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登州的絲織業
有了錦衣衛針對周延儒一黨,宋友亮便可全身心的投入到登州的產業大發展中去。
目前,由於木材加工機、榨油機、紡紗機的推廣。登州出產的木器、木材和豆油、花生油價廉物美,不光走進山東本地普通百姓的家,還行銷全國。
一開始,很多工人擔心東家用了新機器,人力用的少了,自己會失業。但是事實證明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前來辦貨的客商越來越多,很快一台機器就不夠用了,於是很快就上第二台。不出幾個月,第三台機器又要上了,隻要你會使喚那些機器,各個作坊的老板開出高價搶著要你去他那裏幹活。於是,登州掀起了一股學習使用機器的熱潮。第二所學堂——登州技師大學堂,專門培養各種技師。
那些隻會八股文的老學究哪兒教得了這個?於是大批從登州大學堂這所新式學校畢業出來的學子又走上了登州技師大學堂的講台。一開始,有錢人對登州大學堂不屑一顧,認為那是窮人的孩子讀不起私塾,請不起先生才去那裏識幾個字。可他們現在發現,從鄧州大學堂的出來的學子成了香餑餑,到哪裏都很搶手。就算去登州技師學堂教書,一月的工錢也有二十兩,一年二百四十兩銀子,那可是一筆可觀的數目。
關鍵的一點事,自己的孩子讀八股,將來唯一的出路就是去考科舉。3。而從登州大學堂出來的學子,軍隊、衙門、作坊主都是搶著要,出路很多。於是一些覺得自己家孩子不是考科舉的料子的家長們,也開始把孩子們往登州大學堂裏送
社會風氣也正悄然改變,以前人們覺得那些搖頭晃腦的書生學富五車,博學廣知,遇到不明白的問題總會去請教他們。可現在,有關機器和種田乃至物理、化學上的小常識,那些書生是一問三不知。反倒是登州大學堂的學子還能講出個子醜寅卯,人們漸漸開始覺得,那些書生、儒生除了搖頭晃腦的掉書袋,什麽都不會。於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維模式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衝擊
首先紡織業,棉花在明代初年引種山東,而且得到迅速的推廣和發展,其根本原因在於政府的強製與獎勵政策。4。明中期以後,由於賦役折銀等因素的影響,山東省逐漸形成了魯西北與魯西南的商品棉產區。當時種棉一畝可獲淨花21斤,糧食畝產不過淨米一石,故每畝棉花的價值差不多相當於種五畝糧食。植棉經濟效率極高,有利可圖,刺激了農民擴種的積極性。可以認為,大量地用布花代輸稅糧是促使山東省棉花種植在明代初期迅速普及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萬曆《明會典?戶部?會計二》記萬曆六年山東運往京庫、邊庫的棉布達60萬匹、棉花39萬斤。3。由山東征解棉布棉花數額在北方各省名列第一來看,山東省在明中期已發展成為北方最重要的棉產區。
明末山東的棉花,“六府皆有之,東昌尤多,商人貿易四方,其利甚溥” 。東昌府棉產量特大,江淮商人來此貿易,“高唐、夏津、恩縣、範縣宜木棉,江淮賈客列肆齎收,居人以此致富。但是,由於登州府境內多丘陵,土壤以棕壤褐土為主,不太宜棉,雖然山東人民培育出在崗地栽培的棉花品種——山花,但植棉總不如養柞或栽培水果省工獲利,更能發揮丘陵山區資源優勢。隨著柞蠶養殖技術的提高,魯東南丘陵山區出現了大量的養蠶山場,範圍包括沂州、登州二府全境及萊州、青州兩府南部州縣,柞蠶業成為當地人民的重要經濟來源。9。
登州當地的百姓將鮮繭加工成幹繭,最早采用的是“日曬法”,後來又有“鹽醃法”、“籠蒸法”、“悶殺法”等。元末明初用土灶烘繭,是蠶絲生產史上的一大技術改革,成為後來蠶繭加工的主要方法。
小土灶係磚土結構,高、寬各為8尺,長約30尺,每8尺隔為一間;每間各設門戶,地下設炕,後方或側麵築風門,屋內設置棚架;每一層棚相距7寸, 棚上排列長3.5尺、寬1.5尺、深0.5尺的繭箱,箱底用葦條製作,使暖氣暢通。7。將鮮繭置箱內,自風門燒火,4小時殺蛹即畢,一晝夜可烘5次。每一室內架棚4~5層,每箱置繭2000粒,每室一次可烘4萬粒。
