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建造一種更有效率的引水器械。

溫越首先就想到他前世在蘭州戍職時,在黃河岸邊看到的一種古老的大水車,名字叫做蘭州黃河大水車。

水車又稱孔明車,是中國最古老的農業灌溉工具,是先人們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高超勞動技藝,是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產。

相傳為漢靈帝時畢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後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於農業灌溉,已有1700餘年曆史。

蘭州黃河大水車又稱為“天車”“翻車”“灌車”“老虎車”。

它起源於明朝,是蘭州市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據《重修皋蘭縣誌》記載,蘭州水車在明朝就出現過,嘉靖三十五年就出現了,最早架設在現廣武門外的黃河北岸,以灌溉附近六百畝菜畦果園,“水車園”這個地名也由此而來。

溫越在蘭州戍職時,曾經有一次機會接近過蘭州黃河大水車,出了蘭州城,一到黃河邊,就能看到轉動的大水車。

夏秋水漲時,巨大的水車在黃河水的帶動下,日夜不停地轉動,極為壯觀。

而膽子小的人是不敢站在水車下的,因為那巨大的水聲,會讓人自然而然地產生敬畏感。

不過溫越無畏,且他從小就喜歡這種巨物發出的隆隆響聲,看到蘭州黃河大水車,更是喜歡看水車轉起來帶動水花飛濺形成的水霧。

蘭州黃河大水車引水效率高,每天可以灌溉田地六七百餘畝,要是青牙堡建造幾具蘭州黃河大水車,完全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引水問題。

隻是萬物都有相對麵,蘭州黃河大水車好是好,效率不錯,但就是造價很高。

但是青牙堡既然要擴大規模,開拓田地,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

溫越想到就做,叫做盧一恩,讓他去負責聘請工匠的事情。

盧一恩的消息靈通,又是負責情報發麵的,聘請工匠一事不難。

*****

幾日後。

盧一恩把一群工匠帶到了溫越的麵前。

“大人,這些就是會打造大水車的工匠了。”盧一恩說道。

“嗯。”溫越點點頭,走到這群有些緊張的工匠麵前,問道:“你們就是會建造的大水車的工匠,不知技藝如何?”

這群工匠麵麵相覷,其中一個為首的老工匠大膽問道:“敢請問大人,您要小的們打造的大水車是何種水車。”

溫越稍微把蘭州大水車的模樣和這些工匠們說了一下。

這群工匠聞言後恍然,緊繃的身體放鬆了不少,他們最怕的就是被請來打造一些稀奇古怪,難以完成的東西。

因為得知天子酷愛木活,大明各地不論大小官員都琢磨著打造什麽好玩、稀奇的玩意,遞上去以此獲得朱由校的喜愛。

而獲得喜愛還好,各官員歡喜之下或許還會獎賞工匠。

但大多數時間,都是會被朱由校厭惡,各官員遷怒之下,不僅工錢不給,還會責罰他們。

他們這群工匠最近被折磨的怕了,所以非常小心。

那名老匠頭說道:“大人,您說的這種大水車,小的曾在黃河邊見過,無非是筒車的改製而來,建造並不困難,隻是這種大水車用料頗多,耗費的錢糧不少。”

溫越心裏微微點頭,這蘭州黃河大水車在嘉靖年間就出現了,技術很成熟了,這群工匠能夠打造出來並不稀奇。

溫越沉吟了片刻,問道:“既然如此,打造這一具大水車,你估計要消耗多少錢財?”

這老匠頭和其他工匠當即計算起來,然後得出了個結果。

老匠頭說道:“大人,根據小的我等計算,像大人您說的這種蘭州黃河大水車體型巨大,恐怕所要用的材料很多,還有加上……嗯……小的們的工錢,恐怕一具大水車要造價接近兩百兩銀子。”

饒是溫越心裏有所準備,得到這個結果後,還是不禁挑了挑眉頭。

“兩百兩銀子?”

其他人更是訝然不已,驚疑出聲。

盧一恩更是用不善的目光看著這群工匠,覺得他們就是在虛報價格,趁此撈上一筆。

看見眾人這般神情,這老匠頭急忙解釋道:“大人,不是我等小的虛報抬價,隻是這種水車所用的材料極多,造價頗貴啊。

這種蘭州黃河大水車設計精巧、外形美觀,為了結構牢固,能夠長年累月的使用,不能用上一根鐵釘釘上,而必須用上榫卯結構的小零件。

而製作這樣一輪蘭州黃河大水車,就需要數百個零件,比一般水車要多出一百多個零件,其中大部分零件還需人工製作,耗費的精力和錢財……”

聽著老匠頭的長篇大論,有看出他臉上的神情不似有偽。

溫越便打斷了老匠頭的話,說道:“好了,你不用說了,就像你說的,你要多少花費盡管去找我屯堡內的周攢典,讓他給予你撥付,你先給我打造五具出來。”

溫越算算來年開春,至少還要開墾三千畝田地出來。

加上現有的田地,這般算來五具蘭州黃河大水車可能還不夠,雖然剛從山寨裏運回了藏著的八千兩銀子,但算上明年要動手的事情,手頭上的銀兩根本微不足道,所以還是先打造五具大水車出來吧。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聽聞要打造無具大水車,一幹工匠驚訝無比,隨即便連連感謝,這年頭,能有工作做,還能拿工錢,是非常不錯了。

老匠頭感謝完畢後,抬起頭傲然道:“大人,你且放心,若是打造好的大水車不符合大人你的心意,小的等一點工錢不要。”

溫越來到大明之後,發現大明的古代科技是走到了世界的巔峰水平,工匠都是世代相傳的,手藝那是真的沒話可說。

像和溫越同時代的徐光啟、宋應星,一個寫出了《農政全書》、另一個搞出了《天工開物》,還有之前的李時珍等等。

這些大明科學家不知留下了多少寶貴的知識書籍。

可惜啊,自從野皮豬占領中原後,封關閉海,這些書籍不是丟失,就是被毀滅,存留下來的很少,這直接導致了導致了華夏的輝煌走向了沒落,然後就是近百年的屈辱史。

想到這裏,溫越的決心更加堅定,決不能再次讓這種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