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國師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方向既然已經有了,劉同壽也不糾結,他迅速行動起來。

現在要解決的難題是不孕不育。

在古代,有人遇到這種事,一般更喜歡采取求神拜佛的途徑來解決,所以佛教才搞了個送子觀音的噱頭來招攬信徒;而在後世,不孕不育的字眼,通常都和老中醫、祖傳秘方結合在一起。

生活中總是不缺少意外和驚喜,劉同壽進京的計劃並不完善,執行的也不順利,但陰差陽錯的意外中,卻並不都是壞事,諸如梁蕭中舉,以及李時珍父子的到來。

說起中醫,在這嘉靖朝,還有比李家父子更合適的人選麽?

所以,劉同壽第一個就找上了李時珍。

“東壁兄,我就是想要一種藥,吃了可以強腎健體……對,不是身,是五髒六腑中的那個腎,效果麽,最好可以金槍不倒,一槍中地,生出來的最好還是男孩那種……什麽!沒有?怎麽可能沒有,你可是神……咳咳,總之,這個可以有,這個必須有!”

看看比手劃腳的小道士,未來神醫愁眉苦臉的一攤手:“同壽,你說的這種藥,我也是聞所未聞啊,聽起來不像是藥,倒像是仙丹,莫非你從道藏中看到的嗎?”

劉同壽擠擠眼睛,可憐巴巴的求懇道:“好吧,後麵那些要求可以去掉,但前麵的要保留……我說東壁兄,你是醫生誒,又不是招財貓,不要一直搖頭,兄弟一場,幫忙想個辦法啦。”

“同壽,不是我不想幫忙,你說的這類藥方應該也是有的……”李時珍一頭大汗,臉也漲得通紅,好半天才把話說完整了,“可是,我咋醫術上的造詣尚淺,還沒學到此節,所以,你如果一定要的話,得去找我爹。”

“李伯父啊,這可不是個打交道的好對象……”李時珍說的費勁,言詞卻是懇切,劉同壽倒也不好追逼。李時珍的提議他不是沒考慮過,就目前而言,李言聞的醫術當然是遠遠高過兒子的,但想求這位幫忙卻不大容易。

醫者父母心,總體來說,李父還是很隨和的一個人,用仁心仁德來形容並不為過。

不過,他跟劉同壽的關係卻有點僵。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問題就出在讓劉同壽名聲大噪,震驚紹興府的年旦評上麵了。

這時代,什麽職業都講究個祖輩傳承,李家也不例外。不過這時代的醫生,地位可沒後世那麽高,而是被視作跟匠戶差不多的身份,所以,才有醫匠這個說法。

李家世代傳承,生活卻頗為艱辛,李時珍的爺爺就是個鈴醫,也就是所謂的赤腳醫生,後來名聲漸起,才有所好轉。到了李言聞這一代上才有所好轉,不過也就是擺脫了貧困,更上一層的希望卻是沒有的。

李言聞也是個心高氣傲的,對現狀並不覺得滿意,於是,他為兒子選擇了一條光明大道,那就是科舉正途。

這不算什麽新鮮事兒,在官本位的時代,但凡有點身家的人,都更願意把資源投入在培養一個脫產的讀書人上麵。而李父因為自身的遭遇,他的願望又相對的迫切了許多。

當日劉同壽指點韓應龍,也是因此而定計。韓應龍到了李家之後,備言孝道,順帶著還將母病其間,險些耽誤了鄉試的事說了出來,最後又鄭重許諾,救母之恩,必將湧泉相報。

李言聞當即就動了心,他倒不圖別的,隻盼望著給兒子找個名師。韓應龍一邊奔走救母,一邊考取了鄉試,還險些中了解元,顯然是大大的才子,給兒子找個這樣的老師,科舉之路自是一片光明。所以,他千裏迢迢的來了上虞。

到了上虞之後,他的注意力卻有所轉移,沒辦法,劉同壽實在太搶眼了。預言、救災什麽的倒也罷了,但那個年旦評卻狠狠的擊中了李言聞的要害,連梁蕭那種人都能中舉,自家兒子這麽聰明可愛,又怎麽會不行?

和很多士子一樣,他找上了劉同壽,用比劉同壽求藥還有誠意的態度,好話說盡,隻求一評。

劉同壽當時就淚流滿麵了。

都是忽悠人,他這年旦評比人家的月旦評技術含量可低多了,就是個樣子貨。拿來忽悠人自是無往而不利,一較真可就抓瞎了。

梁蕭中舉也許是因為自己的影響,也有可能是曆史本身的慣性,後者的可能性倒更大一點,自己隻是誤打誤撞罷了。

但劉同壽很清楚,李時珍的科舉之路注定是艱難的,鄉試本身的難度就很高,而李時珍的心思又沒往經史上麵放,他能中舉才見鬼了呢。關於李時珍的記載,明明白白的寫著:少年三次鄉試不中,回家跟老爹攤牌談判,成功說服老爹,就此走上了神醫之路。

何況,他還答應了李時珍,要盡早勸李父改弦易張,讓兒子放棄科舉,早入杏林,為了這個,他還特意在府城幫李時珍揚名。

所以,他隻能含淚婉拒了李言聞的要求,並且提出了當醫生更有前途的觀點……然後,李言聞就怒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求職者被麵試官告知,說他不適合當白領,更適合去工地搬磚,他會是怎樣的一個心情?李言聞的心情,就跟這個求職者差不多。

醫生比當官更有前途?這不是笑話麽?

