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駙馬

且說山東東昌府老範縣西街的梁敏是個武師,他開了幾個場傳授武藝,並借此訪友聚眾,結交英雄豪傑,準備拉杆起義。他聽說金堤岸上有個屠戶張七,武藝好且直爽好友,就去找他。這天,梁敏來到張七的肉案前要買二斤肉,張七一刀割給他一塊肉,並伸手要錢,梁敏掏了半天,給他一枚銅錢。

張七火了:“你割二斤肉,為啥隻給一文錢?”

梁敏故意找茬:“我買二斤肉,你怎麽隻給割一刀?”

“金堤河兩岸誰不知老外號張一刀,從來不砍三刀。”“天下誰不知俺梁一掏,決不二掏這叫一刀一掏,兩下抵銷。”

張一刀一聽火冒三丈,開口罵道:“你是那方野種,敢到你張大爺跟前亮威,叫你嚐嚐老的厲害!”話音未落,拳頭就到,梁敏舉拳相還,雙方互不相讓,打了幾個回合。張七的夥計紛紛相助,梁敏一手敵倆,兩腳鬥仨。

正打得熱火,忽聽有人喊道:“兩位賢弟,都是自家人,不必撕打!來,到我店裏來喝酒吧。”

二人停手一看,是一位五大三粗的紅臉漢,二人都認得他,是榆園村的劉紹武,便隨他去喝酒。恰巧武秀馬應試、李青山也路過此地,五個人就聚到一塊喝起酒來。

“掌櫃的,把上房、上桌清理出來,我要飲酒取樂。”說話的是當地的惡霸,姓鐵名九,人送外號“土秦檜”。

掌櫃劉紹武笑道:“鐵公,上房已有朋友在飲酒,請公另選取房屋吧。”

“不行!讓他們閃開,慢了我要他的腦袋!”土秦檜大吵起來。

梁敏、張七早對土秦檜恨之入骨,又見他口出惡言,忍無可忍,便說:“爺爺來得早,占上桌理所當然。你小耍什麽無賴。”土秦檜驕橫慣了,怎能吃虧,吆喝一聲“打!”家丁一擁而上。他們哪是條好漢的對手,不大一會兒一個個栽倒在地,哭爹叫娘。土秦檜躲來躲去,被梁敏一板凳砸倒,張七上去,一刀結果了他們性命。

梁敏、劉紹武、張七、李青山、馬應試一起商議:“這種世道,窮人難混,咱殺了鐵九闖禍不小。與其東躲西藏,不如扯旗造反!”於是,他們暫拿黑布門簾作旗,拉起了杆,招集窮苦百姓與官府作對。梁敏知道自己的隊伍勢單力孤,和官府正麵對抗是不討好的,於是梁敏便拉著隊伍進入了一片被當地人稱作“榆園”的榆樹林。

榆園一帶作為各種“賊”的窩點可以追溯到萬曆年間,由於明朝萬曆後期山東天災**不斷,耕地大麵積拋荒,“榆錢落地,久皆成大樹”, 活不下的饑民就成群結隊的進入榆園,一方麵是這裏有榆樹葉可以當成食物,而且倚仗著茂密地榆林,他們可以傲嘯山林,不但躲辟官府的賦稅,而且還可以打劫一些大戶。 榆園很大,以現在的顏村鋪鄉後玉皇廟為中心,東到榆集,南到榆樓,西到榆林頭,北到榆莊,方圓1多公裏。榆園內樹密林稠,遮天蔽日,人煙稀少,道路複雜,過不了車,跑不開馬,外人不敢進入。萬曆年間的榆園賊都不長久,遇到好年景,榆園賊就會散夥,重化為良民。

在梁敏的領導下,榆園軍不僅利用茂密的榆園作掩護,還創造了地道戰術,他們在地下挖掘縱橫交錯的通道,長達數百裏,目前的勢力範圍已經從濮州、範縣擴展到朝城、觀城、鄆城、城武等縣,聲勢頗為浩大。

