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平台議事2
見到崇禎是在平台閣上,那裏有一張八仙桌,是崇禎會見內閣大臣時常坐的,崇禎在這裏召見宋友亮,已經可以看出他對宋友亮的重視。宋友亮抬頭看著崇禎,這個一心想做中興之主,結果卻成亡國之君的男人。他看上去十分威嚴,但是宋友亮可以分明地看到這份威嚴下被深深隱藏的不安。
崇禎用和藹的口氣說道:“王承恩已經都告訴朕了,你的計劃是從登州海上出發,聯合朝鮮,襲擾東虜的後方。弄得民不得耕種,軍不得將歇,是嗎?而後待其人困民疲之時在一舉破敵?”崇禎始終沒有意識到和滿清的戰爭不是一場戰役能解決的
“回陛下,是這樣!”宋友亮畢恭畢敬地答道
“不要國庫撥一兩銀子,三年小成,五年大成?”崇禎又問道
“回陛下,是這樣!”宋友亮機械地回答,“末將不敢托大!”
“還要鄭芝龍來幫忙?”崇禎的語調越來越緩慢,宋友亮隱隱覺得似乎話外有話,他抬眼偷看王承恩,王承恩目視前方,似看非看,不給自己絲毫提示
終於,崇禎提高了嗓門,說道:“太慢了!”崇禎依舊幻想著用一次兩次的戰役來解決問題,正是他這種急於求成的心理才造成後來一些列的失敗
這時,王承恩才開口道:“陛下,慢是慢了點,老奴以為俗話說的好,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有些事,急不得,再說宋遊擊不要朝廷的錢糧,隻要撥些打造兵器、戰船的材料和工匠即可,老奴以為還是可行的。”王承恩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反正花的是宋友亮自己的錢
“可是他資曆還淺,做任一鎮總兵,恐怕!”崇禎微微皺眉,不過他現在的原則就是隻要你不跟我伸手要錢,那就什麽都好說
王承恩笑道:“陛下難道忘了吳三桂嗎?他不也是二十一歲就當了遼東總兵,在寧遠如泰山一般阻擋著韃子?正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那些年老的將領們都是瞻前顧後,為自己的身價田產著想。我朝正需要吳三桂、宋友亮這樣的年輕新銳!”說罷,王承恩朝宋友亮使了個眼色
宋友亮立刻抱拳跪倒,朗聲道:“微臣雖然年輕,但是願意效法漢朝的霍去病,為陛下破虜~”
“好,有膽色!”崇禎聽了這麽豪氣幹雲的話,也是精神一振,“朕就擢卿為登州鎮總兵官,節製登州所有的衛所軍以及遼東諸島水陸兵馬,並輔以朝鮮事務。”
“臣宋友亮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登州鎮設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在此之前,朝廷於永樂七年(1409年)在水城設立了登州備倭都指揮使司(簡稱備倭都司),總督山東沿海諸路兵馬,萊州衛、登州衛、寧海衛、威海衛、成山衛、靖海衛、大嵩衛、嶅山衛、靈山衛等各衛指揮使司均歸其管理。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專設登州巡察海防道,管理登萊兩州海防軍務。
萬曆二十一年,日本權臣豐臣秀吉發動“壬辰戰爭”,率軍入侵朝鮮,明廷調集南北陸水官兵加強海防,在登州增設副總兵,與巡察海防道分掌水陸各營,歸山東巡撫節製。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撤銷都指揮使,改設總兵,號總鎮。登州備倭都指揮司署改為登州總鎮府。
天啟二年(1622年),設登萊總兵,歸登萊巡撫節製,統轄山東沿海水陸12營,總兵署設在登州府城內。
崇禎二年(1629年),裁登州總鎮
崇禎七年(1634年)複設登州總鎮。
崇禎十一年(1638年),撤銷登萊總兵,登州總鎮並於臨清,登州改設城守營。
要設一鎮,也不是一道旨意就成的,比如首先要額定兵員。雖說登州鎮不用朝廷撥發軍餉,但是皇帝也不可能讓你宋友亮無節製地招兵買馬
永樂至宣德年間,為了增強海防軍隊的機動能力,必要時全力增援警急地段,便先後在登州、文登、即墨設立了相對獨立的海防機動部隊,這就是號稱海防三營的登州營、文州營和即墨營。三營官員的級別高於衛級長官,軍營駐地又設在所控各衛的中心地帶,指揮協調及出擊增援,均為便利。登州營設把總、遊擊各一員,負責訓練軍隊。除防守任務外,每年春秋兩季還要與別處駐軍輪流調往京師參加校閱。軍隊配以金符,如果朝廷有詔令調動,必須經省和府共同複奏,並合驗金符後方可調遣。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州營歸登州都司與萊州巡察兵備道共同節製。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萊州兵備道為登州兵備道。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登州營歸登州都司與登州巡察海防道共同節製,並成為海防道中軍,改稱團操營。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團操營分為左右二營,後又編為水陸十二營。
天啟年間,團操營歸登萊總兵統轄。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總兵鎮移到臨清後,登州改設城守營,並十二營為六營,每營設將官、中軍、千總各一名,把總2名,共有官兵9197名。最後加上自己的五營兵馬,新登州鎮有兵馬約12000人。這點兵員哪裏夠?於是宋友亮趕緊趁崇禎還在興頭上,把兵員爭取到了25000人。
崇禎原本答應了,不過,話剛出口,崇禎卻又反悔了。一開始宋友亮說自籌軍餉,崇禎樂得做無本生意。可轉念一想,這麽多兵全你一個人養,到最後還不都養成你宋友亮一個人的私兵了?那怎麽可以呢?結果崇禎決定登州25000兵馬之中,由朝廷撥發20000萬人的軍餉,宋友亮自籌5000人軍餉。宋友亮心裏暗罵誰不知道朝廷根本沒錢發餉,到頭來還不是自己掏錢?