別說是明朝了,就算換到二十一世紀的華夏,也沒人敢這麽說。那個時候醫生的地位的確很高,不過隻是相對於普通人而言的,在官員麵前,一切職業都隻能是渣。後世衙門招聘幾個有編製的清潔工,都能吸引上萬人報名,醫院有這種號召力?

劉同壽再能忽悠,也不可能把黑的說成白的,所以,他悲劇了。

兩人的關係一下降到了冰點,每次看到劉同壽,李言聞的眼神都冷冰冰的。若不是韓母的病還沒好利索,韓應龍又正式將李時珍收入門牆,並承諾帶少年神醫同去京城,說不定他已經拉著兒子回湖北老家去了。

當然,有失必有得,經此一事,李時珍對劉同壽的好感度大增,原來相處時的些許拘謹全然不見,那個親熱勁就別提了。與他爹對小道士的態度相比,那就是冰火兩重天啊。

將這位大能納入班底,劉同壽深表欣慰。

但是,這位大能代表的是未來,他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成長,解決不了眼下的當務之急。在未來和現在抉擇了一番的劉同壽發現,自己的行為很正確,但同時也很失敗。

今天他又點了個探花,李父未必圍觀了,不過東山鎮就這麽大點地方,他肯定也收到消息了。這個時候上門求助,不被打出來才怪呢。

劉同壽可憐巴巴的望著李時珍,若是能揠苗助長的話,他恨不得一下把兄弟變成大叔。

李時珍被他看得很有壓力,他努力的思考著,想給小道士一點安慰。

“同壽,你要這種藥到底要做什麽啊?莫非……”他轉頭看一眼楚楚,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別怪我囉嗦,不過你和楚楚妹子年紀尚幼,這個身量還沒有長成,按說行房都……咳咳,你懂的,這生兒育女之事,還是來日方長的好。”

劉同壽苦笑不得,拜托,我不是自己用啊。

“李大哥,你叫我?”楚楚正擺弄著一個大桃子,這是劉同壽備用的道具之一。

他原本打算著表演個隔空攝物的魔術,把中藥版的偉哥裝進桃子裏去,然後送到京城,讓嘉靖打開之後,大大的驚喜一場。按說這個魔術是當麵表演的效果最好,但事急從權,卻也顧不得許多了。

但沒想到的是,在最核心的問題上卡住了。

“沒有,沒有,我們隻是在討論晚上吃什麽。”被女孩這麽一問,李時珍也是大窘,他的臉皮可沒劉同壽那麽厚。

“誒,這樣啊,”楚楚點點頭,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桃子,“看上去好好吃的樣子,可惜卻是個假的,師兄,你跟李大哥討的藥,就是要放在這裏麵?”

“嗯……”劉同壽點點頭,這裏的兩個人都不是外人,他也不怕把真實的目的講出來,畢竟這藥最終還得著落在李時珍身上,就算現在不用,將來進京之後也是用得上的,當然,理由就要斟酌一下了。

“東壁兄,李伯父的確固執了一些,不過他的心情是可以體諒的,無非就是希望你能比他更有成就。如果一定說有錯,那錯誤也不在他身上,而是在於這個天下的風氣,都是社會逼的啊。”

“賢弟言之有理。”李時珍點頭認同,他老爹在醫術上投入的心血還是很多的,若不是因為社會地位低,受過太多苦楚,他也不會對當官這麽執著,“賢弟可是要讓我去勸我爹,向他求藥?”

“非也,”劉同壽一擺手,一臉悲天憫人的說道:“要改變這種情況,自下而上的努力是行不通的,隻能想辦法影響上層人物,讓他們意識到醫術的重要性,比如說,皇上!”

“這個……隻怕很難吧?”

“怎麽不行?醫者也是道家一脈,道家的養生之道跟醫術是相輔相成的,今上即位十餘年卻苦於無嗣,若是能借著水陸大會的機會,解決了這個問題,咱們就可以進京,然後對那位九五之尊加以影響了。”

劉同壽眉飛色舞的說道:“東壁兄,你想想,若是將來的醫生,走到哪兒都受人尊敬,無人欺壓,那還有誰會跟李伯父,跟你一樣,明明心中向往杏林風光,卻被逼著走那條崎嶇無趣的科舉之路呢?”

“確實……”李時珍被他說得大為意動,他爹其實不是官迷,隻是有某種執念罷了。

他如果堅持學醫,到最後,他爹八成還是會妥協,但兩人肯定會鬧得很僵,說不定還會傷了父子之情,哪裏比得上劉同壽這招?當然,劉同壽這招涉及到了皇帝,希望相當渺茫,不過,他的同壽賢弟一向擅於創造奇跡,這樣想想,這事兒其實還是很有搞頭的。

“類似的藥肯定會有,但卻不能一概而同,不同的人,不同的症狀,藥方中的用藥量,甚至用什麽藥,都是需要仔細斟酌的,況且,病患還是皇上……”願景總是很美麗的,但想要落實下去,卻有著諸多的難題,李時珍一連串的問題搞得劉同壽有點發懵。

“師兄,那個吳探花不是說,八月的時候,剛夭折了一位皇子麽?”楚楚突然插了一句。

“是啊,就是因為夭了一個,所以才急著……咦?”劉同壽隨口回答,話說到一半,他卻突然愣住了,再過得片刻,在兩個同伴的注視下,他一拍腦門,恍然笑道:“嗨,我就說哪裏不對勁呢,皇帝又不是沒能力,現在就找醫生,不是舍本逐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