烘繭大部是利用木柴燃燒的熱量,通過煙道的輻射熱進行,故稱為柴灶。後來隨著登州煤礦的大量開采,煤炭價格降低,百姓便均改為煤灶,繭灶構造仍為磚木結構。以柳檔木製成9 層橫格,每層放置繭蓖(繭格)3隻,一乘繭灶共有繭篦54隻, 但因每隻繭蓖受溫程度不一,所以要翻繭調蓖,使烘成的幹繭適幹均勻。
為了進一步提高勞動效率,宋友亮組織登州大學堂的技工下鄉,與有著多年烘繭經驗的老蠶農同吃同住,終於將9 層柳檔木繭灶改造成了13層的繭車,繭灶內共有繭車4部,繭灶中央裝有橫式風扇, 成為風扇車子灶。2。經過改造的繭灶,減輕了勞動強度,增加了烘力,幹繭易於達到適幹均勻。
不就之後,一種“五井式烘繭灶”又被製造出來,五井式烘繭灶灶間用木製繭車烘繭。由於繭車上下各層溫度不均,幹繭不易達到適幹均勻,但在當時,繭車式烘繭灶比柳檔木搭成的繭灶在工藝上要先進。繭灶分為高、低溫兩部分,繭車由高溫區移至低溫區時,進行翻繭調篦(格),依次循環。3。
經過工藝改良,登州的柞繭產量從每季一萬多斤增加到每季五萬多斤,蠶繭產量的增加對繅絲技術改進又提出了要求。
山東繅絲業有大框絲、小框絲與廠絲之分。大框絲曆史悠久,因其絲周大得名,也稱土絲。山東蠶民素有自繅土絲的習慣。繅製大框絲時用一周長一丈六尺許的木製大框,以鐵片鑿孔,作集緒器,2人手工操作,1人足踏運車,專管繅絲,1人管索緒。 繅出的絲,條份粗,色澤黯,纖度不勻,絲縷紊亂。繅製土絲多為家庭副業,也有專門繅土絲的手工作坊,都是季節性生產。2。
蠶繭供應量加大,但是繅絲產能落後,於是在宋友亮依照後世的記憶,結合老繅絲工人的經驗,開始推廣一種名為小框絲的繅絲技術。小框絲為半機械操作,繅絲裝置與大框絲稍有不同:將六七口繅絲鍋列一排,左端安一大煮繭鍋,鍋下有一管道通煮繭灶,絲框周長四尺半,其下有管道用以傳送熱氣,使絲片易於幹燥。這種繅絲法,雖仍較粗笨,但比大框絲已進步多了,繅成的絲潔白光亮,與近代機器繅絲機生產出的生絲品質極為接近了。
有了質優價廉的生絲原料,下一步便是絲織了。明代的絲織工藝技術的改進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不管是繅絲用的繅車還是絲織用的織機在明代都有所提高,織機更形成專業化。4。在明末,蘇州市場上,已有綾機、絹機、羅機、沙機、調機、布機六種織機出售。在工藝技術上,羅、沙在明代有較大改進,從原來的經線分組互絞,織出圓孔或方孔,發展到用一段平織和一段交織相間,並提花,成為現代的羅。綾,是高級的斜紋組織。在宋代,發展為隱藏了斜紋的緞。到明代,緞就代替了綾。明代的改進使絲織物物進入市場,擴大銷路。
眼下,登州的紡織產品主要銷往朝鮮和日本,銷往朝鮮的主要是棉紡織品和絲織品,而出口到日本的,卻是以生絲為大宗。但是,作為穿越眾的宋友亮深知出口低附加值的初級原料是沒有前途的,於是他果斷地下令對出口到日本的生絲征收重稅,而對出口到日本絲織品成品實行零關稅。
由於大量質優價廉的絲織品成品湧入日本,使得日本本土的絲織業收到巨大衝擊,許多小業主紛紛破產,日本生絲進口量一路大跌,這使得鄭家在日本的生絲生意也收到了波及。於是,鄭芝龍把在案頭放了一個多月的宋友亮拜帖拿了出來,並約定在東海勿南沙海麵會麵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壯觀。因為它是活動的,每當一排排波浪湧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消失了。而後麵的一排,則又閃爍著,滾動著湧了過來,在這幽美的夜晚中。
宋友亮踏著軟綿綿的沙灘,沿著海邊,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出溫柔的“刷刷”聲,晚來的海風,清新而又涼爽,“控製海洋就控製了世界,鄭芝龍,你終於願意見我了嗎?”