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做到最好
事不宜遲,劉同壽立刻起身,帶著楚楚找人去了。說書先生卻是一問三不知,隻知道借著劉同壽中進士的東風,這話本憑空出現,驟然風行,他也隻是跟風而已。
劉同壽不死心,又找了幾家茶寮書社去問,答案都差不多,沒人知道作者是誰。這場風潮來的太快太猛,勢頭又是極好,跟風者來不及多想,就加入了追捧的行列。
江南異人傳,京城無人不知,但作者是誰,誰會在乎呢?
在沒有版權的世界裏,寫手就是這麽悲哀。
當然,劉同壽不是作家,他也沒空幫作者們鳴不平,他在意的是,如何才能盡快找到正主兒。
“梁叔,你對八大胡同很熟是吧?那你就跑一趟好了,去那裏訂個雅間,擺桌酒席,再派人送請帖去蔡府,就說我……久仰蔡學士大名,嗯,反正,你懂的,說點好話就是了。”
與其盲目的大海撈針,還不如直擊要害。吳寫手當日拿的是蔡昂的拜帖,直接找他,自然沒錯。
“這事兒你可找對人了,交給我,放心吧。”梁蕭大喜,拍著胸脯道。打著公事的名義去逛樓子,這是他畢生的夙願啊,考科舉為的,就是這個!現在,願望終於實現了,他心花怒放的這個勁兒,就甭提了。
“壽哥,你這就要去了嗎?”楚楚扯著劉同壽的袖子,可憐巴巴的望著他。
八大胡同在京城太有名了,隻要多在街上走走。光聽也聽個八九不離十了。這些日子劉同壽忙於科舉,小姑娘閑來無事,沒少在城內瞎逛,人事頓開的她,自然不會不知道,那個地名代表著什麽。
在女孩嬌俏的瓊鼻上輕輕一刮,劉同壽打趣道:“怎麽。不放心?我家楚楚長大了,會吃醋了。”
“才,才沒有呢。”楚楚扭著身子不依道。這時代。吃醋放在女子身上,可不是什麽值得稱讚的品德。
“吃醋也沒關係,我就喜歡你這樣。”有情緒才顯得真實啊。劉同壽並不喜歡那種千依百順的,何況,小姑娘吃醋吃的很淺,不見刁蠻,隻見嬌憨可愛,有啥不喜歡的?
“你換上男裝,跟我一起去,這樣就不擔心了吧?”
“真的?”楚楚眼睛一亮。
“騙誰也不會騙我的小楚楚啊。”
能忽悠得皇帝五迷三道,劉同壽的口才可不一般,甜言蜜語一出。楚楚也是俏臉飛紅。不過這一次,,她沒象以往似的羞得逃走,而是踮起腳,在劉同壽唇上輕輕一吻。然後才嬌笑著跑開了。
在禮教盛行的時代,這親密舉動實在有些不妥,然而,劉同壽身邊的人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這種情況他們見得多了,不光是在劉同壽身上,十幾年前。他們也見過類似的場景。
一個無人注意的陰暗角落裏,啞仆的身形悄然隱沒,臉上已是老淚縱橫。公子爺身上的變化,果然是萬歲爺冥冥之中的庇佑啊,這性情,這行事作風,跟當年的萬歲爺,完全是一個模子裏雕出來的啊。
……
涉及到夢想的實現,梁蕭奔走的很賣力,效率也很高,他想的很透徹,開門紅搞好了,才有將來不是?
另一邊,蔡昂那邊答應的也很痛快,痛快的讓蔡府的下人都為之驚訝。這種沒有預約的邀請,跟直接召喚沒啥區別,自家老爺可是翰林學士,遍數京城,能對翰林學士招之則來的人又有幾個?
於是,在劉同壽發出指令後不到半個時辰,雙方在麗春院碰麵了。
劉同壽也覺得這個名字很耳熟,但他對這事兒本就無所謂,梁蕭既然強力推薦,那就進去瞅瞅唄,總不至於碰見個叫韋春花的妓女吧?
“劉……”對這場期盼已久的會麵,蔡昂早就在腦子裏推演過很多遍了,腹稿也是打了無數。但最終還是百密一疏,在開頭的稱呼上,他卻卡了殼。
這個時代,稱謂是很有講究的,尤其是在官場上。
一般來說,對這種即將成為上下級的,隻要稱呼字就可以了。但劉同壽的字,咳咳,誰叫,誰就有諂媚奉承的嫌疑。蔡昂本就是這麽打算的,不過,他卻不能做的太直白,特別是在初次會麵當中,那會顯得太過輕浮。
劉同壽將會麵地點選在麗春院,也是出於類似的考慮。他召蔡昂去客棧,會顯得太自傲,容易讓蔡昂下不來台,好事變壞事;自己上門,又容易讓嘉靖有想法,他可是天下獨一號的天子門生,把蔡昂當做長輩,上趕子跑去拜會算是怎麽回事?
