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國師* 第83章 三千大道
劉同壽開門見山,道士們也都是精神一振。他的說法很新鮮,不過,意思卻是直白,雖然感覺很古怪,但眾人理解起來倒也沒有障礙。
而且,這個話題正是眾人最關注的。
要不是皇上引領的世風如此,就算劉同壽的手段再神奇,他們也不至於如此的低三下四,隻為巴結一個做孫子都嫌小的黃毛小子啊。
“其實,龍虎山的邵真人也好,朝廷的大臣們也好,都是為了皇上服務的,而皇上貴為九五之尊,富有四海,他還有何求?很簡單,無非是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而已,在這之外,皇上對自己的龍體可能也有些小小的關注……”
似是給眾人留點時間消化理解,劉同壽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道:“這也是人之常情,誰不希望自己有個好身體,長命百歲呢?國泰民安,是大臣們努力的方向,我等三清門下要解決的,就是皇上的另一個期盼,各位以為如何?”
“劉師弟說的對。”
“劉師兄所言極是。”
眾人紛紛出聲附和,心中也是嘖嘖讚歎:見過拍馬屁的,卻沒見過能把馬屁拍到這個水準的。皇上當然關心自家的江山,可他更關心自己的龍體,而且他求的也不是什麽長命百歲,而是長生不老!
心裏都明白,卻沒人說破。
長生不老希望渺茫,秦始皇、漢武帝,多少英武雄主都在這上麵碰了壁,今上不見得比先賢更強,他的追求最終也不過是夢幻泡影。
道理是這樣沒錯,可提醒皇上長生不老的虛無縹緲,那是朝中禦史言官們的職責。對自己這些羽客來說,盡力迎合才是王道。
還是小仙師的說法比較靠譜,事情總得循序漸進,連身體健康都做不到,還談什麽福壽延綿,乃至長生不老呢。
“想做到這一點,單靠一門一派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哪怕先師再世也一樣。”劉同壽意味深長的說道:“從今天先師給出的箴言看來,目前困擾皇上的,遠不止身體安康之類的問題,子嗣艱難正是當務之急,任重道遠,各位同道都當加倍努力啊。”
這一次沒人開口附和了,眾人都是默然點頭。
劉同壽的雖半個字都沒提龍虎山,但很顯然,這是一種隱喻較深的指責。邵元節進宮伴駕已經整整十年了,皇上的身體如何,尚不好說,但他解決不了的問題卻是明擺著的。現在,劉同壽提起了這茬兒,想必是要跟邵元節在這方麵較量一下了。
這一番龍爭虎鬥,應該是有些看頭的,但似乎跟眼下的話題不怎麽搭邊啊。
“有鑒於此,這才有了今日之議。”似是看出了眾人的疑惑,劉同壽緊接著就把話題轉了回來:“據貧道所知,各派之中,或全麵,或殘缺,都有不少關於丹法、養生之道的典籍,其中頗有一些極具靈效,經過多人驗證的,比如武當派的清虛元妙真君……”
他指的,當然是國初的那位三瘋道人了,這個封號,是嘉靖追封的最新版。
張三豐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劉同壽拿不準,畢竟他不是這方麵的行家。不過他可以確定一點,那就是張三豐的壽命很長,從元末一直活到了天順年間,足足有一百多歲!
而且,武當派的名人當中,長壽者不止一兩個,在張三豐之後,最出名的莫過於三代弟子張鬆溪。這人是正德元年生人,一直活到了天啟年間,不比他的師祖差多少。
早先聽到武當山到場的消息,劉同壽還想著會會這位武俠小說裏的名人呢,隻可惜,武當山來的主事者是個老頭,而不是那位聞名已久的大俠。
“劉師弟的意思是,要把各派的典籍整理起來,合而為一?這倒是個可行之道,不過……”清虛等人無暇關注武當派,而是犯起了嘀咕。
武當派在國朝初期,也曾大紅大紫過,洪武、永樂兩位皇帝,都對張三豐親眼有加,尤其是朱棣。為了表達他對道教的推崇,在永樂初年,這位成祖皇帝下旨調集了三十萬民夫,曆經十三年,對武當山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
其榮光地位,全然不在如今的龍虎山之下。所以,武當派門內受到的關注,相對的也多一些。實際上,各道派中,長壽者比比皆是,哪怕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門小派,也能很輕鬆的舉出幾個先例出來。
因為道教最注重的就是這個。
龍虎之道也好,內外丹法也罷,究其根本,都是以長壽為目的,這方麵的典籍經卷,才是各派最緊要的,那些裝神弄鬼的術法,反倒是細枝末節。打個比方的話,養生之道是內功,術法特技是外功,光有外功沒有內功,那個叫邪門歪道。
劉同壽的倡議有一定可行性。
各派的典籍未必都是本派的,而是經年累月積累下來的,比如紫陽派就是以內丹法見長,但真要表演的話,他們一樣也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道家是華夏的傳統教派,傳承了幾千年,不知道有多少秘術技法,要說裏麵有能治不孕不育,延綿壽元的秘方,那一點都不稀奇,隻是很多東西失傳了罷了。若真是把各派的典籍都整理起來,肯定會大有收獲的。
再仔細想想,皇上得到消息後,肯定也會龍顏大悅啊。哪怕沒有什麽成果,單是這份心意就已經令人激賞了,還能有什麽行為比這更能表露忠心的?