知府多次組織地方軍隊圍剿,都落個大敗而歸,無奈之下,隻好向朝廷如實稟報,請求朝廷派大軍前來圍剿。

這時,楊嗣昌推薦的任兵部尚書傅宗龍還沒到任,楊嗣昌依舊行兵部尚書事。他對崇禎提拔宋友亮是持反對意見的,如今崇禎又借宋友亮狠狠鞭策了群臣。雖然不是針對自己個人,但是總讓楊嗣昌很鬱悶,再加上宋友亮死守濟南,使得楊嗣昌借韃的手除掉宋學朱的借刀殺人計未遂,仇舊恨加一起,使楊嗣昌愈加不待見宋友亮。

於是楊嗣昌出一道公文,調派遊擊將軍宋友亮到濟南府報道,會同其他各路兵馬,一起圍剿榆園賊寇。

公文很就到了海陽衛。與以往不同,以往軍戶們聽說要拉他們去打仗,那就跟要自己去送死沒兩樣。現在,軍戶們,尤其是兵們卻有一種聞戰則喜的興奮。因為按照海陽衛的規矩,戰時俸祿比平時多一倍。而且打仗時,斬獲級也有獎賞,這實在是脫貧致富的捷徑。

雖然皇帝賞賜自己可以擴軍到5人,但是兵的招募工作尚未完成。老五營之中,又有兩個營減員較大。所以宋友亮決定隻帶三個整編營的兵馬即:亮字營、許字營、潘字營。再加上三個營的工夫,宋友亮實際出兵18人。一個整編營分為5小旗、1總旗,5領隊,總數55人。按照原來的實物軍餉計算,普通小兵每人每月2石糧、小旗3石、總旗4石,領隊4石計算,一個營一個月需要糧食19石。後來由於海陽衛商業興旺,以及海陽衛糧價一路走低,在士兵的要求下該貨幣軍餉。如果按照當時的市場價一石糧食一兩銀,那麽著一個營一個月需要餉19兩銀。不過好在宋友亮是按照海陽的糧價這算,所以隻需要一半的價錢即545兩,因此三營軍事每月軍餉1635兩。此外工夫的軍餉是普通士兵的八成,3工夫每月需要24兩,由於是戰時,軍餉雙倍放,即每月需要下軍餉375兩。如果斬獲甚多,那麽還有一筆可觀的賞賜要下。

按照當時慣例,宋友亮奉命出兵,沿途官府,當然要供給行軍的糧草,不過宋友亮知道濟南府周圍剛被韃燒殺一圈,要他們再出糧草,恐怕也難。所以宋友亮不打算麻煩沿途官府,糧草問題自己解決。同時宋友亮還準備一批混合入一定量高產小麥種的糧食種,打算分給沿途村鎮州縣。我非但不吃你們的糧,還送種給你們。所謂吃人的嘴軟,以後不怕你們不為我宋友亮說好話

這次出征,宋友亮依舊頭戴頂插紅櫻的祥雲鐵兜鍪、身穿山文甲、腳上帶著護足和短拗靴、盔甲外罩著一件袒肩寬袍、腰裏別著雁翎刀,騎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隻是手裏多了一杆長柄大刀,有些類似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雖然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功架一定要擺足。這麽一打扮,宋友亮愈加顯得威武。一副人擋殺人,神擋殺神的架勢

15戰鬥部隊已經完成了整體換裝,肉搏步兵統一穿板甲,火槍兵和炮兵穿鱗甲,工夫穿傳統的罩甲。肉搏步兵分為長矛兵和牌刀兵,長矛兵穿全身板甲,配備長矛,矛頭是三棱錐設計,殺傷力驚人,另配短劍一把。牌刀兵穿半身板甲,配刺刀(直型刀,刀頭十五公分雙麵開刃)一把,直徑4公分的包鐵盾牌一麵,匕一把。火槍兵穿鱗甲,配火槍一杆,短刀一把。

海陽衛還有五百騎兵,戰馬身上也配有馬甲。這種馬甲,結構合理而完整,前麵包著鐵質,後麵是皮質,包括麵簾、雞頸、蕩胸、馬身甲和搭後,披裹在戰馬身上,可有效地護住戰馬的頭、頸和軀幹,隻有眼睛、嘴、耳朵、四肢和尾巴露在外麵,後馬甲身上還塗滿黑色的漆。此外騎兵還配有正圓形的騎兵盾牌,盾牌是木製,但是外包鐵皮,麵積不大,作戰時套在騎兵的左臂上,以抵禦飛來的敵箭。騎兵由於尚在訓練階段,所以宋友亮暫時不打算讓他們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