找個第三方,才是最合適的做法。
不能稱字,平輩相稱,還有號,但劉同壽連字都是剛取的,又況乎號?以籍貫稱之,倒是不錯,但又容易把人給叫老了,隻要想到,稱一個年方弱冠的少年為‘劉上虞’,蔡學士渾身上下都不得勁。
至於其他的,生員,或是劉同壽那個太常寺的虛銜,都不太合適,會給對方一種自矜,高高在上的感覺。久曆宦海的蔡學士當然不會犯這種錯誤。
“劉修撰,久仰,久仰。”轉了一大圈,蔡昂最終決定,用還沒落實的那個官職來稱呼,最為穩妥。
“蔡學士……咦?”劉同壽哪裏想到,為了這個稱呼,蔡昂居然做了這麽複雜的心理鬥爭。他還沒來得及拱手行禮,就被蔡昂的稱呼鬧得一愣。
蔡昂心下一鬆,知道如何化解初見的尷尬了,他嗬嗬笑道:“劉修撰還不知道吧?瓊林宴後,翰林院已經確定了朝考的章程……因為陛下賜字‘探花’與你,看重非常。故而從三鼎甲例,直入翰林院,授以修撰,可喜可賀啊。”
“原來如此……”劉同壽終於明白黃錦最後囑咐的那句話是什麽意思了。
翰林院開了特例,事情顯然不會就這麽完了,這個清貴衙門乃是天下士人所望,他這個特例無疑要成為焦點。想混日子。也不能隨意敷衍,否則丟的不光是他自己的臉,連帶著皇帝的威嚴也要受損。
所以。他要想辦法在這個職位上搞出點名堂來才行。想出彩,首先要搞清楚狀況,而眼前這位翰林學士。顯然是谘詢的最佳人選。
略做寒暄,雙方落座,話題就此展開。
“蔡大人,想在翰林院有些作為,應該如何……”劉同壽直截了當的問道。
蔡昂全程參與了會試、殿試,隻要他不是傻瓜,就能看出來自己的本質。那麽,主動把自己的缺陷擺出來,也算是示好的一種方式。
劉同壽的用心良苦,蔡昂也是甘之如飴。他撚須笑道:“其實,也無非就是做學問,寫文章罷了。就拿這修撰一職來說吧,修撰,顧名思義。就是以修撰文章為主,如果要細分的話,其中也有高下。”
“古往今來,無論王侯將相,對身前身後之名,都重視有加。所以,最上者,無過於秉筆青史,流傳後世。”
“當然,修史耗時漫長,又有諸多先賢佳作在,對名聲雖多有助益,但弊端也是不少。若能參與修撰前朝史籍,自是再好不過,奈何武宗實錄已成,與你有同鄉之誼的那位謝侍郎,正是因此而貴,現在可修的,怕是隻有眾皆棄之的偽元史了。”
“經史向來相提並論,先賢已渺,經典自是難以再現,不過,給經典做注,卻也不失為養望的上佳途徑。隻要經注做得好,隨著經典流傳於世,成就未必在修史之下。”
“再次,則是撰文寫賦,針對時弊朝局,發表心得。如果看得準,倒也不失為揚名之道,不過,其中風險也是不小,劉修撰當慎查之。”
“最次,則是寫詩詞,收錄成集,發行於世,也能有所成就,隻是不會太高,除非寫的是青詞。”
蔡昂一番長篇大論,也算是推心置腹。行行皆有學問,即便是翰林院這樣的清閑衙門中的某個職位,涉及的門道也不少。
史官的名聲,比多數皇帝都大,就是因為他寫的東西流傳下來了,上麵有他的名字,因此知名度高。儒家經典的道理也是一樣,但這兩樣都需要很高的水準。
寫曆史不消說,越近的時代,資料就越詳細,就越容易出彩。司馬光寫資治通鑒寫的很好,和寫史記的司馬遷難分軒輊,但若讓他去寫史記的內容,他肯定不如司馬遷,因為太久遠了,他查不到那麽多資料。
明朝的國策,對外相當的強硬。所以,偽元的史書,就成了老大難,誰也不願意費神費力的寫這吃力不討好的東西。所以,修前朝的實錄是美差,修元史是老大難,再往前推,資料又不好找。
修史這條路隻是看起來很美好,實際走不通。而給經典做注,技術含量不是一般的高,非士林大儒不敢動筆,研究這個的人太多了,一旦破綻,立刻就會被罵成篩子。
蔡昂認為,剩下的兩項才比較適合劉同壽。
劉同壽的優勢是槍手多,出文集自然是上策,尤其是時事評論類的,就跟會試時一樣,他把握方向的能力無人能及,這個厲害啊。
至於寫詩詞,這是最無奈的選擇。別說劉同壽手下沒有什麽太出名的詩詞才子,就算有,而且達到了唐宋時期那些詩人的高度,一樣沒用,明朝就沒人重視這個。
現成的例子擺在那兒,唐伯虎寫的詩文不錯吧?但他真正賴以成名的,前期是他的製藝,後期是他的畫作,詩才?那是什麽?業餘愛好也值得拿出來一說?
這就是明朝的世風。
聽完了蔡昂的說明,劉同壽陷入了沉思。
要如何選擇呢?經注是不用想了,他對這個一無所知,光憑槍手怎麽行?何況,就算把韓、孫拉上,也未必能出彩啊,二人雖有才,但畢竟年輕,幹這個肯定是有問題的。
說起來,還是蔡昂重點推薦的文集最靠譜,至於青詞……想到那些看都看不懂的東西,劉同壽腦仁直疼。
不過,他又有些不甘心,寫文集,哥的作弊器用不上啊!老師說了,有長處就要盡量發揮,這才是王道,當修撰,最高級的任務顯然是修史!
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修史之路,未必走不通啊!
“蔡大人,敢問那位持你拜帖上門的吳先生,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