戰事,也沒有立功。
之後軍隊整編,趙晟戎就被編入了張大春的麾下。
而張大春雖然是一軍的千總,但在沒有軍功的情況下,他也不能貿然給趙晟戎升職。
現在隻能讓趙晟戎從普通軍士慢慢升職。
趙晟戎的武力確實不錯。
雖然沒有怎麽上過戰場,但對麵老軍的肅殺凶勢沒有嚇到他,反而在巨大力氣的拳腳下,被打下武場,不得不認輸。
見此,張大春的千總內軍士們,都是歡呼雀躍,極為興奮。
鍾大成的部眾們,則感覺丟了臉麵,人人的臉上不好看。
現在不是演習,進行的都是尋常的比試武藝。
可在雙方眼裏看來,這也事關各種千總部隊的榮耀。
這是溫越在軍中樹立尚武的方式之一。
之前的青牙軍中,不準私鬥,隻準在考核中比試高低。
後麵軍隊的擴張,人數越來越多,又考慮到軍士們平日內訓練艱苦,心中或多或少積攢了不少戾氣。
光是單單在考核當中,互相比試,難以消除。
故此,溫越放開了軍中比試規定。
從單人比武,到團體比武都有。
而且為了督促軍官們,軍士們也可以提出對長官比試。
當然,隻能越一級比試,否則越級過多,有傷軍官威望,損失時間。
趙晟戎以中上等技藝軍士的身份,擊敗了對麵上中等技藝的軍士,尤其對麵還是戰場下來的老兵軍官,實在是值得誇獎。
這次他挑戰成功,可以改為上等技藝軍士的身份。
由此,也可以擔任伍長的軍職了。
更重要的,對趙晟戎來說,他平日裏的夥食待遇就要上一個檔次,吃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