崇禎沒有給宋友亮派巡撫督察,但是很快崇禎就給宋友亮派來了監軍。不過此人不是宦官,而是袁可立的兒子袁樞。袁樞字伯應,號環中,又號石寓,河南睢陽睢州人。以父兵部尚書袁可立蔭官戶部郎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參政、大梁兵巡道。崇禎八年,袁樞為其父在睢州家裏守孝,遇流民攻城,睢陽衛不堪一擊而敗。袁樞破家散財兩千金募勇殺敵,擐甲登陴,倡先固守,力戰七晝夜,至目生瘡,睢州城得以保全。袁樞貌俊偉,多大略。善騎射,有邊才。明崇禎十一年,清軍大舉侵明,明將多畏縮,袁樞不避死,以戶部郎中文職督餉於遼左軍前,解朝廷庚癸之憂。在其父袁可立做登萊總兵的時候,袁樞就一直在父親身邊參與軍機大事,這次皇帝複設登州鎮,在王承恩的建議下,決定啟用袁可立之子袁樞,任命他為登州巡撫,兼監軍。宋友亮本還很怕崇禎給自己派個太監來當監軍,到時候整天想著搜刮不說,遇到大事還要指手畫腳,打了勝仗要搶功勞,打了敗仗要推卸責任。如今來的是忠良賢臣之後,又懂軍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袁樞今年39歲,生的高大威武,不象一般的文官那麽看上去弱不禁風。袁樞看宋友亮也是有些意外,這個軍戶出身年輕總兵雖然生得健壯,但是直顯威武不顯粗野,而且談吐也很得體。袁樞本來感覺皇帝啟用一個年僅二十來歲、乳臭味幹的年輕衛所軍官很是不解。但是崇禎皇帝的一句話讓他啞口無言,“誰讓朕看中的宋友亮就這麽年輕呢?”
在北京城裏的雲軒閣,這對未來的搭檔進行了一次私人會晤。二人都穿便服,在雲軒閣二樓的雅間裏對斟。
“袁大人!”宋友亮拱手道:“宋某人性急,所以等不到正式公文下發,就來和袁大人聊公事了!”
袁樞毫不介意,說道:“袁某親自去過遼西,知道東虜之禍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火燒眉毛的地步。十一年東虜入關,袁某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又能如何呢?正所謂南仲在內,李綱無功;潛善秉成,宗澤殞恨。”袁樞搖了搖頭
袁樞說的話,出自編修楊廷麟的上疏,楊嗣昌看了之後大怒,將他貶到江西去當一個小官。當時,整個朝廷的人都知道崇禎對楊嗣昌的信任和偏護,當麵不敢說,但背後議論的不少,袁樞就是其中之一
宋友亮善意地提醒道:“袁大人,小心隔牆有耳!”
袁樞卻是滿不在乎,隻是立刻轉換了話題,說道:“不知道宋大人對登州鎮的經營,有什麽打算?”
宋友亮笑道:“令尊節寰公(袁可立)曾說:守禦築墉,養馬增士卒,習騎射。至於京營老弱虛冒,不宜緩綜,複多藏糧米以備之。尤宜破格用人,圖複建驃騎之功,以佐縣官之空乏。籠天下鹽鐵之利,則軍帥無侵漁,逴行無絕餉,而中國可高枕矣。如今,我以為再加上個聯合朝鮮,可以事半功倍!”
袁樞點了點頭,但是有些擔憂地說道:“如今朝鮮不是已經降了東虜,還會助我大明嗎?”
宋友亮笑道:“朝鮮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過是覺得我大明鞭長莫及,所以暫時委曲求全。隻要我們讓朝鮮人知道,我大明依然有雷霆之兵,朝鮮就還會回到大明身邊的。”
“嗯~”袁樞點了點頭,人家那麽推崇自己父親的主張,自己還有什麽好說的?於是袁樞說道:“宋大人,我們滿飲此杯,明天就起程出發。袁某人要繼承先父的遺,與宋大人一同保家衛國。”說著,袁樞雙手舉起酒杯
“對,一同保家衛國!”宋友亮也舉起酒杯和袁樞碰杯,宋友亮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即喊道:“服務員,埋單~~~~呃~~不,小二,會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