一石多鳥!
心思最機敏的幾個人,很快就將裏麵的門道想得通透了,心中也都是讚歎不已,琢磨著自家門下的道童沒有一百,也有八十,怎麽就沒一個這麽精明的呢?
計劃是好計劃,但問題是,好處都是劉同壽的,大夥兒什麽都沒撈著,還要把自家的**拿出來,這買賣可不劃算。
清虛等人不想開罪劉同壽,這理由不能明著說,但他一時又想不到推脫的辦法,隻能支支吾吾的閃爍其詞。
“各位的顧慮我也知道,祖宗傳下來的典籍不能外傳麽,我紫陽觀原本也有類似的規矩……”劉同壽知道對方在顧慮些什麽,這年頭,祖製是一種風尚,不光是朝廷講究,民間也是講究的。
“不過,規矩是人定的,也不會一成不變,比方說龍虎山的邵真人,他在京中麵對皇上難道也藏著掖著?不可能嘛!”
“可是,那不一樣啊。”有人低聲反駁道。當然不一樣了,這是直接和間接的問題,這裏麵的區別可大了。
“對,的確不一樣。”劉同壽笑得愈發燦爛起來,“規矩不是不能改,關鍵還是看回報,是這個意思吧?如果現在我說,我能提供讓大家滿意的回報,各位又怎麽說?”
“劉師弟,敝派上下都是方外之人,這銀錢之物就……”
劉同壽翻個白眼,曬道:“誰說我要用錢買啊?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成立個協會,會中成員可以在平等自願的原則下,互通有無,典籍、技法、法術都在交換的範疇之中。協會設定保密守則,保證參與交換的知識絕不外泄……”
聽到他這一番話,屏風後麵的韓、孫二人也翻了個白眼,這不就是東山鎮那個共濟社的翻版麽?換了個名目,又換了對象,這就再次粉墨登場了?隻不過,普通百姓好忽悠,在場這些人可沒那麽容易應付,事情會順利嗎?
“劉師弟,你這法子倒也使得,隻不過紫陽觀有這麽多典籍嗎?”清虛去過東山鎮,見過紫陽觀的規模,那裏也就是勉強住幾個人,別說藏經閣了,連個正經的靜室都沒有。
劉同壽指指自己的腦袋,狡黠的一笑:“別忘了,我師傅用的可是醍醐灌頂的法子,仙家道法,人情世故,都記在這裏呢。”
“仙家道法?”一片嘩然,道士們的情緒一下高漲起來,有人試探著問道:“劉師兄,你的意思是,仙家道法也在交換的範疇之內?莫非那清心咒……”
“不錯。”劉同壽笑眯眯的點點頭。
“當真?”事關重大,他答應的又太快,使得很多人都將信將疑。
劉同壽攤攤手,很無辜的說道:“各位師兄,你們看我象那種不分輕重的人嗎?這種事豈能拿來開玩笑?那清心咒還算好用,不過,在先師傳授的道法中,隻能算是相當普通的一道符籙,更神奇的法術多著呢!”
“……”眾人都有些懵了。
“你們不信?”
劉同壽開始進入狀態了,他信口胡謅道:“其實想想就知道了,那符籙隻能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應用,對天時也有要求。另外,顧名思義,那符籙的效果隻是由後天返先天,令人神智清明,可以通神,如果請不來神仙,則半點用也沒有,這樣的法術,哪裏算得上神妙?”
“我這裏有三大無上法門,每個法門當中又有十二種小法,其下再分三十六種變化,七十二種應用,總計為三千大道!”
“……”院子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震住了。三千大道?眼前這位到底還是不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